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長荣
將香港疫控放開後經濟尚未得到理想恢復,一味歸因於受外圍環境影響,幾乎是財金官員的一致口徑。看來善用香港傳統優勢行業的能量,激發內生動力,自決香港的力所能及,塑造本土經濟更強生態,主動應變外圍新局,是特區政府當前的應盡急務!
筆者認為香港眼下本土經濟的癥結仍然是有效消費不足、投資意欲失固,尤其房地產、股市、服務業的低迷,嚴重削弱了大家對未來的信心和預期,抑制了當前的消費及投資行為,自身經濟血氣不夠、循環受制。 所以本人強烈建議特區政府在今個月公布《財政預算案》時,撤銷所有物業交易的“辣招”和利用香港特有優勢開闢股票市場及相關資本巿場的吸引力,從樓市和資本市場入手,以香港可以獨立施行且能立竿見影、“吹糠見米”之舉,先恢復香港經濟的“精氣神”,釋放本土發展動能、活躍市場流通。
房地產加辣已經 13 個年頭了,當時的政策本意也是可因勢而變,收放全在特區政府。須知今日不同彼時,土地及房屋的供應量在特區政府的竭力拓展下已持續增加,今非昔比。而且樓市低迷多年,僅 2022、2023 兩年地產價格指數已累積下跌近 30%,寫字樓空置率高企,已造成特區政府倚重的賣地收入大減,原先預算 2023 年有 850 億元賣地收入,最終僅實現 370 億元。 構成財政赤字不說,於大處而言,要兌現改善民生和加碼八大中心的建設,今天的香港依然是無法繞過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樓價的繼續下行,房 地產的資產風險例必傳導到金融體系;再者,在沒有新的經濟增長體系建立起來之前,毫無疑問房地產業、金融業、現代服務業肯定還是香港的主要支撐,其動力不能恢復,後果可想而知。而針對市場現實而言,香港大部分居民握有房產、背負按揭,樓價持續下行、交投不活躍,港人又何敢使錢推動消費呢?去年搶人才,已超有10 萬人落戶香港,面對 15%的極高印花稅,必定卻步於置業,不利於促進他們在港生根的考慮等等。為疫後經濟的“返生”,我哋搏命去做胸外壓及人工呼吸,但偏偏又唔將卡住條頸的已不合時宜的政策鬆開,這肯定是房地產乃至整體市場流通的“殺器”,更免談相關行業的增長發展了。香港必須要按“時令”量體裁衣,今日時勢是經濟“寒冬”,特區政府不能本末倒置,一味以防範樓價再升而罔顧對多元市場動力的扼殺,應以務實思維靈活化解各種層面適切的“急難愁盼”⋯⋯
股票市場的持續低迷,我們同樣也不能光是歸因於受外圍市場的影響而“望天打掛”,為何人家日本及印度等股票市場這兩年相反蓬勃非常呢?去年10 月《施政報告》中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的措施未見起效,又是否應該組合更多的對症良方呢?例如,國務院國資委在今年1月24日宣布了要求國有上市企業進行“市值管理”的3項措施:1)通過專業化整合,提升公司競爭力;2)通過增持、回購等市場化手段,穩定市場預期;3)加強現金分紅力度,提高股息率,驅動國企央企較好的股價表現。同時,將國有上市企業的市值變化作為每年職效考核的重要指標,筆者發覺香港金融當局好像對上述可以為香港股市提質增效加以利用的舉措毫無反應!須知香港股票市場目前的結構,中資佔港股總市值的77%,佔港股日均成交額的 87%,而國企又佔在港上市中資企業整體的最大股權比例。也就是說港股中較大權重的股東有進行“市值管理”的迫切性,投資者也肯定樂見其成,我們怎麼就對如此與港股關聯甚大的市場動力好像“事不關己”呢?筆者認為,香港金融當局絕對應該把握機遇,因勢利導,制定政策及指引,推動上市企業增加所獲利潤的派息比例和鼓勵股票回購等等,提高股票持有人的權益回報及投資吸引力。又例如,可否加速、加大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交易市場拓展,強化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對香港資本市場的獨特作用。
強如香港外匯基金的股票投資組合中,2023年全年在港股虧損155億元,相反在其他地區的股票賺了732億元,其他一般投資者在港股的遭遇可想而知。筆者認為激活房地產市場、資本市場並不單是行業本身的需要,而是關係到金融安全、財政平衡、民生改善、活躍消費、人才引進、資本凝聚等一系列的聯動。況且市場繼續沒有賺錢效應、資產流動性不足,將會惡化營商環境,倒迫投資者另選它方,此消彼長之下,有可能釀成香港經濟短中長期的負面被動。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義工聯盟常務副主席)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5/W83MjtuNEFxx8RkAohPNLI46DMWpjCqb6Ut.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