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夏 泉 | 暨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主任、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
付庚金 | 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港車北上」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大舉措。中央始終高度重視港澳工作,不斷完善跨境交通基礎設施,香港與內地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頻繁。改革開放以來,內地逐步優化出入境車輛管理制度,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制定、實施「港車北上」政策,實現粵港兩地深度合作的制度創新、規則創新和管理創新。「港車北上」落地實施,助力發揮大灣區交通優勢,構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
2023年7月1日,第一輛香港單牌機動車駛入中國內地,標誌著「港車北上」正式落地實施。「港車北上」是指香港機動車可以不申辦內地車牌,即可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申請進出內地。這一政策是推動香港和內地交通融合,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融通,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舉措。學界已有的相關研究主要聚焦在三個方面:一是粵港關係及其歷史研究,學者從香港和內地的貿易出口、物資供應、飲水供給等方面研究粵港關係演變;二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研究,相關學者分析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從社會、金融、科技等方面入手,推動香港和大灣區的制度對接、規則銜接;三是粵港澳大灣區交通運輸研究,有學者提出要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的跨境車輛往來、口岸通關等方面建設,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運輸便利化。
綜上,學界雖已對粵港澳歷史和大灣區建設進行過一定程度的探討,對兩地融合發展提出了不少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意見,但是由於這一政策的實施才剛剛起步,學界的關注還有所不足,尤其是從歷史發展和政策實施成效看,「港車北上」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一步,所以從粵港兩地發展的歷史演變、方針政策入手,論述「港車北上」的歷史背景和政策演進,可以更深入地揭示「港車北上」對香港和內地融合發展的重要價值。
粵港澳融合發展的歷史與現實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鴉片戰爭爆發後,英國一步步侵佔香港,使得香港和內地分隔深圳河兩岸,隔伶仃洋和澳門、珠海相望。改革開放特別是香港回歸後,內地和香港的人員、車輛來往,逐漸實現從「隔離」走向融合。
一是港澳政策不斷演進。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英方在港深邊界線上架設鐵絲網,香港與內地從此「隔離」。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從國內、國際兩方面著手,將香港的歷史和現實與新中國未來發展相統一,認為「香港是通商要道,如果我們現在就控制它,對世界貿易、對我們同世界的貿易關係都不利」,可以把「香港作為我們同外國進行經濟聯繫的基地,通過它吸收外資,爭取外匯」。1960年,中共中央在「暫不回收,維持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和有利條件,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統一事業服務。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歷史性決策,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改革開放後如何處理香港問題,特別是如何處理「九七」後的香港問題,鄧小平在會見時任港督麥理浩時明確指出:「香港主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在本世紀和下世紀初相當長的時期內,香港還可以搞它的資本主義,我們搞我們的社會主義。」1984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一國兩制」的方針並把這一基本方針政策寫入《中英聯合聲明》。香港回歸後,中央堅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實現了香港回歸後的繁榮、穩定、發展。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國家現代化事業和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高度,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推動「一國兩制」事業實踐在香港取得重大成就。中共十九大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中共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在廣東考察時再次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二是交通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新中國成立前,香港和內地只有兩座跨界交通橋,一座是廣九鐵路運行使用的羅湖橋;一座是文錦渡橋,該橋是一座簡易木橋,主要用來運輸生鮮活物等物資。改革開放以來,港澳和海外客商紛紛到特區和廣東內地投資開工廠,發展貿易、旅遊探親等。羅湖口岸出入境人員由1978年的292.8萬人次增加到1979年的587.8萬人次。1979年文錦渡公路橋啟用後,過境車輛由1978年的9.1萬輛,增長到1980年的25.73萬輛。隨著人員、車輛往來的急劇增長,交通擁堵、走私犯罪等問題日益嚴峻。1981年,港督麥理浩訪問深圳,就增闢港深之間通道問題交換意見,提出「增開沙頭角陸路口岸,建設沙頭角公路橋作為特區香港間的專用口岸」等建議。1985年文錦渡第二條公路橋建成,第二年從文錦渡出入境的車輛就超過兩百萬輛。
從香港到深圳的車輛只需要經過口岸公路橋,跨過深圳河即可到達,但想從香港開車到澳門、珠海則要繞道廣州,如果能修建一條從香港到珠江口西岸的大橋,將實現珠江口兩岸的快速聯通。1983年,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後,時任香港合和集團主席胡應湘提出《興建內伶仃洋大橋的設想》。經過2年多的研究、論證,《伶仃洋跨海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於1993年上報國務院並獲批覆。但港珠澳三地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在核心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建橋方案提出後經過幾輪會談便被擱置。港澳回歸後,香港與珠江西岸的澳門、珠海聯繫日益緊密。2003年,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施政報告中指出:「興建連接香港與澳門和珠三角西部的大橋,對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200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粵港澳三地協調小組,開展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前期工作。2009年國務院批准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年12月15日大橋施工,2018年10月23日大橋正式建成開通。
三是兩地往來日益密切。改革開放前,香港和內地的陸路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是鐵路運輸,輔以汽車運輸,兩者均需以口岸接駁方式進行。1911年建成的廣九鐵路,使火車可從廣州直通香港九龍,實現香港與內地人員、貨物的便捷往來。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後,直通車貨運和客運服務一度中斷。新中國成立後,英國開始針對中國實施禁運和邊境封鎖,並在羅湖設置邊境站。來往的列車要通過羅湖橋,「只能把車卡先推到橋中央,一方把火車頭卸下,對方在另一頭接上一個車頭,把車卡拉走。客運列車互不相通,乘客到達邊界必須下車自行過境。」
儘管兩地出入境受到種種限制,但香港和內地人員、貨物往來從未中斷,廣東及內地一直都是香港生活用品的主要供應地。為了保證香港鮮活商品的穩定供應,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和安排下,國家開通編號為751、753和755次快速貨運列車(習慣稱為「三趟快車」),每天向香港輸送鮮活商品。據統計,「三趟快車」累計輸送活豬9,800多萬頭、活牛580多萬頭、凍肉795多萬噸、活家禽數十億只,以及數量巨大的瓜果蔬菜、乾貨食物等。中央要求有關省市把對港供應提高到「政治問題」的高度,「對中央已經布置了的對港澳的出口任務,努力保證完成。」同時,對供港物資的品質也有很高要求,如供應港澳市場的活豬,「要組織檢驗,有囊蟲病的豬,不要調出供應港澳市場。」「三趟快車」開行以來,數十年如一日,即使是在國內出現動蕩和經濟困難時也從未中斷過,保障了香港同胞的日常生活必需,促進了香港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
改革開放後,廣東允許港澳車輛入境,跨境汽車貨物運輸逐步由口岸接駁向直達運輸發展,香港和內地的聯繫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1989年兩地貿易總額達3,434.4億元,兩地互為對方最大貿易夥伴,分別佔對方貿易總額的30%和31%。粵港兩地人員、車輛出入也在快速增加,以深圳為例,1980年—1989年,深圳出入境的車輛增長近20倍,達430多萬輛。入境香港的內地旅客從1978年的24,291人次增至2014年的4,724.77萬人次,佔香港整體旅客人次的77.7%。大量內地旅客來港消費,成為香港零售業持續增長的動力。除此,許多香港同胞到內地過年、探親、旅遊,都倍感溫暖,發出了「祖國好,家鄉人親!」的由衷感歎。
「港車北上」的醞釀與實施
改革開放以後,出入境汽車數量激增,為了加強對過境車輛的監管,內地開始實施出入境車輛牌證管理。從香港進入內地的車輛,需要憑香港和內地車牌、駕駛執照、行駛執照等證件才可放行。同時,對出入境車輛的申請資格、牌證種類進行規定,並對發放的牌證數量進行配額管理。
一是入境審批放寬,樹立政策導向。改革開放前,來往港澳的車輛要登記發給通行證照並辦理繳納養路費後才可行駛。改革開放後實行的車輛牌證管理,是在一定特殊的背景和條件下形成的。一方面,國門開放以後,走私販私嚴重,出現「工人不做工、農民不種田、漁民不下海、學生不上課的現象。」另一方面,隨著人員和車輛往來日益增多,交通運輸能力落後的問題變得突出,「每天從文錦渡至上水列隊輪候檢查的貨車,有時要等數小時才能過關。」加之兩地交通法規、關稅制度不同,還會出現「一輛汽車、兩種車牌」的現象。車輛牌證管理制度利於加強邊境管理,打擊走私,但是申請內地牌證有較高門檻,使用也有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兩地互聯互通。
改革開放特別是香港回歸後,兩地經貿往來更加密切,較為嚴格的出入境車輛管理制度逐漸與發展不符。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的建成和邊境口岸通關能力的提升,也為車輛出入境管理制度的優化提供了支持。同時香港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截至2018年底,香港汽車保有量超過78萬輛,有較強潛在出入境需求,繼續優化車輛出入境管理制度勢在必行。
1994年廣東省發布《關於放寬港澳台商戶入出境小汽車審批條件的通知》規定,「到廣東山區投資額100萬美元以上,到其他地區辦實業投資額在400萬美元以上」,即可辦理一輛小汽車出入境牌證。1995年,將車輛牌證申請門檻降為「到山區投資50萬美元以上,到非山區投資150萬美元以上」。隨著車輛牌證申請條件的放寬,申請人數逐漸增多,對加強兩地合作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2002年,廣東省規定香港商戶「到山區投資40萬美元以上,到非山區投資額100萬美元以上」就可申辦車輛牌證。除此之外,車輛和人員出入境邊檢制度也進行優化,開始探索實施「一地兩檢」,大大節省了旅客和車輛的通關時間,提高了通關效率。出入境車輛牌證和邊檢管理政策的放寬,符合粵港兩地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也為「港車北上」提供了經驗借鑒,樹立了政策導向。
二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政策支撐。改革開放初期,粵港澳逐漸形成「前店後廠」的發展格局。香港回歸後,「前店後廠」的模式逐漸不適應兩地融合發展的趨勢。2003年,香港和內地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2010年,廣東和香港簽署《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並先後提出建設橫琴、前海、南沙三個平台。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香港並出席《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儀式。習近平指出,「我們既要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也要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建設好。」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綱領性文件。2021年,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繫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準」,「研究制定香港單牌機動車進入內地行駛的政策措施。」2022年11月2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廣東省對符合條件的按照香港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入出內地政策入出內地的香港機動車實行免擔保政策。這些舉措為「港車北上」的順利落實提供了政策支撐。
三是「港車北上」實施初見成效。2023年5月1日,《廣東省關於香港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的管理辦法》正式對外公布,該辦法規定,「年滿18周歲並持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的香港居民,可為本人登記持有的一輛香港機動車申請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每次進入內地後在內地連續停留不得超過30天,每年在內地累計停留不得超過180天。」2023年7月1日0時起,符合條件的香港機動車車主在港方預約通關獲准後,就可以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駛入廣東。
「港車北上」是大灣區融合的重要舉措,自推出以來深受歡迎。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截至(2023年)6月下旬,運輸署已收到超過4,000份申請」。據統計,「港車北上」實施後,僅7月經港珠澳大橋通關的香港單車牌車輛就超過6,800輛,到8月底累計2.6萬輛。「港車北上」實施後的第一個國慶日假日,港珠澳大橋口岸出入境車輛超9萬輛次,僅10月2日,就超1.43萬輛次,刷新了港珠澳大橋通車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截至10月9日,港珠澳大橋海關已累計監管驗放進出境港澳單牌車86萬輛次。「港車北上」落地以來,香港掀起「北上」熱潮,拉近了灣區人民間的距離。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港車北上』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駕的方式經大橋到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是擁抱大橋機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互聯互通,推動區內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截至 2023年11月1日,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累計監管驗放進出境港、澳單牌車100萬輛次。
「港車北上」實施的意義與展望
「港車北上」實施後,預計約45萬名香港機動車車主享受這一政策紅利,可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內人員更自由地流動,促進大灣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進一步融合,進而使香港更好對接國家發展政策,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一是發揮交通優勢,構築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港車北上」進一步發揮大灣區交通優勢。1997年3月,港人期待已久的皇崗—落馬洲過境穿梭巴士正式開通,實現了深港中部通道的交通接駁。2018年9月,廣深港高鐵開通運行,實現從廣州到香港最快不超一小時。2022年發布的《世界灣區發展指數研究報告》中,在交通基礎指標上,香港位列榜首,深圳、廣州緊接其後,這表明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十分完善的交通基礎。「港車北上」實施以來,這一交通基礎的優勢進一步擴大。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為例,口岸實現海關卡口驗放時長不超過20秒,口岸穿梭巴士經大橋到香港口岸只需30分鐘。這些制度、規則的創新使大灣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促進各類資源要素更加高效便捷的流動,使大灣區的交通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實現善用港珠澳大橋的目標,將港珠澳大橋建設成珠三角兩岸互聯互通的「物理管道」。
「港車北上」加速構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大灣區。2023年香港和內地恢復通關以來,特別是「港車北上」開通以來,大量香港市民乘私家車進入內地,到內地吃喝玩樂、看病就醫,同時內地的遊客也「南下」香港旅遊。「港車北上」一方面加強了兩地的「雙向互動」,有利於消除誤解,增進信任,也讓更多香港同胞能夠更直觀、密切地觀察和感受內地發展的成就,增強自豪感和認同感,吸引更多香港同胞到內地工作、生活。另一方面,「港車北上」提高了大灣區民眾的生活便利水準,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質。「香港車主自駕經港珠澳大橋前往珠海最快只需30至40分鐘,和從香港市區到西貢時間差不多」,這為在內地學習、就業和生活以及以後打算到內地發展的香港同胞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促進了大灣區生活、文化和商務深度融合,有利於打造生態美麗、社會和諧、文化繁榮的又一世界級灣區。
二是促進文化交融,鑄牢香港同胞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港車北上」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融通。自古以來,交通就是文化傳播和融合的重要推動手段。粵港兩地語言相同,文化相通,血脈相融。語言上,粵語是港人的日常通用語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使用最廣的方言之一;文化上,嶺南文化構成了兩地共同的文化底色,並融入到了民眾日常生活中;血脈上,從香港的籍貫看,「華人佔港人的比率為94%,港人中64%是廣府人」,這些說明了香港和內地文化同源、人脈同宗,血濃於水的關係。但是香港還受到西方外來文化影響,形成了一種「華洋雜處、中西交匯、多元發展的文化結構」,讓部分香港人在文化認同上出現「代際缺位」。「港車北上」便利了大灣區的人員往來,能夠讓更多香港同胞到內地旅遊消費、探親訪友,深度體驗嶺南文化元素,保存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獨有的文化符號。
「港車北上」助力鑄牢香港同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香港同胞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史以來,香港同胞始終同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改革開放後,港澳台商紛紛到內地投資建廠,香港成為內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祖國內地也始終牽掛、幫助香港。1964年到1965年,為了幫助香港同胞解決飲水問題,從援外專款中撥出3,800萬元交給廣東興辦水利工程。此外,中央要求「各地商業部門庫存中符合出口規格的商品,要儘量擠出來交外貿出口」「在首先保證出口任務的原則下,再安排內銷」,努力確保香港物資供應。「三趟快車」和「東深供水工程」的實施,體現出祖國人民對香港同胞的無限關懷和深厚情感。如今,「港車北上」將進一步發揮香港優勢,找準「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的身份定位,加強對「是香港人,也是大灣區人,更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促進「人心凝聚」,推動「人心回歸」。
三是對接「一帶一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港車北上」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政策溝通。「港車北上」政策的落地實施,涉及到兩地不同的法律體系、關稅制度、交通條例等政策法規,是兩地深度溝通合作的又一「典範」。《綱要》發布以來,國務院陸續頒布了《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等新的建設方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廣度、深度不斷拓展。「港車北上」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一步,為大灣區的諸多建設方案裝上了「車輪」,同時也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經驗。
「港車北上」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液,也是城市發展的命脈。只有實現香港和其他城市交通的聯通暢通,才能將香港的區位優勢輻射到整個大灣區,推進內地同香港互利合作,實現共用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沿海地區開放發展更上一層樓,中國市場同世界市場的聯繫更加緊密。」「一帶一路」作為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是世界發展的大機遇,也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大機遇。梁振英指出,「『一帶一路』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倡議,為香港帶來歷史性的重要機遇」「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香港最重要的是做好『超級聯繫人』。」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香港將立足「八大中心」的新定位,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為「一帶一路」合作國家提供專業服務。
「港車北上」落地實施取得顯著成效,未來可以繼續向三個方面完善。一是香港實現無配額北上。目前「港車北上」申請有數量限制,香港正在全力推進「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容許合資格的香港私家車無須配額,經大橋進出廣東省,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駕的方式到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二是實現港車從多個口岸出入境。目前,通過「港車北上」的車輛只能從珠海口岸進入廣東,今後將探索實現從深圳北上廣東,實現港深、港澳的進一步融合。三是探索實施「粵車南下」。「港車北上」是便利香港人前往廣東的需求,而廣東的市民也希望能夠開車到香港。」但由於地少人多、車多路窄,交通擠塞問題長期困擾香港,一旦實施「粵車南下」計劃,部分人擔心會加劇香港交通擠塞問題。因此,香港計劃分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廣東遊客南下在港珠澳人工島停泊車輛後,再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市區;第二階段是全面開放內地客自駕來港。可以看到,「港車北上」並不是「最終式」,粵港澳融合始終是「進行時」,實現粵港澳交通更加自由、便利、順暢流通是這一政策的最終目標。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4年1-2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