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國臣 張小羽
「少林八段錦」不僅是一門上乘武學功法,也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古代「導引術」。其舒筋活絡,簡單易練,架勢優美,動作獨特,極具妙用;養生精妙, 延年佑壽,力大混元,強身健體,功效顯著;其融匯外家武功,增強人體柔韌靈活力與整壯混元力,利於技擊;還可作為硬功排打的收功之法,有「養生之寶」、「功中錦緞」之美譽。「少林八段錦」流傳廣泛,是嵩山少林武術文化重要內容之一,是中華傳統養生文化中的瑰寶。
中嶽嵩山文化歷史悠久、雄雋神奧、開放包容,在30億年前,當大地還是滄海橫流時,即橫空出世。嵩山是智慧之山,思想之山,還是以「少林寺」為代表的「功夫之山」。
緣起嵩山少林的「少林八段錦」
少林武術文化緣起嵩山少林寺,是嵩山地區包括寺僧在內的廣大勞動人民創造的。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譯經,在嵩山少室山叢林之中敕建皇家寺院少林寺。跋陀在嵩山少林寺傳法,八方民眾來此,大量的民間習武之人也相繼來到寺中當了雜役,他們在聽經念經悟經之後,切磋武藝,去蕪存菁,研究武功。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釋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達摩「一葦渡江」,來到少林,在少林寺後五乳峰山洞面壁9年,以清白無雜的心念去投契佛理,把儒學、道學精華融入,創立禪宗。他在面壁傳道之餘,常窺察「少室山」林中鳥獸之間的爭鬥,習仿虎躍猴攀、貓竄狗閃、雞立兔滾、蟲爪蛇纏和鳥飛魚翔之姿,和習武的弟子們一起,逐漸演成一套簡單套路動作。後又遍求中國武技精華,獲得東漢末年華佗的《五禽戲》,並加以改造演變,和僧徒們結合,充實、提高,逐漸形成「少林小洪拳」「少林醉拳」「少林棍」「少林刀」「少林劍」「達摩鏟」「少林達摩易筋洗髓經」等百餘種變化莫測的拳術,總稱「少林拳」「少林功夫」,統稱「少林武術」。
「少林八段錦」之名, 源於養生功法《少林達摩易筋洗髓經》。「錦」字是由「金」、「帛」組成的, 以表示其精美華貴,如絲錦那樣絢麗精美;在功法中,則形容導引術氣息如絲錦般連綿不斷。因其精選自《少林達摩易筋洗髓經》「十二勢」中的八段經典精華動作,如錦絲柔綿,疏通人體經絡髒腑,發功快,見效速,故稱為「錦」,總稱「少林八段錦」。
「八段錦」之名, 最早出現在宋代洪邁所著《夷堅志》一書中。該書記載:「政和七年, 李似矩為起居郎……嘗以夜半時起坐, 噓吸按摩, 行所謂八段錦者。」由此可證,八段錦在北宋時已流傳於世。
另一段記載,講述了「少林八段錦」出自嵩山少林寺。
康熙年間,登封名紳焦復亨籌劃編纂《順治志》,其子焦欽寵博學廣覽,時常輔助,深得教益,名氣日大。康熙十年(1671年),河南登封縣令葉封,甚喜焦欽寵品德文采,命焦前往少林寺藏經閣,閱覽採輯少林寺藏書、資料文存。焦欽寵在少林寺數年,編纂書籍間常向寺僧習練切磋少林武術,得真傳秘笈。至康熙三十五年,完成了《少林寺志》、《登封縣志》十卷。日後,焦欽寵的伯父焦賁亨和葉封合編了《嵩山志》,其孫焦如蘅續修了《乾隆志》。焦家三代精研史籍,深耕學術,編修志書,成為登封縣文壇佳話,享譽盛名。
焦欽寵及其後人,將少林寺藏經閣中的少林武術套路功法進行系統整理,和少林寺僧一起研練。文人喜練內功,焦欽寵重點學習承續先人武術文化瑰寶,研練養生功法《少林達摩易筋洗髓經》「少林八段錦」,成為第一代傳人,其後人又根據多年研練體會,不斷創新,豐富完善,遂形成完整功夫專著《少林八段錦》,成為健身祛病法寶,代代相傳。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2022年11月11日,筆者再次來到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武術之鄉「天地之中」——登封。在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少林八段錦代表性傳人、少林寺武術館功夫康養文化推廣中心主任、河南少林武術學院院長焦宏敏拳師深談,研究「少林八段錦」。
焦宏敏8歲跟隨哥哥學練「少林小洪拳」,現為少林拳九段、國家一級拳師,「少林八段錦」第十代傳人,先後在中央台、河南台等電視台的養生欄目講解八段錦、易筋經節目,並隨國僑辦「文化中國 名家講壇」走進非洲傳播中華武術文化。有一次,毛里求斯體育部長背疾患病求他醫治,他用拔筋點穴法為之理療,頓見療效,部長拉著他的手,大讚「中國武術神奇。」
焦宏敏心繫武術文化傳播,他說:《少林達摩易筋洗髓經》和「少林八段錦」是少林寺眾僧最早演練的健身功法之一。「八段錦」有舒筋活血,調理氣血,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等功能,久練可以健壯體質、抗疫祛病。只要掌握了這個功法的特點和方法,在人少寂靜之地,靜心凝氣,堅持不懈,刻苦鍛煉,就能收到良好的祛病健身、延年益壽效果。焦宏敏建議「禪武養生文化進農村、城市、機關、學校、社區,讓每一個人借助少林武術文化養生健身、長壽幸福。」
嵩山少林禪宗的哲學理論是善愛、和諧,不但教育影響人們的社會生活,而且指導產生出獨特的武術形態,在此前提下指導創立了奇妙的養生功夫「少林八段錦」。
飽含佛法的「少林八段錦」
中國佛教的頂峰代表是少林禪宗,隨著經濟社會曆史發展不斷創新,在明朝時禪宗理論已經非常成熟了,佛學以大愛為核心。
佛家文化,慈愛眾生、無私奉獻;以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為做人標準;禪宗的佛學理論核心即「心」的理論,認為相由心生,成佛實際就在人的心中一念之間,便可創造地獄、極樂,在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頓悟」是心的頓悟,「心」在實現佛教最高目標涅磐的過程中是最關鍵的;倡導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
佛教的傳入,讓人們在生活面前找到了寄托與慰藉。當達摩帶著大乘佛法來到中國,來到少林寺,弘揚嵩山雄雋博大、開放包容之精神,吸取儒道文化之精華,歷經六代祖師,終於凝萃出東土禪宗時,人們向內探尋的道路也豁然開朗,嵩山少林成為人民向往拜佛追求健康平安快樂的聖地。
少林拳諺語說:「習拳講武德,英雄顯本色」,「遠行須問路,授拳先教德」,「禪武合一」是少林拳區別於一般武術的根本所在。寺僧練習少林拳,不僅在於追求武術技藝的精湛,更在於通過以武悟禪,達到精神上的至高境界。
筆者有《少林拳》詩讚曰:毗盧閣高坑千層,血汗揮灑英雄僧。出手軟棉拳霹靂,沾身堅鐵腿吹燈。剛柔相濟跳猛虎,攻防兼備立蒼鷹。天下武功出聖地,人間正氣四海增。
善愛和諧理念在嵩山少林武術文化中的表現風格就是剛柔。武功是剛強的,但與禪結合形成少林武術文化,即是以剛為主,剛中有柔,剛柔並濟,互為作用,無敵天下。
「少林八段錦」是禪、武、醫科學融合的結晶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完善理論。少林武術中外功的多種套路、器械,內功中的《少林達摩易筋洗髓經》和「少林八段錦」,踐行了嵩山少林文化善愛和諧理念,動作柔和緩慢,圓活連貫,松緊結合,動靜相間,「意、氣、形」融合,彰顯出禪、武、醫科學創新的特點。
其一,禪學善愛理念,指導功法形式柔和。
嵩山少林寺佛教禪宗的理論核心人性即上文所說之「心」的理論。所以,善愛和諧哲學理念確定功法的核心是柔和意念,用柔和意念指導產生出獨特的武術形態,創立了奇妙的養生功夫「少林八段錦」,動作柔和緩慢,圓活連貫,松緊結合,動靜相間。其以心之意念行氣,「五蘊皆空」,運用柔和練法,開發大腦潛能,動作樸實無華, 內外兼修,三年易筋,九年洗髓,達到天人合一,氣通人體,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幸福境界。
其二,武學拳勢鬆緊,形成八段精華動作。
少林拳分為內功拳和外功拳,其表現形式各具特色:外功拳,勇猛迅疾、淩厲剛勁;內功拳則寓剛於柔,樸實無華。二者同具四個特點:
1、「拳打一條線」,從起式到收招,套路的演練都是在一條線上完成。
2、「套路短小精悍」,有「拳打臥牛之地」之說。
3、「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其手法,觀其型非直非曲,與敵交手時可伸縮自如,不露破綻。
4、「攻守明顯,注重實用」,其招式結構以守、攻為主、守中寓防,攻防合一,剛柔並濟,以真打真防為招,不搞花架子。
少林八段錦屬少林拳中的內功拳,少林拳的四大特點體現得非常明顯,是一種激發、使用自身潛能的功法形式,其少林禪宗的善愛和諧理念,通過特定的八段柔和動作修持,吸收宇宙能量, 融意念、呼吸、動作於一體, 堅守恬淡虛無、純一狀態,達到修心練意, 固本培元,養生益壽的高雅境界。
其三,中醫學療法,引導意念氣息通達。
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孕育承載著厚重的中醫文明,中醫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從神農嘗百草、伏羲製九針開始,中醫理論體系開始逐漸形成,其包括經絡文化、本草文化、診療文化、養生文化等等。中醫與中國傳統的儒、釋、道三家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具有先天文化優勢。
「正、清、和」是嵩山「儒、道、佛」善愛和諧文化的真諦。踐行善愛和諧理念,就要學習本領技術,就要學習中醫理論,創新健身載體。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儒、道、佛」大家如華佗、李時珍、張仲景、孫思邈等莫不如此。當代少林寺大和尚德禪拳師和嵩山法王寺方丈釋延佛大師等,都是精通中醫的名家。「少林八段錦」融中醫理論於功法,引導氣息通達健身。
一是踐行陰陽理念。陰陽學說既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礎思想,也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八段錦雖然整體以動功為主,但要求「意念調心,心神寧靜,形動心靜,整個過程動靜結合」。動為陽,靜為陰,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二者緊密結合。另從功法上來講,八段錦起勢和收勢動作較為緩和,可以起到養陰的效果,但其它的動作較快緊,是以養陽為主,整體陰陽具兼;八段錦的練功過程中,動作向上為陽,向下為陰,向前為陽,向後為陰,向左為陽,向右為陰;在調息的過程中,吸氣為陽,呼氣為陰。如此,通過習練八段錦,可以調整體內陰陽平衡,強體健身。
二是踐行臟腑經絡學說。經絡是體內聯繫臟腑、溝通上下內外、運行氣血的通路。手臂的屈伸動作可以有效刺激肘部,從而起到通調心肺二經絡的作用;軀幹的拉伸可以有效刺激大椎、命門等穴位及任督二脈;下肢運動則可起到刺激足三陰、足三陽經的目的。八段錦歌訣每一句都對應著相應的髒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既調理三焦、脾胃、肝肺等臟腑,同時對四肢、頭頸、軀幹等全身部位也進行鍛煉。譬如,脾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氣血生化的源泉,脾胃健運,則水穀精微得以化生、轉運至全身,發揮濡養人體的功能。八段錦在「調理脾胃需單舉」一式中,通過左右上肢交替的托舉、降落,配合呼吸吐納,順應脾升胃降的生理特點,調暢脾胃氣機,就有助於發揮脾主運化、胃主受納的功能,達到健脾養胃的效果。
三是踐行「治未病」理念。中醫「治未病」思想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三個方面。古人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我們通過習練八段錦,可以提高人體正氣抗邪的能力,起到「未病先防」的效果。在現代醫學研究中,眾多臨床實例證明,八段錦對各種慢性疾病的治療和康復中,都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例如,對心血管系統,可以起到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壓的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具有提高肺功能的功效;在內分泌系統,可以起到降低血糖,改善脂肪代謝的作用;對以炎性關節炎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風濕性疾病,可以起到緩解關節腫痛、僵硬症狀,改善關節功能、增加關節活動度的作用;對以慢性疼痛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風濕性疾病,如纖維肌痛綜合症,還能緩解疼痛、改善睡眠障礙。
另外,長期持續練習八段錦,調和氣血、疏通經絡、補益元氣,可以增強精神類疾病和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明顯提高惡性腫瘤化療或者術後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強治療效果,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四是踐行整體觀念理論。中醫的整體觀念是天人合一,其把人體看作以五髒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將全身組織器官聯繫成一個有機完整的統一體,同時還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整體性。八段錦不是單純針對某一臟腑、某一疾病進行專門治療,它的保健作用是全身性、整體性的。
通過「調身」「調息」和「調心」,在生理上疏通人體經絡,保證人體氣血暢通,具有保精、養氣、存神的作用;在心理上還可改善人們的不良心理狀態。八段錦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功法口訣首句即為「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實際上就是通過入靜,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少林八段錦是嵩山少林文化善愛和諧理念指導下的精華,經過不斷創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大健康向往,長盛不衰,千年流傳。
作者簡介
張國臣:河南大學武術學院教授、中國少林文化研究院院長。
張小羽:美國佛蒙特法學院客座教授、對外關係與合作部主任,美國紐約州律師,河南大學武術學院高級研究員。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