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佳林
新鮮蓮藕、黑土豬肉、甜玉米、小青瓜……清晨的菜場裡藏著這個季節時令新鮮的收獲。不知那遠在粵北鄉村荷塘裡新長出來的蓮藕,經過長距离的保鮮運輸,費了多少周折呢?店鋪裡燈光通亮,各種新鮮的蔬菜瓜果正在往裡面搬,每次路過都會吸引我進去看看。其實我是一個漫不經心的買菜人,不過是為了看個新鮮,遇到什麼新奇的、有趣的,隨便挑一兩把。
買菜的地方,地上有著泥水印、剝落的零星菜葉殘渣,永遠是那麼有點慌有點亂。在這慌亂之間,卻透著鮮活的人間煙火氣。藍色的菜框裡裝著一排排的淮山、青菜、土豆,正在往店內搬。身著紅色馬甲的店員戴著手套,在案板上切一只肥大的醬色鹵豬耳朵,長長的細條裝進一次性透明盒裡,再用保鮮膜一包,打上條碼。
新鮮的豬肉是粉紅的,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成綿軟的長條,按從長到短掛起來,格外好看,摸起來很柔軟,簡直像綢料舖的布料子一般。還有一條條柳葉形的梅頭肉,據說是最鮮嫩的部分。豬骨頭按排骨、扇骨、筒骨分別排開,排骨是修長清爽的,扇子骨是凜然大氣的,而筒骨是粗獷的。粗大的筒骨燉湯也濃厚,最妙的是中間那一段,從湯裡撈起來,小孩嘟起嘴一吸,就吸到了一腔綿綿的骨髓。
還有那一把紫綠色的紫蘇,小時候在鄰家的菜院子裡、田頭野草叢中經常見到,沒有人刻意種,也沒人在意過它。主婦們都在煎魚或做湯的時候,隨時走到野地去摘一把。紫蘇也從不計較,一片片瘋長的葉子任人採摘。葉片在手裡捏碎了,一股奇特的香味彌散開來。如今它紮得齊整得很,一小束擺在櫥窗裡,樣子很好看,又像是受了什麼約束。也許是為了懷舊,我買了一把。想想沒有什麼可配它的,於是又去挑一條魚。
來自樟樹港的辣椒個頭嬌小,好像在引人想象它生長的洞庭湖畔是如何得雲霧繚繞,水與土壤是怎樣得滋養,將本來潑辣爽快的辣椒也養得如此矜貴秀氣;來自北方的大蔥挺拔茁壯,一看這氣勢,就只有天高雲闊的黑土地上才長得出來;來自雲貴高原的玉米特別清甜,好像把那個地方的陽光日照充分地吸收了,藏進了一顆顆飽滿的玉米粒裡。
除了肉類鮮魚與蔬菜,店裡也兼賣早點與酸奶水果。面包、雞蛋、面手、搟面、紅棗糕、餃子、餛飩、燒麥全都有。在裡面逛一圈,懶人也能把一天的食材都給買齊,把每一頓的煙火都豐盛地延續下去。
有人說,如果你心情抑鬱,或者對生活失去了興趣,就去菜市場轉轉吧。那裡有鮮活蓬勃的氛圍,踏實又接地氣,很容易讓人忘記那無根的憂愁,還有什麼比這些來自天南地北的食材更讓你為之眼前一亮,進而覺得活著的可貴呢?我們畢竟是要迎來無數的離愁別緒,還要不斷地揮別轉瞬即逝的歡愉,還將面對最終生命由盛至衰的無力與虛空,那麼此刻,就先好好地喝一口熱氣騰騰的排骨湯、夾一顆鮮綠的菜心,結結實實地先溫暖那空空如也的胃吧!
來源:《港紙》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29/zErpaavTwlLvj9w2s1KFxEKwYdmz9XGZE2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