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李家超
如果說,2023年是疫後全面復常、急起直追的一年;那麼,2024年將是全力拼經濟、加速謀發展、積極惠民生的一年。
我早前在北京向習近平主席述職,匯報了香港在經濟、政治和社會上的整體情況。過去這一年,是二十大的開局之年,香港全面開啟由治及興的新局面。我們走出疫情陰霾,全面實現與世界和內地通關。我們的經濟活動復常,社會大致穩定,立法會回復理性運作,第七屆區議會選舉圓滿成功,把“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到地區治理。我們貫徹“以結果為目標”的文化,在不同領域提高治理水平,強化政府統籌功能。我們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推出一系列照顧市民福祉、加快建屋造地、保障勞工、扶老、助弱等措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我們積極搶人才、留人才、培育本地人才,加大招商引資。我們不斷鞏固傳統優勢,同時發掘新增長點,制定了“產業導向”新政策推進發展,把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結合起來,以“產業帶動”為規劃主軸,推動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發展新引擎,並深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整體部署。我們更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拓國際合作機遇,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衷心感謝習近平主席對我和特區政府的工作充分肯定和支持,並重申中央長期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進一步鞏固香港社會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引下共同開創美好前景的強大信心。
環顧全球,外圍環境仍然複雜,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但香港憑藉“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很多方面的復蘇勢頭正面,令人鼓舞。展望新的一年,我有四點寄望。
第一,堅持貫徹 “一國兩制”,持續維護國家安全。二十大報告強調,“一國兩制”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區憲制秩序;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
我在《施政報告》提出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要增強市民、特別是青年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使他們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為有效作出高層統籌領導,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將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協調部門和機構推動國民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法》內容相對接,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政府也會在2024年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負責策劃及推動一系列中華文化和歷史的活動、交流與合作,並定期舉辦“中華文化節”,讓市民有更多機會欣賞具特色的中華文化項目。
二十大報告提到,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香港人的責任,也是應有之義。《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賦予香港特區憲制責任,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政府正全力準備2024年完成本地立法,使有關法律與《香港國安法》聯合起來,成為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系統,建立堅強的保護盾,奠下香港繁榮穩定最堅實的基石。而面對全球網絡攻擊風險不斷增加,特區政府會着力提升關鍵基礎設施,包括能源、通訊、交通運輸、金融機構等網絡安全的保護,並擬訂立法建議及有關實務守則,訂定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的網絡安全責任,於2024年內向立法會提交立法草案。
第二,堅持完善治理體系,持續提升治理效能。在行政主導和“愛國者治港”相適應下,我們要繼續透過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立法會前廳交流會、直接會面等,增進行政立法之間的交流和協作。我們也將落實特區政府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的恆常交流機制,吸納各愛國愛港代表委員對特區施政的寶貴意見。
要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提升公務員團隊的表現和效率是成功關鍵。我在《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強化公務員管理制度,務求做到獎罰分明。公務員事務局正就更新《公務員守則》展開諮詢工作,相信更新版《守則》將有助公務員更清楚地理解他們所肩負的責任,以盡忠竭誠,砥節奉公的精神,為香港市民服務。
在完善地區治理方面,重塑區議會後第一場全港性的大型選舉上月順利舉行,完成將“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到特區治理架構的最後一塊拼圖,區議會重回服務市民、為市民謀福祉的正軌和初心。隨着新一屆區議會在2024年1月1日投入運作,地區層面的治理部署基本完成。我期望在新一屆區議會擔任各區議會主席的民政事務專員,更好地協調區議會、三個地區委員會和“關愛隊”,共同增強地區治理效能,更好地服務社區,回應市民所需。
第三,堅持排解民生憂難,持續增強發展動能。我多次強調,政府施政目標是讓市民有更好的生活,居住有更好的房屋,學生有更好的教育,青年有更好的發展,老人家有更好的照顧,社會關愛共融,經濟發展蓬勃,市民安居樂業。
特區政府積極落實針對公營房屋供應的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措施,取得多項重大進展,包括: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由高峰約6年回落、綜合輪候時間逐步向2026-27年度降至4.5年的目標邁進、分階段提早落成部分公屋單位讓申請者提早上樓、迅速啟動“簡約公屋”項目令約2,100個單位可於2024-25年度落成等。未來10年公營房屋需求量為308,000個單位,政府已覓得土地,可興建約41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超額完成的單位,將有助縮短輪候上樓時間。
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財政司副司長領導的“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已經開展工作,我期望工作組深入調研,提出有序解決方法,使居住於惡劣生活環境中的市民和家庭,早日轉到較理想的居所。
同時,我們會凝聚社會力量,建立關愛共融的社區,締造有利家庭發展的環境,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促進廣大勞工階層的發展。我們會用好香港的教育優勢助青年發展,孕育青年的未來,同時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設教育高地、人才高地。
第四,堅持鞏固既有優勢,持續融入國家發展。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八大中心”發展定位,為香港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國家的強大後盾下,我將帶領團隊繼續全力發揮“一國兩制”下香港的獨特優勢,既努力鞏固優勢,亦積極發掘新增長點,並全力對接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
《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全面提升大灣區城市間高水平合作的重點措施,包括香港與深圳等大灣區城市在規劃上深度對接的北部都會區發展。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提出把北都分成四大區域,包括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以及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特區政府將繼續帶領香港各界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協同合作,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全國以至全球最有活力、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為國家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善為政者,弊則補之,決則塞之。今天的香港,已經迎來由治及興的大好發展時機,更搭上了國家新一輪發展的快車。我們要把握時機,轉危為機,創造商機。追時間的步伐要加快,追結果的過程要提效,追前列的進度更要增速。我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說好香港故事,有你、有我,有大家。只要香港人團結一致,我們一定能共同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一起共建更美好的家園!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31/fHlYIAWOEGnyqK2IAdwxguGRIhTlXUSSDcj.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李家超
如果說,2023年是疫後全面復常、急起直追的一年;那麼,2024年將是全力拼經濟、加速謀發展、積極惠民生的一年。
我早前在北京向習近平主席述職,匯報了香港在經濟、政治和社會上的整體情況。過去這一年,是二十大的開局之年,香港全面開啟由治及興的新局面。我們走出疫情陰霾,全面實現與世界和內地通關。我們的經濟活動復常,社會大致穩定,立法會回復理性運作,第七屆區議會選舉圓滿成功,把“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到地區治理。我們貫徹“以結果為目標”的文化,在不同領域提高治理水平,強化政府統籌功能。我們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推出一系列照顧市民福祉、加快建屋造地、保障勞工、扶老、助弱等措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我們積極搶人才、留人才、培育本地人才,加大招商引資。我們不斷鞏固傳統優勢,同時發掘新增長點,制定了“產業導向”新政策推進發展,把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結合起來,以“產業帶動”為規劃主軸,推動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發展新引擎,並深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整體部署。我們更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拓國際合作機遇,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衷心感謝習近平主席對我和特區政府的工作充分肯定和支持,並重申中央長期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進一步鞏固香港社會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引下共同開創美好前景的強大信心。
環顧全球,外圍環境仍然複雜,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但香港憑藉“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很多方面的復蘇勢頭正面,令人鼓舞。展望新的一年,我有四點寄望。
第一,堅持貫徹 “一國兩制”,持續維護國家安全。二十大報告強調,“一國兩制”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區憲制秩序;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
我在《施政報告》提出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要增強市民、特別是青年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使他們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為有效作出高層統籌領導,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將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協調部門和機構推動國民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法》內容相對接,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政府也會在2024年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負責策劃及推動一系列中華文化和歷史的活動、交流與合作,並定期舉辦“中華文化節”,讓市民有更多機會欣賞具特色的中華文化項目。
二十大報告提到,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香港人的責任,也是應有之義。《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賦予香港特區憲制責任,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政府正全力準備2024年完成本地立法,使有關法律與《香港國安法》聯合起來,成為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系統,建立堅強的保護盾,奠下香港繁榮穩定最堅實的基石。而面對全球網絡攻擊風險不斷增加,特區政府會着力提升關鍵基礎設施,包括能源、通訊、交通運輸、金融機構等網絡安全的保護,並擬訂立法建議及有關實務守則,訂定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的網絡安全責任,於2024年內向立法會提交立法草案。
第二,堅持完善治理體系,持續提升治理效能。在行政主導和“愛國者治港”相適應下,我們要繼續透過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立法會前廳交流會、直接會面等,增進行政立法之間的交流和協作。我們也將落實特區政府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的恆常交流機制,吸納各愛國愛港代表委員對特區施政的寶貴意見。
要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提升公務員團隊的表現和效率是成功關鍵。我在《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強化公務員管理制度,務求做到獎罰分明。公務員事務局正就更新《公務員守則》展開諮詢工作,相信更新版《守則》將有助公務員更清楚地理解他們所肩負的責任,以盡忠竭誠,砥節奉公的精神,為香港市民服務。
在完善地區治理方面,重塑區議會後第一場全港性的大型選舉上月順利舉行,完成將“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到特區治理架構的最後一塊拼圖,區議會重回服務市民、為市民謀福祉的正軌和初心。隨着新一屆區議會在2024年1月1日投入運作,地區層面的治理部署基本完成。我期望在新一屆區議會擔任各區議會主席的民政事務專員,更好地協調區議會、三個地區委員會和“關愛隊”,共同增強地區治理效能,更好地服務社區,回應市民所需。
第三,堅持排解民生憂難,持續增強發展動能。我多次強調,政府施政目標是讓市民有更好的生活,居住有更好的房屋,學生有更好的教育,青年有更好的發展,老人家有更好的照顧,社會關愛共融,經濟發展蓬勃,市民安居樂業。
特區政府積極落實針對公營房屋供應的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措施,取得多項重大進展,包括: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由高峰約6年回落、綜合輪候時間逐步向2026-27年度降至4.5年的目標邁進、分階段提早落成部分公屋單位讓申請者提早上樓、迅速啟動“簡約公屋”項目令約2,100個單位可於2024-25年度落成等。未來10年公營房屋需求量為308,000個單位,政府已覓得土地,可興建約41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超額完成的單位,將有助縮短輪候上樓時間。
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財政司副司長領導的“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已經開展工作,我期望工作組深入調研,提出有序解決方法,使居住於惡劣生活環境中的市民和家庭,早日轉到較理想的居所。
同時,我們會凝聚社會力量,建立關愛共融的社區,締造有利家庭發展的環境,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促進廣大勞工階層的發展。我們會用好香港的教育優勢助青年發展,孕育青年的未來,同時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設教育高地、人才高地。
第四,堅持鞏固既有優勢,持續融入國家發展。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八大中心”發展定位,為香港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國家的強大後盾下,我將帶領團隊繼續全力發揮“一國兩制”下香港的獨特優勢,既努力鞏固優勢,亦積極發掘新增長點,並全力對接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
《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全面提升大灣區城市間高水平合作的重點措施,包括香港與深圳等大灣區城市在規劃上深度對接的北部都會區發展。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提出把北都分成四大區域,包括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以及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特區政府將繼續帶領香港各界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協同合作,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全國以至全球最有活力、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為國家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善為政者,弊則補之,決則塞之。今天的香港,已經迎來由治及興的大好發展時機,更搭上了國家新一輪發展的快車。我們要把握時機,轉危為機,創造商機。追時間的步伐要加快,追結果的過程要提效,追前列的進度更要增速。我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說好香港故事,有你、有我,有大家。只要香港人團結一致,我們一定能共同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一起共建更美好的家園!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31/fHlYIAWOEGnyqK2IAdwxguGRIhTlXUSSDcj.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