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錦輝
2022年,基於“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術的ChatGPT橫空出世,風靡全球,各行各業爭相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寫作、程式設計、翻譯、繪畫等不同應用中都能大派用場。就此,“機器代人“的警鐘在職場中越來越響,不少人擔心自己的工作很快會被人工智能替代。在這種趨勢之下,學生在“生涯規劃”中要怎樣裝備自己呢?換句話說,在未來職場中,人類的核心能力是什麼呢?
溝通是各職位中最需要的技能
有研究報告指出,未來500多種工作會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當前軟件工程師96%的技能(特別是對程式語言的熟練程度)最終可能會被人工智能代替;同樣地,法律助理和財務官員等工作相關的技能也將受到高度關注。報告預測在人工智能支撐之下,未來上班一族(如工程師)的工作(如編碼)量將會大大縮減,而他們的工作時間會主要集中在群體協作和人與人之間溝通等任務上。人工智能的能力目益增強,未來職場將會出現不少新的工作類別,然而這些工作將會越來越依賴人際交往能力。
報告強調,“滿通”(Communication)已成為當前全球企業中各職位最需要的技能。即使工作上採用ChatGPT、Midjourney、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的從業者(工程師)、“指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技能至關重要,然而設計有效的“指示”很需要從業者與其他人進行有效潢通、推理和批判。報告顯示,超過七成的高層主管表示對他們的組織來說,“人頻技能”(Human Skills)比人工智能技能更重要。就“未來就業”方面,調查發現在10個就業率最高的職業中,78%將“人類技能”歸類為“重要”或“非常重要”評分級別,包括建立人際關係、多邊談判以及指導和激勵團隊等“軟”能力。
“人頻技能”培育與高等教育息息相關,尤其是“人文學”(Humanities)科目。但是全球多個發達經濟髓(例如香港)的中學教育則偏向重理輕文,例如英國的人文學科輿STEM學科正呈此消彼長之勢,參加英語和藝術專業入學考試的人數在2013至2018年間分別下跌兩成及一成五。在香港,人文學科佔總入大學報名人數的約10%,非人文主修生修讀人文學科作為通識選修或自由選修的人數一直偏低。另外,在近年的香港高中文憑考試中,人文學科(特別是歷史輿文壆)的選修輿報考人數持續萎縮。
另外,學生在報讀大學選科時,大多數會先考慮自己畢業之後的就業前景。未來職業的工資、穩定性、社會地位等因素往往都是他們考慮的首要條件。因此,很多學生都爭相報讀醫療、法律、會計、工程、計算機等專業學科,近年輿人工智能相關的學科更是炙手可熱。但在現實中,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擁有創造力、人文素養和批判思維等“軟”能力的人才在職場上被越加渴求。
工作慢慢趨向以“心”推動
“軟”能力需要人文學教育。人文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滿通能力、協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深化對人性、社會和文化的理解,並培育出機器無法取代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在這個數位化和智能化時代,人文學科專業的價值變得更加突出。因此,我們很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模式,擺脫過去急功近利的取向,讓社會、家長和學生明白什麼是未來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和“可持續核心競爭力”(Sustainable Core Competence)。過去,教育體系主要強調學生的學術成就和知識傳授,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但在現代社會中,單純的學術知識已經不再足夠。我們的教育體系需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思維和人際交往等非技術性能力。人文學科的學習可以培養壆生的批判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這些“軟”能力對於未來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至關重要,筆者認為香港政府在這方面的教育(包括職業培訓)不容忽視。
最後,筆者多年前便已認為“機器代人”是個僞命題。回望歷次“工業革命”,每次隨着新科技面世,傅統的工種會被淘汰,但與此同時新的工種會出現。人類的工作由過去的以“勞”推動逐步演變至今天以“腦”推動,而今天在人工智能的不斷進步之下,人類的工作慢慢趨向以“心”推動,需要的是從業者具備不同的“軟”能力。
(作者系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10/Kl4FffJMTrI9lVcvcqZFQw8ImNnjQQMCTlv.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