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這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後,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國際公共產品,統稱為“三大全球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以“四個共同倡導”為主要內容,即“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努力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機盎然。
文| 北京 趙磊
文明多樣性是條件
當今世界,多重挑戰和危機交織疊加,恃強淩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淩行徑依然危害嚴重,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又一次來到歷史的十字路口。目前,除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紅海危機外,諸多地區的十餘國在近幾年先後發生政變、動亂。例如,自2021年初至2023年9月,乍得、馬里、幾內亞、蘇丹、布基納法索、幾內亞比紹、尼日爾、加蓬等8個非洲國家至少發生11次政變。2024年3月13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2023年至2024年《人類發展報告》,指出不均衡的發展進程正在加劇全球性的不平等,這不僅導致最貧困群體在發展中掉隊,也加劇了世界範圍的政治極化。
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人類是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文明多樣性對於人類社會的意義,一點不亞於生物多樣性。
很長一段時期裡,在國際關係領域,“民主和平論”“文明衝突論”等西方話語幾乎被視為國際關係的“鐵律”,如魔咒般帶來諸多緊張關係和衝突。這些西方話語有一個共通之處,即認為自身的文明與價值觀高人一等,要改造劣等的“他者”。著名文學理論家與批評家、後殖民研究學術領域創始人愛德華.薩義德在《東方學:西方對於東方的觀念》一書中表達了一個重要觀點:所謂“東方”不是真實的東方,而是被西方建構的東方,一個為了凸顯西方優越性的東方。西方掌握著描述“他者”的權威話語,是典型的“文化帝國主義”,從而導致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的依附關係。
事實上,導致衝突的不是文明之間的諸多差異,而是人們對待差異的態度,認為自身高人一等本身就是衝突的根源。宋代理學家朱熹有詩曰:“紅白蓮花共一塘, 兩般顏色一般香”,即不同顏色的蓮花在池中共同綻放才是最美的,一個良好的生態應是多元共生的。因此,要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
共同價值是基礎
價值觀念是文化、文明的核心。推動國家發展,核心價值觀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價值觀念在一定社會的文化中起中軸作用,文化的影響力首先是價值觀念的影響力。世界上各種文化之爭,本質上是價值觀念之爭,也是人心之爭、意識形態之爭。正所謂“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對各國而言,確保自身政治安全、文化安全需要有主流意識形態,即連貫的思想體系以及政治信仰體系。但是對國際社會而言,各國要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
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發表講話指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和平與發展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事業,公平與正義是共同理想,民主與自由是共同追求。
推動文明互鑒,各國要真誠相待,即“平視彼此”,而不是“仰視”,更不是“俯視”對方。長期以來,某些西方國家推行所謂“普世價值”,其實質卻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甚至不惜通過顏色革命等方式顛覆他國政權,導致諸多國家國土分裂、社會撕裂,暴露出典型的虛偽性、破壞性、排他性。就本質而言,“普世價值”是西方霸權穩定論的思想基礎和哲學基礎,維護的是“西方中心主義”或“美國例外主義”。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基礎和哲學基礎,維護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為此,要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要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式強加於人,不搞意識形態對抗。
文明傳承與創新是動力
文明傳承與創新,需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是關於封閉的地域歷史轉向普遍交往的世界歷史的思想。“世界歷史”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文明概念,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各文明在鏡像中更深刻地發現自己、完善自己。
在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指出,古絲綢之路跨越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信眾的匯集地,跨越不同國度和膚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宗教、種族求同存異、開放包容,並肩書寫相互尊重的壯麗詩篇,攜手繪就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酒泉、敦煌、吐魯番、喀什、撒馬爾罕、巴格達、君士坦丁堡等古城,寧波、泉州、廣州、北海、科倫坡、吉達、亞歷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記載這段歷史的“活化石”。歷史告訴我們:文明在開放中發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文明傳承與創新需要平台。2023年12月3日,首屆“良渚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習近平主席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並強調“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論壇’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加強文明交流借鑒,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推動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相互成就,促進各國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親”。總之,要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充分挖掘各國歷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人文交流合作是路徑
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中外人文交流是黨和國家對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夯實中外關係社會民意基礎、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途徑。《意見》強調,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平等互鑒、開放包容、機制示範、多方參與、以我為主、改革創新等原則,著力推動人文交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各地區各部門以及全社會開展人文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各負其責、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基本形成;著力推動中外人文交流渠道更加暢通,平台更加多元,形式內容更加豐富,形成一批具有中國特色、國際影響的人文交流品牌;著力推動我國吸收借鑒國外先進文明成果取得更大進展。
作為世界上的兩個大國,中美之間的關係受到各國廣泛關注。但是在一段時間裡,兩國人文交流被美方蓄意阻隔。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越是困難的時候,越需要拉緊人民的紐帶、增進人心的溝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來為中美關係鼓與呼。2023年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發表《匯聚兩國人民力量 推進中美友好事業》演講時指出,“舊金山見證了中美兩國人民百年交往的歷史。158年前,大批中國工人來到美國,修建連接東西海岸的太平洋鐵路,篳路藍縷,在舊金山建起了西半球歷史最悠久的唐人街。從這裡出發,中美兩國之間發展起7,600億美元雙邊貿易和累計2,600多億美元雙向投資,建立起284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關係,最多每周300多個航班和每年500多萬人次的相互往來。這是全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共同繪就的宏偉畫卷”。中方積極落實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提出“中國未來5年將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到中國交流學習”“中國願繼續同美國開展大熊貓保護合作”“中美同意明年大幅增加直航航班”等一系列新措施,展現了中方願意進一步恢復和加強中美人文交流的意願。
同美國公然以意識形態劃線,在世界上製造分裂,舉辦所謂“民主峰會”不同,中國先後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等,以實際行動推動不同文明、政黨、國家之間求同存異、交流互鑒。未來,中國將同世界其他國家一道,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探討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豐富交流內容,拓展合作渠道,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事實證明,人民的雙向奔赴,始終是國際關係的正能量;人們的善意友好,始終是國際社會最寶貴且最文明的資源。
(作者係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5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9/TZYmLvLwhOrrJxu21wnSFgdXZF6SYEBzC9g.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2023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這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後,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國際公共產品,統稱為“三大全球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以“四個共同倡導”為主要內容,即“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努力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機盎然。
文| 北京 趙磊
文明多樣性是條件
當今世界,多重挑戰和危機交織疊加,恃強淩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淩行徑依然危害嚴重,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又一次來到歷史的十字路口。目前,除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紅海危機外,諸多地區的十餘國在近幾年先後發生政變、動亂。例如,自2021年初至2023年9月,乍得、馬里、幾內亞、蘇丹、布基納法索、幾內亞比紹、尼日爾、加蓬等8個非洲國家至少發生11次政變。2024年3月13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2023年至2024年《人類發展報告》,指出不均衡的發展進程正在加劇全球性的不平等,這不僅導致最貧困群體在發展中掉隊,也加劇了世界範圍的政治極化。
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人類是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文明多樣性對於人類社會的意義,一點不亞於生物多樣性。
很長一段時期裡,在國際關係領域,“民主和平論”“文明衝突論”等西方話語幾乎被視為國際關係的“鐵律”,如魔咒般帶來諸多緊張關係和衝突。這些西方話語有一個共通之處,即認為自身的文明與價值觀高人一等,要改造劣等的“他者”。著名文學理論家與批評家、後殖民研究學術領域創始人愛德華.薩義德在《東方學:西方對於東方的觀念》一書中表達了一個重要觀點:所謂“東方”不是真實的東方,而是被西方建構的東方,一個為了凸顯西方優越性的東方。西方掌握著描述“他者”的權威話語,是典型的“文化帝國主義”,從而導致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的依附關係。
事實上,導致衝突的不是文明之間的諸多差異,而是人們對待差異的態度,認為自身高人一等本身就是衝突的根源。宋代理學家朱熹有詩曰:“紅白蓮花共一塘, 兩般顏色一般香”,即不同顏色的蓮花在池中共同綻放才是最美的,一個良好的生態應是多元共生的。因此,要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
共同價值是基礎
價值觀念是文化、文明的核心。推動國家發展,核心價值觀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價值觀念在一定社會的文化中起中軸作用,文化的影響力首先是價值觀念的影響力。世界上各種文化之爭,本質上是價值觀念之爭,也是人心之爭、意識形態之爭。正所謂“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對各國而言,確保自身政治安全、文化安全需要有主流意識形態,即連貫的思想體系以及政治信仰體系。但是對國際社會而言,各國要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
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發表講話指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和平與發展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事業,公平與正義是共同理想,民主與自由是共同追求。
推動文明互鑒,各國要真誠相待,即“平視彼此”,而不是“仰視”,更不是“俯視”對方。長期以來,某些西方國家推行所謂“普世價值”,其實質卻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甚至不惜通過顏色革命等方式顛覆他國政權,導致諸多國家國土分裂、社會撕裂,暴露出典型的虛偽性、破壞性、排他性。就本質而言,“普世價值”是西方霸權穩定論的思想基礎和哲學基礎,維護的是“西方中心主義”或“美國例外主義”。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基礎和哲學基礎,維護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為此,要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要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式強加於人,不搞意識形態對抗。
文明傳承與創新是動力
文明傳承與創新,需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是關於封閉的地域歷史轉向普遍交往的世界歷史的思想。“世界歷史”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文明概念,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各文明在鏡像中更深刻地發現自己、完善自己。
在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指出,古絲綢之路跨越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信眾的匯集地,跨越不同國度和膚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宗教、種族求同存異、開放包容,並肩書寫相互尊重的壯麗詩篇,攜手繪就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酒泉、敦煌、吐魯番、喀什、撒馬爾罕、巴格達、君士坦丁堡等古城,寧波、泉州、廣州、北海、科倫坡、吉達、亞歷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記載這段歷史的“活化石”。歷史告訴我們:文明在開放中發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文明傳承與創新需要平台。2023年12月3日,首屆“良渚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習近平主席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並強調“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論壇’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加強文明交流借鑒,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推動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相互成就,促進各國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親”。總之,要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充分挖掘各國歷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人文交流合作是路徑
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中外人文交流是黨和國家對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夯實中外關係社會民意基礎、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途徑。《意見》強調,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平等互鑒、開放包容、機制示範、多方參與、以我為主、改革創新等原則,著力推動人文交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各地區各部門以及全社會開展人文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各負其責、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基本形成;著力推動中外人文交流渠道更加暢通,平台更加多元,形式內容更加豐富,形成一批具有中國特色、國際影響的人文交流品牌;著力推動我國吸收借鑒國外先進文明成果取得更大進展。
作為世界上的兩個大國,中美之間的關係受到各國廣泛關注。但是在一段時間裡,兩國人文交流被美方蓄意阻隔。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越是困難的時候,越需要拉緊人民的紐帶、增進人心的溝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來為中美關係鼓與呼。2023年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發表《匯聚兩國人民力量 推進中美友好事業》演講時指出,“舊金山見證了中美兩國人民百年交往的歷史。158年前,大批中國工人來到美國,修建連接東西海岸的太平洋鐵路,篳路藍縷,在舊金山建起了西半球歷史最悠久的唐人街。從這裡出發,中美兩國之間發展起7,600億美元雙邊貿易和累計2,600多億美元雙向投資,建立起284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關係,最多每周300多個航班和每年500多萬人次的相互往來。這是全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共同繪就的宏偉畫卷”。中方積極落實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提出“中國未來5年將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到中國交流學習”“中國願繼續同美國開展大熊貓保護合作”“中美同意明年大幅增加直航航班”等一系列新措施,展現了中方願意進一步恢復和加強中美人文交流的意願。
同美國公然以意識形態劃線,在世界上製造分裂,舉辦所謂“民主峰會”不同,中國先後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等,以實際行動推動不同文明、政黨、國家之間求同存異、交流互鑒。未來,中國將同世界其他國家一道,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探討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豐富交流內容,拓展合作渠道,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事實證明,人民的雙向奔赴,始終是國際關係的正能量;人們的善意友好,始終是國際社會最寶貴且最文明的資源。
(作者係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5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9/TZYmLvLwhOrrJxu21wnSFgdXZF6SYEBzC9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