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志(記者 馮琳)義烏報道:2月28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分型分類精准幫扶,提升個體工商戶發展質量”新聞發布會。充滿活力的經營主體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和堅實基礎,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蒲淳表示,市場監管總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樹立提升經營主體發展質量的鮮明導向,着力優化制度環境,積極促進各類經營主體蓬勃發展。
一是依法持續推進經營主體准入退出便利化規範化。積極推動《公司法》修訂,加快制定配套法規規章,完善公司登記管理制度措施,積極構建有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出臺《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實施辦法》,優化便利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服務,規範企業名稱登記管理秩序,依法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字號。公布《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範》,逐項明確市場監管領域31項行政許可事項的基本要素、許可條件、申請材料、審批程序等內容,健全簡約高效、公正透明、寬進嚴管的行業准營規則。出臺《防範和查處假冒企業登記違法行為規定》,堅持源頭預防、全程防控,淨化市場秩序、維護交易安全。修訂《企業注銷指引》,對實踐中企業難以注銷的複雜情形,依法分類精准施策,有針對性破解經營主體“退出難”。
二是大力支持經營主體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支持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積極引導個體商戶構建適應其發展規模和特點的組織形式,指導有需要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也就是“個轉企”試點工作,探索破解直接變更登記、行政許可保留等難點問題。7個試點省份全年共培育“個轉企”6.96萬戶。
三是加強市場監管領域技術服務支撐。開展質量技術幫扶“提質強企”三年行動,2023年共幫扶企業9.6萬家,其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7.5萬家,覆蓋產業集聚區近1800個,幫助解決質量問題4萬多個。持續深入開展“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引導財政投入3.6億元,提供“認證貸”320億元。舉辦“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提升服務月”,協調解決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訴求和困難2102個。
四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進企業登記管理、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食品藥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部法律行政法規修訂,制定出臺88部部門規章。認真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依法平等保護各類所有制企業權利、機會、規則平等。截至2023年底,我國民營企業超過5300萬戶,占企業總量的92%以上。部署在市場監管系統開展行風建設三年攻堅專項行動,聚焦審批服務、日常監管、行政執法等重點領域,全面排查整治行風突出問題,有力推動監管效能提升和營商環境優化。強化監督檢查,嚴格規範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查處各類違法行為,保障交易安全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從數據上看,2023年,我國經營主體持續提質擴容。全年新設經營主體3272.7萬戶,同比增長12.6%。其中,新設企業1002.9萬戶,增長15.6%;新設個體工商戶2258.2萬戶,增長11.4%。經營主體結構進一步優化,“四新經濟”企業占比39.4%。截至2023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經營主體達到1.84億戶,同比增長8.9%。企業5826.8萬戶,個體工商戶1.24億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23萬戶,發展質量穩中趨好。
蒲淳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完善經營主體市場准入准營制度,健全市場退出機制;加強政策支持,開展精准幫扶,支持各類經營主體轉型升級;及時推動解決經營活動中面臨的實際困難特別是制度性障礙;聚焦薄弱環節,實現行風建設更加有力、有效、有感,多措並舉引導、激勵和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堅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8/dzHruZl2uHUg05RXvVzj39XskOoH1DUFf5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