
紫荊雜誌(記者彭彥)12月22日東莞報道: 東莞市塘廈鎮石馬社區在社區文明創建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村容村貌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這一切得益於塘廈鎮積極踐行省市“百千萬工程”的指導方針,通過各項舉措促進社區文明建設和城鄉環境整治。
9月4日,塘廈鎮委書記黃貴洪到石馬社區開展“百千萬工程”調研時指出,石馬社區要以創建省文明鎮為契機,繼續抓好日常管理,主動積極推進“百千萬工程”,穩紮穩打,壯大社區集體經濟發展,打造社區優美人居環境。
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

石馬社區在東莞市塘廈鎮“百千萬工程”的指導下,通過社區文明創建和村容村貌提升行動,這不僅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展現了社區治理的新模式和新成果。
雖已入冬,石馬社區街道依然滿目翠綠,迎面撲來的還有一股股文明新風。石馬社區在狠抓基礎設施、落實人居環境整治和開展宣傳三項重點工作上,採取多項措施,全面推進廣東省文明城市創建,令社區煥發出新活力。
石馬社區積極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機遇,對基礎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投入約1300萬資金。這次改造涵蓋了公廁、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館、文明實踐站等方面。同時,還建設了街頭小景,為居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近年來,石馬社區在實行道路升級改造上,對轄區內建設路、明華路、光明街、韓屋路、明華路等道路進行瀝青化升級、排水改造、路燈升級等,提升社區道路行駛質感;新增道路停車位、閒置地停車場、規劃停車場如建設路停車場、因塘停車場、韓屋路停車場、連塘角停車場、新湖停車場、社區大院停車場共6個,新增停車位約600個,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
美麗鄉村實踐新畫卷

村容村貌提升是塘廈鎮石馬社區的一大亮點。通過“百千萬工程”,加大對社區環境的整治力度。進行道路硬化、綠化美化、垃圾分類和安全隱患整治等行動,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同時,鼓勵居民參與社區美化行動,提高居民的參與度和獲得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石馬社區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近年投入500余萬元開展多項工作,一是落實環衛保潔工作,購置灑水車、環衛垃圾車、清掃用具等,同時優化環衛工作機制,推進社區環境整治精細化、常態化、長效化提升。
二是落實門前五包工作機制,發動居民群眾自覺維持環境衛生。
三是落實行走石馬,發動幹部、黨員等開展行走,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整改,建立整改台賬,提高管理效能。
在開展宣傳工作方面,社區以海報、傳單、橫幅、微信群等為載體,發送文明創建公益廣告,營造文明創建的社會氛圍;同時開展志願清掃行動,以黨員、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等群體作為模範,提升居民群眾講衛生的意識。
文明創建實踐換新顏

文明創建就是全面提升居民的精神面貌。通過人居環境治理,石馬社區不僅僅是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也是在保護生態環境。通過推行垃圾分類、綠化美化和資源迴圈利用等措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實現可持續發展。
石馬社區還將繼續投入資金約300萬。一是計劃將建設路全段升級為瀝青路面,第一期將建設路蛇嶺路口至鳳觀路路段進行瀝青化,建設道路排水,更換路燈,下來再計劃升級建設路塘天南路路口至明華路橋頭路口路段,從而實現社區主幹道建設路的全面升級改造。
二是新增停車位,將韓屋路水塘邊閒置地改造停車場、建設路道路兩邊劃停車線、連塘角工業區道路劃停車線,預計新增車位約200個,有助緩解停車難問題。
三是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持續開展行走督導,優化保潔排班制度,提升社區衛生水準。四是持續開展宣傳發動,通過居民會議宣講,網格巡查發動全民參與,營造文明創建的良好氛圍,助力塘廈鎮文明創建工作。
石馬社區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最南端,與東莞市鳳崗鎮、深圳市觀瀾鎮接壤,總面積2.7平方公里。一直以來,該社區注重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人居環境改善與生態保護的和諧統一,在追求文明創建和美麗鄉村建設實踐上,取得了可持續發展的變化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