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90後”高級技師“0.00068毫米”創最高精度紀錄
他是航空工業沈飛第一位“90後”高級技師他為戰鷹加工的零件精度可精準控制在0.005毫米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的二十分之一!
“90後”高級技師
把身體煉成最趁手的工具
在軍工製造領域
精度是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現代戰機在高速飛行過程中
需要應對各種極端環境
任何零件誤差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一架殲擊機的騰飛
從航空工業沈飛標準件場開始
航空工業沈飛高級技師
楊國心
是一名鉗工
也是這裏第一位“90後”高級技師
精密加工
需要保持站立彎腰的姿勢
最多的時候
楊國心一站就是7個小時
他的身體早已煉成最趁手的工具
而穩定的情緒
是他保持工作狀態的
另一個重要工具
現在,楊國心可以實現
在同等狀態下用手去觸摸感覺
和用眼觀察大致的精度
有沒有超差
他還有自己的訣竅
“在精修的時候保持呼吸均勻
就不要有那種大喘氣
因為你一旦大喘氣的話
身體、手部也會跟着顫抖
這個件可能就報廢了”
歷經6個半小時
高出標準10倍精度完成任務
一次
楊國心接到一項緊急任務
要為某型關鍵標準件製作輔助工具
按照設計圖紙
這個工具由12個小部件組成
每個部件的精度誤差
不能超過0.01毫米
製作這樣的一件高精度零件
對於普通鉗工而言
大約需要1小時
楊國心他們這次要加工的輔助工具
由12種不同的精密零件組成
必須在7小時內完成
並精準完成組裝
而它的精度
也將決定最終戰機零件的精度
楊國心介紹
“我們在行業內的話語叫誤差累計
就是這一個零件差0.01毫米
另一個零件也差0.01毫米
成千上萬個零件組合在一起
它可能就不止零點零幾了”
楊國心提前半小時完成了任務
經過組裝
12個零部件被成功拼裝
經過專業儀器檢測
每個零部件的加工面精度
都達到了0.003毫米
組裝好的輔助工具間隙
僅有0.005毫米
一根頭發絲的二十分之一
他以高出標準精度將近10倍的成績
完成了任務
努力練習追上師父
如今是“羅陽青年突擊隊”一員
0.005毫米
這是目前數控機牀
一般都達不到的精度
“可能在大多工友心目當中
覺得機械加工
要比人的手工加工精度要高
機器是沒有感情的
而我們人是有感情的 ”
楊國心所說的“感情”
更像是全神貫注投入工作時的“感覺”
能夠憑藉敏銳的感知力和海量經驗
不斷探索精度的上限
楊國心的師傅
“大國工匠”方文墨
也是他曾經努力想要超越的目標
2016年,方文墨創造了
手工精密銼削0.003毫米
加工公差的“文墨精度”
刷新了國產航空零部件加工的標準精度
楊國心爲了提高精度
每天早上6點多
就到單位練習基本功
練得雙手都是水泡
就拿針挑破了
第二天依然接着練習
練就能工巧匠
除了手巧,還需心靈
通過不斷地總結工作方法
他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精密加工方法
不僅縮短了單個標準件加工時間
而且能保證加工精度
能穩定達到“文墨精度”的高標準
兩年前
楊國心曾加工出
0.00068毫米的超高精度
追平了師父創造過的
最高精度紀錄
楊國心的爺爺
在沈飛工作了一輩子
還給他起了“國心”這個名字
希望他
懷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
如今
作為沈飛“羅陽青年突擊隊”的一員
楊國心成長為“全國技術能手”
“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遇到急件時,總能見到他的身影
他還參與多項技術攻關
他創造的加工方法被廣泛應用
實現了航空產品生產的優質高效
來源:央視軍事(ID:CCTV-7_Junshi)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5/3ydTLMohBsgOad7Pe1Zzp4QBDylm1VKIP7L.jpe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