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錦全
中醫理論有關「免疫」概念,最早見於明朝《免疫類方》一書 :「免除疫病的危害」。「疫」是古人對傳染性疾病的稱謂。史上流行性傳染病最早發生在東周,先秦典籍《春秋公羊傳‧莊公卷八》載魯莊公二十年(西元前674年)夏天,齊國發生大災。「大災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大㾐也。」據此可知當時應該流行傳染病。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經典《內經》就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和「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等對抗疾病的觀點,疾病的成因是人體正氣與病邪互相抗爭的過程。例如「邪氣」(病邪)是人體內外環境多種致病的誘因;正氣(真氣)則是人體正常的免疫機能與抗病機能的統稱。當邪氣强過正氣,正氣虛(免疫機能缺陷),人體就出現對病原侵襲缺乏應對能力,最常見例如容易感冒。相反如果正氣強實,自然就不易患病了。
免疫學與中醫整體觀
免疫學和中醫學理論都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的結構、生理和病理等諸多方面,彼此都具有嚴密的整體性。尤其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把六腑、五體等全身組織器官聯繫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共同完成生理活動。人體適應環境的變化而生存,即天、地、人合一。 中西醫學理論基本上都認為人體生理功能和免疫力處於動態平衡狀態,身體便是最佳狀態。
「上工治未病」: 中醫藥如何調理免疫力 ?
中醫治療疾病,不外乎「扶正」與「袪邪」兩大原則。
免疫機能不足者,在治療上以扶正為主;致病因子旺盛者,則以袪邪為先。扶正是以強化個體的免疫功能為目的,袪邪則有排除破壞免疫平衡一切外在因素的作用。所以,必須對「證」下藥,根據中醫師的臨床辨證,以個人體質特性選擇適合的免疫調理藥,才是治療免疫性疾病的原則。
中醫理論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在中醫角度不是單指西醫所說的脾臟器官,還包括胃部和整個大小腸系統,足以證明自古以來中醫對腸胃的重視。脾是固本培元的關鍵,在疫情期間更需要顧護脾胃及腸道,增強免疫功能。
以流感病毒感染為例,如果想要以中藥調理免疫力,可能因體質與免疫能力,以及時機不同而有不同的考量。感染流感病毒的民眾,若體內病毒已誘發過度強烈的病理性免疫反應,可以透過中醫師系統診斷和治理改善體質。對於尚未感染者,如果正氣虛的民眾,則可以向中醫師求助,服用扶正中藥來適度增強免疫力。
香港人經歷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折騰,根據香港復康會調查,逾90萬港人受到感染,不少康復者更持續受後遺症影響,發現逾兩成本身患有長期病患的康復者曾受到六項或以上的後遺症影響。
「上工治未病」,中醫的「治未病」理論是針對疾病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達到治療之本。《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黃帝內經》強調 :「胃不和則臥不安」,睡眠與腸胃功能會相互影響,脾胃失調會影響體內水分運行,不易被人體利用,容易滯留在體內造成濕氣旺盛,產生痰濕生廢物。
香港大部分人體質較易積聚濕氣,虛火加滯濕,形成痰濕化熱,上擾心神,就容易失眠,並伴有胸悶、腹脹、胃口不好、口苦、煩躁、大便失調等腸胃症狀。從中醫角度看,睡眠欠佳是心與肝功能產生問題,讓肝臟充分休息,身體機能就能好好地回復正常工作,從而保健養正氣。簡單而言,市民在疫後應用好中醫藥,補足正氣,提振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