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雲超 李佩珊
9月12日,北京發佈「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福建全域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意見」,提出以通促融、以情促融;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先行先試;擴大授權賦能、推進政策和制度創新;暢順閩台投資貿易、深化產業合作;優化涉台營商環境、增強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發揮廈門與金門、福州與馬祖示範效應;彰顯平潭綜合實驗區對台融合作用及工作機制的依法保障和完善。在特殊歷史節點,大陸釋放善意,当属對台海的現實判斷及客观審視。
針對「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意見」,台陸委會回應稱,大陸「21條」是中共20大以來對台單邊設定的「融合促統」的一環,屬一廂情願。「意見」4千字出現「交流」21次,「合作」33次,顯現大陸認同透過兩岸交流合作,營造合宜互動空間。台國防日前報告又指出,解放軍正加紧擴建沿海軍用機場部署航母戰鬥群,台軍亦準備進入城鎮戰和提升不對稱戰力。陸委會還強調,「兩岸唯相互尊重,對等溝通,擯棄單邊政治操弄,才能有助於健康有序之往來」。
兩岸漸行漸遠的政治動因
兩岸疏离和对峙局面的形成並非缺失邏輯。早在2014年,台灣在審議與大陸完成協商的服務業貿易協定時,爆發了太陽花運動。社會上瀰漫著開放服貿恐將造成中資大量湧台或本土小型服務業破產疑懼,政治上亦為向來主張遠離大陸的民進黨以更大聲勢。馬英九當局隨後只好將其擱置,兩岸關係的熱絡與突破性發展戛然而止。2016年民進黨贏得大選,蔡英文當政,嗣後便無意再延續作為兩岸關係基礎的國共所達成的「九二共識」。
民進黨向來認定沒有九二共識書面文件。蔡英文提出承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和「台灣共識」,希望北京接受民進黨新的兩岸關係定調;大陸則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定海神針,拒絕蔡政府大陸政策,台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往來管道淤塞,兩岸溝通中斷,互動關係倏然冰凍。雪上加霜的是,2021年蔡英文所谓國慶演說提出「中華民國台灣」新稱謂,並以「兩岸主權互不隸屬」定位兩岸關係,加深了台海危機及大陸對民進黨政府的不信任感。
香港「中評社」指,台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接受採訪時認為,台灣內鬥不斷,政治生態混亂,賴清德接棒當選,或將致使邦交國清零並有衝擊ECFA風險,台岛政治、經濟、軍事的三面夾攻,必然难以難控局面。在台灣,賴清德是公認的台獨激進老將,「獨」性堪比或尤甚蔡英文,就連美國人對他都很不放心。新政府尚未就職,美國官方與非官方要職人士接踵而至,紛紛組團。據悉,美議長正在醖釀不日到訪。域外勢力介入必然在不確定的兩岸走向上給國際社會提供想象。
台經贸跑偏的現實表現
2016年兩岸政治關係急轉但經貿關係未現波瀾。台對大陸出口始終高達對外貿易總額逾四成,貿易順差年逾1600億美元。2018年特朗普發動關稅戰,為規避美國對大陸加徵關稅,企業被迫在大陸以外新建生產線。台商大陸投資的同步下滑及投資數量與金額的量價分離凸顯台商生存之難。台積電赴美建廠,美補貼遲不到位且逼企業交出核心技術。台高科產業最大客戶是美國,但美客戶卻要求前往印度、泰國及越南設廠投產。供應鏈的去大陆化對台三角貿易構成極大挑戰。
台灣高科技產業左右為難。以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為例,為分散地緣政治風險,美歐日客戶分別要求台積電到當地設廠。台積電只能前往美國亞利桑那州與日本熊本縣設點投產。科技人員短缺及企業文化迥異所造成的困難,致使生產成本或高於台灣生產三成邊緣。台積電近五年對大陸出口比逾六成但之後又宣佈赴德國設廠,與Infineon、Bosch與NXP成立ESMC。最適生產供應鏈拆解及生產與管理成本猛增令台積電失去競爭優勢和先決條件。
除了台積電,台灣高科技公司,比如聯發科,也被示警須降低對大陸市場依賴。台商在大陸的大型企業多半已在域外設立生產線,以因應美國對中國的經貿及高科技之戰。中小企業對外投資能力不足則必須轉型為以大陸內需市場為導向,甚至有台商在二代接班問題上將公司交給陸籍幹部監管。台商縱橫大陸三十餘載,如今抱怨世事之變和命運多舛。島內有觀察家承認,兩岸經貿關係的現實表現,已經佐證了陆台高科技產業料日臻趨於脫鈎斷鏈。
全球化裂解與三角貿易滑落
從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到拜登總統的「友岸外包」,全球化裂解下的和平紅利迅速消減。大陸目前已有從華為肇始的七百多家高科公司被列美國制裁名單。科技與金融封鎖層層疊加衝擊台灣,除承載被迫與大陸脫鈎壓力,兩岸經濟分工更因大陸加速晶片成熟制程的自主生產以減少對外依賴而面臨巨變。過去台灣借由「台灣接單,大陸生產」三角貿易模式獲利,如今台灣出口大陸數據已連續十一個月銳減,對東南亞貿易的成長甚至亦難有預見。
依據台灣官方數據,台灣八成「海外生產」來自大陸,2021-22年,三角貿易創造淨收入皆超三百億美元,從有形商品到無形服務,毋庸置疑,大陸为台灣提供市場40年,成為台灣中小企業生存命脈和發展之源。島內有媒體警示,大陸在台灣出口貿易中佔比近半,對大陸過度依賴極易在經濟上產生風險,政治上亦倍受牽制,分散市場佈局因之屬於必然。但是,學界卻有更多聲音指,陸台毗鄰,同文同種,近水樓台,取捨艱難。
佩洛西訪台,大陸對台天然砂與農漁產品經濟制裁。民進黨宣佈賴清德作為 「總統候選人」參選,大陸啓動對台2455項商品的貿易障礙調查。賴清德去往巴拉圭,任內二度過境美國,大陸對台進口的Polycabonate課徵稅率高達22.4%反傾銷稅。2023年上半年兩岸貿易銳減28,1%。特定的經濟制裁使特定業者承受政治苦果,台灣內部或將加劇貧窮與遭遇所得不均。大陸市場的加持和兩岸關係改善可望減緩台經濟惡化,但願景卻總與政治氣氛相左,两岸經貿往来漸行漸遠。
大陸背景為台經濟提供成長空間
國際預測機構認為,大陸近期增加公共開支擴大內需,從降息降准到放開限購等系統刺激政策出籠,密集而頻繁。多項指標的邊際改善,社會預期明顯好轉,大陆深化改革優化市場,推出區域性入境免簽以延展開放空間。台當局有分散市場政治動因和配合美國與大陸脫鈎之嫌,但對大國指揮棒的亦步亦趨和盲目跟進葬送島民福祉,給未來發展增添未知和風險。處在全球地緣激烈爭奪環境中,加強人文交流,固化經濟聯繫,重返歷史軌道,乃現實两岸戰略定位而難以逆轉。
傳媒日前廣泛報道,北京伸出橄欖枝,展示21條意見期間,加大對台軍事壓力和「騷擾力道」。「意見」出籠次日台防禦部門亦稱「過去24小時,偵獲共機68架次,共艦10艘次併發現‘山東艦’接近台南 海域 」。台軍方指出,「中共近年運用灰色地帶戰略,增加針對台灣演訓規模、頻次與強度,借以強化未來的攻台作戰 」。兩岸正式交流平台不復存在,信任機制遭遇破產。「戰爭與和平」一念之差,是非曲直,何去何從,或需台灣人民理性評估及智慧判斷。
海峽兩岸隔絕70年,但八成島民系福建籍貫。隔海相望卻同根同源。台灣經濟不只芯片和台積電,台灣不僅要走向海洋,更要融入比海洋發展更快效率更高的歐亞陸地經濟圈。踏上東西通道的中歐班列,讓區域生產要素在北緯30-40度之間這個世界文明發源地快速流動,高效運轉。世界經濟東移,逾百國家共建的一帶一路亦可提供更大發展空間。民進黨稱台胞台企「跳坑」福建,針對「意見」抹黑大陸已達天花板,殊不知,福建自2019年GDP總量及增長率均已超台灣。
新型大國關係有助台海和平發展
美芯片三巨頭CEO 7月17日華盛頓逼宮,呼籲解除出口局限。為配合拜登芯片政策,企業錯失中國訂單。彭博社稱,美儲存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因中國網絡安檢面臨風險。全球電子消费疲軟亦令台積電三個月11%下探,高盛將2024年資本輸出下調20%至250億美元的疫情以來最低點。可用衛星通話的Mate60Pro 华為手機橫空出世又「令人極其不安」。美芯片霸權對大陆「去風險」料變得愈加困難。美國歷史上拖垮日韓及歐洲芯片但针對大陆芯片的休戰日或為時不遠。
針對西方元素快速滲透,大陸積極備戰,又提出融合發展,硬的更硬軟的更軟。和平統一首選項未變,但不懼外力的自信却日益凸顯。全球局勢一日千里,地區矛盾叠加多變。中小經濟體猶如帆船在大海中擊風鬥浪,為自身利益左右逢源。大國博弈深化,勢力範圍延展,國際活動俨然已成地緣爭奪和拉幫結派機緣。美政治亂象加劇,兩黨惡鬥空前,大選在即,政府,政局及政策隨時可變。美国對华戰略調整及氣氛和緩表明,大國新型關係之構建既維穩全球亦裨益兩岸。
陸台政治走向與外部勢力介入同抑揚共關聯。美國歲末大選,台灣牌料將再掀波瀾。台灣被視為西方之亞太前線得以全面武裝令獨派浮想联翩。美國未必希望開闢太平洋戰場,但中美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分歧所衍生的所谓「系統性競爭」,紊亂島內政治生態,無異於對台投放煙霧彈。美國對中國六年極限施壓未果,但國際環境及其內部矛盾迫使美國或不得不萌芽新思維,不僅抑制台獨,避免島內生亂,而且讓中東局勢及半島险情峰迴路轉。正在泰國連日會晤的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與中國外長王毅相信很快就諸多地區熱點達成意見。
唯開啓兩岸對話,台灣經濟方健康發展。新政府識時務選准方向,才能避免衝撞風險。新加坡總理不久前呼籲勿視「一個中國」為民主與專制對壘,為中美關係改善提供方便。學界主流認同中美正進入新型關係探索階段,更多合作空間正待共同拓展。大國關係平穩及可预期,關乎國際局勢走向,影響亞太利益及至台海安全。搖曳在政治波濤中的台灣會否以庶民生存及經濟視角審時度勢,正視大陸「意見」,毋庸置疑,已成時下两岸政經脈絡與台海前途的考量重點與難點。
(邢雲超係香港社會學學者、教授、劍橋智庫(研究院)創辦人,李佩珊係台灣政治學學者,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1/lfsAQnGB3o7djSJASP8UAh12Lw0id1rsCU1.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