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8日上午率領台灣青年學子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盧溝橋參訪,並在盧溝橋上聽七七事變親歷者講述歷史。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帶領“大九學堂”的20名台灣青年學子,一早到宛平城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訪。先後參觀了記錄十四年抗戰正面戰場、敵後戰場、全民族抗戰的《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展,還參觀了講述台灣同胞50年抗日鬥爭的“台灣同胞抗日史實展”。看到陳列物中描述戰爭慘烈景象時,馬英九頻頻搖頭。在聽取《開羅宣言》介紹時馬英九強調,《開羅宣言》是國際條約。

馬英九表示,因為《開羅宣言》也出現在日本、美國、聯合國的條約集,是跑不掉的。有人說它不是條約,只是一個歷史性文件而已,這是完全沒有國際法常識的人,當然是條約。
結束了抗戰館的參觀後,馬英九來到盧溝橋,與曾親歷過1937年盧溝橋事變的老人鄭福來會面。

盧溝橋七七事變親歷者鄭福來說,他經常到橋上給年輕人講這段歷史,講歷史不是爲了延續仇恨,而是我們中華民族要獨立、要復興,銘記這段歷史不是延續仇恨,是要自信、自強。
鄭福來反復強調說,日本人挑起七七事變不是偶然,是早有預謀,是爲了侵佔全中國,盧溝橋是他們南下的要道。鄭福來講述中,馬英九緊緊握住他的手。馬英九隨後說,實地看盧溝橋事件發生地,感慨萬千。紀念七七事變,不能只是回顧歷史,最重要的還是要汲取教訓。

馬英九指出,現在的年輕人多半不知道當年我們到底為二戰勝利與世界和平做出多大的貢獻,當年這些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壯烈事蹟在87年後回顧,仍然令人熱血沸騰、肅然起敬。紀念七七事變,紀念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的目的在於感念先烈先賢的犧牲奉獻,我希望我們的年輕人能牢牢地記住這一點。

馬英九在參觀時,不時眼圈泛紅,頻頻向周圍人講解他所了解的抗戰故事。馬英九和這場戰爭的親歷者都反復強調,歷史是一面鏡子,要將這些事實告訴自己的子孫後代,但不是爲了延續仇恨,而是要自立自強,振興中華。
來源:鳳凰衛視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8/27YgJx5qUfPPLWtt0oXHWPg8J16Rci3NVgU.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