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彭翔 | 沈陽市委黨校(沈陽行政學院)市情研究所主任、副教授
隨著全球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和日益激烈的競爭,創新已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目前,香港正加緊建立國際創科中心。香港應著力打造以成果轉化為主導的新型研發機構,抓緊構建貫穿各環節的完備科技服務鏈,加快河套港深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北部都會區建設,建設科產城一體融合的科技創新集聚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可以說,新質生產力是中央立足於世界科技進步的前沿,著眼於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目標任務提出的新概念。實現這個偉大發展目標,必須把創新貫穿於現代化建設各方面全過程,加強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創新體系建設,強化目標導向,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切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不斷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對於香港推動產業升級、加速形成創科新質生產力、鞏固和增強國際綜合競爭力、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進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建設的重要保障。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要驅動力量,以培育和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主要支撐,以推動經濟社會高效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生產力。通過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的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從而確保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香港具有深厚的科研根基、頂尖的科研人才和完善的創科基建,國際科研交流合作網絡發達,基礎研發成果豐碩。再加上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和大灣區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在發展創科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當前中美戰略博弈加劇的複雜形勢下,香港的國際合作平台、人才和渠道優勢更加凸顯,連接世界的創科橋樑與窗口作用尤為重要。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顯示,香港八所資助大學超過70%的研究項目達到「國際卓越」或以上水平,1/4的項目躋身「世界領先」行列。但在實踐中,諸多科研成果大多僅停留在論文或專利階段,要麼走不出象牙塔,要麼轉化後運用範圍很有限,未能成為普惠性的技術,科研與產業並未實現真正對接。在高校「基礎研發」到產業「應用推廣」之間存在漫長的鏈條,亟需構建完善高效的創新體系,高效率實現從高校到社會的知識轉移及產業化應用,高質量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升香港產業層級和綜合競爭力,有力推進國際創科中心建設。
著力打造新型研發機構
應著力打造以成果轉化為主導,兼具科技研發、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引進等多種功能的新型研發機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對於競爭的勝負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的研發機構往往更注重科研成果的產出,而忽視了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這導致大量優秀科研成果無法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浪費了寶貴的資源。香港打造新型研發機構,必須將成果轉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實踐證明,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需要機構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市場洞察力,以便將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這就要求新型研發機構:一要具備較強的科研實力,能夠開展前沿科學研究,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並為成果轉化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持;二要鼓勵創新創業,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和資源支持。為科研人員提供創業輔導、融資支持、市場開拓等方面的支持,鼓勵他們將優秀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三要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為機構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通過內部培訓、學術交流、人才引進等方式,提高機構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四要通過採用項目管理的方式,對每個研發項目進行精細化管理,確保項目的質量和進度,提高成果轉化的成功率。注重加強與相關機構和個人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通過合作開展科研項目,提高機構的科研實力和成果轉化能力。
抓緊構建完備科技服務鏈
應抓緊構建貫穿科技轉移、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科技中介、工業設計、市場諮詢的完備科技服務鏈。搭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平台,包括技術轉移機構、孵化器、加速器等,促進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無縫對接。通過技術、人才、知識的轉移,將實驗室中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產業界提供所需人力資源並實現知識的傳播。一是加強科技成果的熟化與商業化,扎實推進將實驗室中的科研成果中試放大,解決其在實際生產中可能遇到的技術問題,更加注重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實現其商業價值。二是加強知識產權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打擊侵權行為,加強知識產權的轉化和運用,促進知識產權充分服務社會。三是大力發展科技中介,為科研機構和企業搭建橋樑,促進技術的轉移和推廣,為產業界提供高素質的人才資源,促進人才的流動和共享,為知識產權的創造提供專業化的服務,促進其轉化面世。四是加強設計與科技的融合,推動設計與製造的協同發展。加強創新設計理念的推廣和應用,提高設計師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加強設計與市場的對接,推動設計與市場的良性互動。五是建立完善的市場諮詢體系,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交流,深入了解企業的需求和問題,提高諮詢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諮詢服務的創新和升級,提高諮詢服務的專業化和精細化水平。
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應堅持以重點項目為支撐,協同創新強鏈、精準合作補鏈、企業帶動延鏈,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在現代經濟體系中,全產業鏈競爭優勢的提升已經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重點項目的實施,可以將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方法、商業模式引入到產業鏈中,提升其整體競爭力。同時,重點項目還能夠促進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加強產業鏈的緊密聯繫。因此,香港在選擇重點項目時,一是應注重與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相結合,確保項目的可行性和收益性。扎實推進「政產學研金服用」合作,推動相關方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開展技術研究、產品開發、人才培養等工作。二是應注重技術研發和創新,積極引進和消化先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支持上下遊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開展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等工作,提高整個產業鏈的協同效應。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分析自身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和短板,尋找發展的關鍵點和突破口。選擇及優化合作方式,如聯合研發、生產合作、市場合作等,以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為精準合作提供人才保障。鼓勵上下遊企業建立產業聯盟,共同推動產業鏈的發展和升級。三是應注重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帶動整個產業鏈提供支持。要加強與內地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特別是東盟、中東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動國際化發展,為延長產業鏈條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建設科技創新集聚區
應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北部都會區建設,依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立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建設科產城一體融合的科技創新集聚區。根據《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抓緊制定和實施「行動計劃」、劃定「路線圖」、明確「施工圖」,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北部都會區建設,著力解決創科發展空間嚴重不足問題。通過建立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集聚,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和附加值,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通過科產城一體融合的科技創新集聚區建設,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香港城市新品質和新形象,持續增強香港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合作,培養和引進高素質人才,為香港創科中心建設、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要制定科學合理規劃,明確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和科產城一體融合的科技創新集聚區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制定包括財政、稅收、金融、人才等各個方面的系列政策措施,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要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推動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完善,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在科產城一體融合的科技創新集聚區建設過程中,不斷完善北部都會區城市功能,實現科技創新與城市發展的良性互動。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高效率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升級。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4年1-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28/zh4eP8EMTpqXAFC9ZeEog5YbsVmqMdkBhLX.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彭翔 | 沈陽市委黨校(沈陽行政學院)市情研究所主任、副教授
隨著全球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和日益激烈的競爭,創新已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目前,香港正加緊建立國際創科中心。香港應著力打造以成果轉化為主導的新型研發機構,抓緊構建貫穿各環節的完備科技服務鏈,加快河套港深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北部都會區建設,建設科產城一體融合的科技創新集聚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可以說,新質生產力是中央立足於世界科技進步的前沿,著眼於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目標任務提出的新概念。實現這個偉大發展目標,必須把創新貫穿於現代化建設各方面全過程,加強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創新體系建設,強化目標導向,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切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不斷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對於香港推動產業升級、加速形成創科新質生產力、鞏固和增強國際綜合競爭力、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進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建設的重要保障。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要驅動力量,以培育和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主要支撐,以推動經濟社會高效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生產力。通過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的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從而確保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香港具有深厚的科研根基、頂尖的科研人才和完善的創科基建,國際科研交流合作網絡發達,基礎研發成果豐碩。再加上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和大灣區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在發展創科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當前中美戰略博弈加劇的複雜形勢下,香港的國際合作平台、人才和渠道優勢更加凸顯,連接世界的創科橋樑與窗口作用尤為重要。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顯示,香港八所資助大學超過70%的研究項目達到「國際卓越」或以上水平,1/4的項目躋身「世界領先」行列。但在實踐中,諸多科研成果大多僅停留在論文或專利階段,要麼走不出象牙塔,要麼轉化後運用範圍很有限,未能成為普惠性的技術,科研與產業並未實現真正對接。在高校「基礎研發」到產業「應用推廣」之間存在漫長的鏈條,亟需構建完善高效的創新體系,高效率實現從高校到社會的知識轉移及產業化應用,高質量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升香港產業層級和綜合競爭力,有力推進國際創科中心建設。
著力打造新型研發機構
應著力打造以成果轉化為主導,兼具科技研發、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引進等多種功能的新型研發機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對於競爭的勝負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的研發機構往往更注重科研成果的產出,而忽視了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這導致大量優秀科研成果無法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浪費了寶貴的資源。香港打造新型研發機構,必須將成果轉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實踐證明,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需要機構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市場洞察力,以便將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這就要求新型研發機構:一要具備較強的科研實力,能夠開展前沿科學研究,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並為成果轉化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持;二要鼓勵創新創業,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和資源支持。為科研人員提供創業輔導、融資支持、市場開拓等方面的支持,鼓勵他們將優秀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三要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為機構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通過內部培訓、學術交流、人才引進等方式,提高機構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四要通過採用項目管理的方式,對每個研發項目進行精細化管理,確保項目的質量和進度,提高成果轉化的成功率。注重加強與相關機構和個人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通過合作開展科研項目,提高機構的科研實力和成果轉化能力。
抓緊構建完備科技服務鏈
應抓緊構建貫穿科技轉移、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科技中介、工業設計、市場諮詢的完備科技服務鏈。搭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平台,包括技術轉移機構、孵化器、加速器等,促進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無縫對接。通過技術、人才、知識的轉移,將實驗室中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產業界提供所需人力資源並實現知識的傳播。一是加強科技成果的熟化與商業化,扎實推進將實驗室中的科研成果中試放大,解決其在實際生產中可能遇到的技術問題,更加注重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實現其商業價值。二是加強知識產權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打擊侵權行為,加強知識產權的轉化和運用,促進知識產權充分服務社會。三是大力發展科技中介,為科研機構和企業搭建橋樑,促進技術的轉移和推廣,為產業界提供高素質的人才資源,促進人才的流動和共享,為知識產權的創造提供專業化的服務,促進其轉化面世。四是加強設計與科技的融合,推動設計與製造的協同發展。加強創新設計理念的推廣和應用,提高設計師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加強設計與市場的對接,推動設計與市場的良性互動。五是建立完善的市場諮詢體系,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交流,深入了解企業的需求和問題,提高諮詢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諮詢服務的創新和升級,提高諮詢服務的專業化和精細化水平。
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應堅持以重點項目為支撐,協同創新強鏈、精準合作補鏈、企業帶動延鏈,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在現代經濟體系中,全產業鏈競爭優勢的提升已經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重點項目的實施,可以將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方法、商業模式引入到產業鏈中,提升其整體競爭力。同時,重點項目還能夠促進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加強產業鏈的緊密聯繫。因此,香港在選擇重點項目時,一是應注重與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相結合,確保項目的可行性和收益性。扎實推進「政產學研金服用」合作,推動相關方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開展技術研究、產品開發、人才培養等工作。二是應注重技術研發和創新,積極引進和消化先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支持上下遊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開展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等工作,提高整個產業鏈的協同效應。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分析自身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和短板,尋找發展的關鍵點和突破口。選擇及優化合作方式,如聯合研發、生產合作、市場合作等,以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為精準合作提供人才保障。鼓勵上下遊企業建立產業聯盟,共同推動產業鏈的發展和升級。三是應注重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帶動整個產業鏈提供支持。要加強與內地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特別是東盟、中東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動國際化發展,為延長產業鏈條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建設科技創新集聚區
應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北部都會區建設,依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立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建設科產城一體融合的科技創新集聚區。根據《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抓緊制定和實施「行動計劃」、劃定「路線圖」、明確「施工圖」,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北部都會區建設,著力解決創科發展空間嚴重不足問題。通過建立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集聚,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和附加值,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通過科產城一體融合的科技創新集聚區建設,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香港城市新品質和新形象,持續增強香港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合作,培養和引進高素質人才,為香港創科中心建設、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要制定科學合理規劃,明確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和科產城一體融合的科技創新集聚區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制定包括財政、稅收、金融、人才等各個方面的系列政策措施,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要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推動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完善,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在科產城一體融合的科技創新集聚區建設過程中,不斷完善北部都會區城市功能,實現科技創新與城市發展的良性互動。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高效率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升級。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4年1-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28/zh4eP8EMTpqXAFC9ZeEog5YbsVmqMdkBhLX.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