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 利可
“于盛元”、“張長發”,這是兩位曾參與甲午戰爭的北洋水師來遠艦水手。近130年後,刻有他們身份的木牌經考古發現與大量武器彈藥、生活用品一起從威海灣內被打撈出水,揭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戰爭史,也填補了我國大型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工作空白,為甲午海戰史、近代海軍史和艦船史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實物資料。
北洋水師三大主力艦隻沉於威海灣內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戰爭,對中國的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894年7月25日甲午海戰爆發,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定遠”、“靖遠”、“來遠”均屬北洋水師的三大主力艦隻。定遠艦於1885年回國入役,編作清政府北洋水師旗艦,號稱“亞洲第一巨艦”。1895年2月,日軍攻擊北洋艦隊的駐泊地——威海衛,定遠艦被潛入軍港內的日本魚雷艇擊傷擱淺。為了不使定遠艦落入敵手,北洋海軍統帥丁汝昌下令將戰艦炸毀。甲午戰後,定遠艦被日軍大肆拆卸,武器與艦材被當作戰利品運去日本,剩餘殘骸沉於海底。
靖遠艦1887年建成,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師,是致遠艦的姊妹艦。1895年威海衛戰役中,在定遠艦、鎮遠艦相繼受損後,丁汝昌在靖遠艦掛起提督旗,指揮艦隊堅持戰鬥。2月9日,靖遠艦被日本陸軍佔領的鹿角嘴炮台發射的兩發炮彈擊中,航行至鐵碼頭南側擱淺,為免資敵,實施自沉。
1887年建成的來遠艦為經遠艦的姊妹艦,同年12月加入北洋海軍。1895年2月甲午海戰中,日軍魚雷艇偷襲威海灣內北洋海軍船只,來遠艦中雷,艦身傾覆,沉沒於劉公島石碼頭南側海域,艦上30人壯烈殉國。
炮火聲漸逝,這些損毀的戰艦日程月累沉埋於海底淤泥之下,穿越威海灣百餘年潮起潮落,那段塵封的歷史經多年考古發現再次浮出海面。
出水遺物成為辨別艦隻身份的關鍵證據
長期以來,甲午沉艦遺址位置並不明確。在國家文物局的統一部署下,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聯合山東、遼寧兩省文博單位,從2014年起持續開展甲午沉艦水下考古工作,在黃海北部甲午海戰主戰區確認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艦。2017年以來,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單位,在威海灣原北洋海軍基地附近進行水下考古調查,又陸續發現定遠、靖遠、來遠三艦。
甲午戰爭結束後,日本佔領威海衛,曾對這一區域的沉艦瘋狂破拆、長年打撈,以致沉艦被嚴重破壞。定遠、靖遠、來遠三艦已均無完整艦體形態,艦體木板殘斷,鋼板扭曲、破碎,海底遺跡、遺物經拆解後散落四地,並被海底淤泥層層埋藏,這給如今的考古調查增加了難度。
考古團隊首先通過研究分析日本海戰史料、老照片等造船檔案和戰爭檔案,確定沉艦大體位置;而後運用多種物探勘測技術確認其準確位置、淤埋地層情況,同時人工鑽探核實遺址堆積、分布、埋深等信息,並作為調查抽沙區域的選擇參考;最後進行布方清理,用GPS精準控制抽沙區。正是通過上述工作方法,2017至2023年,考古團隊完成了對威海灣北洋海軍三艘主力戰艦定遠、靖遠、來遠的調查工作。
考古人員通過分析過威海灣水文及沉積環境數據、日本打撈檔案,結合沉艦遺址考古成果,整體還原了遺址形成過程:戰艦受損進水、自重下沉陷入軟泥中——日本民間打撈公司快速拆解殆盡,只存煤渣、木板、鋼板——後續威海灣夏季暴雨泥沙持續,威海灣內流速緩慢、泥沙沉降嚴重——129年後,沉艦殘骸埋於泥下。
威海灣內的甲午沉艦遺址水深6-10米,遺址分布面積850-2,100平方米不等,埋於海泥下0.5-3米。發掘出水遺物包括船體構件、船員生活物品和武器彈藥等,這些遺物不僅是辨明戰艦身份的關鍵證據,而且能結合其種類判斷出原艦體的艏、舯及艉部等位置。
一塊重達18.7噸的鋼面鐵甲堪稱本次考古的巨大發現。其實測寬2,600毫米、高2,832毫米、厚305毫米(約12英寸),尺寸驚人。根據清政府向德國訂購鐵甲艦的合同記載,定遠艦鐵甲為康邦裝甲,即鋼面熟鐵甲的複合裝甲,主裝甲帶的厚度為12英寸到14英寸不等。另據北洋海軍史料記載,靖遠、來遠等鐵甲艦的裝甲厚度都達不到12英寸。因此,擁有這一尺寸的裝甲並且沉沒在威海灣的,只有定遠艦。考古研究人員又根據這塊裝甲的弧度和出水位置推測,其可能是定遠艦艏部主炮區側面的裝甲。
考古人員在另一沉艦舯部發現了2箱完好的37毫米哈乞開司炮彈、艏部發現1枚重達150公斤的210毫米口徑炮彈。北洋海軍鐵甲艦中,僅靖遠艦與鄧世昌所駕致遠艦裝備210毫米口徑克虜伯炮,而致遠艦在大東溝海戰中沉沒於丹東海域,因此這枚炮彈無疑為靖遠艦所載。
相比之下,來遠艦的識別工作更加明確。先後出水了勺柄上鏨刻有“來遠”字樣的鍍銀湯勺和兩塊毛筆墨書的身份木牌,其中一塊木牌寫著“來遠三等水手于盛元”,另一塊正面寫有“來遠一等水手張長發”,背面為烙印的“行”字。據推測這是水兵的通行證,用於登上軍艦或出入海軍基地時證明身份。
此外,瓷碗、皮鞋、煙袋鍋、燈、麻將、象棋、剃須刀、銅鎖、紐扣、木梳等大量生活用品在威海甲午沉艦遺址中發掘出水。透過這些實物,足以想象那些北洋海軍將士們在船艦上的生活場景,歷史中的他們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鮮活、立體的生命,讓今人感受到了與前人的情感聯結。
填補中國海域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空白
近十年來,我國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發展迅猛——《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修訂實施,《水下考古工作規程(2023)》印發,241處水下文物點調查確認,北礁沉船遺址等5處水下文物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山東、福建等省劃定水下文物保護區;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北海基地一期交付使用、二期籌備建設,南海基地落成揭牌,第一艘考古工作船“中國考古01”號投入使用,我國水下考古設施水平進入世界前列;一系列重要的水下考古項目亮點紛呈,“南海Ⅰ號”發掘提取各類遺物18萬餘件,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入塢……
這其中,甲午沉艦系列考古開啟了水下考古調查與研究新領域。其以蒸汽動力、鋼結構材質的大型戰艦為調查研究對象,而非以海外貿易木船、船貨為研究對象,其考古勘測、發掘方法、文物保護、研究對象等均有別於平常的水下考古。
甲午沉艦系列考古積累了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與原址保護工作方法。因沉艦遺址具有體量大、噸位重、結構複雜的特點,水下考古工作側重於與科技手段、多學科間的結合,將科技創新融入沉艦考古調查、抽沙試掘、出水文物現場保護等各個環節,探索出一套實踐可行的近現代沉艦考古工作方法,填補了中國海域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的空白。
甲午海戰改變了近現代東亞歷史進程,甲午沉艦系列考古成果不僅為深入推進甲午海戰研究增添了新材料,也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生動的實物教材。比如史料記載,來遠、經遠尾後火力不足,戰前有奏請加裝武器,包括53毫米、120毫米炮。其中,120毫米炮是否加裝一直無法確定,來遠艦本次考古發現了120毫米炮彈實物。此外,經遠艦發現120炮彈引信亦可佐證。又比如,在來遠艦遺址發現的舷梯緊貼鋼板一側有火燒痕跡,亦證實了戰爭的慘烈及北洋將士的英勇。
目前,甲午沉艦系列考古工作仍處於調查階段,主要以摸清甲午沉艦水下遺址情況為目標。同時,考古人員也一直在推進相關研究工作,包括甲午沉艦考古工作方法的總結、考古成果的出版和出土文物的修復等。因甲午沉艦整體保存狀況較差,不具備整體打撈條件,沉艦遺址採用犧牲陽極保護方法實現鋼鐵戰艦原址保護。2022年初,定遠艦遺址公布為山東首個省級水下文物保護區,這是首例甲午沉艦水下文物保護區,也是以實際行動響應新修訂的《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
除遼寧黃海北部、山東威海灣的甲午沉艦遺址外,我國境內還存在時代相近的沉艦密集區,比如旅順口日俄戰爭沉艦、青島灣日德戰爭沉艦、福州馬尾中法馬江海戰沉艦等,民國時期舟山附近的海天艦,抗日戰爭期間長江江陰、武漢等地的沉艦。此外,還有大量的不是戰艦的近現代沉船遺址,包括太平輪、安平輪等。上述鋼鐵沉艦(船)遺址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據重要地位,值得繼續調查與研究,納入近現代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計劃。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指出,要繼續深化每個遺址的研究,積極開展多學科、跨學科合作,最大限度獲取沉船遺址承載的豐富歷史信息。要加強出水文物科技保護能力,聚焦海洋大型木質沉船和鋼鐵沉艦保護、有機質文物保護,以及脆弱文物加固提取等需求,集中力量攻關,力爭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上取得突破。要落實好新修訂的《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加強沉船遺址原址保護,核定公布文物保護單位,劃定水下文物保護區,並將水下文物保護管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建立健全涉水基建考古工作制度,水域開發建設前要開展考古工作。要加強與公安機關、海上執法機關等合作,建立定期監測、巡查和回訪工作機制,嚴厲打擊盜撈等違法犯罪活動。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1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4/N9JQmsOJUtSUEaTR635fmD3StzDYjg9SDLv.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北京 利可
“于盛元”、“張長發”,這是兩位曾參與甲午戰爭的北洋水師來遠艦水手。近130年後,刻有他們身份的木牌經考古發現與大量武器彈藥、生活用品一起從威海灣內被打撈出水,揭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戰爭史,也填補了我國大型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工作空白,為甲午海戰史、近代海軍史和艦船史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實物資料。
北洋水師三大主力艦隻沉於威海灣內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戰爭,對中國的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894年7月25日甲午海戰爆發,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定遠”、“靖遠”、“來遠”均屬北洋水師的三大主力艦隻。定遠艦於1885年回國入役,編作清政府北洋水師旗艦,號稱“亞洲第一巨艦”。1895年2月,日軍攻擊北洋艦隊的駐泊地——威海衛,定遠艦被潛入軍港內的日本魚雷艇擊傷擱淺。為了不使定遠艦落入敵手,北洋海軍統帥丁汝昌下令將戰艦炸毀。甲午戰後,定遠艦被日軍大肆拆卸,武器與艦材被當作戰利品運去日本,剩餘殘骸沉於海底。
靖遠艦1887年建成,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師,是致遠艦的姊妹艦。1895年威海衛戰役中,在定遠艦、鎮遠艦相繼受損後,丁汝昌在靖遠艦掛起提督旗,指揮艦隊堅持戰鬥。2月9日,靖遠艦被日本陸軍佔領的鹿角嘴炮台發射的兩發炮彈擊中,航行至鐵碼頭南側擱淺,為免資敵,實施自沉。
1887年建成的來遠艦為經遠艦的姊妹艦,同年12月加入北洋海軍。1895年2月甲午海戰中,日軍魚雷艇偷襲威海灣內北洋海軍船只,來遠艦中雷,艦身傾覆,沉沒於劉公島石碼頭南側海域,艦上30人壯烈殉國。
炮火聲漸逝,這些損毀的戰艦日程月累沉埋於海底淤泥之下,穿越威海灣百餘年潮起潮落,那段塵封的歷史經多年考古發現再次浮出海面。
出水遺物成為辨別艦隻身份的關鍵證據
長期以來,甲午沉艦遺址位置並不明確。在國家文物局的統一部署下,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聯合山東、遼寧兩省文博單位,從2014年起持續開展甲午沉艦水下考古工作,在黃海北部甲午海戰主戰區確認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艦。2017年以來,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單位,在威海灣原北洋海軍基地附近進行水下考古調查,又陸續發現定遠、靖遠、來遠三艦。
甲午戰爭結束後,日本佔領威海衛,曾對這一區域的沉艦瘋狂破拆、長年打撈,以致沉艦被嚴重破壞。定遠、靖遠、來遠三艦已均無完整艦體形態,艦體木板殘斷,鋼板扭曲、破碎,海底遺跡、遺物經拆解後散落四地,並被海底淤泥層層埋藏,這給如今的考古調查增加了難度。
考古團隊首先通過研究分析日本海戰史料、老照片等造船檔案和戰爭檔案,確定沉艦大體位置;而後運用多種物探勘測技術確認其準確位置、淤埋地層情況,同時人工鑽探核實遺址堆積、分布、埋深等信息,並作為調查抽沙區域的選擇參考;最後進行布方清理,用GPS精準控制抽沙區。正是通過上述工作方法,2017至2023年,考古團隊完成了對威海灣北洋海軍三艘主力戰艦定遠、靖遠、來遠的調查工作。
考古人員通過分析過威海灣水文及沉積環境數據、日本打撈檔案,結合沉艦遺址考古成果,整體還原了遺址形成過程:戰艦受損進水、自重下沉陷入軟泥中——日本民間打撈公司快速拆解殆盡,只存煤渣、木板、鋼板——後續威海灣夏季暴雨泥沙持續,威海灣內流速緩慢、泥沙沉降嚴重——129年後,沉艦殘骸埋於泥下。
威海灣內的甲午沉艦遺址水深6-10米,遺址分布面積850-2,100平方米不等,埋於海泥下0.5-3米。發掘出水遺物包括船體構件、船員生活物品和武器彈藥等,這些遺物不僅是辨明戰艦身份的關鍵證據,而且能結合其種類判斷出原艦體的艏、舯及艉部等位置。
一塊重達18.7噸的鋼面鐵甲堪稱本次考古的巨大發現。其實測寬2,600毫米、高2,832毫米、厚305毫米(約12英寸),尺寸驚人。根據清政府向德國訂購鐵甲艦的合同記載,定遠艦鐵甲為康邦裝甲,即鋼面熟鐵甲的複合裝甲,主裝甲帶的厚度為12英寸到14英寸不等。另據北洋海軍史料記載,靖遠、來遠等鐵甲艦的裝甲厚度都達不到12英寸。因此,擁有這一尺寸的裝甲並且沉沒在威海灣的,只有定遠艦。考古研究人員又根據這塊裝甲的弧度和出水位置推測,其可能是定遠艦艏部主炮區側面的裝甲。
考古人員在另一沉艦舯部發現了2箱完好的37毫米哈乞開司炮彈、艏部發現1枚重達150公斤的210毫米口徑炮彈。北洋海軍鐵甲艦中,僅靖遠艦與鄧世昌所駕致遠艦裝備210毫米口徑克虜伯炮,而致遠艦在大東溝海戰中沉沒於丹東海域,因此這枚炮彈無疑為靖遠艦所載。
相比之下,來遠艦的識別工作更加明確。先後出水了勺柄上鏨刻有“來遠”字樣的鍍銀湯勺和兩塊毛筆墨書的身份木牌,其中一塊木牌寫著“來遠三等水手于盛元”,另一塊正面寫有“來遠一等水手張長發”,背面為烙印的“行”字。據推測這是水兵的通行證,用於登上軍艦或出入海軍基地時證明身份。
此外,瓷碗、皮鞋、煙袋鍋、燈、麻將、象棋、剃須刀、銅鎖、紐扣、木梳等大量生活用品在威海甲午沉艦遺址中發掘出水。透過這些實物,足以想象那些北洋海軍將士們在船艦上的生活場景,歷史中的他們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鮮活、立體的生命,讓今人感受到了與前人的情感聯結。
填補中國海域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空白
近十年來,我國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發展迅猛——《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修訂實施,《水下考古工作規程(2023)》印發,241處水下文物點調查確認,北礁沉船遺址等5處水下文物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山東、福建等省劃定水下文物保護區;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北海基地一期交付使用、二期籌備建設,南海基地落成揭牌,第一艘考古工作船“中國考古01”號投入使用,我國水下考古設施水平進入世界前列;一系列重要的水下考古項目亮點紛呈,“南海Ⅰ號”發掘提取各類遺物18萬餘件,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打撈入塢……
這其中,甲午沉艦系列考古開啟了水下考古調查與研究新領域。其以蒸汽動力、鋼結構材質的大型戰艦為調查研究對象,而非以海外貿易木船、船貨為研究對象,其考古勘測、發掘方法、文物保護、研究對象等均有別於平常的水下考古。
甲午沉艦系列考古積累了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與原址保護工作方法。因沉艦遺址具有體量大、噸位重、結構複雜的特點,水下考古工作側重於與科技手段、多學科間的結合,將科技創新融入沉艦考古調查、抽沙試掘、出水文物現場保護等各個環節,探索出一套實踐可行的近現代沉艦考古工作方法,填補了中國海域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的空白。
甲午海戰改變了近現代東亞歷史進程,甲午沉艦系列考古成果不僅為深入推進甲午海戰研究增添了新材料,也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生動的實物教材。比如史料記載,來遠、經遠尾後火力不足,戰前有奏請加裝武器,包括53毫米、120毫米炮。其中,120毫米炮是否加裝一直無法確定,來遠艦本次考古發現了120毫米炮彈實物。此外,經遠艦發現120炮彈引信亦可佐證。又比如,在來遠艦遺址發現的舷梯緊貼鋼板一側有火燒痕跡,亦證實了戰爭的慘烈及北洋將士的英勇。
目前,甲午沉艦系列考古工作仍處於調查階段,主要以摸清甲午沉艦水下遺址情況為目標。同時,考古人員也一直在推進相關研究工作,包括甲午沉艦考古工作方法的總結、考古成果的出版和出土文物的修復等。因甲午沉艦整體保存狀況較差,不具備整體打撈條件,沉艦遺址採用犧牲陽極保護方法實現鋼鐵戰艦原址保護。2022年初,定遠艦遺址公布為山東首個省級水下文物保護區,這是首例甲午沉艦水下文物保護區,也是以實際行動響應新修訂的《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
除遼寧黃海北部、山東威海灣的甲午沉艦遺址外,我國境內還存在時代相近的沉艦密集區,比如旅順口日俄戰爭沉艦、青島灣日德戰爭沉艦、福州馬尾中法馬江海戰沉艦等,民國時期舟山附近的海天艦,抗日戰爭期間長江江陰、武漢等地的沉艦。此外,還有大量的不是戰艦的近現代沉船遺址,包括太平輪、安平輪等。上述鋼鐵沉艦(船)遺址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據重要地位,值得繼續調查與研究,納入近現代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計劃。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指出,要繼續深化每個遺址的研究,積極開展多學科、跨學科合作,最大限度獲取沉船遺址承載的豐富歷史信息。要加強出水文物科技保護能力,聚焦海洋大型木質沉船和鋼鐵沉艦保護、有機質文物保護,以及脆弱文物加固提取等需求,集中力量攻關,力爭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上取得突破。要落實好新修訂的《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加強沉船遺址原址保護,核定公布文物保護單位,劃定水下文物保護區,並將水下文物保護管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建立健全涉水基建考古工作制度,水域開發建設前要開展考古工作。要加強與公安機關、海上執法機關等合作,建立定期監測、巡查和回訪工作機制,嚴厲打擊盜撈等違法犯罪活動。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1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4/N9JQmsOJUtSUEaTR635fmD3StzDYjg9SDLv.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