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萬物春!谷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作為迎接夏季的鋪墊,隨著谷雨的到來,雨水更加豐富,天氣也更溫暖起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谷雨之名,便由此而得。
這時候天氣轉暖,雨水增多,天地間霧氣氤氳,肢體困重、食欲下降、腹瀉等問題便接踵而來,那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谷雨的物候有三:一候萍始生,二候嗚鳩拂其羽,三候戴任降於桑。
俗話說「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伴隨著谷雨的到來,降水量逐漸增多,那些喜濕喜暖的農作物便可以開始栽種。谷雨前後,各地氣溫開始回升,降雨增多,濕氣大,天氣變化莫測。
因此,針對氣候特點,我們須防「濕邪」侵襲傷身。今天,小編就與您針對這「濕邪」,一起來學習古人針對這個時節的濕邪是怎麽預防和保健的。
健脾祛濕·參苓白術散
谷雨前後,濕氣彌漫,濕邪困擾人體,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容易出現肢體困重、食欲下降、腹瀉、困倦、睡不好等癥狀,極易誘發胃腸炎、失眠、類風濕等疾病。
如若已經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等,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或加重。
參苓白術散這首方正是我們健脾祛濕,幫助我們對抗濕邪,強壯消化系統的法寶。
參苓白術散,主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噎,心忪氣喘,嘔吐泄瀉及傷寒咳噫。」
這是一首通過調理消化系統而改善身體癥狀的方劑,它不但能健脾益氣,還有減肥的效果,因為它能幫助身體排出濕邪。
參苓白術散原方:
蓮子肉(去皮,一斤) 薏苡仁(一斤) 縮砂仁(一斤)桔梗(炒令深黃色,一斤)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 白茯苓(二斤)人參(去蘆,二斤)甘草(炒,二斤) 白術(二斤)山藥(二斤)
原文煎服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下。
現代用法:蓮子肉9g,薏苡仁9g,砂仁6g,桔梗6g,白扁豆12g,白茯苓15g,人參15g,甘草10g,白術15g,山藥15g為散劑,每服6~10g,大棗煎湯送服;亦可作湯劑,加大棗3枚,水煎服,一天三次。
參苓白術散這個方它是用來治療脾虛濕盛的,具有益氣健脾,滲濕止瀉的效果。
符合參苓白術散證的人往往具有這樣的特點:飲食不容易消化,胸悶,心窩處滿脹,肚子容易咕咕叫,容易腹瀉,四肢乏力,身體比較瘦弱,臉色偏黃、肌膚松軟,舌頭上有齒痕,舌淡苔白膩,脈象虛緩。
參苓白術散證的人群特點是:體型肥胖,肌膚松軟,運動耐力較差,飲食較差,容易疲勞。
當你用參苓白術散來健運脾胃的時候,磨成散劑較為適宜,用上面介紹常用量即可,每次吃3g,一天兩次就行。若是身體有濕,見腹瀉水樣便了,就需要用到湯劑,可以直接用上面給出的劑量煎煮,一次服完即可,一天兩次。
明白了參苓白術散的主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健脾方」參苓白術散的配伍特點和方義,看看它的健脾祛濕,利水減重的秘訣是什麽。
參苓白術散全方以益氣健脾的四君子湯為基礎,人參、白術、茯苓、炒甘草能補益脾胃之氣,又祛濕助運。配山藥、蓮子肉既能健脾益氣,又能祛濕止瀉。
配伍白扁豆、薏苡仁化濕、滲濕以助健脾運濕。加砂仁芳香醒脾,行氣和胃、既助除濕之力,又暢達氣機,配伍桔梗宣開肺氣,並能載藥上行,有「培土生金」的功效。炒甘草能健脾和中,調和藥性。
諸藥相合,能補脾益氣,芳香化滲濕以幫助脾胃運化,能引藥入肺來培土生金,增強心肺功能。
其中健脾祛濕,減重的功效,主要就是白術、茯苓、薏苡仁這些藥來發揮作用的,這些藥物把身體內的廢水排出去後,自然身體的重量就會減下來了。
現代研究提示參苓白術散調節胃腸運動,改善代謝和提高免疫等作用,適用於以胃口差,易腹瀉等為特征的胃腸道疾病。
谷雨時節,雨水較多,濕氣彌漫。因此,谷雨養生,健運脾胃是關鍵,防濕祛濕是重點。
常言道「谷雨過三天,園裏看牡丹」,谷雨時節氣溫逐漸升高,夏天的味道開始濃郁,在這逐漸濕熱起來的前夕,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和食療,來改善脾胃狀態,也可以借助適當的藥物驅逐體內的濕邪。
當然了,飲食上我們還應該盡量少吃辛辣油膩,高糖高鹽的食物,這些都是有助調整我們的身體狀態,幫助我們順利進入夏季的小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