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鳴
連日來,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來港調研備受關注。
由於此次為期7天的調研恰逢23條立法公眾諮詢階段,而距離去年4月夏寶龍首次來港調研不足1年。因此,有媒體解讀為針對23條立法的特殊安排,但從這幾天的調研情況來看,這些猜測有失偏頗。
夏寶龍於2020年2月13日出任中央港澳工作的“掌門人”,4年來把中央對港澳工作的領導一步步做實,推動香港實現了由亂到治,並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可謂勞苦功高。此次來港調研,並非為一時一事而來。
他到港首日就開宗明義地講到,此次調研是貫徹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2月18日,聽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述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實地了解香港經濟發展、地區治理、改善民生等情況,與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共謀新階段新發展,以更好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幾天來,夏寶龍分別與特區政府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部分議員、工商界、法律界、傳媒界代表人士、區議會主席和部分區議員會晤座談,並落區調研基層治理,還考察了香港機場,調研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透過夏寶龍調研的主題,可以看出中央對香港發展高度重視,也可以看出香港的“治”與“興”的基本走向。
“當家人”當好家 行政主導要堅持
夏寶龍來港調研的第一天,在李家超的陪同下到政府總部,與特區政府主要官員進行了兩場座談,每場兩小時。第一場與特區政府司局級官員及常任秘書長座談,第二場與主理財經的6名政府官員座談,包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
這兩場安排蘊含深意。第一,體現出夏寶龍對特區政府“當家人”的角色非常重視,到港之後首先聽聽“當家人”的匯報;第二,說明夏寶龍對特區政府“拼經濟謀發展”高度重視,專門與主要財經官員座談,了解香港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在兩場座談會上,夏寶龍和政府官員的交流深入淺出,氣氛熱烈。他對特區政府亮點工作如數家珍,對焦點難點問題分析透徹,對“一國兩制”實踐規律的認識高屋建瓴,並肯定特區政府勇於擔當、善作善為。
習近平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慶祝大會暨第六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結合起來。”夏寶龍此次調研,非常關注“有為政府”建設。他對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的做法表示肯定。李家超及第六屆特區政府就任以來,“搶企業”、“搶人才”卓有成效,發展“盛事經濟”勢頭良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速增效,破解“住房難”、“用地難”破題開局,制定《青年發展藍圖》並逐步推展等,這一切均體現出“有為政府”的鮮明特徵。
“有為政府”建設有亮點、有特色、有實效,得益於“行政主導”得到全面落實。基本法確定了“三權分置,行政主導,司法獨立,行政長官代表特區向中央負總責”的政治制度,但回歸後“行政主導”長期無法落實,掣肘因素很多,管治效能不佳,導致香港積累了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近年來,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完善選舉制度,把“愛國者治港”落到實處,為“行政主導”鋪平了道路。
“行政主導”能全面落實,離不開立法機關的配合支持。夏寶龍在與立法會主席以及部分立法會議員見面交流時表示,現在行政和立法的關係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從夏寶龍與香港特區政府及管治團隊的交流溝通中可見,香港把“行政主導”落到了實處,中央對此很滿意,“行政主導”會繼續堅持下去。
工商界成主力軍 拼經濟須帶頭
上周五(23日)下午,夏寶龍與香港工商界代表人士進行座談。出席座談會的本港商界代表人士,包括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恒地 (00012) 主席李家傑、新鴻基地產 (00016) 主席郭炳聯、信德集團 (00242) 行政主席何超瓊、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等。
夏寶龍表示,香港企業家有着與香港共奮進的拼搏精神、熱心社會事務的責任擔當和積極參與國家建設的愛國情懷,在香港保持繁榮穩定和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希望大家堅定發展信心,發揚優良傳統,積極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用實際行動為香港發展、國家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當下,香港經濟面臨發展機遇,也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如何看待香港經濟走向?香港本地和國際上都有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認為香港經濟沒有前途,將失去“國際城市”的地位;一種聲音認為香港經濟前途光明,隨着全球經濟復蘇,外圍環境持續向好,香港搭乘國家“發展快車”,必能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夏寶龍去年12月在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1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致辭中,向香港工商界闡述了“大我小我論”。他說,希望工商界在香港由治及興的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將個人的小我融入到香港的大我、祖國的更大我之中。
的確,當外部環境不明朗、香港經濟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工商界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外國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尤其是大企業大集團的舉動,是國際資本投資香港的“風向標”。香港工商界應認識到自己的獨特地位和作用,也要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擔當,應該有大視野、大格局、大謀略。既要考慮自身的利益,還要考慮香港的整體利益;既要看投資的當下收益,還要看投資的長遠收益;既要看投資的經濟效益,也要看投資的社會效益。
拼經濟,特區政府推動、工商界帶頭,中央也不會袖手旁觀。就在夏寶龍來港調研的第二天,中央宣布增加陝西省西安市和山東省青島市為香港“個人遊”城市。西安和青島都是千萬人口、萬億元GDP(本地生產總值)城市,擁有龐大的高收入、高消費群體,定會給香港旅遊、零售等行業帶來活力。相信夏寶龍此次調研後,中央的惠港政策還會陸續出台。
夏寶龍上周六(24日)落區調研,他先到將軍澳與地區人士共進早餐,就地區治理進行交流。之後,他與西貢區議會全體區議員座談,並與全港18區區議會主席共進工作午餐,全面了解新一屆區議會運作情況。
夏寶龍特別關注區議會的運作情況,所問之事看似細小,但涉及到許多重要問題,包括“區議會如何與上下左右銜接?”、“區議會如何收集民意?”、“區議會如何為民辦實事?”、“區議會如何把握好香港整體利益和本地區利益之間的平衡點?”等等。
重塑區會正確 基層治理續提升
夏寶龍表示,區議會作為參與地區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重要柱腳,肩負的職責使命平凡而偉大。按照新區議會制度產生的新一屆區議員迅速進入角色、扎實有效開展工作、用心用情服務市民,以辛勤工作贏得市民的信任和支持,展現出地區治理的嶄新氣象。這充分說明重塑區議會制度、完善地區治理體系,符合香港實際,切合香港由治及興需要,是完全正確的。
回想夏寶龍去年4月來港調研時曾指出,香港社會“亂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礎尚需鞏固。”這句話分量很重。去年,特區政府重塑區議會,區議會回歸基本法規定的“非政權區域組織”性質,履行諮詢和服務職能,並構建了區議會、地區“三會”、地區關愛隊組成的地區治理架構,令香港基層治理的根基變得牢靠。
完善基層治理結構,是基層治理的重要一環,但並非全部。夏寶龍落區調研中非常重視了解市民的“急難愁盼”,這是做好基層治理的關鍵所在。過往香港基層治理出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市民“急難愁盼”認識不清、把握不準、回應不到位,造成社會怨氣愈積愈多。夏寶龍詢問市民的“急難愁盼”,也可以看作是對政府部門、對區議會及地區“三會”、地區關愛隊工作作風的一次“檢閱”,看看大家是否精準掌握了民情民意。
夏寶龍此次調研的信息量很大,調研組成員包括現時中央港澳辦5位副主任的其中3位,亦包括現時中央港澳辦10個局中的5位局長;調研時間7天,比去年4月調研多一天;調研範圍廣泛,活動安排場次眾多;這次調研安排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這是謀劃和推動一年工作的最佳時機。
從夏寶龍在港調研,可以看出中央對香港的關注點、下一步支持香港着力點、以及香港未來的增長點。香港的“治”與“興”正在於此!
(作者係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原文刊於香港《經濟日報》,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6/tyPTc1WDG6fiQUjaJA4mdMH2drZocD9n2b7.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屠海鳴
連日來,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來港調研備受關注。
由於此次為期7天的調研恰逢23條立法公眾諮詢階段,而距離去年4月夏寶龍首次來港調研不足1年。因此,有媒體解讀為針對23條立法的特殊安排,但從這幾天的調研情況來看,這些猜測有失偏頗。
夏寶龍於2020年2月13日出任中央港澳工作的“掌門人”,4年來把中央對港澳工作的領導一步步做實,推動香港實現了由亂到治,並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可謂勞苦功高。此次來港調研,並非為一時一事而來。
他到港首日就開宗明義地講到,此次調研是貫徹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2月18日,聽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述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實地了解香港經濟發展、地區治理、改善民生等情況,與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共謀新階段新發展,以更好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幾天來,夏寶龍分別與特區政府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部分議員、工商界、法律界、傳媒界代表人士、區議會主席和部分區議員會晤座談,並落區調研基層治理,還考察了香港機場,調研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透過夏寶龍調研的主題,可以看出中央對香港發展高度重視,也可以看出香港的“治”與“興”的基本走向。
“當家人”當好家 行政主導要堅持
夏寶龍來港調研的第一天,在李家超的陪同下到政府總部,與特區政府主要官員進行了兩場座談,每場兩小時。第一場與特區政府司局級官員及常任秘書長座談,第二場與主理財經的6名政府官員座談,包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
這兩場安排蘊含深意。第一,體現出夏寶龍對特區政府“當家人”的角色非常重視,到港之後首先聽聽“當家人”的匯報;第二,說明夏寶龍對特區政府“拼經濟謀發展”高度重視,專門與主要財經官員座談,了解香港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在兩場座談會上,夏寶龍和政府官員的交流深入淺出,氣氛熱烈。他對特區政府亮點工作如數家珍,對焦點難點問題分析透徹,對“一國兩制”實踐規律的認識高屋建瓴,並肯定特區政府勇於擔當、善作善為。
習近平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慶祝大會暨第六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結合起來。”夏寶龍此次調研,非常關注“有為政府”建設。他對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的做法表示肯定。李家超及第六屆特區政府就任以來,“搶企業”、“搶人才”卓有成效,發展“盛事經濟”勢頭良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速增效,破解“住房難”、“用地難”破題開局,制定《青年發展藍圖》並逐步推展等,這一切均體現出“有為政府”的鮮明特徵。
“有為政府”建設有亮點、有特色、有實效,得益於“行政主導”得到全面落實。基本法確定了“三權分置,行政主導,司法獨立,行政長官代表特區向中央負總責”的政治制度,但回歸後“行政主導”長期無法落實,掣肘因素很多,管治效能不佳,導致香港積累了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近年來,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完善選舉制度,把“愛國者治港”落到實處,為“行政主導”鋪平了道路。
“行政主導”能全面落實,離不開立法機關的配合支持。夏寶龍在與立法會主席以及部分立法會議員見面交流時表示,現在行政和立法的關係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從夏寶龍與香港特區政府及管治團隊的交流溝通中可見,香港把“行政主導”落到了實處,中央對此很滿意,“行政主導”會繼續堅持下去。
工商界成主力軍 拼經濟須帶頭
上周五(23日)下午,夏寶龍與香港工商界代表人士進行座談。出席座談會的本港商界代表人士,包括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恒地 (00012) 主席李家傑、新鴻基地產 (00016) 主席郭炳聯、信德集團 (00242) 行政主席何超瓊、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等。
夏寶龍表示,香港企業家有着與香港共奮進的拼搏精神、熱心社會事務的責任擔當和積極參與國家建設的愛國情懷,在香港保持繁榮穩定和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希望大家堅定發展信心,發揚優良傳統,積極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用實際行動為香港發展、國家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當下,香港經濟面臨發展機遇,也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如何看待香港經濟走向?香港本地和國際上都有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認為香港經濟沒有前途,將失去“國際城市”的地位;一種聲音認為香港經濟前途光明,隨着全球經濟復蘇,外圍環境持續向好,香港搭乘國家“發展快車”,必能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夏寶龍去年12月在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1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致辭中,向香港工商界闡述了“大我小我論”。他說,希望工商界在香港由治及興的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將個人的小我融入到香港的大我、祖國的更大我之中。
的確,當外部環境不明朗、香港經濟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工商界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外國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尤其是大企業大集團的舉動,是國際資本投資香港的“風向標”。香港工商界應認識到自己的獨特地位和作用,也要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擔當,應該有大視野、大格局、大謀略。既要考慮自身的利益,還要考慮香港的整體利益;既要看投資的當下收益,還要看投資的長遠收益;既要看投資的經濟效益,也要看投資的社會效益。
拼經濟,特區政府推動、工商界帶頭,中央也不會袖手旁觀。就在夏寶龍來港調研的第二天,中央宣布增加陝西省西安市和山東省青島市為香港“個人遊”城市。西安和青島都是千萬人口、萬億元GDP(本地生產總值)城市,擁有龐大的高收入、高消費群體,定會給香港旅遊、零售等行業帶來活力。相信夏寶龍此次調研後,中央的惠港政策還會陸續出台。
夏寶龍上周六(24日)落區調研,他先到將軍澳與地區人士共進早餐,就地區治理進行交流。之後,他與西貢區議會全體區議員座談,並與全港18區區議會主席共進工作午餐,全面了解新一屆區議會運作情況。
夏寶龍特別關注區議會的運作情況,所問之事看似細小,但涉及到許多重要問題,包括“區議會如何與上下左右銜接?”、“區議會如何收集民意?”、“區議會如何為民辦實事?”、“區議會如何把握好香港整體利益和本地區利益之間的平衡點?”等等。
重塑區會正確 基層治理續提升
夏寶龍表示,區議會作為參與地區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重要柱腳,肩負的職責使命平凡而偉大。按照新區議會制度產生的新一屆區議員迅速進入角色、扎實有效開展工作、用心用情服務市民,以辛勤工作贏得市民的信任和支持,展現出地區治理的嶄新氣象。這充分說明重塑區議會制度、完善地區治理體系,符合香港實際,切合香港由治及興需要,是完全正確的。
回想夏寶龍去年4月來港調研時曾指出,香港社會“亂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礎尚需鞏固。”這句話分量很重。去年,特區政府重塑區議會,區議會回歸基本法規定的“非政權區域組織”性質,履行諮詢和服務職能,並構建了區議會、地區“三會”、地區關愛隊組成的地區治理架構,令香港基層治理的根基變得牢靠。
完善基層治理結構,是基層治理的重要一環,但並非全部。夏寶龍落區調研中非常重視了解市民的“急難愁盼”,這是做好基層治理的關鍵所在。過往香港基層治理出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市民“急難愁盼”認識不清、把握不準、回應不到位,造成社會怨氣愈積愈多。夏寶龍詢問市民的“急難愁盼”,也可以看作是對政府部門、對區議會及地區“三會”、地區關愛隊工作作風的一次“檢閱”,看看大家是否精準掌握了民情民意。
夏寶龍此次調研的信息量很大,調研組成員包括現時中央港澳辦5位副主任的其中3位,亦包括現時中央港澳辦10個局中的5位局長;調研時間7天,比去年4月調研多一天;調研範圍廣泛,活動安排場次眾多;這次調研安排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這是謀劃和推動一年工作的最佳時機。
從夏寶龍在港調研,可以看出中央對香港的關注點、下一步支持香港着力點、以及香港未來的增長點。香港的“治”與“興”正在於此!
(作者係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原文刊於香港《經濟日報》,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6/tyPTc1WDG6fiQUjaJA4mdMH2drZocD9n2b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