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京 張晶
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這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的時代背景下,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順應時代變化發展的需要,是推進強國建設、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需要,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不斷豐富發展的需要,是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需要。正確理解和系統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有利於我們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規律,為新時代新征程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科學的實踐方法。
堅持人民群眾為主體的馬克思主義文化觀
馬克思主義文化觀蘊含著豐富的實踐原理和人民群眾主體思想,堅持人民至上、人民群眾創造的文化、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等基本原則。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馬克思主文化觀的繼承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提出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個根本問題;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豐富、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政治立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特質和根源。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文藝工作的指示中所提出的“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正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上總結和概括人民群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主體地位和偉大創造作用,強調“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因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文化文藝工作者扎根人民,就是要求他們既要幫助和知道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又要向人民群眾學習,從他們吸收由群眾中來的養料,把自己充實和豐富起來。換句話說,就是要求文化文藝工作者不能成為脫離群眾、脫離實際、毫無實際、毫無內容的空中樓閣。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跳出“身邊的小小悲歡”,走進實踐深處,關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書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這種從人民群眾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的文化觀,正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繼承。
與時代特徵創造性結合的
中華民族文化觀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同中國新時代特徵進行創新性結合而發展形成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怎樣對待本國傳統文化是任何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必須解決好的問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根源在社會生活本身,是人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情感樣式的集中表達,這是文化的烙印。對中國傳統文化既要繼承也要創新,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傳統文化要進行科學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應採取全盤接受或者全盤拋棄的絕對主義態度。
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徵,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文化精神,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新時代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是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因此興文化,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習近平文化思想中蘊含著豐富的原理性理論成果,既堅持馬克思主義關於文化及文化建設的基本原理觀點,又在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實踐中弘揚發展了這些原理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價值觀念在一定社會的文化中是起中軸作用的,文化的影響力首先是價值觀念的影響力”,“世界上各種文化之爭,本質上是價值觀念之爭,也是人心之爭、意識形態之爭”,“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構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要在各族群眾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歷史觀,推動各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各民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文化認同問題解決了,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才能鞏固。習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規律,闡釋弘揚了革命文化的基本規律,揭示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系統性規律,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規律。
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判斷下的文化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可以說,全人類共同價值是習近平文化思想對世界文化發展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說:“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的。不論是中華文明,還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類文明創造的成果”。尤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環境下,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將全人類的命運作為價值判斷的文化觀。
現在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的時代,人類社會充滿希望,也面臨全球性的各種挑戰。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我們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並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促進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和發展。而人是文明交流互鑒最好的載體,深化人文交流互鑒是消除隔閡和誤解、促進民心相知想通的重要途徑。
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新媒體、ChatGPT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迎來了跨地域、跨種族和跨文化的新挑戰。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一方面為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更好的條件,一方面又面臨文化同質化和身份認同的危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為世界各國之間創新合作模式、推動各種形式的合作模式走深走實,推動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鑒提供了新思路。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系統、科學、完整的文化理論體系,內涵豐富、邏輯嚴密、博大精深、有機統一,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觀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文化思想將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而指引中國發展為世界文化強國,並自信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係中國傳媒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人文學院院長,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1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3/JYSfzD8dkYxtu9HfsuakNunfckB0oS4BHeJ.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 北京 張晶
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這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的時代背景下,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順應時代變化發展的需要,是推進強國建設、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需要,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不斷豐富發展的需要,是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需要。正確理解和系統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有利於我們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規律,為新時代新征程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科學的實踐方法。
堅持人民群眾為主體的馬克思主義文化觀
馬克思主義文化觀蘊含著豐富的實踐原理和人民群眾主體思想,堅持人民至上、人民群眾創造的文化、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等基本原則。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馬克思主文化觀的繼承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提出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個根本問題;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豐富、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政治立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特質和根源。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文藝工作的指示中所提出的“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正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上總結和概括人民群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主體地位和偉大創造作用,強調“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因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文化文藝工作者扎根人民,就是要求他們既要幫助和知道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又要向人民群眾學習,從他們吸收由群眾中來的養料,把自己充實和豐富起來。換句話說,就是要求文化文藝工作者不能成為脫離群眾、脫離實際、毫無實際、毫無內容的空中樓閣。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跳出“身邊的小小悲歡”,走進實踐深處,關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書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這種從人民群眾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的文化觀,正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繼承。
與時代特徵創造性結合的
中華民族文化觀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同中國新時代特徵進行創新性結合而發展形成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怎樣對待本國傳統文化是任何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必須解決好的問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根源在社會生活本身,是人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情感樣式的集中表達,這是文化的烙印。對中國傳統文化既要繼承也要創新,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傳統文化要進行科學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應採取全盤接受或者全盤拋棄的絕對主義態度。
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徵,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文化精神,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新時代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是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因此興文化,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習近平文化思想中蘊含著豐富的原理性理論成果,既堅持馬克思主義關於文化及文化建設的基本原理觀點,又在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實踐中弘揚發展了這些原理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價值觀念在一定社會的文化中是起中軸作用的,文化的影響力首先是價值觀念的影響力”,“世界上各種文化之爭,本質上是價值觀念之爭,也是人心之爭、意識形態之爭”,“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構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要在各族群眾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歷史觀,推動各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各民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文化認同問題解決了,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才能鞏固。習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規律,闡釋弘揚了革命文化的基本規律,揭示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系統性規律,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規律。
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判斷下的文化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可以說,全人類共同價值是習近平文化思想對世界文化發展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說:“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的。不論是中華文明,還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類文明創造的成果”。尤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環境下,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將全人類的命運作為價值判斷的文化觀。
現在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的時代,人類社會充滿希望,也面臨全球性的各種挑戰。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我們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並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促進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和發展。而人是文明交流互鑒最好的載體,深化人文交流互鑒是消除隔閡和誤解、促進民心相知想通的重要途徑。
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新媒體、ChatGPT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迎來了跨地域、跨種族和跨文化的新挑戰。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一方面為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更好的條件,一方面又面臨文化同質化和身份認同的危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為世界各國之間創新合作模式、推動各種形式的合作模式走深走實,推動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鑒提供了新思路。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系統、科學、完整的文化理論體系,內涵豐富、邏輯嚴密、博大精深、有機統一,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觀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文化思想將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而指引中國發展為世界文化強國,並自信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係中國傳媒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人文學院院長,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1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3/JYSfzD8dkYxtu9HfsuakNunfckB0oS4BHe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