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竇淼 圖|汪菲
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它們不僅是一個地區的名片,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記憶,其中所蘊含的,是童年至今的不變味道,和與此相關的一個個值得回味抑或深藏的瞬間。武陵人懷念在桃花源的過往,卻不可再度身臨,我們深愛的缽(讀音:波)子菜,卻可以很幸運地隨時擁有。
古城常德
「常德」古稱「武陵」、「朗州」,位於湖南的西北部,擁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記載,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先人「蚩尤、善卷」等均有遺跡,一說「孟姜女」的故鄉也在此地;「李白、劉禹錫、柳宗元、范仲淹、朱熹、王陽明」等大家,在這裡留下了1500多首詩歌,藝術大師「黃永玉」是現代常德人的驕傲。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對「世外桃源」的餐飲有記載:「……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據考證,「世外桃源」即是現在的湖南常德地區,這裡的「常德米粉」征服了它所觸及的每一位食客,而讓當地人更為鍾愛的是「缽子菜」,有俗語:「不願朝中為駙馬,只要燉缽爐子咕咕嘎」。湖南省非遺「常德缽子菜」,是宴請親友的必備美食。
歷史悠久的「常德缽子」菜
常德「城頭山」曾出土5000年前的陶釜和陶鼎,即當今缽子的「前輩」,甲骨文的「福」字猶如「缽子」的形狀,「缽子菜」也因此很有文化歷史底蘊。缽子菜又稱「燉缽爐子菜」、燉缽菜、火鍋,是湖南湘菜系傳統的名菜。「缽子」所使用的烹調方法在陶器發明的新石器時期就早已出現,直到青銅時代,那時的炊器是「鼎」,《韓詩外傳》中記敘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鐘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在鼎的四周,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就是古代先民「烹於斯、食於斯」炊、食合一的鼎食文化的特徵。
常德桃源「缽子菜」是將初步烹製好的原料,用陶製的燉缽、砂鍋或金屬小鍋盛裝,隨小火爐上桌,由食者邊煮邊吃,這種方式更加完好地保留着古代先民「鼎食文化」的古樸遺風,形式多樣,味道豐富,製作簡便,出菜快捷。
無缽不成宴
常德桃源民謠曰:「不願朝中為附馬,只要燉缽爐子咕咕嘎。」常德桃源人癡迷缽子菜從古至今,未嘗中斷。
其一,是常德桃源地處湘北,北方是遼闊的江漢平原,對於北方南下的寒流毫無屏障,可長驅直入,冬春寒冷潮濕,滴水成冰;而又地處洞庭湖區,地勢低洼,夏秋濕熱,炎熱時達38攝氏度以上。缽子菜正好能驅寒去濕,增進食慾。
其二,此烹食方式,是一種多湯菜餚,主料酥爛、鮮嫩,能夠較好地保持菜餚的色、香、味,汁濃味鮮。且常德人素來喜愛熱食,有「一滾當三鮮」之說,味覺的最佳溫度是70攝氏度,缽子菜滿足了人們的品味要求。
其三,製作的原料都取材於本地所產的水鮮、畜禽、時蔬等,常德人家中都會做,來了客人都要做幾個缽,否則不成敬意。
秋冬季爐火熊熊,缽內熱氣翻騰、香氣四溢,驅盡寒氣,即便在炎熱的盛夏,常德桃源人的甑缽爐子照樣燉得熱氣騰騰,春主生發,人們被缽子們刺激地酣暢淋漓,胃口大開,佐以美酒,則更有利於氣血流通,達到養生效果,所以常德人樂此不疲。
王謝堂前亦驚艷
「缽子菜」既是一種餐飲方式,又是一種烹調方法,讓食者邊煮邊吃,還可以根據食者的嗜好將一些新鮮蔬菜、香菜、麵條等下入其中,搭配可多種多樣,而且對小火爐的火力控制也有講究,先用大火燉,後用小火熬,其味先是濃鮮,吃到最後湯汁漸微,只剩一些油汁,干香的風味乍起,香辣、辛香、濃鮮是缽子菜永恆的主題。
缽子菜多為就地取材的極普通的雞、鴨、魚、肉、水產、蛋類、豆類、豆製品及各種時疏、乾菜等,現在也出現了用海鮮原料所做的缽子菜、火鍋菜,可葷可素,選料廣泛,主輔料搭配又非常豐富隨意,可以說無所不能燉。從它的主料前期處理的方法來看,可以用白煮、燴、氽、炸、煸炒、紅燒、黃燜、紅煨、等方法,進行前期製作然後燉製。
「常德桃源缽子菜」承傳着祖先古老的飲食文化,啟於遠古時代,夾帶着沅江畔的泥土芳香,曾幾何時被重臣曾國藩帶入過大內御膳,愛新覺羅·啟隆先生謂之:德善家中尋常宴,王謝堂前亦驚艷。
在人們嚮往回歸自然,追求鄉土風味為時尚的今天,這支古老的湘菜奇葩,持續煥發着令人慾罷不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