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錦輝
筆者在兩會期間,提交了多份政協提案,其中一份建議香港職訓機構,在大灣區開設分校培育中端技術和專業人才。國家“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包括金融、創科、貿易、航運、航空、知識產權、法律和調解及文化範疇等。但本港除了高端人才不足,中端職業人手方面亦出現空缺,包括在資訊科技、機電工程、建造、航空、海事及物流等行業,而人才是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
在輸入人才方面,特區政府已設有多項計劃,包括本港多間大學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開設分校,例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修讀其學士學位或以上的全日制課程畢業生,可以申請“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簽證來港工作。此外,針對中端人才,政府亦推出“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VPAS),容許指定學年來港修讀指定香港職業訓練局(下稱“職訓局”)全日制高級文憑課程的非本地生,在畢業後申請留港工作,投身與其課程相關的專業行業。
然而,政府在培育及吸納內地中端技術和專業人才來港填補人才空缺方面,仍未見足夠重視。就此,筆者建議職業培訓機構可以參考本地大學在內地開設分校的模式,在大灣區城市開設分校,為大灣區內的年輕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機會,進一步鞏固香港職專教育的優勢,培育出更多優秀的職業專才,建立更強大的職業人才庫,幫助推動香港以至國家的經濟發展。
據悉職訓局於2023年已在粵港合作共建的粵港澳大灣區特色職業教育園區內,成立內地首個運作中心──“職專教育服務(深圳)有限公司”。中心“旨在為粵港兩地搭建職專教育交流平台,透過各式各樣的交流和合作項目,協助更多年輕人了解國家發展,提升專業技能”。雖然此中心暫未提供任何培訓課程,但卻是一個起步點,可作為日後延伸本港職訓教育到內地的前哨站。不過,當前推動內地與香港在職專培訓上的最大阻礙主要是雙方在培訓體系上存在的差異。本港採用“資歷架構”,強調在特定職業領域中必須獲得相關的資歷和技能培訓。而內地實施“持證上崗”為主,即通過相應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認證考核方可從事相關職業。兩地在培訓內容和人員認證方面均迥然不同,互不承認。
筆者認為香港職訓機構若然要向內地擴展的話,所設的分校必須開設一些可同時取得內地與香港兩地認證的課程。目前,香港和內地之間存在學歷互認的機制,但主要集中在學士學位及以上學歷,為了促進兩地之間的職業技能人才流動,筆者建議擴大兩地學歷互認範圍,包括高級文憑等職業教育資歷。此舉有助促進兩地職業技術人才的流動和優勢互補。此外,當局也可以考慮擴大IANG中“非本地畢業生”的範疇,容許香港職業訓練機構內地分校完成培訓的畢業生也有資格申請來香港就業,豐富香港的技術及專業人才庫。
建議擴大兩地學歷互認範圍
最近,筆者獲邀訪問廣州華商學院,並與該院師生分享兩會精神,特別是大灣區人才發展議題。廣州華商學院是一間民辦高校,18年前由香港企業家創辦,初衷之一是促進兩地技術人才交流,以紓緩香港工業界人才荒的問題。在訪問期間,筆者了解到,學院取錄了不少“雙非” (即父母皆非香港永久居民但在港出生的港人)學員。“雙非”青年因為家庭多在內地,不少都在內地成長和讀書。筆者認為既然他們本來就是香港永久居民,特區政府可以創造條件吸納他們回港發展。事實上,政府由2015年開始設有吸引“二代港人”回流的計劃,鼓勵境外成長的港人二代回港發展。二代港人本身不是香港永久居民,他們成長環境大不相同,來港發展需時適應;而內地成長的“雙非”港人,本已經常兩地往來,更易適應本地生活,更值得吸納回流。
要為香港培育人才,應從教育階段開始。現時小、中、大學在大灣區已有學校提供銜接香港的課程,唯獨職訓一塊仍然空白。未來中端職業人手需求殷切,香港因出生人口下降,人手供應追不上需求,職訓機構在區內設校招生,開設兩地認可的職訓課程,對內地和雙非港人均具備吸引力。學生畢業後,不論是透過IANG來港,還是回流,均能為推動建設八大中心補充中端人才的供應。
(作者係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來源:《星島日報》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10/ToQZw2lcrjY10fwkMlEiNsFE6pzAd21Mfk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