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洋
在中國眾多的文藝表演形式中,北方的「評劇」因傳播廣泛,受眾率極高而被廣大觀眾鐘愛,在藝術領域占有著獨特的地位。張俊玲女士作為當前評劇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海內外的中華文化圈所熟知,她在從藝四十餘年的曆程中,不僅以精湛的表演征服了觀眾,更為華夏文化贏得了眾多令人欽羨的榮耀。本刊顧問、著名養生大師楊奕女士評價張俊玲:看她的表演,人們可以得到愉悅的心情,有利於養生。
中國戲劇第二大劇種——評劇
評劇,流傳於中國北方,是漢族傳統戲曲劇種之一,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亦有觀點認為其是僅遜於京劇的中國第二大劇種。
評劇於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流行農村,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因其精彩程度和所受青睞之廣,繼而迅速被流傳至東北地區,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洪影、小白玉霜、筱俊亭、魏榮元等著名演員,至今,評劇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的基礎上,亦被逐漸更為廣泛的傳播。
對於「評劇」的稱謂之源甚多,一說認為是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采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
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承「洪派」藝術傳「評劇」經典
張俊玲女士名如其人,是當前評劇界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其1976年考入劇團,先學旦角後改學小生。1981年拜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洪派」表演藝術創始人洪影先生(1930年5月-2012年6月,評劇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評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為師。
張俊玲從藝四十多餘來,在恩師的精心培育下,很好繼承了《劉伶醉酒》、《楊乃武與小白菜》、《周仁獻嫂》、《梁山伯與祝英台》、《六國封相》等洪派藝術經典劇目;又秉承洪派藝術精髓,結合自身特點,主演了《紅龍泉》、《成兆才》、《香妃與乾隆》、《玉簪記》、《良宵》、《新人面桃花》、《從春唱到秋》等新創劇目,塑造了眾多不同年代、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同時張俊玲首開用評劇藝術演繹西方經典先河,2014創作了《哈姆雷特》飾演「哈姆雷特」,將評劇藝術帶到美國,在華盛頓、紐約、亞特蘭大等地巡回演出,深受歡迎,使得中華評劇藝術驚豔於世界舞台。
對於張俊玲的表演,諸多資深人士認為其表現力瀟灑大方、真摯細膩、尤其她的唱腔似行雲流水,獨樹一幟,被譽為「渾身絕無脂粉氣,只留英氣在眉梢」,諸多由她領銜主演劇目在戲劇界廣受好評,是評劇女「小生」的領軍人物,其作品更被定義為當世殿堂級經典之作。
忙而不亂,動而不匆
張俊玲認為:戲曲的唱與舞是融合在一起的,戲曲中的舞貫穿舞台表演的全過程。戲曲舞蹈的功能是使戲曲的歌唱、念白形象化,具有行動性、裝飾性、抒情性,達到傳神敘意。因此,如何利用傳統舞蹈的手段來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構成富於詩意舞蹈化的意象,使舞台上的各種形態節奏鮮明,韻律優美,線條明麗,具有雕塑美和豐富的表現力,使人物形象具有生動優美的藝術魅力,達到虛實相生、意境深遠的詩的境界。
作為「洪派」藝術的嫡系傳人,張俊玲為記者展現了「洪派」表演要領的秘籍:忙而不亂,動而不匆,節奏強烈,層次分明。並進一步解讀:把戲劇動作與舞蹈動作高度結合起來,把最佳的美好形態的外化,把美好正確的理念傳遞給觀眾,這恰恰是戲曲的生命和意義所在。
由張俊玲領銜的評劇《良宵》改編於名劇《馬寡婦開店》,已風靡舞台十餘年,深受觀眾所喜愛,該劇演繹了唐代名相狄仁傑的情感故事,其中「夢境」一場戲是《良宵》中的重頭戲,男女主演邊舞邊唱,表達了狄仁傑夢境裏表達出內心中對愛情的憧憬與美好的想象,這一段唱腔要求邊舞邊唱,在要求兩位演員之間的默契程度的同時,要求舞蹈動作要達到與唱腔的完美契合,要求演員氣息的合理運用、對動作和表情的處理,力求完美和諧。
其中頗為令人叫絕的一句唱詞是「拋卻了悶懨懨一番說教」,時男女主演在舞蹈動作中,舞步融入了現代交誼舞的元素,在原本程式化的動作基礎上,加以提煉與豐富,既讓觀眾從中感受到了傳統藝術的匠心智慧,也看到了新編劇目中繼承創新的態度與決心。
《良宵》中,以張俊玲飾演的狄仁傑為首的演員們,無論從身形表演還是唱腔韻味,均將評劇藝術的優美身形、悅耳音調精華淋漓盡致地展現與觀眾面前,此間節目已然超越了語言的界限,將藝術的感染力震撼地表現了出來,不遜於歐美舞台藝術所造就的璀璨。
偉大的戲劇家蕭伯納說:「觀眾不但花錢看戲而有所得,而且所得到的乃是對自己有永久價值的東西。」這句話的內涵被中國藝術家張俊玲深刻地體現出來,詮釋了一位藝術家對事業的純粹情愫。
使命與擔當
身兼多重身份的張俊玲,在業已「揚名立萬」之時,不忘身上的使命和擔當,即為評劇培養年輕人才。經她悉心培養的年輕演員已經在全國很多劇團成為優秀演員,並在全國屢獲金獎等榮譽。更為令人驚豔的是,她在一些幼稚園建立「評劇傳承基地」,培育出一批評劇幼苗,並紛紛獲得全國、省級戲曲小梅花金獎,豐富了孩子們的同年,更為評劇藝術的承傳發展、普及推廣做出了傑出貢獻。
張俊玲表示:「洪派」藝術做為評劇小生流派中重要的一部分,從洪影先生開始,一直堅持以「在秉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為不變的宗旨,始終堅持在不失傳統的前提下,堅持與時倶進,堅持追求創新。因此,作為肩負洪派傳承責任的一代戲曲演員,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在傳統與現代理念的沖突與發展中,發揚「洪派」藝術特色,真正意義上實現戲曲藝術的傳播和弘揚,堅持中華傳統戲曲文化的自信,以及積極培養後備人才,是我們這一代戲劇表演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使命與責任。
路漫漫其修遠兮,藝術之路道阻且長,相信通過我們所有戲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定會建設好戲曲藝術蓬勃發展的未來,服務於大眾。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洪洋
在中國眾多的文藝表演形式中,北方的「評劇」因傳播廣泛,受眾率極高而被廣大觀眾鐘愛,在藝術領域占有著獨特的地位。張俊玲女士作為當前評劇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海內外的中華文化圈所熟知,她在從藝四十餘年的曆程中,不僅以精湛的表演征服了觀眾,更為華夏文化贏得了眾多令人欽羨的榮耀。本刊顧問、著名養生大師楊奕女士評價張俊玲:看她的表演,人們可以得到愉悅的心情,有利於養生。
中國戲劇第二大劇種——評劇
評劇,流傳於中國北方,是漢族傳統戲曲劇種之一,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亦有觀點認為其是僅遜於京劇的中國第二大劇種。
評劇於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流行農村,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因其精彩程度和所受青睞之廣,繼而迅速被流傳至東北地區,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洪影、小白玉霜、筱俊亭、魏榮元等著名演員,至今,評劇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的基礎上,亦被逐漸更為廣泛的傳播。
對於「評劇」的稱謂之源甚多,一說認為是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采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
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承「洪派」藝術傳「評劇」經典
張俊玲女士名如其人,是當前評劇界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其1976年考入劇團,先學旦角後改學小生。1981年拜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洪派」表演藝術創始人洪影先生(1930年5月-2012年6月,評劇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評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為師。
張俊玲從藝四十多餘來,在恩師的精心培育下,很好繼承了《劉伶醉酒》、《楊乃武與小白菜》、《周仁獻嫂》、《梁山伯與祝英台》、《六國封相》等洪派藝術經典劇目;又秉承洪派藝術精髓,結合自身特點,主演了《紅龍泉》、《成兆才》、《香妃與乾隆》、《玉簪記》、《良宵》、《新人面桃花》、《從春唱到秋》等新創劇目,塑造了眾多不同年代、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同時張俊玲首開用評劇藝術演繹西方經典先河,2014創作了《哈姆雷特》飾演「哈姆雷特」,將評劇藝術帶到美國,在華盛頓、紐約、亞特蘭大等地巡回演出,深受歡迎,使得中華評劇藝術驚豔於世界舞台。
對於張俊玲的表演,諸多資深人士認為其表現力瀟灑大方、真摯細膩、尤其她的唱腔似行雲流水,獨樹一幟,被譽為「渾身絕無脂粉氣,只留英氣在眉梢」,諸多由她領銜主演劇目在戲劇界廣受好評,是評劇女「小生」的領軍人物,其作品更被定義為當世殿堂級經典之作。
忙而不亂,動而不匆
張俊玲認為:戲曲的唱與舞是融合在一起的,戲曲中的舞貫穿舞台表演的全過程。戲曲舞蹈的功能是使戲曲的歌唱、念白形象化,具有行動性、裝飾性、抒情性,達到傳神敘意。因此,如何利用傳統舞蹈的手段來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構成富於詩意舞蹈化的意象,使舞台上的各種形態節奏鮮明,韻律優美,線條明麗,具有雕塑美和豐富的表現力,使人物形象具有生動優美的藝術魅力,達到虛實相生、意境深遠的詩的境界。
作為「洪派」藝術的嫡系傳人,張俊玲為記者展現了「洪派」表演要領的秘籍:忙而不亂,動而不匆,節奏強烈,層次分明。並進一步解讀:把戲劇動作與舞蹈動作高度結合起來,把最佳的美好形態的外化,把美好正確的理念傳遞給觀眾,這恰恰是戲曲的生命和意義所在。
由張俊玲領銜的評劇《良宵》改編於名劇《馬寡婦開店》,已風靡舞台十餘年,深受觀眾所喜愛,該劇演繹了唐代名相狄仁傑的情感故事,其中「夢境」一場戲是《良宵》中的重頭戲,男女主演邊舞邊唱,表達了狄仁傑夢境裏表達出內心中對愛情的憧憬與美好的想象,這一段唱腔要求邊舞邊唱,在要求兩位演員之間的默契程度的同時,要求舞蹈動作要達到與唱腔的完美契合,要求演員氣息的合理運用、對動作和表情的處理,力求完美和諧。
其中頗為令人叫絕的一句唱詞是「拋卻了悶懨懨一番說教」,時男女主演在舞蹈動作中,舞步融入了現代交誼舞的元素,在原本程式化的動作基礎上,加以提煉與豐富,既讓觀眾從中感受到了傳統藝術的匠心智慧,也看到了新編劇目中繼承創新的態度與決心。
《良宵》中,以張俊玲飾演的狄仁傑為首的演員們,無論從身形表演還是唱腔韻味,均將評劇藝術的優美身形、悅耳音調精華淋漓盡致地展現與觀眾面前,此間節目已然超越了語言的界限,將藝術的感染力震撼地表現了出來,不遜於歐美舞台藝術所造就的璀璨。
偉大的戲劇家蕭伯納說:「觀眾不但花錢看戲而有所得,而且所得到的乃是對自己有永久價值的東西。」這句話的內涵被中國藝術家張俊玲深刻地體現出來,詮釋了一位藝術家對事業的純粹情愫。
使命與擔當
身兼多重身份的張俊玲,在業已「揚名立萬」之時,不忘身上的使命和擔當,即為評劇培養年輕人才。經她悉心培養的年輕演員已經在全國很多劇團成為優秀演員,並在全國屢獲金獎等榮譽。更為令人驚豔的是,她在一些幼稚園建立「評劇傳承基地」,培育出一批評劇幼苗,並紛紛獲得全國、省級戲曲小梅花金獎,豐富了孩子們的同年,更為評劇藝術的承傳發展、普及推廣做出了傑出貢獻。
張俊玲表示:「洪派」藝術做為評劇小生流派中重要的一部分,從洪影先生開始,一直堅持以「在秉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為不變的宗旨,始終堅持在不失傳統的前提下,堅持與時倶進,堅持追求創新。因此,作為肩負洪派傳承責任的一代戲曲演員,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在傳統與現代理念的沖突與發展中,發揚「洪派」藝術特色,真正意義上實現戲曲藝術的傳播和弘揚,堅持中華傳統戲曲文化的自信,以及積極培養後備人才,是我們這一代戲劇表演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使命與責任。
路漫漫其修遠兮,藝術之路道阻且長,相信通過我們所有戲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定會建設好戲曲藝術蓬勃發展的未來,服務於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