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 麥美娟
關愛隊作為香港新生的社會服務體系,是促進香港政府與各個社區相聯繫的橋樑,肩負著為市民伸出援手的責任,亦在豐富市民精神生活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為進一步了解關愛隊在香港社區服務中發揮的作用,本刊邀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介紹關愛隊職能,並探訪了位於荃灣區的石圍角關愛隊及位於中西區的上環關愛隊,冀能向讀者展示香港不同區域關愛隊服務故事的一角。
行政長官在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在香港18區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以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支援地區工作和加強地區網絡。18區452隊“關愛隊”已於2023年第三季全面起動。
架構和組成
“關愛隊”由特區政府直接領導,當區民政事務專員為區內所有“關愛隊”的總指揮。特區政府把全港18區劃分成452個小區,並於每小區設立一隊“關愛隊”。“關愛隊”以團體為單位組成,每隊成員人數約8至12人,包括隊長和副隊長各一名。
團體須通過兩階段的遴選成為“關愛隊”:(一)團體甄選及(二)服務建議書評審。第一階段評審申請團體的資格,確保團體愛國愛港,能支持和配合政府的領導,具備一定地區網絡和服務經驗,擁有跨區域動員能力,並能凝聚和尋求社會資源。第二階段評審由通過首階段甄選的團體,就小區工作提交的服務建議書。
每隊“關愛隊”的服務期為兩年。特區政府會為“關愛隊”的承辦團體提供部分資源。視乎區情,每小隊兩年內可獲約80至120萬港元資助。申請團體亦會透過贊助、捐贈或內部資源運作“關愛隊”,以凝聚社區資源。
關愛服務
“關愛隊”的工作以小區為本,主要針對小區居民的需要提供服務。“關愛隊”小隊會深入民眾,直接接觸和服務小區居民。“關愛隊”提供的服務包括探訪或接觸長者戶及其他有需要住戶,例如劏房户、長期病患等,與他們建立聯繫,並為他們提供相關服務資訊、協助申請和預約公共服務;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家居或其他支援服務,例如協助簡單家居維修和清潔。此外,“關愛隊”會配合政府,推行不同活動,包括國民教育、政策宣傳以及大型地區節慶等活動,以凝聚社區。
截至2024年1月底,“關愛隊”合共探訪超過30,000個長者戶及其他有需要住戶,提供了超過7,000次簡單家居或其他支援服務,協助處理突發或緊急事故超過200次,並舉辦了超過1,700項地區活動。
“關愛隊”亦會協助處理突發和緊急事故,在事故發生時動員地區網絡,關心受影響人士的需要及提供適當援助。在2023年下半年颱風“泰利”、“蘇拉”及“小犬”吹襲期間,“關愛隊”支援臨時庇護中心的運作,協助受影響居民。在風暴吹襲前,“關愛隊”通過已建立的聯繫網絡向居民發放颱風資訊,包括提醒居民做好防風措施,並提供緊急救援中心等常用求助電話,讓市民可在有需要時迅速求助。“關愛隊”亦會參與善後工作,協助清理塌樹及垃圾,以及主動巡查街道,在發現水浸、交通燈損壞等情況後,通知有關部門,協助回復社區正常運作。
現時18區的“關愛隊”的服務對象包括少數族裔人士。但是,由於與少數族裔人士可能有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所以為進一步加強對少數族裔人士的支援和有效接觸少數族裔社群,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宣布會邀請每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各設立一隊“少數族裔關愛隊”,透過家訪或外展服務,主動接觸少數族裔住戶、了解他們的需要和提供專設的關愛服務。“少數族裔關愛隊”會與各區民政事務處和“關愛隊”合作,當18區的“關愛隊”在服務少數族裔人士時遇到困難,便可轉介予“少數族裔關愛隊”跟進;或在發生突發/緊急/災難事故後,向受影響的少數族裔人士提供協助。
“關愛隊”扎根地區,為居民解難排憂。在中央及香港社會各界支持下,政府順利落實完善地區治理方案。“關愛隊”是支援特區政府地區工作的服務隊伍,在完善地區治理下扮演重要角色,致力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4月號,標題有編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30/zZQIk6dB2RYoTHqZm7UmJZNYBUDIUJIK5BL.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