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鳴
昨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列席了人大開幕會。
李強總理在政府報告提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去年,中國經濟增長5.2%,達到了預期目標。國際輿論普遍關注今年中國經濟狀況。如今確定增長5%左右的目標,意味着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繼續保持30%以上。在全球發展環境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將給2024年的世界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那麼,如何支撑5%左右的增長?李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有諸多值得關注的信息。這些信息當中也蘊含着香港發展的機遇。
發展新質生產力 港可多處助力
李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指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他着重講到:“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實施產業創新工程,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闢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
以上表述,列舉了一些重點發展的產業,也表明了下一步政策施力的方向。
比如:“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意味着要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基礎條件。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去年成為出口“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當中的“主角”,在國內銷售也十分亮眼。要讓更多的人使用新能源汽車,就需要建設許多充電樁,這就屬於“拓展應用場景”的範疇;相信下一步,國家會在類似領域加大投資。
再比如:“商業航天”、“低空經濟”,這些在中國都是剛剛起步的市場,報告稱要將其打造為“新增長引擎”。這意味着今後國家會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與之相關的飛行器製造與維修、以及配套的服務業會異軍突起,預示着這些領域的機遇已經來臨。
又比如:“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這預示着國家在金融支持“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面將邁出一大步,金融改革的重點和趨勢也可以窺見一斑。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盤大棋,涉及的產業政策會有很多,相信今後會陸續出台。聚焦“新質生產力”主題,香港大有作為。香港科研基礎雄厚,在一些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應該觀察分析內地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布局,主動介入,瞄準中央政府的着力點,找準與內地企業的合作點,在貢獻國家的過程中,也發展壯大香港自己的相關產業。
擴大內需戰略 蘊藏諸多機遇
李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指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統籌消費和投資,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如何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李強總理着重講到三點:一是從增加收入、優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二是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三是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
以上表述提及許多促進消費的發力點,值得仔細分析。
比如“減少限制性措施”。這意味着今後在一些領域的“限購”措施將會放鬆或取消,把消費的層次拉開,為有能力消費的群體提供更多的選擇。香港一直致力於開拓內地市場,希望中央在這方面給予香港更多支持。那麼,在中央促進消費的大背景下,香港許多行業拓展內地機遇迎來了最佳時機。
再比如“培育壯大新型消費”。隨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內地民眾的消費逐步升級,房車旅遊、旅居養老、醫療康養等新的消費方式愈來愈被許多人接受,且市場需求巨大。一些地方在推進旅遊業發展時,利用自己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吸引“遊客”變為“常駐客”,已經見到實效。中央支持新型消費,這給香港諸多啟示,香港在內地的“新型消費”中能否找到合作機遇?值得業界深入研究。
又比如“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內地民眾對此十分關注,這不僅可以促進消費,而且可以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是一件多方受益的事情。人們普遍關注政府會以哪些措施來推動?推動的力度有多大?此事看似與香港關聯度不大,但內地的家電、汽車等行業將從中受益。這些行業迎來政策利好消息,香港資本投資內地應該如何投?也值得思考和分析。
高水平開放 應有“香港貢獻”
李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指出:“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李強總理着重講到三點:一是推動外貿質升量穩;二是加大吸引外資力度;三是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以上三個方面十分重要,有諸多信息點值得關注。
比如,在“推動外貿質升量穩”當中提及“優化海外倉布局”。中國對外貿易規模巨大,遍布全球,如何才能節約成本、降低風險、提高效率?“海外倉布局”其實大有學問,中央關注這個問題,意味着今後在這個方面將會加大支持力度。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也是內地與世界市場之間的“中轉站”,“轉口貿易”佔比較大,在“優化海外倉布局”方面,香港可以發揮作用。
再比如,在講到“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時,提及“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准入。”香港的醫療服務水平全球一流,這也是香港人均壽命在全球名列前茅的重要原因,內地民眾對香港醫療服務的評價一直很高。內地放寬醫療服務准入,對於香港是一次機遇,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一個契機,香港醫療服務可以率先進入大灣區。
又比如,在講到“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時,李強總理提及“穩步推進重大項目合作,實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項目”。“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的機遇,去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政府官員出訪中東、東南亞國家,已取得初步成效,引來了一些大企業來港上市,值得點贊。在“抓大”的同時,香港也不能“放小”,那些“小而美”民生項目也蘊藏着合作機遇,香港可以利用通曉國際貿易規則、金融服務完善等優勢,為“小而美”項目提供更多支持,與內地攜手把“小而美”項目做好。
李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報告信息量非常大,每一句話的背後都蘊藏深意,有些表述的背後,涉及一系列政策措施,蘊藏着巨大的市場空間,更標注了中國經濟與世界各經濟體之間的共振點、合作點。正因為如此,許多國家的專家學者、工商界人士都特別看重這份政府工作報告。
香港要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乘國家發展快車,香港各界更應深入研究分析李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從而找準好發展自己、貢獻國家的路徑。
列席開幕會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對政府工作報告感到很鼓舞。他在個人網站上撰文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對“一國兩制”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在中央的指導支持下,香港特區政府必定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發揮好“愛國者治港”的力量和價值,團結各界,全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充分把握好“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帶給香港的龐大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國際競爭力。
2024,中國經濟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極,香港應提振信心,主動作為,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受益者,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係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原文刊於香港《經濟日報》,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6/qdRs1EJiIUhp8TLZfUn9CZ9MZ6yDKMRrDWg.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屠海鳴
昨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列席了人大開幕會。
李強總理在政府報告提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去年,中國經濟增長5.2%,達到了預期目標。國際輿論普遍關注今年中國經濟狀況。如今確定增長5%左右的目標,意味着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繼續保持30%以上。在全球發展環境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將給2024年的世界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那麼,如何支撑5%左右的增長?李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有諸多值得關注的信息。這些信息當中也蘊含着香港發展的機遇。
發展新質生產力 港可多處助力
李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指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他着重講到:“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實施產業創新工程,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闢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
以上表述,列舉了一些重點發展的產業,也表明了下一步政策施力的方向。
比如:“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意味着要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基礎條件。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去年成為出口“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當中的“主角”,在國內銷售也十分亮眼。要讓更多的人使用新能源汽車,就需要建設許多充電樁,這就屬於“拓展應用場景”的範疇;相信下一步,國家會在類似領域加大投資。
再比如:“商業航天”、“低空經濟”,這些在中國都是剛剛起步的市場,報告稱要將其打造為“新增長引擎”。這意味着今後國家會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與之相關的飛行器製造與維修、以及配套的服務業會異軍突起,預示着這些領域的機遇已經來臨。
又比如:“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這預示着國家在金融支持“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面將邁出一大步,金融改革的重點和趨勢也可以窺見一斑。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盤大棋,涉及的產業政策會有很多,相信今後會陸續出台。聚焦“新質生產力”主題,香港大有作為。香港科研基礎雄厚,在一些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應該觀察分析內地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布局,主動介入,瞄準中央政府的着力點,找準與內地企業的合作點,在貢獻國家的過程中,也發展壯大香港自己的相關產業。
擴大內需戰略 蘊藏諸多機遇
李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指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統籌消費和投資,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如何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李強總理着重講到三點:一是從增加收入、優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二是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三是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
以上表述提及許多促進消費的發力點,值得仔細分析。
比如“減少限制性措施”。這意味着今後在一些領域的“限購”措施將會放鬆或取消,把消費的層次拉開,為有能力消費的群體提供更多的選擇。香港一直致力於開拓內地市場,希望中央在這方面給予香港更多支持。那麼,在中央促進消費的大背景下,香港許多行業拓展內地機遇迎來了最佳時機。
再比如“培育壯大新型消費”。隨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內地民眾的消費逐步升級,房車旅遊、旅居養老、醫療康養等新的消費方式愈來愈被許多人接受,且市場需求巨大。一些地方在推進旅遊業發展時,利用自己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吸引“遊客”變為“常駐客”,已經見到實效。中央支持新型消費,這給香港諸多啟示,香港在內地的“新型消費”中能否找到合作機遇?值得業界深入研究。
又比如“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內地民眾對此十分關注,這不僅可以促進消費,而且可以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是一件多方受益的事情。人們普遍關注政府會以哪些措施來推動?推動的力度有多大?此事看似與香港關聯度不大,但內地的家電、汽車等行業將從中受益。這些行業迎來政策利好消息,香港資本投資內地應該如何投?也值得思考和分析。
高水平開放 應有“香港貢獻”
李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指出:“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李強總理着重講到三點:一是推動外貿質升量穩;二是加大吸引外資力度;三是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以上三個方面十分重要,有諸多信息點值得關注。
比如,在“推動外貿質升量穩”當中提及“優化海外倉布局”。中國對外貿易規模巨大,遍布全球,如何才能節約成本、降低風險、提高效率?“海外倉布局”其實大有學問,中央關注這個問題,意味着今後在這個方面將會加大支持力度。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也是內地與世界市場之間的“中轉站”,“轉口貿易”佔比較大,在“優化海外倉布局”方面,香港可以發揮作用。
再比如,在講到“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時,提及“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准入。”香港的醫療服務水平全球一流,這也是香港人均壽命在全球名列前茅的重要原因,內地民眾對香港醫療服務的評價一直很高。內地放寬醫療服務准入,對於香港是一次機遇,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一個契機,香港醫療服務可以率先進入大灣區。
又比如,在講到“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時,李強總理提及“穩步推進重大項目合作,實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項目”。“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的機遇,去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政府官員出訪中東、東南亞國家,已取得初步成效,引來了一些大企業來港上市,值得點贊。在“抓大”的同時,香港也不能“放小”,那些“小而美”民生項目也蘊藏着合作機遇,香港可以利用通曉國際貿易規則、金融服務完善等優勢,為“小而美”項目提供更多支持,與內地攜手把“小而美”項目做好。
李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報告信息量非常大,每一句話的背後都蘊藏深意,有些表述的背後,涉及一系列政策措施,蘊藏着巨大的市場空間,更標注了中國經濟與世界各經濟體之間的共振點、合作點。正因為如此,許多國家的專家學者、工商界人士都特別看重這份政府工作報告。
香港要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乘國家發展快車,香港各界更應深入研究分析李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從而找準好發展自己、貢獻國家的路徑。
列席開幕會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對政府工作報告感到很鼓舞。他在個人網站上撰文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對“一國兩制”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在中央的指導支持下,香港特區政府必定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發揮好“愛國者治港”的力量和價值,團結各界,全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充分把握好“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帶給香港的龐大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國際競爭力。
2024,中國經濟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極,香港應提振信心,主動作為,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受益者,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係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原文刊於香港《經濟日報》,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6/qdRs1EJiIUhp8TLZfUn9CZ9MZ6yDKMRrDW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