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香港立法會議員 李世榮
香港將進入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長者更好地安度晚年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議題。香港應合理劃分安老對象,大力普及樂齡科技,改善安老院舍設施,鼓勵跨境養老,為長者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高質量安老服務。
目前,香港人口高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按統計處預估,65歲或以上長者佔全港人口的比例於2039年甚至會超過30%,香港將進入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社會”。筆者落區,常聞長者感慨“夕陽無限紅,只是近黃昏”,很是揪心。筆者懇請政府全面、立體地制訂安老政策,有機結合社會福利、科技等不同方面去思考,著眼長遠,讓長者可以安享晚年,能夠“何須惆悵近黃昏”。關於安老政策,筆者認為要劃分對象,以健康及自理程度去改善相關配套措施,妥善解決如何培育安老人才、如何善用樂齡科技、如何協助院舍等問題。
面向健康長者普及樂齡科技
對於健康及自理程度高的長者,筆者認為要讓他們享受退休生活,更應鼓勵他們繼續發光發熱。推動樂齡科技長足發展,能有效提升銀髮族生活質素。樂齡科技是指以科技為基礎,針對長者的需求和問題所開發的產品和服務,旨在幫助長者更獨立、健康、舒適地生活,包括健康監測、家居自動化、社交媒體和通訊、方便長者購物和出行、娛樂和文化等不同範疇。民建聯於2022年12月訪問400名公屋住戶,包括長者及其家人,發現多達七成受訪者未聽過樂齡科技,部分較貧窮的基層長者甚至陷於“數碼鴻溝”。這種情況的出現,或基於他們“科技恐懼”心理,或由於技能上處於“一步慢,步步慢”的困境。
筆者建議,政府應設法力推樂齡科技更加普及,並且增撥資源予地區或慈善團體,以設立更多智能大使,讓長者遇到設施或應用程式問題時可以求助,漸漸形成“社區智能支援站”,服務更多長者;加強對有意學習數碼技能之長者的培訓,可透過關愛隊進行;參考關愛基金“資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以實踐電子學習”的成功經驗,為基層家庭長者提供購買數碼設備或網絡服務的津貼,讓他們能夠透過新科技享受退休生活。
採取多種措施關愛需要照顧的長者
對於需要照顧的長者,應針對性培育安老人才及協助院舍優化服務、改善樂齡科技在院舍或居家安老的應用等。
目前香港安老業及院舍正面對各種挑戰,人手問題正是業界十分頭痛的問題。業界人手長期短缺,很多保健員及護士離職,未必即刻能聘請新人,這導致其他仍在職的僱員須身兼數職“補位”。政府宜設立申報機制,讓院舍報備員工臨時出勤情況,以便院舍彈性安排人手,亦以防巡查時因人手不足而受處分,甚或考慮開放輸入外勞的限制。
協助院舍優化服務方面,政府早於2018年撥款10億港元設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合資格安老院舍及復康機構添置科技產品,筆者認為這項措施有助樂齡科技發展。不過考慮到香港現時安老政策方針是“居家安老、院舍後援”,現時“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的產品比較大型,例如電動護理床,社區安老長者較難在家布置使用,建議政府開放資助小型化、居家化的產品,相信可加強普及化。
推動跨境安老提供更多服務選擇
2023年11月,筆者在立法會提出“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規劃”議案,獲得各位議會同事一致通過。民建聯於2023年下旬向724名長者進行電話調查,結果發現有36.4%表示“有考慮過”到內地安老。港人到內地居住並非最近才出現的“潮流”,根據國務院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21年居住在內地31個省份的香港居民高達37萬人,最多港人居住的省份為廣東,其次為福建、上海、雲南。故筆者認為,面向香港安老需求推動跨境安老,既能滿足港人安老需求,又能實現內地和香港互利共贏。
首先,建議政府幫助長者“就地醫療”,不需兩地折騰。例如將醫療劵適用範圍擴大至住院服務及日間手術程序;為長居內地的長者新設“住院醫療補助金額”,設定每年上限五千港元或代支手術費用的指定百分比等等。其次,建議與內地各地政府及部門合作設立“銀樂村”。眾所周知,香港地少人多,在港安老是按“床位”計,但在內地是按“房間”計,如能在大灣區興建港式管理的安老小鎮,相信對香港長者十分具有吸引力。再次,建議兼顧“醫、康、養”。要實現“享老有社區,服務有平台,照顧有資源,支付有保險”,關鍵在於保險產品配套,政府可推動保險業界設計提供專門保險產品。最後,建議推進跨境安老要有長遠部署。勞工及福利局孫玉菡局長早前表示,特區政府正在與內地安老院舍洽談,未來將開放讓更多港人居住,院舍級別據稱為四星或以上。希望政府制訂一套符合香港長者需要的服務質素認證制度,包括院舍合資格護理或保健員的人手安排、藥物管理、硬件基礎設施等等,以迎合港人習慣的“Q嘜”(香港優質標誌局的簡稱)認證,提高對內地院舍的信心。
近年來,香港安老系統壓力日增,在可見的未來,銀髮族隨處可見。回憶過去,筆者當年很多精神具活力的老友記,有些已往彼岸,有些身體欠佳,激發筆者堅持致力關注及推動安老服務持續優化的決心,讓老友記、讓廣大長者能安度晚年,毋須惆悵近黃昏。
(標題為編者所擬,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