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莊|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前教授、紫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近年來,受國內外複雜環境影響,香港金融業受到一定程度衝擊,於是國際社會出現一些輿論,單憑局部的、個別的、短暫的金融和經濟現象,就妄論香港已經淪為國際金融中心“廢墟”“遺址”。對於香港而言,這種論調是站不住腳的,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是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無可比擬的獨特優勢,也是香港繼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最大底氣所在。
所謂“廢墟論”“遺址論”意在削弱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在世界不同的統計評估機構有關國際金融中心、國際競爭力的排名中,香港的位次確有所下降。据英國Z/Yen集團和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全球金融中心的年度報告》,在全球121個金融中心中,香港排名維持第4,新加坡排名第3,超越了香港。瑞士洛桑國際發展學院公布的《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顯示香港由第5跌至第7位,新加坡排第4位,也位居香港之上。去年,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表現不理想,全年集資額不足500億港幣,為20年來最低,甚至不如印尼,香港交易所也因此跌出全球前五大證券交易所之列。這些現象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產生了不利影響。
加之近年來美國一直企圖打壓、制裁、封殺中國,也波及到香港的金融市場。因擔心受累於大國博弈,一些美國企業暫時放棄來港上市和融資的計劃,有的在港美企開始裁員、縮減業務甚至撤出。美國及其盟友對香港的直接外來投資(FDI)也大幅減少,對新加坡卻大幅增加,使得大量資金湧入新加坡,這也是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排名超越香港的原因之一。美國還借關稅制裁香港。香港基本法第116條第1款規定“香港特區為單獨的關稅地區”,第151條亦訂明香港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和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APEC)等國際組織。但美國不顧國際貿易規則,於2020年單方面宣布不承認香港單獨關稅區的地位,英、加、澳等也緊步後塵,陸續中止了與香港之間的有關優惠關稅協議,損害了香港的正當利益。
有英國媒體披露,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得到指令,不斷製造謠言和散播虛假消息,目的就是唱衰中國,唱衰香港。其中有一齣戲的“唱法”是,中國在加入WTO後高速經濟增長已經乏力,中國經濟已經開始放緩、停滯,這是美國從“中國威脅論”之後轉向“中國停滯論”乃至“中國衰退論”的由來。此類輿論對香港的負面作用已經有所顯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際投資者對港信心和來港意願,為所謂“廢墟論”“遺址論”提供了“論據”。
香港特區政府對此要保持高度警惕,積極妥善應對,有效對衝負面輿論造成的不良影響,維護香港良好國際形象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例如,對於如何有效防止資金外流、繼續吸引外來資金來港,在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長表示“已於去年將沙特阿拉伯和印尼證券交易所納入認可交易所之列,便於其主板上市的企業在港第二上市”,建立了“港幣—人民幣双柜台股票交易机制”。例如,對於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糾紛,香港可以通過WTO的爭端解決機制處理。針對美國各項制裁,中國已經制定了《反外國制裁法》,但沒有列入基本法附件三,未能成為在香港特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香港特區可以與外交部特派員公署協商反制裁措施。對於美國宣布不承認香港單獨關稅區的地位,並強改“香港製造”為“中國製造”,香港可以通過WTO與美方交涉;香港在徵得中央政府的同意後也可以不承認美國的單獨關稅區地位;香港還可以在美國提起訴訟,要求澄清美國總統不承認香港單獨關稅區的法律理據,並請求法庭作出否定性的裁決。通過實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讓所謂“廢墟論”“遺址論”不攻自破,從而切實改善香港的國際排名狀況。
香港應進一步強化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
香港欲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金融領域中實現“彎道超車”,一條重要賽道就是進一步做大做強“離岸人民幣中心”。自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逐步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以來,香港在跨境貿易結算、計價、投融資、境外拆息、國際保險、儲蓄、銀行存款等方面離岸人民幣的運用已高達兩萬億以上。國際金融界認為,如果人民幣在香港達到一萬億的規模,香港就可以形成人民幣離岸中心。按此標準來看,經過十來年的發展,香港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
基本法規定港幣的發行權屬於香港特區政府,這是特區高度自治權的重要體現。同時為了維持港幣的穩定,基本法還規定“港幣的發行須有百分之百的準備金”,也就是說港幣發行要有等額的外幣作為擔保。按照《法定貨幣紙幣發行條例》、《外匯基金條例》等規定,有關“外匯”須為美元或其他外幣,外幣也包括人民幣。因此人民幣具有準備金的功能,這符合基本法有關規定,對港幣安全有積極意義。如果美國通過國內立法,禁止或限制香港將美元作為港幣發行的準備金,並對香港實行“長臂管轄”,美元也許就不能成為港幣準備金了。若出現這種極端情況,特區政府可以自行調整,用離岸人民幣取代或部分取代美元和其他外匯作為港幣發行準備金,以此化解危機。
除了交易和準備金的功能外,人民幣國際化的其他功能也不能忽略。例如,在上海合作組織數十個成員中,除中國、俄羅斯、印度、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較大國家外,一些中小國家與美西方關係緊張,不排除其貨幣可能遭到美國及其盟友攻擊的風險。與其用本幣結算,不如用一種穩定的國際貨幣。如果上海合作組織決定以離岸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可以減少用本幣結算交易對另一方帶來的風險,或許比歐元、英鎊、日元、瑞士法郎等國際貨幣穩定。由此,可以考慮將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設置在上海和香港,這既有助於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壯大,也有助於香港金融對外開拓。如果金磚國家組織願意仿效上海合作組織的做法,以離岸人民幣或本幣作為交易貨幣也是可行的。目前中國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這些國家通過香港開展離岸人民幣交易是現實所需,對香港金融對外開拓和發展也是利好因素。
警惕聯繫匯率制度對香港造成的潛在風險
聯繫匯率制度是香港貨幣制度的一大特點。港英時期,香港曾採用過五、六種不同的貨幣政策,包括港幣與英鎊掛鉤。在上世紀80年代中英談判期間,港幣動盪不安,港英當局迫於形勢作出與美元掛鉤的選擇,穩定了港幣,此為權宜之策。由於聯繫匯率制度有穩定港幣的作用,在香港回歸後,該制度繼續沿用,現已長達40餘年。
港幣與美元掛靠的聯繫匯率是一把雙刃劍。利者就是港幣具有與美元一樣的預期,不會隨意升值或貶值,可以提高國際社會對港幣的信任;弊者就是香港失去貨幣的自主性,失去了調控本地區貨幣的匯率和利率的自主權。同時,聯繫匯率受中美關係影響較大。中美關係較好時,聯繫匯率可以保持港幣穩定;但如果中美爆發衝突,美國可能通過聯繫匯率打擊港幣,並通過香港打擊中國,甚至引發國際金融危機。
在當前中美博弈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香港社會對缺乏自主性的港幣有三重擔心:一是擔心如果美元持續加息,香港要不要追隨?如果香港追隨,就可以讓房地產降溫,但又怕房地產過度降溫,產生“負資產”問題,而且加息也不利於股市,也不利香港企業擴大再生產。但如果香港不追隨,就會發生拋售港幣套息、港幣流失的後果。二是擔心如果美元後續減息,香港要不要也追隨?如果香港追隨,就會產生房地產價格攀升、市場失控的憂慮。如果香港不追隨,港幣就有升值壓力,這可能增加來港人士負擔,也不利於香港旅遊、酒店、餐飲等服務業復蘇。以上兩種情況都表明香港追隨美國的兩難。三是擔心美元貶值。美元強勢未必可以持久,目前美元升值醞釀著美元將來的貶值,美國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的可能性始終存在。美元貶值必然拖累港幣貶值,由此可能造成港幣購買力下降、香港市民財富貶值,導致通貨膨脹,甚至可能引發社會動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日本迫於美國壓力簽署《廣場協議》,此後出現二十多年的經濟迷失,這是香港必須汲取的教訓。
離岸人民幣中心對維護香港金融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香港未來的金融博弈可能不再單純是對抗國際金融炒家,還可能對抗受美國支持的國際金融勢力。鑒此,香港須有積極的、創新的防禦性思維,从戰略的高度看待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對香港金融安全的作用。
事實表明,港幣與美元掛鉤無法保持自主性,但港幣與離岸人民幣掛鉤可以得到相當程度的自主性。在離岸人民幣國際化後,產生內地的人民幣市場和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在確保內地金融安全和離岸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自由流通的情況下,港幣可考慮與離岸人民幣掛鉤,不再與美元掛鉤。這樣做既不影響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也不涉及修改基本法。一旦港幣與離岸人民幣掛鉤,中央將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有利於港幣的匯率和利率自主性政策,這也屬於香港高度自治權的範疇,香港就無需產生不必要的擔心。
一是與掛靠美元不同,港幣掛靠離岸人民幣不會影響港幣的自主性。在掛靠美元的情況下,美元加息,港幣也要加息,否則難以消除息差引起套息交易而造成的港幣流出問題;美元減息,港幣也要追隨,減了成為弱勢貨幣,不減成為強勢貨幣,產生不穩定的現象。在掛靠離岸人民幣的情況下,人民幣加息,離岸人民幣和港幣都可以不加息。例如:香港政府覺得有必要抑制樓價,就可以增加貨幣供應,也可以提高利率。增加貨幣供應,樓價便宜了,即使加息可能增加了按揭供樓的負擔,境外買家也可能入市。而供不起按揭的人可以改買為租,或等房價再跌時改租為買。這樣政府就可以自主通過增加供應的產業政策、提高利率的貨幣政策來實現同步調整,不必再受制於與美元的聯繫匯率。
二是離岸和在岸人民幣之間的貨幣是相同的,但由於兩者之間有防火牆,兩者的利率可以有所不同,只是與港幣的兌換價可能會有少量價差。
三是國家可以生產並向香港提供大量物美價廉的日用商品、農副產品和工業產品,滿足香港生產生活所需,不必擔心港幣貶值造成大規模通貨膨脹。
四是在香港已經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情況下,人民幣在香港是有可能自由流動兌換的。按照基本法的規定,發行港幣的準備金可以使用人民幣,作為外匯組成部分的離岸人民幣將起捍衛港幣匯率的作用。如果國際炒家狙擊港幣,香港離岸人民幣可以發揮捍衛港幣的作用;如果國際炒家狙擊香港離岸人民幣,在岸的人民幣也將發揮捍衛香港離岸人民幣的作用。當離岸人民幣成為一種國際貨幣時,中國政府長期持有美債的意義就不是很大了。中央可以逐步減持美債,折算成港幣,來購買港幣資產,包括但不限於比較低迷但有潛力的港股,回報率可能比美債高。
當前,香港正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只有在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獨特優勢的基礎上,既與內地金融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又堅持走國際化的道路,才能更好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4/4RSBxSU42krWsFapABRH5vR52EAIqwQviPm.jpe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