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魏東升
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重要成員。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疆多措並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新時代新征程,2,500萬天山兒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團結一心、砥礪奮進,正滿懷信心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來最好成就
自古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鑄就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從“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到“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再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高度、全局視野對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決策部署,並將其確立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
習近平總書記心繫新疆穩定發展、情繫新疆各族人民,多次親臨新疆視察,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新疆工作,高度重視新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多次提到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始終將其作為事關新疆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要求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為做好新時代治疆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原創性論斷,強調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都要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這條主線。富民興疆,可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物質基礎。
2023年,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出台更好緊貼民生凝聚人心推動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確定了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五大戰略定位”,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新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更好建設美麗新疆注入了強大動力;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為新疆加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全區各族人民倍受激勵和鼓舞,倍感振奮和溫暖,倍增信心和力量!
回望過去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新疆保持了社會大局穩定、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2023年,新疆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8%,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45.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6%、8.4%。絕大部分經濟指標增速居全國前列,是近年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質效最好的一年。
今昔對比,新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族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群眾穿衣從“藍綠灰黑”到“天天變樣”,飲食從“只求溫飽”到“吃出健康”,居住從“籬笆土房”到“智能家居”,出行從“毛驢車”到“小汽車”,隱藏在眉尖的生存焦慮變成了掛在臉上的燦爛笑容。新疆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與日俱增。
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潤物細無聲的工作。深入開展文化潤疆,不斷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
新疆歷來就是多元文化薈萃的地區、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中華文明沃土,既推動了各民族文化發展,也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多元一體、多姿多彩的文化是新疆各族文學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來源。曾經,《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我們新疆好地方》等經典歌曲在大江南北廣泛傳唱;《冰山上的來客》《庫爾班大叔上北京》等優秀電影在全國家喻戶曉。如今,新疆文化藝術事業迎來繁榮發展新時期,長篇小說《本巴》獲得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舞蹈《爺爺的薩瑪瓦爾》榮獲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蹈獎;《花兒永遠這樣紅》《幸福來敲門》等各民族藝術家創作的文藝精品力作廣受關注;“新歌唱新疆”巡演、“我們的中國夢——文藝進萬家”等文藝演出活動廣泛開展,新疆各族群眾享受到了一場場文化盛宴。
新疆各民族文化在中華文化大花園裡爭奇鬥豔、姹紫嫣紅,得到有效傳承保護和繁榮發展。在新疆,十二木卡姆藝術、柯爾克孜史詩《瑪納斯》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維吾爾族《十二木卡姆》 、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柯爾克孜族《瑪納斯》等相繼搬上藝術舞台;民族樂器製作、桑皮紙製作、地毯織造等傳統技藝得到有效保護、發展。在新疆,維吾爾族“麥西熱甫”、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柯爾克孜族“庫姆孜彈唱會”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錫伯族“西遷節”、漢族“元宵燈會”等各民族傳統文藝活動廣泛開展;在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和農閑季節舉行摔跤、秋千、刁羊、賽馬、達瓦孜等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比賽和表演,各族人民共同參加、同場競技、深入交流,成為各族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來源。在新疆,自治區實施了“新疆文學原創和民漢互譯作品工程”,大量優秀文學作品翻譯出版了多個文版出版發行,自治區文聯就有5個語種、11個文學期刊。
此外,新疆自治區政府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西域都護府博物館等一批重點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成功舉辦新疆文化藝術節、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和自治區第十四屆運動會、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群眾文化活動9.3萬場次、惠及6,200萬人次。深入推進青少年“築基”工程,開展首屆“祖國情.中華行”新疆青少年愛國主義參觀學習活動。完成169.3萬青壯年農牧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培訓。穩步推進新疆伊斯蘭教中國化,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全面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信教群眾的正常宗教需求和合法宗教活動依法得到保障。依法依規加強宗教事務治理,促進了宗教和睦和諧。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的重要舉措,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然要求。2022年7月12日至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新疆時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在新疆,民族團結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用之不覺,失之難存,須臾不可或缺。庫爾班大叔“騎著毛驢上北京”的故事廣為傳唱,阿尼帕“養育4個民族19名孤兒”、王桂珍“30年無償照顧近300名各民族老人和留守兒童”等事跡感人肺腑,這些都是新疆各民族血濃於水、手足相親的生動寫照。
新疆堅持把民族團結作為最大的群眾工作,長期堅持、持續深化“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積極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積極構建各民族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廣大城鄉呈現出各民族你來我往、交流交心、關愛幫扶的喜人景象,已建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90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14個。天山南北湧現出一個個“團結村(社區)”“團結街道”“團結農場”“團結牧場”“團結學校”“團結市場”“團結渠”“團結林”,培育出兵團十四師一牧場、喀什古城、阿克蘇市王三街、伊寧市六星街等先進典型。
新疆始終把民族團結貫穿到校園教育、家庭教育等各個環節,校園中常態化開展“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聯繫學生、聯繫家長,與學生交朋友”活動,讓各民族孩子學在一起、玩在一起、成長在一起;組織2,653所學校、399.8萬名青少年學生與其他省區市青少年結對子、交朋友,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走進塔城地區塔城市新城街道哈爾墩社區,熱鬧的聲音不斷傳來。長條桌上,擺滿了烤包子、饢包肉等各式各樣的糕點、菜肴……身著各民族服飾的社區居民圍坐桌旁,一邊享用美食,一邊唱著歌,還有人跳起了舞。這是哈爾墩社區舉辦的“鄰里百家宴”,來自社區14個民族的幾十個家庭,帶著自家的特色美食相聚一堂。社區裡不少家庭門口都有一個“石榴牌”,上面畫著數量不一的小石榴。“石榴牌”上有幾個小石榴,就代表這個家庭有幾個民族。
這樣一幅新疆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溫馨畫面已經成為新疆民族團結的生動實踐和真實寫照。如今,隨著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實現全方位嵌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醞釀成休戚與共的濃厚情感。
為建設美麗新疆匯聚磅礴偉力
十八大以來,新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穩定紅利持續釋放,發展成果充分湧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不斷深化,各族群眾充分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深入人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新疆實踐,對於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深刻啟示。
新征程上,新疆面臨著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新疆自治區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表示,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將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疆各項工作的主線,始終把是否有利於強化中華民族共同性、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首要考慮,積極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為建設美麗新疆匯聚強大力量。
一是大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創建,鞏固發展各民族大團結的良好局面。辦好5個自治州、6個自治縣成立七十周年慶祝活動。廣泛開展疆內外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動,讓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二是促進宗教和睦和諧。堅持新疆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特別是宗教教職人員培養培訓,提升宗教事務治理能力。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障信教群眾正常宗教需求和合法宗教活動。依法推進去極端化,實現宗教健康發展。
三是扎實推進文化潤疆。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扎實推進青少年“築基”工程,引導各族幹部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五觀”,增進“五個認同”,推動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全面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和普及使用,持續鞏固提升各學段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成果,大力開展面向基層幹部、青壯年勞動力等人群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加快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歌舞之鄉”品牌塑造計劃,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實施一批重點遺跡遺址保護利用項目,全面推進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建設,深化文化和旅遊對外交流合作,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生動講好新疆故事。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中華民族大團結這道最美風景在天山南北愈發亮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疆篇章寫下生動注腳。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27/tohnB8BSrBh9TwqAaaFIrWQvfq3h4xoy8bD.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