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成立大會在京舉行。根據中央軍委決定,新組建的信息支援部隊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指揮,同時撤銷戰略支援部隊番號,相應調整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領導管理關係。這支新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隊一經亮相,就引起廣泛關注。本刊邀請軍事問題專家撰文,向讀者揭秘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是一支什麼樣的力量部隊。
文| 北京 李夜雨
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
調整組建信息支援部隊,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從強軍事業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構建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對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信息支援部隊是一支“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隨著時代快速發展,戰爭形態正經歷深刻變革,信息技術成為重塑戰場格局的關鍵力量。為應對這一挑戰,中國人民解放軍適時成立了信息支援部隊,這是一個副戰區級的戰略性編制,標誌著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可見,信息支援部隊是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是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的關鍵支撐,在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和打贏現代戰爭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信息支援部隊,再次細分了解放軍的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形成了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的綜合兵種體系,這使得中國軍隊正在適應新型現代化戰爭的任務需要。信息支援部隊成立後,解放軍編制由此前的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變為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四大軍種,和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四大獨立兵種,構成了我軍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更加完善。從細節來看,此次軍兵種細分,與美國相應的軍事改革進行了對標,比如軍事航天部隊對標美軍太空司令部,網絡空間部隊對標美軍網絡司令部等。但是相較於美國將這些軍隊列為軍種,中方將其改革為獨立兵種,進一步明確了戰場職能和戰時指揮架構,是根據本國實際需要所作出的一種變動。
信息支援部隊的前身是撤銷番號的戰略支援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立於2015年12月31日的戰略支援部隊,在組建過程中吸收整合了原先解放軍總參謀部、總裝備部的部分力量,比如原總參謀部下屬的情報、技偵、電子對抗、網絡攻防、通訊等力量,還有原總裝備部下轄的解放軍裝備學院、總裝備部總醫院、航天員大隊、部分試驗訓練基地等單位。這就是通過把過去分散在各部門的信息、航天、網絡、通信等,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都很強的各類保障力量進行功能整合,成為整個作戰體系的“大腦”和“信息傘”,與“陸海空火”(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四軍的行動融為一體。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新型作戰力量,戰略支援部隊主要下轄情報、技術偵察、電子對抗、網絡攻防、軍事航天、心理戰等部隊。當初戰略支援部隊是和其他四個軍種一樣,都是正大軍區級別的單位,其下轄的有網絡系統部、航天系統部兩個副軍區級別部隊。此次將戰略支援部隊的網絡系統部、航天系統部兩支部隊分離後剩餘的力量均歸屬信息支援部隊管轄。
自古以來,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大重要因素,即誰掌握的信息和情報等更多、更全面。唯有在掌握更多、更全面信息和情報的情況下,才更有利於決策者、指揮員作出比對手更快的正確決斷。從近年來各國戰例看,現代化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系統與系統的較量。誰掌握了信息優勢,誰就掌握了戰爭主動權。由此可見信息支援部隊的重要性之所在。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這一創新舉措,直接響應了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的需求,旨在打造一支能在複雜多變的信息環境中,提供高效、精準戰略支援的精銳力量。
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的關鍵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必須高度重視網絡信息體系的建設和運用。從社會層面來看,統籌網絡信息建設運用已是當務之急,網絡信息技術成為時代發展的“最大變量”。在軍事領域,要看到網絡信息建設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增量。如今,電子信息領域作為現代戰爭的重要支撐,已經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誰掌握了電子信息等相關領域的高科技,誰就能在未來的戰場上佔得先機。
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催生的網絡信息體系深刻影響著戰鬥力生成釋放樣式。網絡信息體系的建設運用水平,直接決定著作戰指揮系統、情報偵察系統、火力打擊系統、綜合保障系統等方面的效能,現代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系統與系統的較量。誰掌握了信息網絡的主導權、控制權,誰就抓住了對手命門,找到了制勝法門。有關研究表明,在以往戰爭中運用手工作業方式,指揮員要把85%的時間花在處理大量信息上,真正用於考慮作戰問題的時間只有15%;而作戰指揮信息系統實現網絡一體化後,指揮員可用85%的時間進行創造性決策活動,指揮效率大為提高。經過多年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網絡信息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網絡信息體系組織運用水平不斷提升,支持指揮、支援行動的信息主導作用發揮明顯。但在個別部隊,“聯不上、看不清、打不準”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硬件不統一、軟件不兼容、信息難共享等情況時有發生,這與打贏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組建信息支援部隊就是要發揮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的關鍵支撐作用。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任務,貫穿於軍事活動的各環節、各領域。組建信息支援部隊就是要改變原來系統“煙囪林立”、投入“撒胡椒面”的老路子,打破軍兵種、部門和行業之間的技術壁壘,強化“一盤棋”建設。基於“一幅圖、一張網、一平台、一條鏈、一個庫、一流程”構想,加強頂層設計,堅持統一籌劃設計、統一標準體制、統一部署推進、統一力量建設,推動網絡融入、系統融入、信息融入,聚合情報鏈、貫通指揮鏈、支撐打擊鏈、銜接保障鏈,把各種作戰力量、作戰單元、作戰要素和作戰體系融為有機整體。信息支援部隊要加快創新發展,堅持作戰需求根本牽引,加強體系統籌,推進共建共享,強化科技創新,建設符合現代戰爭要求、具有我軍特色的網絡信息體系,高質量推動體系作戰能力加速提升。
促進聯合作戰體系的深度融合
信息支援部隊在推動解放軍高質量發展和打贏現代戰爭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在現代化戰爭的背景下,以信息支援為基礎,建立完備的聯合作戰體制,更好地適應動態戰場作戰,成為各個軍事大國追求的目標。在聯合作戰的背景下,各種作戰平台及其與指揮機構、決策中心之間,都要依靠無線電通信來傳輸情報、指令與協同信息,進行戰場上的有效交流,做出及時的戰略決策。此外,戰場上的飛機、坦克、大炮、艦船、潛艇等攻擊平台,以及衛星和空天有人、無人飛行器等機動平台,它們之間的信息傳輸與交流,都只能通過電磁波來實現。如何保障己方電子戰的主動權,壓制對方的電子戰信號,將成為信息化戰場的重中之重,甚至會決定一場戰爭的走向。因此,促進聯合作戰體系的深度融合,是贏得未來信息化、智能化戰爭勝利的關鍵。
信息支援部隊的成立,不僅強化了軍隊在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更促進了聯合作戰體系的深度融合。在信息時代,網絡與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國家的軍事防禦和戰略威懾能力。信息支援部隊的任務,就是要在這一領域構建堅固防線,確保信息優勢。為此,信息支援部隊在戰時就需要具備以下一些能力:加強網絡攻防能力,確保指揮信息系統安全暢通;開展電子戰,幹擾破壞敵方通信與指揮鏈路;實施信息作戰,精準打擊敵方信息基礎設施;以及進行情報收集、分析與處理,為指揮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等。在現代戰爭中,多軍種協同作戰、體系對抗成為常態。信息支援部隊作為紐帶,能有效整合各軍種資源,實現信息共享、火力協同,極大提升了整體作戰效能。單以信息支援部隊目前所要達到的目標來看,戰時信息支援部隊要有力支撐作戰,堅持信息主導、聯合制勝,暢通信息鏈路,融合信息資源,加強信息防護,深度融入全軍聯合作戰體系,精準高效實施信息支援,服務保障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
如今電磁頻譜已經彌漫整個戰場,電子戰成為現代化戰爭中戰場對抗的焦點和戰爭制勝的核心要素。電子戰作為聯合作戰的關鍵一部分,並繼續為現代聯合作戰提供保障,是體現大國地位與軍事威懾的重要一環。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電子戰技術有了質的飛躍。新形勢下電子戰作為戰爭規則的改變者,其發展極有可能推動未來戰爭的發展,甚至左右未來戰爭的局面。現階段,各大軍事強國都在積極探索聯合作戰發展的新方向。例如,美國在吸取海灣戰爭的經驗後建立了聯合作戰司令部;俄羅斯不僅形成了國家和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體系,更推動電子戰向綜合化、一體化、智能化方向的發展,以達到電子對抗與聯合作戰應用自如的戰略目標,增強對北約的威懾作用。在可預測的將來,軍事強國不僅會繼續研製電子戰裝備,加快電磁頻譜作戰部署與實施,研製更為先進的電子戰裝備,更將在實戰中增加電子戰裝備的運用。
這是一個加速變革的時代。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原地踏步不求新求變,肯定會被迅速淘汰。而即使主動求變,如何在變的過程中少犯錯誤,多提升自身實力,也是需要努力思考的問題。只有做到迅疾而謹慎的選擇,才能持續從勝利走向勝利。相信這次改革不僅是解放軍領導指揮體制的一次重塑,也是解放軍作戰力量結構的一次重塑,更是解放軍新質戰鬥力的一次重塑!
(作者係軍事問題專家,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5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9/lzpor6XCupFgBeNRjcv7QwsXi9RC1al4EFI.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今年4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成立大會在京舉行。根據中央軍委決定,新組建的信息支援部隊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指揮,同時撤銷戰略支援部隊番號,相應調整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領導管理關係。這支新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隊一經亮相,就引起廣泛關注。本刊邀請軍事問題專家撰文,向讀者揭秘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是一支什麼樣的力量部隊。
文| 北京 李夜雨
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
調整組建信息支援部隊,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從強軍事業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構建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對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信息支援部隊是一支“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隨著時代快速發展,戰爭形態正經歷深刻變革,信息技術成為重塑戰場格局的關鍵力量。為應對這一挑戰,中國人民解放軍適時成立了信息支援部隊,這是一個副戰區級的戰略性編制,標誌著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可見,信息支援部隊是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是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的關鍵支撐,在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和打贏現代戰爭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信息支援部隊,再次細分了解放軍的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形成了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的綜合兵種體系,這使得中國軍隊正在適應新型現代化戰爭的任務需要。信息支援部隊成立後,解放軍編制由此前的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變為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四大軍種,和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四大獨立兵種,構成了我軍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更加完善。從細節來看,此次軍兵種細分,與美國相應的軍事改革進行了對標,比如軍事航天部隊對標美軍太空司令部,網絡空間部隊對標美軍網絡司令部等。但是相較於美國將這些軍隊列為軍種,中方將其改革為獨立兵種,進一步明確了戰場職能和戰時指揮架構,是根據本國實際需要所作出的一種變動。
信息支援部隊的前身是撤銷番號的戰略支援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立於2015年12月31日的戰略支援部隊,在組建過程中吸收整合了原先解放軍總參謀部、總裝備部的部分力量,比如原總參謀部下屬的情報、技偵、電子對抗、網絡攻防、通訊等力量,還有原總裝備部下轄的解放軍裝備學院、總裝備部總醫院、航天員大隊、部分試驗訓練基地等單位。這就是通過把過去分散在各部門的信息、航天、網絡、通信等,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都很強的各類保障力量進行功能整合,成為整個作戰體系的“大腦”和“信息傘”,與“陸海空火”(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四軍的行動融為一體。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新型作戰力量,戰略支援部隊主要下轄情報、技術偵察、電子對抗、網絡攻防、軍事航天、心理戰等部隊。當初戰略支援部隊是和其他四個軍種一樣,都是正大軍區級別的單位,其下轄的有網絡系統部、航天系統部兩個副軍區級別部隊。此次將戰略支援部隊的網絡系統部、航天系統部兩支部隊分離後剩餘的力量均歸屬信息支援部隊管轄。
自古以來,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大重要因素,即誰掌握的信息和情報等更多、更全面。唯有在掌握更多、更全面信息和情報的情況下,才更有利於決策者、指揮員作出比對手更快的正確決斷。從近年來各國戰例看,現代化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系統與系統的較量。誰掌握了信息優勢,誰就掌握了戰爭主動權。由此可見信息支援部隊的重要性之所在。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這一創新舉措,直接響應了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的需求,旨在打造一支能在複雜多變的信息環境中,提供高效、精準戰略支援的精銳力量。
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的關鍵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必須高度重視網絡信息體系的建設和運用。從社會層面來看,統籌網絡信息建設運用已是當務之急,網絡信息技術成為時代發展的“最大變量”。在軍事領域,要看到網絡信息建設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增量。如今,電子信息領域作為現代戰爭的重要支撐,已經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誰掌握了電子信息等相關領域的高科技,誰就能在未來的戰場上佔得先機。
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催生的網絡信息體系深刻影響著戰鬥力生成釋放樣式。網絡信息體系的建設運用水平,直接決定著作戰指揮系統、情報偵察系統、火力打擊系統、綜合保障系統等方面的效能,現代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系統與系統的較量。誰掌握了信息網絡的主導權、控制權,誰就抓住了對手命門,找到了制勝法門。有關研究表明,在以往戰爭中運用手工作業方式,指揮員要把85%的時間花在處理大量信息上,真正用於考慮作戰問題的時間只有15%;而作戰指揮信息系統實現網絡一體化後,指揮員可用85%的時間進行創造性決策活動,指揮效率大為提高。經過多年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網絡信息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網絡信息體系組織運用水平不斷提升,支持指揮、支援行動的信息主導作用發揮明顯。但在個別部隊,“聯不上、看不清、打不準”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硬件不統一、軟件不兼容、信息難共享等情況時有發生,這與打贏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組建信息支援部隊就是要發揮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的關鍵支撐作用。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任務,貫穿於軍事活動的各環節、各領域。組建信息支援部隊就是要改變原來系統“煙囪林立”、投入“撒胡椒面”的老路子,打破軍兵種、部門和行業之間的技術壁壘,強化“一盤棋”建設。基於“一幅圖、一張網、一平台、一條鏈、一個庫、一流程”構想,加強頂層設計,堅持統一籌劃設計、統一標準體制、統一部署推進、統一力量建設,推動網絡融入、系統融入、信息融入,聚合情報鏈、貫通指揮鏈、支撐打擊鏈、銜接保障鏈,把各種作戰力量、作戰單元、作戰要素和作戰體系融為有機整體。信息支援部隊要加快創新發展,堅持作戰需求根本牽引,加強體系統籌,推進共建共享,強化科技創新,建設符合現代戰爭要求、具有我軍特色的網絡信息體系,高質量推動體系作戰能力加速提升。
促進聯合作戰體系的深度融合
信息支援部隊在推動解放軍高質量發展和打贏現代戰爭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在現代化戰爭的背景下,以信息支援為基礎,建立完備的聯合作戰體制,更好地適應動態戰場作戰,成為各個軍事大國追求的目標。在聯合作戰的背景下,各種作戰平台及其與指揮機構、決策中心之間,都要依靠無線電通信來傳輸情報、指令與協同信息,進行戰場上的有效交流,做出及時的戰略決策。此外,戰場上的飛機、坦克、大炮、艦船、潛艇等攻擊平台,以及衛星和空天有人、無人飛行器等機動平台,它們之間的信息傳輸與交流,都只能通過電磁波來實現。如何保障己方電子戰的主動權,壓制對方的電子戰信號,將成為信息化戰場的重中之重,甚至會決定一場戰爭的走向。因此,促進聯合作戰體系的深度融合,是贏得未來信息化、智能化戰爭勝利的關鍵。
信息支援部隊的成立,不僅強化了軍隊在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更促進了聯合作戰體系的深度融合。在信息時代,網絡與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國家的軍事防禦和戰略威懾能力。信息支援部隊的任務,就是要在這一領域構建堅固防線,確保信息優勢。為此,信息支援部隊在戰時就需要具備以下一些能力:加強網絡攻防能力,確保指揮信息系統安全暢通;開展電子戰,幹擾破壞敵方通信與指揮鏈路;實施信息作戰,精準打擊敵方信息基礎設施;以及進行情報收集、分析與處理,為指揮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等。在現代戰爭中,多軍種協同作戰、體系對抗成為常態。信息支援部隊作為紐帶,能有效整合各軍種資源,實現信息共享、火力協同,極大提升了整體作戰效能。單以信息支援部隊目前所要達到的目標來看,戰時信息支援部隊要有力支撐作戰,堅持信息主導、聯合制勝,暢通信息鏈路,融合信息資源,加強信息防護,深度融入全軍聯合作戰體系,精準高效實施信息支援,服務保障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
如今電磁頻譜已經彌漫整個戰場,電子戰成為現代化戰爭中戰場對抗的焦點和戰爭制勝的核心要素。電子戰作為聯合作戰的關鍵一部分,並繼續為現代聯合作戰提供保障,是體現大國地位與軍事威懾的重要一環。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電子戰技術有了質的飛躍。新形勢下電子戰作為戰爭規則的改變者,其發展極有可能推動未來戰爭的發展,甚至左右未來戰爭的局面。現階段,各大軍事強國都在積極探索聯合作戰發展的新方向。例如,美國在吸取海灣戰爭的經驗後建立了聯合作戰司令部;俄羅斯不僅形成了國家和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體系,更推動電子戰向綜合化、一體化、智能化方向的發展,以達到電子對抗與聯合作戰應用自如的戰略目標,增強對北約的威懾作用。在可預測的將來,軍事強國不僅會繼續研製電子戰裝備,加快電磁頻譜作戰部署與實施,研製更為先進的電子戰裝備,更將在實戰中增加電子戰裝備的運用。
這是一個加速變革的時代。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原地踏步不求新求變,肯定會被迅速淘汰。而即使主動求變,如何在變的過程中少犯錯誤,多提升自身實力,也是需要努力思考的問題。只有做到迅疾而謹慎的選擇,才能持續從勝利走向勝利。相信這次改革不僅是解放軍領導指揮體制的一次重塑,也是解放軍作戰力量結構的一次重塑,更是解放軍新質戰鬥力的一次重塑!
(作者係軍事問題專家,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5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9/lzpor6XCupFgBeNRjcv7QwsXi9RC1al4EFI.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