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4月1日,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萬水千山總是情——歡迎港澳作家回家”系列活動在北京、天津舉行,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40餘位來自香港、澳門的作家和文化界人士通過文學暢談、創作研討、名家對話、文化之旅等一系列活動深化交流。據了解,這一活動是中國作協進一步加強團結、聯繫、服務廣大作家的創新舉措,旨在讓港澳作家感受文學大家庭的親切氛圍,共享文學事業的尊嚴、榮光和自豪,增強文化自信,擘畫最大同心圓,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文|本刊記者 黃鈺洁 趙欣
春暖花開 共赴歸約
3月的北京,滿目春意。
3月29日一早,港澳作家們乘坐大巴,抵達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館,參與活動開幕禮。一下車,人群中便發出陣陣驚歎:“這玉蘭花開得真好看!”中國現代文學館內,道路兩旁滿樹滿樹的白玉蘭開得正盛,飽滿得壓彎了枝頭,在春日的和風中輕顫,似是在迎接遠方親友的歸來。
上午,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出席歡迎儀式,與港澳作家代表親切地一一握手交談,表示歡迎。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宏森出席歡迎儀式並致辭。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主持歡迎儀式。香港作家代表團團長潘耀明、澳門作家代表團團長吳志良分別代表港澳作家致辭。
張宏森代表中國作協向來自港澳地區的作家朋友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香港和澳門是祖國大陸東南端的兩顆璀璨明珠,是中華文脈賡續發展、傳承傳播的重要基地,是作家文人自強不息、奮進探索的一方沃土,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融交匯、綻放光彩的廣闊平台。中國作家協會與香港作家聯會、澳門基金會、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多年來舉辦了大量豐富多彩的文學活動,一批批優秀的作家朋友們加入中國作協的隊伍,成為中國當代作家隊伍中的重要力量。中國作協為此舉行“萬水千山總是情——歡迎港澳作家回家”特別活動,中國作協的大門永遠向廣大作家、向港澳文學界的同仁們敞開。
香港作家代表團團長潘耀明在歡迎儀式上發言,他將此次回家之旅比作蜜蜂歸巢,“作家好像蜜蜂,到生活的花園裡采集蜜汁來滋養筆下的文字;中國作家協會如同蜂巢,作家得以在此相聚,共話桑麻。”此行,他是帶著好消息來的,在會上欣喜地宣布了香港文學舘的成立。他說,香港文學不是孤立的,而是中國文學的重要一分子。感謝中國作協長久以來對香港文學工作的支持和關注,為香港文學打氣助威,出謀劃策,來自祖國大家庭的援手是巨大而溫暖的,香港文學界定將這份情誼銘記、感恩。
澳門作家代表團團長吳志良在致辭中感慨:“感謝‘娘家’的精心安排,我們終於名正言順回家了,理所當然地回到溫暖的家。”他提到,這次回家意義非同尋常,內心百感交集。澳門與祖國血肉相連,同呼吸共命運,文學最能觸動人心、引起共鳴,是拉近內地和澳門人民心理距離的重要媒介。通過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這個平台,港澳作家能更好地融入中國文學大家庭,為中國文學更好地走向世界貢獻港澳文學力量。相信有中國作協的扶持,假以時日,粵港澳大灣區文學會成為中國文學的一面鮮豔旗幟。人文灣區的建設也會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探索可行的路徑,為構建全人類共同價值尋找有效的模式。
歡迎儀式上,中國作協向港澳作家們一一頒發入會紀念牌和參會紀念牌,紀念牌上面記錄了每一位作家加入作協的天數。有作家在現場收到入會紀念牌後,十分感動:“雖然知道有歡迎儀式,卻沒想到儀式別樣隆重,這一隆重並非來源於排場,而是來自細緻和親切的安排,是因為感受到尊重與肯定。”隨後,港澳作家向中國現代文學館捐贈手稿資料,潘耀明、吳志良代表香港、澳門作家領取入藏證書。
“家人閒坐 燈火可親”
在“光輝歲月,攜手同行”港澳文學暢談會上,中國作協副主席、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莫言,中國作協第十屆全委會委員、作家李洱,詩人歐陽江河與中國文聯第十一屆全委會委員、香港劇作家何冀平,中國作協第十屆全委會委員、香港作家葛亮,中國文聯第十一屆全委會委員、澳門作家穆欣欣展開對談,暢談內地與港澳文學發展之路。
3位內地知名作家分別分享了自己與港澳文學的緣分與故事。談起香港文學,莫言分享道:“香港的這些作家都非常的傑出和了不起。我有一年當過香港文學雙年獎的評委,比較集中地閱讀了一批香港年輕作家的作品,感覺他們確實與內地的年輕作家寫得很不一樣,處處可以看到由小見大的一種氣概,處處可以看到海洋性文化、海島文化對作家創作的影響。”他也回憶起自己早年與金庸、潘耀明等香港作家所結下的深厚友誼。他提到,儘管當時西西等香港“老文人”自身生存壓力大、創作環境艱難,但仍然對內地作家朋友們慷慨真摯,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下,文學創作不易,但作家們仍然保有對創作的熱情。他感慨,緊促的生活空間不會影響傑出的作家,反而更能使其迸發出創造力。
隨後,3位港澳作家分別講述了自己的創作故事。何冀平提到,“香港是個不埋沒人才的地方”,“來到香港35年,我多了一片天地,也多了一片故土,是內地與香港兩地的文化滋養了我的創作。”葛亮暢談了自己3部小說創作思路裡蘊含的家國情懷,他認為,香港文學始終受到中國現代文學的滋養,也繼承了鄉土文學的這一重要流派。穆欣欣提出,澳門文學起於報刊體的副刊文學,短小簡練、日常親切,形成了澳門作家“心中有讀者”的創作觀,這正與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創作”的創作觀念相一致。
在3月29日下午的“文學之夢,海闊天空”作家創作研討會上,港澳作家們分為小說編劇、詩歌散文兩組,分別在魯迅文學院、中國現代文學館展開討論,分享各自文學創作體驗與思考,並與高校專家學者深度交流。穆欣欣用“家人閒坐,燈火可親”來概括此次回家之旅的感受,引起在場作家的認同,更有不少作家提起了中國現代文學館正盛開的玉蘭花,玉蘭花語是“友誼長存”,而此次相聚,本就是一首春日裡的詩,書寫著文學情誼的涓涓細流。
港澳文學在故宮有個家
3月30日上午,港澳作家參與故宮深度行活動,在導覽員的導賞下參訪故宮博物院。春日的故宮,陽光和煦、遊人如織,行過太和殿、參觀過故宮藏品展後,港澳作家團來到了故宮香港文創空間。這裡不僅是香港文創產品的展示空間,也是香港在故宮的一個文化會客廳,在故宮承擔著文化交流的橋樑作用。據故宮工作人員介紹,故宮的澳門空間也正在籌劃當中,在不遠的未來,澳門同胞們也將在故宮擁有屬於自己的家。
在故宮的朱墻黃瓦之下,香港青年作家吳燕青一身紅色刺繡新中式旗袍長裙格外引人注目,她佩戴祥雲紋耳飾,與故宮的顏色、紋理相映成趣。她頗為害羞地解釋道,知道行程中安排了故宮導覽,來到如此有歷史文化積澱的地方,特意穿著古典裝束,希望體驗一次回到過去的感覺。她對在故宮看見專屬香港的空間更感激動:“在空間裡看見金庸的作品時,我一下就具象化地感受到香港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這次回家之旅,讓我看到香港文學在故宮裡面也有一席之地。來到這裡,就像回到了我們的家,心裡既溫暖又感動,既熟悉也親切。”
北京與香港這兩座城的交匯相連,不僅依託於故宮,也因青年一代的友誼而更迸發活力。故宮之行尾聲,香港青年作家程皎暘激動地認出帶隊的講解員竟是兒時筆友,時隔多年,兩位老友終於重認相逢。講解員則驚喜於曾經的筆友成為了作家,向在場作家與記者分享程皎暘從小就愛寫作的回憶,引發作家們的連連感嘆:“就像是電影一樣!”回程路上,兩人相約再次相見:“這次你來了北京,下次我一定去香港找你!”。京港兩城,借兩地故宮和青年友誼實現了跨越千里的相遇和重逢,兩座城新的故事正在書寫,兩位老友、兩地青年的故事也未完待續。
共話文學發展新天地
3月30日下午,港澳作家們走過老北京豆腐池胡同,漫步欣賞北京中軸線風景,參觀具700餘年歷史的“觀中”中軸線文化博物館“觀書.殿”,而後圍繞文學IP轉化主題,開展“文學新天地”座談會。“今天,我們將以全新的視角觀照港澳文學創作,共同探討港澳文學創新發展的可能,為港澳作家融入現代傳播格局提供更為廣闊的平台。”活動由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施戰軍和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社長鮑堅主持,5組來自文學刊物、出版界和戲劇影視界的嘉賓圍繞港澳文學的發展歷史、文學IP轉化等話題,與在場的40餘位港澳作家進行交流,為港澳作家在內地發表、出版、影視及戲劇創作改編打開新思路、提供新機遇。活動當場,更促成不少作家與文學刊物、影視改編的合作。
澳門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朱壽桐介紹道:“過去,大家提到澳門文學的歷史,會覺得乏善可陳。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理解的文學往往都是參天大樹式的、可見度極高的存在,但文學還存在另一種生態,就如澳門文學那樣,可能還未長成參天大樹,但卻早已綠草如茵。”他提到,澳門的文化生活實際上十分豐富,而澳門也是個最容易實現文學夢的地方,未來,他也將致力促進澳門文學持續繁榮發展。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主任許子東結合今年大火的電視劇《繁花》,談及兩地文學合作發展具有廣闊空間與市場:“香港導演王家衛改編執導的電視劇《繁花》改編自獲茅盾文學獎同名小說,它運用了香港文學中的常見模式——‘一男三女’,這種模式源於張恨水的小說《啼笑因緣》,後來逐漸演變成香港文學的主流。但《繁花》則在這一基礎上,與時代大背景、大敘事相結合,偶然又必然地取得了成功。這一成功實踐帶給我們很多啟示,也為港澳和內地文學的交融互鑒提供了典型範例。”
在“津生津世”感悟作家情懷
3月31日,港澳作家開展港澳作家天津行——“津生津世”天津文化之旅活動,這是本次活動的最後一站。當天上午,由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帶隊,港澳作家抵達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馮驥才先生在大門口迎候,新朋老友相見,場面溫馨。
馮驥才帶著港澳作家們參觀了這座凝結了他二十年心血的研究院。在跳龍門鄉土藝術博物館雕塑廳介紹他收藏的從秦漢至明清的歷代雕塑珍品,在北洋美術館講述他在理工科大學營建一塊人文綠地的用心,在大樹畫館回首他的文學、繪畫作品背後的往事。大樹畫館裡有一個展櫃專門陳列了一些香港、澳門和其他華語地區的語文課本,其中收錄了馮先生的文章作為課文,這讓港澳作家們感到尤為親切。
參觀途中,發生了有趣一幕: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明報月刊》榮譽總編輯潘耀明發現了一個“驚喜”——當年明報月刊出版社出版的馮驥才先生小說集《樓頂上的歌手》。這讓兩位重逢的老友欣喜不已,愉快地在展櫃前合影留念。馮驥才先生與港澳文學界、出版界的美好情誼由來已久。
在北洋書院,港澳作家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發展,與馮驥才展開交流。馮驥才由“上世紀90年代下定決心暫時擱筆,投身文化遺產保護”這個具體的問題講起。他介紹,家鄉天津老城的拆遷刺痛了他的心,於是拿出稿費請地方文化學者和攝影家們調查、拍攝天津老城的歷史建築,當街演講喚起老百姓對家鄉文化的珍視。隨後又發現了民間文化的飛速消亡,於是他倡導發起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與一批同道中人一起在國內建立“非遺”保護體系。2011年前後,在非遺的普查和保護過程中,馮驥才發現民間文化所依存的大量傳統村落都在瓦解、消失,於是又向國家建議緊急調查、保護重要的傳統村落,這一建議最終得到採納。如今年過八旬,馮驥才開始在天津大學建設“非遺學”新學科,為構建“非遺學”的理論和知識體系、為非遺的科學保護和人才培養,孜孜不倦地繼續工作。
馮驥才說,喚醒他、驅使他馬不停蹄將理想與呼籲付諸實踐的,仍然是“身為作家的立場和自覺”。他繼續說:“作家對生活的情懷是與自己置身的土地分不開的,每一位作家都自然而然地從自己熟悉的土地裡調動寫作的靈感,從中創造出文學人物的細節、個性和精髓。於是,當生活的土壤發生變化時,一定是作家的心首先被觸動,因為作家熱愛生活。”這番話,引發全場共鳴。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在李叔同先生作詞的《送別》音樂声中,馮驥才和馮研院的師生們,与港澳作家們互道珍重,依依惜別。當天下午,港澳作家一行參觀了梁啟超紀念館、李叔同故居等地,親身感受了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天津歷史文化名片在館舍修繕、展覽策劃和文物保護等方面整體提升後形成的津門文化新風尚。港澳作家們表示,彷彿自己穿越歷史來到這些時代赤子的身旁,為他們堅守的家國情懷而感動。
回家的故事,始於花開,卻不止於折柳惜別。儘管此次港澳作家京津行回家之旅的行程在此畫上句號,但正如主辦方所說,之所以如此設計行程,是希望此行對所有參與的港澳作家來講,不僅僅是回到中國作協這個作家之家,更是回到祖國這個大家庭,多走一走,看一看。
文學的故事還在延續,我們期待著共赴下一程之約。
(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5月號,部分內容取自馮驥才工作室)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1/5gXad9ev1wBujP0VX05orCSo4cvAW1mMs4m.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