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林曉輝:大灣區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 宜盡快謀劃透過河套科技創新園區等盡早融合區內科技資源
文|林曉輝
最新數字顯示,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綜合實力再上台階。
據報道,2018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為10.8萬億元人民幣,5年增長了3.2萬億元人民幣。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入實施,尤其是2023年以來,圍繞“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廣東攜手港澳加快建設世界級大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建設成效明顯。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建設全面推進,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等“國之重器”相繼布局。大灣區已經擁有超過7.5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湧現出華為、騰訊、比亞迪、美的、格力等一批科技領軍企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二。
可以見到,大灣區戰略實施五年後,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的效應已愈發明顯,粵港澳三地各自發揮產學研方面的優勢,促進這些資源的整合,建立起一個協同創新的生態系統,有利於跨境合作、知識共享和創新成果的轉化。
而經濟總量的上升,也體現出大灣區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這些發達密集的產業鏈,大大便利了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合作,構建起創新鏈條,使科技成果能夠快速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大灣區戰略也促進粵港澳地區形成了更多新質生產力,促進了科技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本人期望三地政府繼續積極主動推進融合,盡快謀劃如何透過河套創新科技園區等,盡早融合區內的科技資源,盡全力將大灣區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樞紐。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環保從業員總會主席,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3/6foaUkc2bjpNelfDNYyF6sNpNu4kC2mfLoC.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