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文港
自踏入龍年後,內地的首個工作日(2月18日)適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頒布5周年。也就在同一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亦在深圳召開。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致詞時表示,要攜手港澳加快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省長王偉中亦指出,希望港澳與廣東攜手深化產業科技等重點領域合作,合力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引領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早年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肩負着為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探索新發展道路的先鋒角色。在新征程上,建設好大灣區不僅是廣東高度倚重的工作“抓手”,亦是港澳兩個地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歷史契機和重要切入點。
建設取得非凡成績
過去5年來,即使面對新冠疫情,大灣區的經濟增長仍能保持穩步向上的趨勢。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的GDP逾13萬億元人民幣,較5年前增長逾2萬億元人民幣;以單獨經濟體比較,大灣區躋身世界主要經濟體前10名,與意大利、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處於同一體積;以人均GDP計算,2022年,大灣區人均GDP約為2.25萬美元,逼近國際上中等發達國家的門檻。隨着通關後港澳和廣東省經濟大幅反彈,相信2023年大灣區的相關經濟數據將會進一步上升。
過去5年來,大灣區在推動基礎設施的“硬聯通”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2023年,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載客量超過2,000萬人次,創下通車以來的紀錄,通關後不少香港居民搭高鐵北上消費,已成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23年1月1日和7月1日,“澳車北上”和“港車北上”相繼實施;去年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的車輛超過326萬輛次,其中“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的數量累計超過139.5萬輛次,佔車流總量超過四成。隨着大灣區的“一小時生活圈”構想加速實現,其推動了城際間經貿和社會的加速融合,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求學、居住、養老的情況更趨普遍。
過去5年來,大灣區在推動規則銜接和制度對接的“軟聯通”方面,亦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舉措,加緊打通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四流”。例如,“滬港通”“深港通”實施以來,出現不斷擴大互聯互通的產品類別;“跨境理財通”於2021年9月推出,率先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和港澳之間試行。2024年2月初,內地與香港金融監管機構聯合推出“三聯通、三便利”的合作計劃,優化大灣區“跨境理財通”的運作機制,讓港澳居民更便利使用大灣區跨境金融服務。
科創領域方面,內地推動科研資金“過河”香港使用,截至2022年10月,大灣區其他城市有超過4億元人民幣科研資金過境到香港;內地亦批准就放寬人類遺傳資源過境香港作科研用途,以及促進港深之間就科研儀器和設備實現開放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在過去幾年先後就前海、橫琴、南沙、河套這四個國家級粵港澳重點合作區制定總體方案和實施規劃,讓其擔當起合作平台和制度創新的“橋頭堡”,借助港澳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優勢,在引領大灣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上“先拔頭籌”,為國家構建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先行先試。當中,河套深港合作區是大灣區內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合作平台。國務院於去年8月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彰顯了中央對河套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亦創造了一個新契機,加速推進河套深港合作區的共同開發和協同創新。香港,也在加快建設北部都會區。
全速推進市場一體化
筆者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國內經濟發展水平領先、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在經歷了5年起步發展階段後,又重新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朝着下一個5年乃至2035年遠期發展目標邁進。粵港澳三方除了要加緊落實《規劃綱要》中的全方位部署,包括積極推動“四流”在區域內的便捷流通,出台更有利於港澳居民在大灣區發展的細化政策措施外,更要以此為契機研究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的水準,這是促進粵港澳經濟實現深度融合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方面,粵港澳應繼續以“灣區標準、灣區認證”為契機,加緊推進大灣區內規則銜接和制度對接,讓港澳兩個特區可以享有更大的經濟腹地,讓港商及外資企業更便利地拓展大灣區及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而廣東省各城市亦可藉助港澳與國際接軌的成熟經驗,提升自身的產業發展層次,並透過港澳的國際化商貿平台“走出去”。
另一方面,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國家賦予大灣區發展定位的重中之重,既是香港增強發展動能的有效方法,亦是其擺脫近年財政收支壓力的根本途徑之一。
因此,加快科創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已成為深化大灣區內創新鏈合作的客觀要求和當務之急,讓粵港澳在更大平台上實現優勢互補。香港可發揮基礎研發的雄厚實力,並藉助北部都會區的策略性布局和鄰近深圳的邊境地理優勢,在加強創科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環節上開展密切的跨境協作,以及用好大灣區完善的供應鏈以及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打造全鏈條式的創新生態系統,將北部都會區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技術策源地,推動“灣區智造”在國際市場上跨越式發展。
來自:信報
(作者係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13/EVRvXA6NdXBSNg2jfFLm7ykWeNFRAzmkvhf.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周文港
自踏入龍年後,內地的首個工作日(2月18日)適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頒布5周年。也就在同一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亦在深圳召開。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致詞時表示,要攜手港澳加快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省長王偉中亦指出,希望港澳與廣東攜手深化產業科技等重點領域合作,合力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引領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早年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肩負着為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探索新發展道路的先鋒角色。在新征程上,建設好大灣區不僅是廣東高度倚重的工作“抓手”,亦是港澳兩個地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歷史契機和重要切入點。
建設取得非凡成績
過去5年來,即使面對新冠疫情,大灣區的經濟增長仍能保持穩步向上的趨勢。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的GDP逾13萬億元人民幣,較5年前增長逾2萬億元人民幣;以單獨經濟體比較,大灣區躋身世界主要經濟體前10名,與意大利、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處於同一體積;以人均GDP計算,2022年,大灣區人均GDP約為2.25萬美元,逼近國際上中等發達國家的門檻。隨着通關後港澳和廣東省經濟大幅反彈,相信2023年大灣區的相關經濟數據將會進一步上升。
過去5年來,大灣區在推動基礎設施的“硬聯通”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2023年,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載客量超過2,000萬人次,創下通車以來的紀錄,通關後不少香港居民搭高鐵北上消費,已成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23年1月1日和7月1日,“澳車北上”和“港車北上”相繼實施;去年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的車輛超過326萬輛次,其中“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的數量累計超過139.5萬輛次,佔車流總量超過四成。隨着大灣區的“一小時生活圈”構想加速實現,其推動了城際間經貿和社會的加速融合,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求學、居住、養老的情況更趨普遍。
過去5年來,大灣區在推動規則銜接和制度對接的“軟聯通”方面,亦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舉措,加緊打通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四流”。例如,“滬港通”“深港通”實施以來,出現不斷擴大互聯互通的產品類別;“跨境理財通”於2021年9月推出,率先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和港澳之間試行。2024年2月初,內地與香港金融監管機構聯合推出“三聯通、三便利”的合作計劃,優化大灣區“跨境理財通”的運作機制,讓港澳居民更便利使用大灣區跨境金融服務。
科創領域方面,內地推動科研資金“過河”香港使用,截至2022年10月,大灣區其他城市有超過4億元人民幣科研資金過境到香港;內地亦批准就放寬人類遺傳資源過境香港作科研用途,以及促進港深之間就科研儀器和設備實現開放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在過去幾年先後就前海、橫琴、南沙、河套這四個國家級粵港澳重點合作區制定總體方案和實施規劃,讓其擔當起合作平台和制度創新的“橋頭堡”,借助港澳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優勢,在引領大灣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上“先拔頭籌”,為國家構建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先行先試。當中,河套深港合作區是大灣區內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合作平台。國務院於去年8月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彰顯了中央對河套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亦創造了一個新契機,加速推進河套深港合作區的共同開發和協同創新。香港,也在加快建設北部都會區。
全速推進市場一體化
筆者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國內經濟發展水平領先、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在經歷了5年起步發展階段後,又重新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朝着下一個5年乃至2035年遠期發展目標邁進。粵港澳三方除了要加緊落實《規劃綱要》中的全方位部署,包括積極推動“四流”在區域內的便捷流通,出台更有利於港澳居民在大灣區發展的細化政策措施外,更要以此為契機研究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的水準,這是促進粵港澳經濟實現深度融合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方面,粵港澳應繼續以“灣區標準、灣區認證”為契機,加緊推進大灣區內規則銜接和制度對接,讓港澳兩個特區可以享有更大的經濟腹地,讓港商及外資企業更便利地拓展大灣區及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而廣東省各城市亦可藉助港澳與國際接軌的成熟經驗,提升自身的產業發展層次,並透過港澳的國際化商貿平台“走出去”。
另一方面,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國家賦予大灣區發展定位的重中之重,既是香港增強發展動能的有效方法,亦是其擺脫近年財政收支壓力的根本途徑之一。
因此,加快科創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已成為深化大灣區內創新鏈合作的客觀要求和當務之急,讓粵港澳在更大平台上實現優勢互補。香港可發揮基礎研發的雄厚實力,並藉助北部都會區的策略性布局和鄰近深圳的邊境地理優勢,在加強創科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環節上開展密切的跨境協作,以及用好大灣區完善的供應鏈以及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打造全鏈條式的創新生態系統,將北部都會區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技術策源地,推動“灣區智造”在國際市場上跨越式發展。
來自:信報
(作者係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13/EVRvXA6NdXBSNg2jfFLm7ykWeNFRAzmkvh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