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勇
立法會大會此前就“提速智慧城市社區設施建設,消除數碼鴻溝”議案做出辯論,民建聯、新社聯對此十分支持,筆者也想補充一些對於智慧城市與人工智能的看法。
有人認為,“智慧城市建設”與“消除數碼鴻溝”兩個目標是互相矛盾的,城市越智慧,將拉開更大的與難以使用智能科技人群之間的數碼鴻溝。不過我們認為,只要特區政府在設計智慧城市建設時做到兩點,即“更智能”“更易用”,便可使兩個目標並駕齊驅。
根據入境處此前調查結果顯示,本港有七成長者使用智能手機,我們很高興見到此比例對比十年前進步相當大。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多數長者使用智能手機是為聯絡家人,而不是搜尋資訊、使用智能服務,這與年輕人大為不同,說明本港不同人群之間尚有數碼鴻溝有待縮小。
如何合理、高效運用人工智能,長遠做到“全智能”式服務?入境處做出了很好的示例。現時,我們可以見到各大口岸過關通道有人工服務和自助通道,在提供更智能方式同時,也保留了較為“原始”的方式,讓市民能夠自行選擇過關方式。民建聯此前到澳門考察時,見到澳門橫琴和港珠澳口岸已經普及“兩地一檢”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進一步便利市民過關。未來,我們期望口岸能夠利用生物識別等科技,做到“無感過關”。讓口岸過關一步步從利用智能設施輔助,逐漸變成不需要人手的“全智能”。
近年來,特區政府在創科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令市民和企業都感到鼓舞,我們盼望香港各界一同建設智慧城市,也希望未來“智能”和“便利”能夠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區政府可以積極聯繫各局,通過打通各政府部門的資料和數據,為市民打造一站式服務。就如即將到來的區議會選舉,在選民登記方面,打通政府數據能夠便利市民登記資料及縮短工作人員查驗資料時間,令選民登記變得更加快速方便。
“更智能”“更易用”是推廣數碼科技的兩點重要原則,香港將繼續建設成為新一代數碼鴻溝更小的智慧城市。
(作者係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27/tfEHDLmzu7graXgyNC2sfJDTr41oOnZwgqR.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