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蘇素
吃有什麼壓力呢?
在從前普遍糧食缺乏的社會,人們最大的擔憂是如何把肚子填飽,免受挨饑抵餓的折磨。吃的壓力就是吃不飽。
但是今天,食物已變得唾手可得,正餐多樣,零食泛濫,即沖飲料與速吃食品層出不窮,時刻誘惑着人的味蕾。吃的壓力就是要管住嘴巴,不要吃個不停。
進食帶來愉悅和安慰
食物這東西,既是必需品,也是調劑品。這不因為它自身的性質,而是出於你把它怎麼看待,例如一個速食杯麵,你把它作為午餐,它便是必需品,你把它放在工作中的休息時間,只想通過吃來舒緩工作煩擾,它就是調劑品,讓你調劑緊繃的情緒,轉換一個輕鬆的心情。
人在情緒不佳或心情低落時,便有一種動力要消除這種不適的感覺,進食是最簡單容易的方法。有研究指,吃進含碳水化合物、糖份與脂肪的食物(可說是所有的食物了),尤其是甜食,可令大腦釋出腦內啡肽和多巴胺,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屬於「快樂荷爾蒙」,可以使人感到心情愉快。
如果不斷要借進食來追尋快樂,會變成暴飲暴食,也是飲食失調。
關於飲食失調,有一個說法令我印象深刻。
有一位營養治療師說,在奶瓶哺育嬰兒的大環境下,人漸漸失去飲食的掌控權。
傳統母親餵哺母乳,嬰兒餓了便吃,吃夠就不吃,沒有食量的計算,母親也不會擔心是否有份量不足的問題。然而,當奶粉奶瓶使用普及後,奶量給訂了標準,餵奶的人無論是否母親本人,都會把奶瓶上某個容量刻度看成工作指標,如果嬰兒沒喝到已定的標準,自己將被視為失職,於是便用盡方法要嬰兒把奶喝完。嬰兒其實在不同的狀態下有不同的食量需求,但是現在只能適應別人給他的份量而無法按內在需要進食。
這是進食量掌控權的喪失,而且影響深遠。忽視內在需要的飲食態度,就為日後飲食失調的行動埋下不良的種子。
這樣看飲食失調的成因頗為獨到,但說法暫時未得到充分的驗證。
個人覺得,比較明顯的,是進食行為與安全感的連結。在母親或照顧者的懷抱中吃奶,嬰兒除了有飽食的滿足,還有身體被擁抱、被撫摸帶來的安全感,這就是他對快樂的體驗,影響到以後人生當感到無助、缺乏安全惑的時候,便傾向於追求食物的滿足,讓美食撫平焦慮,給情緒帶來安慰。
吃出來的糖尿病和脂肪肝
不過,進食除了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在人體裡還有其他的生化反應。
無論你吃什麼,或什麼原因進食,食物吃進了肚子,裡頭的碳水化合物都會分解成葡萄糖和其他糖類,腸道會把吸收到的葡萄糖釋放到血液中,由血液輸送至體內各處的組織器官。葡萄糖是水溶性的,只能在胰島素的幫助下才能通過細胞的油性細胞膜,來給各個器官提供能量。胰島素便是這樣使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下降,當胰島素偵測到血糖濃度下降,它也會停止分泌。
胰島素是幫助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的一種激素,人如果經常頻密進食,便會大量分泌胰島素來應付葡萄糖的傳送,但是過多的話,細胞又會因為過度接觸胰島素而產生對抗,這是所謂的「胰島素抗阻」。胰島素不能正常運作,血液當中的葡萄糖也無法傳送到器官的細胞當中,於是血糖值偏高,這便是糖尿病的其中一個成因。
另外,葡萄糖會以肝醣的形式儲存在肝臟裡,肝醣有一定的儲存量,當人頻密進食,肝醣儲存超過這個額度,肝醣還不斷進賬而沒有消耗的話,過多的葡萄糖就會以脂肪酸的形式來積存。一旦肝臟細胞積聚的脂肪佔肝臟5%或以上,這便形成脂肪肝了。
由此可知,無論糖尿病或脂肪肝,很大程度上都是吃出來的。患者通常意識到過度進食對身體已構成重大威脅,這時才不得不正視問題,嘗試以節制飲食來挽救健康。
抑制吃的衝動解除健康壓力
節制飲食有很多不同的方案,無論哪一個方案,實踐起來都有一定難度。這裡建議大家可以給自己兩道問題。
第一,我為什麼要節制飲食呢?
習慣暴食的人,血糖升高時大腦的多巴胺是大量釋放的,所以他們要抑制飲食衝動比常人更難,感覺更沮喪。這時要冷靜一下,問問自己:我到底為什麼要節制飲食呢?不妨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反覆問自己節食的目的,以正視病況,認真回想過去飲食模式與生病的關係,加強改變的意志和決心。
第二,我現在為什麼想吃東西呢?
如本文開始的時候說,吃東西許多時並不因為肚子餓,那麼我現在的進食是否必需的呢?如果為了開心或轉換心情,是否可以改用其他的方式?例如做消耗體能的運動,簡單的五分鐘散步也有能量的消耗。如果在工作間的話,可以到洗手間洗把臉,或就給自己一杯熱開水和一分鐘的深呼吸練習。
改變關乎決心,對糖尿病或脂肪肝患者而言,抑制進食衝動,緩解吃的壓力,是維護身體健康的當前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