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類旅遊產業與歷史、文化高度融合,風景、文化與人,共同構成了大理的別樣色彩。去年,大理州累計接待海內外旅遊者9,530.34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603.39億元人民幣,此地的文旅產業吸引了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蒼山下、洱海邊,通過獨特的人文風景,大理正悄然塑造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們對於“遠方”與生活的定義。在此地的景色與風物中,人們探尋著生活應有的模樣。
文| 本刊記者 張清語
“遠方”風景:在山海與古城之間
風景與建築是文旅產業的主要載體,通過對於自然風景的勉力保護以及對古建築的活化,大理文旅產業並非是對當地風物與古跡的消耗,而是為自然、歷史留給當地的山海與古城賦予了別樣的生命力。
蒼山、洱海是大理州的獨特標誌,也是人們對於遠方風景的一種想象。“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從洱海邊望去,能夠看到厚重的白雲下如同淡雅水墨一般的蒼山。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如畫般美麗,也如畫般脆弱,蒼山亦是小熊貓、白腹錦雞、黑熊等動物的棲息地。為了更好地守護這片世間少有的天然水墨,大理相關部門付出了大量努力,除了在洱海邊隨處可見的污水處理廠以外,為了守護蒼山的蒼鬱和林間的珍稀動植物,大理市蒼山分局亦在野生動物經常出沒的地區設置了紅外相機,對於黃牡丹、滇藏木蘭等珍稀植物的培育也已經初具成效,以高科技手段守護蒼山的生物多樣性。
除了如天然畫卷一般的自然景色以外,古城富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建築也賦予“遠方”以歷史的縱深。在巍山古鎮中,古建“太陽宮”見證了千年以前南詔古國的歷史。喜洲古鎮的嚴家大院始建於1907年左右,代表著大理與世界交流的歷史。這座建築由中式四進院與一座洋樓構成,其中式建築具有“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特色。嚴家大院中那一座同時具有中西文化特色的小洋樓即體現了滇商們開明進取的心態,這座大理歷史上第一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子,其所用材料都是從海外購買,經海路、鐵路、公路,再由馬幫運至喜洲,徐悲鴻、老舍等知名人士都曾是這間洋樓的住客。
當生活成為詩:茶、石與非遺文化
大理文旅向來自全世界的人們展示著一種詩化的生活。一望無際的無量山茶園,將茗香帶往全國各地的下關沱茶,以“大理”為名的大理石,以及“匠志集”中那些發源於少數民族勞動生活的非遺項目,通過將生活中的尋常光景記錄下來,並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大理文旅將當地的生活作為文旅的一部分,呈現在世人面前,也讓這些尋常事物能夠被世界記住。
“茶”是大理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元素,由苦茶、甜茶、回味茶組成的“三道茶”最早起源於千年之前的南詔時期,而自1902年起,獨特的“沱茶”工藝由“姑娘茶”演變而來,將此地的茶帶往祖國各地,乃至遙遠的西藏邊疆。前文所提到的“嚴家大院”,其曾經的主人姓嚴號子珍,即是馳譽海內外“永昌祥”商號的創始人,以茶發家,將“下關沱茶”銷往全國,哪怕是在戰火紛飛的時期也能確保“滇茶入藏”。
在喜洲古鎮的“匠志集.大理民藝中心”裡,此地白族居民們的生活、工藝與故事等待著人們的探訪。白族“紮染”即是“匠志集”中匯聚的傳統手工藝之一。與妻子張翰敏一同創辦紮染品牌“藍續”的張斌於採訪中表示,他曾在香港求學,“在香港理工大學學習期間,我對‘發展’有了更深的認識。”張斌認為,在農村發展的過程中,不應只關注經濟的發展,對於當地多元文化的可持續化發展也應予以關注。“創辦藍續的初心,就是緣於我們對鄉村的熱愛,對大理那一抹藍的守護。”張斌告訴我們,他們剛從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參觀回來,在針線、布料和裝置藝術等方面,他們都獲得了不小的啟發。
大理石,一種以大理為名的石頭。這一奇特的石頭有著極長的開採歷史,可追溯至隋唐。在蒼山之中,有著聞名天下的“石畫”,此類大理石天然畫是雲南自古以來的朝貢佳品與民間收藏品,目前位於北京天壇的“龍鳳呈祥石”即是在明嘉靖年間所置的蒼山大理石。1998年,蒼山被列為世界地質公園,開山、採石被徹底禁止。由此,蒼山大理石“石畫”徹底成為絕響。為保存即將消弭的大理石文化,設計師出身的李振葵建立了大理石博物館“石空”,在李館長看來,蒼山大理石天然畫既是大自然的藝術品,也是一首詩,一個精神圖騰。在“石空”中,大理石石畫將繼續作為一種收藏文化棲身於人們的生活之中,來到這些展品前的遊客也得以與這些來自億萬年前的藝術品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人的故事:
金庸,以及一家古城裡的書店
“人”是文旅產業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在大理的歷史上曾與此地發生關係的名人、觸碰著在地文化的遊人與居民,給此地的歷史與風景增添了鮮活的色彩,屬於過去與現在的人在大理的街道上留下痕跡,並為其增添了清新的人文氣息。
金庸與大理有著深深的緣分,他筆下詳實的大理歷史及描寫細膩的風景讓人懷疑他是否曾居住於此。然而,在描寫《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等作品中那個河清海晏的大理國時,金庸從未涉足這片土地。直到1998年4月10日,金庸才第一次親身踏上大理的土地。在大理崇聖寺,有著三棵長青的柏樹,即是金庸當年親手所植。“柏樹有萬古長青之意,寓意著來自香港的金庸與大理友誼長存。”曾任大理州廣播電視局總編室主任的郭鋒先生是一名老記者,亦是金庸受邀前往大理這一事件的見證者。金庸先生曾如此感嘆過自己與大理的奇妙緣分:“我與大理有一種深深的緣分,過去在小說中描寫過大理,那是一種想象,如果我早幾年來大理的話,那麼寫的東西就會更好。”
書店亦是人的載體,通過閱覽與購買,路過的遊客抑或本地的居民都與在地文化產生了聯繫。先鋒巍山崇正書院建於巍山古城中,在成為書店之前,五百多歲的崇正書院經歷了滄桑多變的歲月。巍山崇正書院始建於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是蒙化第一所書院,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時間裡這裡都是一所小學。2023年12月,這座老房子在精巧的設計之下重獲新生,成為了目前的書店。總部設於南京的先鋒書店是國內知名的民營學術書店,其經營理念十分強調與在地文化的融合。先鋒巍山崇正書院藏書眾多,店內精選1.3萬多種、2.5萬多冊人文社科主題書籍。在這片書籍之海中,最為惹眼的即是與小院毗鄰的在地文化區,以關於巍山、南詔、彝族、鄉建、邊疆和雲南創作等主題的書籍為主打。書店經理吳佳表示,巍山古城作為一個“文獻名邦”,當地人對於圖書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不少本地居民會在晚飯後出來散步,路過書店時便進來坐一會兒,看一會兒書。她說,“這是我們作為一家書店應該帶給當地的一些福利。”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5/kng9seqr1yNvUJQdhuKbZfFN1IFFxnWvQys.jpe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類旅遊產業與歷史、文化高度融合,風景、文化與人,共同構成了大理的別樣色彩。去年,大理州累計接待海內外旅遊者9,530.34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603.39億元人民幣,此地的文旅產業吸引了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蒼山下、洱海邊,通過獨特的人文風景,大理正悄然塑造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們對於“遠方”與生活的定義。在此地的景色與風物中,人們探尋著生活應有的模樣。
文| 本刊記者 張清語
“遠方”風景:在山海與古城之間
風景與建築是文旅產業的主要載體,通過對於自然風景的勉力保護以及對古建築的活化,大理文旅產業並非是對當地風物與古跡的消耗,而是為自然、歷史留給當地的山海與古城賦予了別樣的生命力。
蒼山、洱海是大理州的獨特標誌,也是人們對於遠方風景的一種想象。“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從洱海邊望去,能夠看到厚重的白雲下如同淡雅水墨一般的蒼山。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如畫般美麗,也如畫般脆弱,蒼山亦是小熊貓、白腹錦雞、黑熊等動物的棲息地。為了更好地守護這片世間少有的天然水墨,大理相關部門付出了大量努力,除了在洱海邊隨處可見的污水處理廠以外,為了守護蒼山的蒼鬱和林間的珍稀動植物,大理市蒼山分局亦在野生動物經常出沒的地區設置了紅外相機,對於黃牡丹、滇藏木蘭等珍稀植物的培育也已經初具成效,以高科技手段守護蒼山的生物多樣性。
除了如天然畫卷一般的自然景色以外,古城富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建築也賦予“遠方”以歷史的縱深。在巍山古鎮中,古建“太陽宮”見證了千年以前南詔古國的歷史。喜洲古鎮的嚴家大院始建於1907年左右,代表著大理與世界交流的歷史。這座建築由中式四進院與一座洋樓構成,其中式建築具有“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特色。嚴家大院中那一座同時具有中西文化特色的小洋樓即體現了滇商們開明進取的心態,這座大理歷史上第一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子,其所用材料都是從海外購買,經海路、鐵路、公路,再由馬幫運至喜洲,徐悲鴻、老舍等知名人士都曾是這間洋樓的住客。
當生活成為詩:茶、石與非遺文化
大理文旅向來自全世界的人們展示著一種詩化的生活。一望無際的無量山茶園,將茗香帶往全國各地的下關沱茶,以“大理”為名的大理石,以及“匠志集”中那些發源於少數民族勞動生活的非遺項目,通過將生活中的尋常光景記錄下來,並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大理文旅將當地的生活作為文旅的一部分,呈現在世人面前,也讓這些尋常事物能夠被世界記住。
“茶”是大理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元素,由苦茶、甜茶、回味茶組成的“三道茶”最早起源於千年之前的南詔時期,而自1902年起,獨特的“沱茶”工藝由“姑娘茶”演變而來,將此地的茶帶往祖國各地,乃至遙遠的西藏邊疆。前文所提到的“嚴家大院”,其曾經的主人姓嚴號子珍,即是馳譽海內外“永昌祥”商號的創始人,以茶發家,將“下關沱茶”銷往全國,哪怕是在戰火紛飛的時期也能確保“滇茶入藏”。
在喜洲古鎮的“匠志集.大理民藝中心”裡,此地白族居民們的生活、工藝與故事等待著人們的探訪。白族“紮染”即是“匠志集”中匯聚的傳統手工藝之一。與妻子張翰敏一同創辦紮染品牌“藍續”的張斌於採訪中表示,他曾在香港求學,“在香港理工大學學習期間,我對‘發展’有了更深的認識。”張斌認為,在農村發展的過程中,不應只關注經濟的發展,對於當地多元文化的可持續化發展也應予以關注。“創辦藍續的初心,就是緣於我們對鄉村的熱愛,對大理那一抹藍的守護。”張斌告訴我們,他們剛從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參觀回來,在針線、布料和裝置藝術等方面,他們都獲得了不小的啟發。
大理石,一種以大理為名的石頭。這一奇特的石頭有著極長的開採歷史,可追溯至隋唐。在蒼山之中,有著聞名天下的“石畫”,此類大理石天然畫是雲南自古以來的朝貢佳品與民間收藏品,目前位於北京天壇的“龍鳳呈祥石”即是在明嘉靖年間所置的蒼山大理石。1998年,蒼山被列為世界地質公園,開山、採石被徹底禁止。由此,蒼山大理石“石畫”徹底成為絕響。為保存即將消弭的大理石文化,設計師出身的李振葵建立了大理石博物館“石空”,在李館長看來,蒼山大理石天然畫既是大自然的藝術品,也是一首詩,一個精神圖騰。在“石空”中,大理石石畫將繼續作為一種收藏文化棲身於人們的生活之中,來到這些展品前的遊客也得以與這些來自億萬年前的藝術品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人的故事:
金庸,以及一家古城裡的書店
“人”是文旅產業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在大理的歷史上曾與此地發生關係的名人、觸碰著在地文化的遊人與居民,給此地的歷史與風景增添了鮮活的色彩,屬於過去與現在的人在大理的街道上留下痕跡,並為其增添了清新的人文氣息。
金庸與大理有著深深的緣分,他筆下詳實的大理歷史及描寫細膩的風景讓人懷疑他是否曾居住於此。然而,在描寫《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等作品中那個河清海晏的大理國時,金庸從未涉足這片土地。直到1998年4月10日,金庸才第一次親身踏上大理的土地。在大理崇聖寺,有著三棵長青的柏樹,即是金庸當年親手所植。“柏樹有萬古長青之意,寓意著來自香港的金庸與大理友誼長存。”曾任大理州廣播電視局總編室主任的郭鋒先生是一名老記者,亦是金庸受邀前往大理這一事件的見證者。金庸先生曾如此感嘆過自己與大理的奇妙緣分:“我與大理有一種深深的緣分,過去在小說中描寫過大理,那是一種想象,如果我早幾年來大理的話,那麼寫的東西就會更好。”
書店亦是人的載體,通過閱覽與購買,路過的遊客抑或本地的居民都與在地文化產生了聯繫。先鋒巍山崇正書院建於巍山古城中,在成為書店之前,五百多歲的崇正書院經歷了滄桑多變的歲月。巍山崇正書院始建於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是蒙化第一所書院,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時間裡這裡都是一所小學。2023年12月,這座老房子在精巧的設計之下重獲新生,成為了目前的書店。總部設於南京的先鋒書店是國內知名的民營學術書店,其經營理念十分強調與在地文化的融合。先鋒巍山崇正書院藏書眾多,店內精選1.3萬多種、2.5萬多冊人文社科主題書籍。在這片書籍之海中,最為惹眼的即是與小院毗鄰的在地文化區,以關於巍山、南詔、彝族、鄉建、邊疆和雲南創作等主題的書籍為主打。書店經理吳佳表示,巍山古城作為一個“文獻名邦”,當地人對於圖書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不少本地居民會在晚飯後出來散步,路過書店時便進來坐一會兒,看一會兒書。她說,“這是我們作為一家書店應該帶給當地的一些福利。”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5/kng9seqr1yNvUJQdhuKbZfFN1IFFxnWvQys.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