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歷史,文化同根。香港青少年中國歷史學會自2023年10月成立後,便馬不停蹄地在遍布全港的中小學內開展“中國歷史主題活動校園行”活動。目前,學會已在全港30多間中小學,開展了超百場“中國歷史主題活動校園行”活動,超過5000名香港學生參與其中,在青少年當中掀起了一股學習中華歷史文化的熱潮。
這一系列的進校園活動,以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優質歷史教材及讀本為載體,以工作坊的形式於遍布港九新界的眾多中小學中全面鋪開,讓學生通過趣味活動、VR眼鏡體驗等方式,讓孩子們汲取歷史知識,身臨其境地感受中華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香港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國歷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為更好地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傳承歷史 大獲好評
參加完歷史工作坊,師生和學校都覺得意猶未盡。活潑的課堂和新穎的活動方式深受師生們的喜愛,展現出中華歷史文化進校園的廣闊前景。
“能夠親身體驗一日古人的生活,加深了對祖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認知,開拓了視野,我感到非常幸運。”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地中六年級學生陳芷澄表示,“這次活動讓我收穫滿滿,也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充滿了敬畏和好奇,讓我想要了解更多祖國的歷史。”惠僑英文中學鄭智賢校長則勉勵香港青少年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毅和承擔精神:“希望系列的歷史進校園活動能夠令學生們成為勇於肩負民族和國家責任及愛好和平的新一代。”
中大校友會聯會教育基金會主席譚天樂博士表示,工作坊的形式是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教導學生學習中國歷史知識。活動以遊戲形式推展,讓學生體驗古代服飾,了解我們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內涵,感受到中國歷史的魅力所在,從而培養愛國情懷。”
教聯會主席、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黃錦良認為,學習中國歷史應採取多元策略、課堂內外、全校參與方式,為所有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經歷,讓學生更立體、更具趣味地學習中國歷史文化,提升他們對國家歷史、文化及地理的認識,建立國民身份認同。
香港九龍城區議員丁健華亦對“中國歷史主題活動校園行”系列活動大加讚賞,他表示,學生透過穿著古代服飾學習中國歷史,提高了他們對中國人身份的自豪感,更運用VR虛疑實境欣賞不同朝代服飾,以多感官的學習形式引起青少年的對國家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了他們對中國人身份的自豪感和認同。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立法會議員、香港地方誌辦公室主任劉智鵬表示,從2018-2019學年起,初中把中國歷史科列為獨立必修科,加強了中華歷史文化教育,也是在加強香港學生的知識基礎及慎思明辨能力,正確理解中華文明和國家發展,培養香港年輕人有社會承擔、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世界視野。這是大勢,必須堅持。
《看見中國》出版顧問、中國歷史研究學者、香港饒宗頤文化館榮譽館長陳萬雄在接受採訪時說,歷史是過去的沉澱,也是未來的導向,只有重視國家歷史才能提升國民意識。“我們建議,內地及香港相關機構應多舉辦歷史文化進校園活動,更多地邀請內地學者到香港講解歷史、國情國策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也希望有關單位可以製作相關節目,透過互聯網、電視等多元管道,更好地向年輕人介紹中華文化、中國歷史及國情資訊。”
正本清源 任重道遠
香港中小學加強對學生的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培養青年一代的家國情懷是一項長期、複雜、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離不開各級學校的浸潤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香港青少年中國歷史學會把握機會,直面挑戰,著力培育和增進青年學生的家國情懷,穩步有序增進學生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和價值認同,對促進香港學生成長成才、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香港長遠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學會已收到超50所香港中小學報名2024年的歷史進校工作坊,現已安排近200場活動,將繼續帶領香港青少年跳出常規課堂學習的限制,以更廣闊的視野、更扎實的根基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大力支持香港中小學和青少年開展歷史文化探究和體驗活動,力求增進香港學生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要講好“香港故事”,根本是在香港講好“中國故事”。歷史與文化代表了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深層次的價值體系,中國教育的最高精神必然要在自己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中尋求。香港學生只有真正了解中國歷史、認同中國文化,才能真正理解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發自內心地產生對國家和民族的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香港中小學加強中國歷史文化教育,著力培育和增進學生的家國情懷,既是傳承香港人愛港愛家、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的傳統,更有利於香港青年一代堅定中國文化自信,有利於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香港力量。
未來,廣東教育出版社也將作為“中國歷史主題活動校園行”的主辦方之一,持續加強與香港青少年中國歷史學會的合作,通過持續開展“中國歷史主題活動校園行”、“香港城市行走”、“行走大灣區·粵港少年行”研學之旅、中國歷史文化問答比賽等系列活動,推動港澳青少年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成就,厚植家國情懷,共創大灣區未來美好圖景。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30/lcs9hI1bByrMREw3wFr5DIqRmo4GWL0sAqr.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共讀歷史,文化同根。香港青少年中國歷史學會自2023年10月成立後,便馬不停蹄地在遍布全港的中小學內開展“中國歷史主題活動校園行”活動。目前,學會已在全港30多間中小學,開展了超百場“中國歷史主題活動校園行”活動,超過5000名香港學生參與其中,在青少年當中掀起了一股學習中華歷史文化的熱潮。
這一系列的進校園活動,以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優質歷史教材及讀本為載體,以工作坊的形式於遍布港九新界的眾多中小學中全面鋪開,讓學生通過趣味活動、VR眼鏡體驗等方式,讓孩子們汲取歷史知識,身臨其境地感受中華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香港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國歷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為更好地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傳承歷史 大獲好評
參加完歷史工作坊,師生和學校都覺得意猶未盡。活潑的課堂和新穎的活動方式深受師生們的喜愛,展現出中華歷史文化進校園的廣闊前景。
“能夠親身體驗一日古人的生活,加深了對祖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認知,開拓了視野,我感到非常幸運。”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地中六年級學生陳芷澄表示,“這次活動讓我收穫滿滿,也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充滿了敬畏和好奇,讓我想要了解更多祖國的歷史。”惠僑英文中學鄭智賢校長則勉勵香港青少年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毅和承擔精神:“希望系列的歷史進校園活動能夠令學生們成為勇於肩負民族和國家責任及愛好和平的新一代。”
中大校友會聯會教育基金會主席譚天樂博士表示,工作坊的形式是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教導學生學習中國歷史知識。活動以遊戲形式推展,讓學生體驗古代服飾,了解我們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內涵,感受到中國歷史的魅力所在,從而培養愛國情懷。”
教聯會主席、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黃錦良認為,學習中國歷史應採取多元策略、課堂內外、全校參與方式,為所有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經歷,讓學生更立體、更具趣味地學習中國歷史文化,提升他們對國家歷史、文化及地理的認識,建立國民身份認同。
香港九龍城區議員丁健華亦對“中國歷史主題活動校園行”系列活動大加讚賞,他表示,學生透過穿著古代服飾學習中國歷史,提高了他們對中國人身份的自豪感,更運用VR虛疑實境欣賞不同朝代服飾,以多感官的學習形式引起青少年的對國家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了他們對中國人身份的自豪感和認同。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立法會議員、香港地方誌辦公室主任劉智鵬表示,從2018-2019學年起,初中把中國歷史科列為獨立必修科,加強了中華歷史文化教育,也是在加強香港學生的知識基礎及慎思明辨能力,正確理解中華文明和國家發展,培養香港年輕人有社會承擔、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世界視野。這是大勢,必須堅持。
《看見中國》出版顧問、中國歷史研究學者、香港饒宗頤文化館榮譽館長陳萬雄在接受採訪時說,歷史是過去的沉澱,也是未來的導向,只有重視國家歷史才能提升國民意識。“我們建議,內地及香港相關機構應多舉辦歷史文化進校園活動,更多地邀請內地學者到香港講解歷史、國情國策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也希望有關單位可以製作相關節目,透過互聯網、電視等多元管道,更好地向年輕人介紹中華文化、中國歷史及國情資訊。”
正本清源 任重道遠
香港中小學加強對學生的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培養青年一代的家國情懷是一項長期、複雜、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離不開各級學校的浸潤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香港青少年中國歷史學會把握機會,直面挑戰,著力培育和增進青年學生的家國情懷,穩步有序增進學生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和價值認同,對促進香港學生成長成才、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香港長遠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學會已收到超50所香港中小學報名2024年的歷史進校工作坊,現已安排近200場活動,將繼續帶領香港青少年跳出常規課堂學習的限制,以更廣闊的視野、更扎實的根基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大力支持香港中小學和青少年開展歷史文化探究和體驗活動,力求增進香港學生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要講好“香港故事”,根本是在香港講好“中國故事”。歷史與文化代表了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深層次的價值體系,中國教育的最高精神必然要在自己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中尋求。香港學生只有真正了解中國歷史、認同中國文化,才能真正理解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發自內心地產生對國家和民族的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香港中小學加強中國歷史文化教育,著力培育和增進學生的家國情懷,既是傳承香港人愛港愛家、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的傳統,更有利於香港青年一代堅定中國文化自信,有利於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香港力量。
未來,廣東教育出版社也將作為“中國歷史主題活動校園行”的主辦方之一,持續加強與香港青少年中國歷史學會的合作,通過持續開展“中國歷史主題活動校園行”、“香港城市行走”、“行走大灣區·粵港少年行”研學之旅、中國歷史文化問答比賽等系列活動,推動港澳青少年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成就,厚植家國情懷,共創大灣區未來美好圖景。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30/lcs9hI1bByrMREw3wFr5DIqRmo4GWL0sAq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