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習近平主席視察廣東時,要求粵港澳大灣區要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香港必須主動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特別是區内核心城市之一的深圳,協同錨定大灣區“一點兩地”的新戰略定位和歷史使命,發揮深圳“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優勢,進一步深化港深緊密務實合作,不斷增強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功能。
一、機遇與挑戰
深圳一直是對接香港金融市場規則和機制的重要試點,從2015年開始的基金互認,到後來的“深港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再到2022年的“ETF通”和“互換通”等,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累積了不少寶貴經驗。深圳市政府在香港發債也是率先做了垂範。
不過,對標國家對大灣區提出的各項要求,在“一國兩制三法域”下,港深之間的規則、機制差異,資金、人員和數據流通仍存在障礙,市場一體化建設還有明顯差距,兩地經濟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益還要進一步深挖。這些問題需要通過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相結合來逐步化解。
二、政策建議
去年10月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服務好“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因此,筆者希望就進一步深化港深金融的互聯互通提幾點建議。
(一) 共同設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
《施政報告》指出2024年深港將聯手共同設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建議兩地善用此聯席協同機制,恒常化開展深港金融領域的溝通,促成業務對接;建議委員會加入非官方成員,讓不同領域的專家在同一平台上為促進兩地金融的互聯互通出謀劃策。
(二) 兩地聯合出台金融政策包
去年12月,國家網信辦和香港共同發佈《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實施指引》,是首項突破兩地政策、法制不同的政策文件。
港深在推動兩地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時可以借鑒,共同尋求中央支持,讓兩地政府聯合發布一攬子創新政策(“政策包”),以金融先行先試,出台一系列服務民生和實體經濟的金融政策措施。
(三) 進一步發揮前海依托香港的地位和作用
根據202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去年前海生產總值增長15%,累計88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引進落地151家全球頭部服務商,成績亮眼。
港深應繼續有序推動前海未落地項目落地及擴大其輻射面,同時積極對接去年12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佈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前海總規》),推動前海在“依托香港”建設大灣區方面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包括逐步擴大外商投資股權投資管理企業(QFLP)試點,以前海為據點,加強鼓勵港資在深圳開展股權、私募、創投等業務,以及擴大港資銀行在前海的發展空間。
(四) 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十四五”規劃確立了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定位,香港特區政府也逐步增設如“港幣-人民幣雙櫃台”等創新交易模式,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助力。
今年1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和人民銀行公佈了6項跨境金融合作措施(即“三聯通”、“三便利”),進一步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建議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儘快落實相關措施,鼓勵大灣區城市如深圳繼續利用香港的平台發債,同時促進在深總部企業到香港發行雙幣股票、基金及債券等產品,進一步推進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和人民幣國際化。
(五) 推動數碼貨幣的跨境應用
香港特區政府可攜手深圳,儘快落實“三聯通”、“三便利”中的擴大數字人民幣在香港跨境試點措施,同時亦可以深圳為試點,相互促進“數字人民幣”與香港“轉數快”和“數碼港元”的有機對接,並研究數碼貨幣的跨境應用、支付及結算,爭取業務先機。
(六) 便利金融從業員取得內地資格
截至2023年底,港澳專業人士在前海備案執業範圍增加到22類,在金融方面僅涵蓋具備境外證券、期貨及基金相關從業資質的專業人士,而且持有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相關牌照的香港專業人員雖然不需要通過行業知識考試,但仍需通過內地相關法律法規考試。
筆者認為港深除了要加快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畫》,積極推動兩地金融資格互認工作;更可再進一步,不拘泥於必須以“兩地互認”為前提,先以前海為試點,全速落實《前海總規》提出的“推動符合條件且具有港澳或國際職業資格的金融領域專業人才備案或註冊後在前海提供服務,並認可其境外從業經歷”,然後逐步在深圳複製推廣,讓深圳成為向內地輸入高質素國際金融人才的前沿陣地。
(七) 借香港發展總部經濟的東風拼船出海
《施政報告》明確了發展“總部經濟”的政策方向,在增強香港發展動能的同時,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超級增值人”。
香港擁有普通法制度和國際化法律人才匯聚的優勢,特區政府應積極深化與深圳的協作,支持在深的港資、中資企業使用香港法律,並推動在深圳的總部企業以香港為分部,拼船出海,共同開發“一帶一路”市場,更好管理對外投融資風險。
隨著港深合作的不斷深化,近年來,“主動對接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倡議已成為香港各界的共識。前年,立法會通過了2項相關議員議案;去年增至不少於4項,主題涵蓋創科、跨境安老及大橋經濟等方面;今年新一個會期開始至今僅1個月,就已經通過了2項我參與修正的相關議案。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在“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議案中提及,筆者認為“港深兩地可以在前海推動更高水平的金融開放,探索更高水平的互聯互通,包括加強在金融科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領域的合作,進一步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
期望港深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堅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的“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全面深化港深緊密務實合作,實現“一點兩地”的新使命。
https://minio.bau.com.hk/zjsp/nQFC0pxDYm2rJaAvFu79TGTDKWRm6Xyg.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