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趙欣)3月15日報道:大館當代美術館呈獻美國著名藝術家莎拉·摩里斯(Sarah Morris)的全新展覽“莎拉·摩里斯:誰是誰”,展出由她執導的長片《ETC》,配以利安·吉利克(Liam Gillick)的原創音樂;以及一幅全新委約的壁畫《力寶 [保羅·魯道夫]》。
展覽將於2024年3月16日至4月14日,在賽馬會藝方三樓展廳舉行。屆時,大館亦將在檢閱廣場展出全新委約作品《TXJSQE》,為大館“55 平方米”系列作品之一。
莎拉.摩里斯《ETC》,2024 年,4K, 79 分 17 秒,© Parallax,由M+和大館當代美術館聯合委約由M+與大館當代美術館聯合委約的焦點作品《ETC》,將由M+幕牆移至大館當代美術館,並首次以裝置藝術形式、配合利安·吉利克的原創音樂放映。《ETC》是摩里斯的第十六部電影,攝於2023年春天的香港,記錄了城市的某個特定時刻。電影將城市的電子和數碼生活形象化,同時延續了藝術家對地方互聯性的研究。
莎拉.摩里斯,《ETC》,2024 年,4K,79 分 17 秒 ,© Parallax,M+及大館當代美術館委約創作(攝影:Kitmin Lee)電影標題《ETC》饒有趣味地以電子提款卡(ETC)“易通財”的英文簡稱命名。這種卡由著名平面設計師石漢瑞(Henry Steiner)於1979年為滙豐銀行設計,相當於今天的自動提款卡。
電影展示香港多個貿易、金融和政府樞紐,包括深水埗鴨寮街、亞洲貨櫃物流中心、滙豐銀行總部和立法會綜合大樓,以及多個鮮為人知的地方。在片中亮相的亦有多位本地名人,如平面設計師石漢瑞、建築師木下一(James H. Kinoshita)及演員何超儀,以及日常物品,如貨幣、水桶、的士、水果、扶手電梯、筆等。
除了作品《ETC》外,展覽同時展出一幅全新委約的場域特定壁畫《力寶[保羅·魯道夫]》,重新想像香港金鐘力寶中心這座特色地標。在展廳以外,摩里斯和史葛·金(Scott King)亦為大館“55平方米”系列創作全新委約作品《TXJSQE》,於大館檢閲廣場展出。
莎拉·摩里斯與史葛·金,《TXJSQE》,2024 年,
大館當代美術館委約創作
(攝影:Kitmin Lee)大館藝術主管皮力博士表示:“大館當代美術館很榮幸能與本地矚目博物館M+合作,共同委託莎拉·摩里斯創作《ETC》。我們很高興這部作品能先於M+巨型幕牆上放映,再轉而到大館展出。我們邀請觀眾前來大館當代美術館駐足細看每格畫面,連同特製的原創配樂,享受另一維度的觀賞體驗。”
大館藝術主管皮力博士(本刊記者 趙欣 攝)大館特約策展人Tobias Berger 表示,是次展覽“誰是誰”源於莎拉·摩里斯製作的香港電影《ETC》。香港經歷變遷,仍然人煙稠密,各種各樣的人群、地點與結構都在緊密互動。而壁畫《力寶[保羅·魯道夫]》,以金鐘的地標建築力寶中心為素材,可説意義重大:在壯觀的外表背後,大廈匯聚了許多金融和貿易公司、各國領事館,還有著名的福斯特建築事務所——所有這些機構都各展其長,為後全球化世界作出貢獻。
大館特約策展人Tobias Berger觀眾還可參與不同公眾活動,深入了解藝術家。3月17日將有一場“大館對談:‘誰是誰’— Sarah Morris 與 Tobias Berger 對談”,隨後放映《有限與無限的遊戲》(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 2017)。
莎拉·摩里斯,《力寶[保羅·魯道夫]》,2024 年,牆上家用塗料,674 × 2095 cm,© Parallax, 大館當代美術館委約創作 (攝影:Kitmin Lee)日期:2024年3月16日至4月14日(每逢星期一閉館)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香港中環荷里活道10號大館 賽馬會藝方三樓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