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公元前500-450年前,博物館逐漸由供奉藝術和科學的神廟,轉向保護、展示和研究文化事物的場所,再到如今成為集聚一個城市甚至是全球公眾進行交流、欣賞、再創造的文化藝術表達集聚地,博物館與每個人的距離愈來愈貼近。進入21世紀,在眾多歷史悠久的博物館面前,想要突破現有業態,打造一個全新的、獨具未來感的視覺文化博物館,處於中外文化交流風眼的香港可以帶給世界怎樣的振動和驚喜?“觀眾的日常生活在不經意間同他/她們周邊的文化領域發生交匯的方式將直接影響他/她們對博物館的期待”——本刊邀請到著名亞洲策展人、M+博物館副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先生,與我們分享他加入M+團隊十年來的心得體會。
文 | 本刊記者 楊晨
始於香港:在文化交融中誕生的博物館
M+,一間位於香港的全球視覺文化博物館。
建築自2014年破土動工,歷時4年完工,終於2021年向公眾敞開懷抱。漫長的建構與啟動背後,積澱的是香港獨特的時空和穿梭於這片土地內外的過去和未來,伴隨著的是M+博物館充足且卓絕的準備和展望。
M+博物館將自身定位為一片不論從內容規模、展品流派、亦或是展覽形式等各方面都獨具開創性和代表性的視覺文化空間。它是全球最大的集20-21世紀現當代視覺文化藏品、展覽、公眾社群功能於一身的視覺文化博物館之一。在外界眼中,M+博物館是香港的藝術新地標,是逐漸顯露頭角的文化新景觀。
然而,褪去迷人絢爛的願景描繪,M+博物館又是如何在日常的藝術實踐中一步步實現這一目標的呢?始於中外文化交融的M+博物館,期望為公眾帶來怎樣獨具特色的藝術內容?
鄭道鍊:
其實在建館伊始,我們參考過全球歷史悠久且久負盛名的知名文化機構。這些博物館有的已有 45 年甚至95年的歷史,而我們是全新的——僅僅開館2年多。然而,就藝術規模和範圍、展覽視角和視界、建設構想和標準等方面,我認為我們與這些博物館不相上下。
M+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身處亞洲、地處香港——這裡是全亞洲最國際化和複合化的多元文化城市之一。僅管我們同很多人一樣,浸潤在香港當地的文化中,通過全球視角放眼世界,但位處這樣一個東西方文化交融匯聚的大都會中,本就自然而然地決定了我們的視角會與其他眾多博物館的視角不同。我認為這也是我們可以為公眾帶來全新視野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
長於對話:在原始構建中探索的博物館
一片能夠孕育創造力的土地是催生一個城市身份的真正動力。
國家“十四五 ”規劃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份重新融入香港文化基因中的匯聚相交為整座城市獨特的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了土壤。
於是,M+博物館開啟了它的創舉:致力於視覺藝術、流動影像、設計及建築作品的收藏、展覽和詮釋。
鄭道鍊:
我想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是有其歷史基礎的。這座現代之城的城市身份和文化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多元交流形成的。
在博物館建設中,這種交流幾乎隨處可見。拿藝術家來舉例,我們有來自亞洲的藝術家,還有來自西方或其他不同地區的藝術家。每一位都是構建M+博物館館藏與展覽“全對話”的重要一部分。
自開館以來,我們所舉辦的每一個特別展覽幾乎都含有中外文化交流的元素。在我們的第一個特別展覽《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當中,展覽更多地從藝術家本人創作、事業和生活三方面的視角,以此作為敘事線索,講述她如何成為一位溝通東西的藝術家。再比如在另一個大型特展《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中,藝術家本人的人生故事便與東西交流這一特質緊密相連:她來自北京,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在保加利亞經歷了婚姻,而後又去到法國、返回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啟動了她的時尚事業。由此可見,中外文化交流一直是 M+一切工作的核心。
我認為香港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浸潤在中華文化之中,又同亞洲及其他各地的文化充分交融貼近。有趣的是,很多時候人們以為來自香港本土的文化元素也許本來並不生於這片土地,但它儼然早已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這種各個文化及文明間的浸染、交互和傳播由來已久,同時也是M+博物館在敘事設計中希望放大和豐富的故事之一。
鄭道鍊:
我們之所以希望發揮博物館、藏品以及展覽的多學科及跨學科性,正是因為“融合”與“多元”已日漸觸及藝術文化領域的本質特性,並正在影響和豐富著創作表達,這與其他各專業領域是一樣的。舉例來說,一個人若是想要成為一名專業的畫家,便需要不斷地練習繪畫;如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一名畫家是難以立刻成為一名建築師的。每一個領域所涵蓋的媒介和專業知識都需要年復一年的訓練,學術方面和行業方面的訓練都不可或缺。
然而,公眾在體驗藝術文化作品時,往往不會將其拆解開來。如今,每個人都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視覺文化囊中:我們每天都接觸著建築與城市化、設計品、各類手持設備上層出不窮湧現而出的流動影像……我們每天花費大量時間,瀏覽各種屏幕,這其中當然也包括M+的臨海幕牆。我們被形形色色的視覺文化表達包圍著,未必會去考慮“這是一幅畫,那是一部電影,那又是什麼什麼……”因為這種包圍是具有連續性的。一方面,藝術領域的劃分意味著專業訓練的不可或缺;而另一方面,表達者也面臨著公眾如何看待、理解其作品的問題。
與此同時,博物館的建設不僅僅是為了商業運作,還需要兼顧藏品保護的功能,譬如水墨畫和塑膠作品的保養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公眾未必能夠全知藏品背後的故事,但他們會看到我們在展廳中講述的故事。與許多其他博物館所不同的是,我們一直渴望能夠為公眾帶來意料之外的、甚至是能夠激發以及挑戰他們去思考的、各類作品之間的融合與並置。我想,在M+的各大展廳中大家都可以看到這一點。
鄭道鍊:
由於不可能只有一種類型的觀眾,所以對於何種表達方式和設置何種難易程度會更加有效的假定也無從談起,尤其是當一個年輕的博物館在面對一群充滿活力的觀眾時。
我們的一部分觀眾已經有一定的觀展經驗,也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可能已經去過不同的國家,參觀過形態各異的博物館;我們也有一部分觀眾在學習如何在這座城市中與不同的博物館相處、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嘗試和失誤是必經之路;我們也處在不斷的學習中。比起假定自己所採用的方式一定是正確的,我們更願意去持續提高和觀眾溝通時的精準性。
譬如我們對於藏品的解讀,通過文字展板、標識、語音導覽等方式,對展廳內的每一環節都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設計和考量。我們會首先制訂一個水準,確保它不僅只惠及某一文化程度和學歷水平的觀眾。我們採取一種鼓勵性、友好、平易近人的、以及最重要的是有吸引力的導覽風格;比起試圖告訴人們應該如何思考,我們更願意激發觀眾的好奇心,啟發他們去思考。同時,我們也不會事無巨細地向觀眾講解藏品,而是留給他們空間去看、去閱讀、去感受每一件作品。
策展時,職業策展人往往從學術專長出發,與我們稱之為“學習型策展人”的團隊進行合作——後者在公眾參與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會模擬觀眾視角提出問題。通過這樣的合作,我們可以確定每一個展覽的“主題資訊”,即我們希望可以盡可能廣泛地傳達給公眾的信息。我們願意為參觀者提供一個空間,邀請他們走進一個展覽,聽取不同的聲音,帶著感悟離開,再回到自己的世界進行向內的思考。
展覽的遠行是一場博物館的再創造
邀請和接納的魔力總能將創意的思緒凝成傾瀉的河流,這是博物館間進行交流往來的故事。
二十一世紀的“文化博物館”會是什麼樣的?一個可能的答案是:如星火般散落在每個人心中的精神遺產。
鄭道鍊: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回顧展是我們為慶祝博物館成立一周年舉辦的第一個正式展覽。在香港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後,展覽又於同年移師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展出,吸引超過58萬人次參觀,打破該館歷來夏季參觀人數的最高紀錄;而後,展覽又穿梭巡迴至葡萄牙波爾圖的塞拉爾維斯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我們為此深感自豪。
我們與法國國家圖書館合作了《黑白──攝影敘事》。該館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收藏最豐富的攝影作品,於是我們決定將一部分作品帶到香港進行巡展,並添加了約 30 幅來自香港、內地和亞洲的攝影作品,使整個設計成為一個完整的對話。明年3月,我們還將與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合作,通過展出雙方收藏的畢加索傑作,開啟一場全新的文化交流盛宴。
行於世界:面向未來腳踏實地的博物館
具備“全球視野”的文化博物館是什麼樣的?香港如何幫助實現其這一偉大願景?
鄭道鍊:
香港在歷史上一直像一個“窗口”一樣,不是嗎?它是通往中國的窗口,也是連接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窗口。我堅信香港的這一雙重身份還會繼續延續下去,變得越來越迷人。
我和同事們每天到這座地標建築中工作時,都會被環繞其周的美麗海景所吸引。座落在南邊的維多利亞港和北部繁忙的口岸,連接並通往南中國海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在這裡,我們感受著香港發揮著中國、亞洲和世界之間交流對話的重要作用。
在這裡,我們進行著日常對藏品的保護和對展覽創意的挖掘。對我們來說,“全球文化博物館”體現在每一日的工作實踐中。在這裡,我們感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對M+博物館的期待,與各位業界同仁和廣大觀眾們交換著彼此對館藏和展亭的看法。更重要的是,當人們來到香港、走進M+時,你可以看到躍動在他們臉上的興奮和欣賞——這是博物館能夠為全球藝術作品所做的事。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5/hAmUReGS3lr8pDipMwGONJWGnJMmru48Z5Y.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始於公元前500-450年前,博物館逐漸由供奉藝術和科學的神廟,轉向保護、展示和研究文化事物的場所,再到如今成為集聚一個城市甚至是全球公眾進行交流、欣賞、再創造的文化藝術表達集聚地,博物館與每個人的距離愈來愈貼近。進入21世紀,在眾多歷史悠久的博物館面前,想要突破現有業態,打造一個全新的、獨具未來感的視覺文化博物館,處於中外文化交流風眼的香港可以帶給世界怎樣的振動和驚喜?“觀眾的日常生活在不經意間同他/她們周邊的文化領域發生交匯的方式將直接影響他/她們對博物館的期待”——本刊邀請到著名亞洲策展人、M+博物館副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先生,與我們分享他加入M+團隊十年來的心得體會。
文 | 本刊記者 楊晨
始於香港:在文化交融中誕生的博物館
M+,一間位於香港的全球視覺文化博物館。
建築自2014年破土動工,歷時4年完工,終於2021年向公眾敞開懷抱。漫長的建構與啟動背後,積澱的是香港獨特的時空和穿梭於這片土地內外的過去和未來,伴隨著的是M+博物館充足且卓絕的準備和展望。
M+博物館將自身定位為一片不論從內容規模、展品流派、亦或是展覽形式等各方面都獨具開創性和代表性的視覺文化空間。它是全球最大的集20-21世紀現當代視覺文化藏品、展覽、公眾社群功能於一身的視覺文化博物館之一。在外界眼中,M+博物館是香港的藝術新地標,是逐漸顯露頭角的文化新景觀。
然而,褪去迷人絢爛的願景描繪,M+博物館又是如何在日常的藝術實踐中一步步實現這一目標的呢?始於中外文化交融的M+博物館,期望為公眾帶來怎樣獨具特色的藝術內容?
鄭道鍊:
其實在建館伊始,我們參考過全球歷史悠久且久負盛名的知名文化機構。這些博物館有的已有 45 年甚至95年的歷史,而我們是全新的——僅僅開館2年多。然而,就藝術規模和範圍、展覽視角和視界、建設構想和標準等方面,我認為我們與這些博物館不相上下。
M+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身處亞洲、地處香港——這裡是全亞洲最國際化和複合化的多元文化城市之一。僅管我們同很多人一樣,浸潤在香港當地的文化中,通過全球視角放眼世界,但位處這樣一個東西方文化交融匯聚的大都會中,本就自然而然地決定了我們的視角會與其他眾多博物館的視角不同。我認為這也是我們可以為公眾帶來全新視野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
長於對話:在原始構建中探索的博物館
一片能夠孕育創造力的土地是催生一個城市身份的真正動力。
國家“十四五 ”規劃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份重新融入香港文化基因中的匯聚相交為整座城市獨特的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了土壤。
於是,M+博物館開啟了它的創舉:致力於視覺藝術、流動影像、設計及建築作品的收藏、展覽和詮釋。
鄭道鍊:
我想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是有其歷史基礎的。這座現代之城的城市身份和文化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多元交流形成的。
在博物館建設中,這種交流幾乎隨處可見。拿藝術家來舉例,我們有來自亞洲的藝術家,還有來自西方或其他不同地區的藝術家。每一位都是構建M+博物館館藏與展覽“全對話”的重要一部分。
自開館以來,我們所舉辦的每一個特別展覽幾乎都含有中外文化交流的元素。在我們的第一個特別展覽《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當中,展覽更多地從藝術家本人創作、事業和生活三方面的視角,以此作為敘事線索,講述她如何成為一位溝通東西的藝術家。再比如在另一個大型特展《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中,藝術家本人的人生故事便與東西交流這一特質緊密相連:她來自北京,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在保加利亞經歷了婚姻,而後又去到法國、返回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啟動了她的時尚事業。由此可見,中外文化交流一直是 M+一切工作的核心。
我認為香港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浸潤在中華文化之中,又同亞洲及其他各地的文化充分交融貼近。有趣的是,很多時候人們以為來自香港本土的文化元素也許本來並不生於這片土地,但它儼然早已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這種各個文化及文明間的浸染、交互和傳播由來已久,同時也是M+博物館在敘事設計中希望放大和豐富的故事之一。
鄭道鍊:
我們之所以希望發揮博物館、藏品以及展覽的多學科及跨學科性,正是因為“融合”與“多元”已日漸觸及藝術文化領域的本質特性,並正在影響和豐富著創作表達,這與其他各專業領域是一樣的。舉例來說,一個人若是想要成為一名專業的畫家,便需要不斷地練習繪畫;如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一名畫家是難以立刻成為一名建築師的。每一個領域所涵蓋的媒介和專業知識都需要年復一年的訓練,學術方面和行業方面的訓練都不可或缺。
然而,公眾在體驗藝術文化作品時,往往不會將其拆解開來。如今,每個人都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視覺文化囊中:我們每天都接觸著建築與城市化、設計品、各類手持設備上層出不窮湧現而出的流動影像……我們每天花費大量時間,瀏覽各種屏幕,這其中當然也包括M+的臨海幕牆。我們被形形色色的視覺文化表達包圍著,未必會去考慮“這是一幅畫,那是一部電影,那又是什麼什麼……”因為這種包圍是具有連續性的。一方面,藝術領域的劃分意味著專業訓練的不可或缺;而另一方面,表達者也面臨著公眾如何看待、理解其作品的問題。
與此同時,博物館的建設不僅僅是為了商業運作,還需要兼顧藏品保護的功能,譬如水墨畫和塑膠作品的保養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公眾未必能夠全知藏品背後的故事,但他們會看到我們在展廳中講述的故事。與許多其他博物館所不同的是,我們一直渴望能夠為公眾帶來意料之外的、甚至是能夠激發以及挑戰他們去思考的、各類作品之間的融合與並置。我想,在M+的各大展廳中大家都可以看到這一點。
鄭道鍊:
由於不可能只有一種類型的觀眾,所以對於何種表達方式和設置何種難易程度會更加有效的假定也無從談起,尤其是當一個年輕的博物館在面對一群充滿活力的觀眾時。
我們的一部分觀眾已經有一定的觀展經驗,也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可能已經去過不同的國家,參觀過形態各異的博物館;我們也有一部分觀眾在學習如何在這座城市中與不同的博物館相處、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嘗試和失誤是必經之路;我們也處在不斷的學習中。比起假定自己所採用的方式一定是正確的,我們更願意去持續提高和觀眾溝通時的精準性。
譬如我們對於藏品的解讀,通過文字展板、標識、語音導覽等方式,對展廳內的每一環節都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設計和考量。我們會首先制訂一個水準,確保它不僅只惠及某一文化程度和學歷水平的觀眾。我們採取一種鼓勵性、友好、平易近人的、以及最重要的是有吸引力的導覽風格;比起試圖告訴人們應該如何思考,我們更願意激發觀眾的好奇心,啟發他們去思考。同時,我們也不會事無巨細地向觀眾講解藏品,而是留給他們空間去看、去閱讀、去感受每一件作品。
策展時,職業策展人往往從學術專長出發,與我們稱之為“學習型策展人”的團隊進行合作——後者在公眾參與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會模擬觀眾視角提出問題。通過這樣的合作,我們可以確定每一個展覽的“主題資訊”,即我們希望可以盡可能廣泛地傳達給公眾的信息。我們願意為參觀者提供一個空間,邀請他們走進一個展覽,聽取不同的聲音,帶著感悟離開,再回到自己的世界進行向內的思考。
展覽的遠行是一場博物館的再創造
邀請和接納的魔力總能將創意的思緒凝成傾瀉的河流,這是博物館間進行交流往來的故事。
二十一世紀的“文化博物館”會是什麼樣的?一個可能的答案是:如星火般散落在每個人心中的精神遺產。
鄭道鍊: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回顧展是我們為慶祝博物館成立一周年舉辦的第一個正式展覽。在香港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後,展覽又於同年移師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展出,吸引超過58萬人次參觀,打破該館歷來夏季參觀人數的最高紀錄;而後,展覽又穿梭巡迴至葡萄牙波爾圖的塞拉爾維斯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我們為此深感自豪。
我們與法國國家圖書館合作了《黑白──攝影敘事》。該館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收藏最豐富的攝影作品,於是我們決定將一部分作品帶到香港進行巡展,並添加了約 30 幅來自香港、內地和亞洲的攝影作品,使整個設計成為一個完整的對話。明年3月,我們還將與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合作,通過展出雙方收藏的畢加索傑作,開啟一場全新的文化交流盛宴。
行於世界:面向未來腳踏實地的博物館
具備“全球視野”的文化博物館是什麼樣的?香港如何幫助實現其這一偉大願景?
鄭道鍊:
香港在歷史上一直像一個“窗口”一樣,不是嗎?它是通往中國的窗口,也是連接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窗口。我堅信香港的這一雙重身份還會繼續延續下去,變得越來越迷人。
我和同事們每天到這座地標建築中工作時,都會被環繞其周的美麗海景所吸引。座落在南邊的維多利亞港和北部繁忙的口岸,連接並通往南中國海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在這裡,我們感受著香港發揮著中國、亞洲和世界之間交流對話的重要作用。
在這裡,我們進行著日常對藏品的保護和對展覽創意的挖掘。對我們來說,“全球文化博物館”體現在每一日的工作實踐中。在這裡,我們感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對M+博物館的期待,與各位業界同仁和廣大觀眾們交換著彼此對館藏和展亭的看法。更重要的是,當人們來到香港、走進M+時,你可以看到躍動在他們臉上的興奮和欣賞——這是博物館能夠為全球藝術作品所做的事。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5/hAmUReGS3lr8pDipMwGONJWGnJMmru48Z5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