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莉珊
旅遊業作為香港經濟重要支柱之一,受到國家關注及支持。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周五(10日)在京會見文體旅局長楊潤雄,夏主任指示香港旅業要積極識變、應變、求變;並要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為香港旅業發展提出了要求也指出了發展方向。隨即,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周六(11日)宣布,將在現有“港澳個人遊”城市名單中新增山西省太原市等八個城市,有關政策說明,中央對港澳支持並非“出聲不出力”,而是透過具體政策協助香港各行業儘快復蘇,為香港新階段發展注入動力。
夏寶龍向楊潤雄表示,在香港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發展好旅遊業對全力拼經濟、謀發展非常重要,特區政府為此作出了積極努力,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為香港帶來約20億元的旅遊收益,旅遊市場出現小陽春,成績值得充分肯定。他並表明中央將繼續全力支持香港旅遊業發展,讓香港這顆璀璨的明珠一定會綻放出越來越絢麗的光芒。
但夏主任也指出,香港旅遊業發展目前面臨一些問題,業界與政府要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多用新思路、新辦法解決面臨的問題,走高質量特色化之路,才能在變革中實現大提升。他特別提出香港要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充分發掘香港豐富的旅遊資源,積極借鑒各地成功經驗,大力開發旅遊新路線新產品,弘揚熱情好客之道,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把香港“最佳旅遊目的地”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筆者以為“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值得香港政府與旅遊業界深思並儘快具體落實,因為成功的旅遊城市應該是可以吸引旅客重複到訪,而非只去一次便不想再去。但要將香港的旅遊業發展成為旅客願意多次來訪,那需要在政策、設施、服務、產品與宣傳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讓旅客每一次來都能有滿意的新體驗,才能真正落實“無處不旅遊”。
政策便利化是最基礎的條件。提供簽證便利化措施,如增加多次往返簽證的有效期、簡化簽證申請流程等,以吸引更多遊客前往香港旅遊。也可考慮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建立旅遊聯盟,可以讓外國遊客“一簽多城”,利益均霑。
其次是完善旅遊基礎設施。現有的旅遊設施與景區不應千篇一律,應該在遊覽、餐飲和住宿等方面為旅客定期推出新體驗。其三是開發多樣化的旅遊產品與活動,例如結合香港的文化特色和歷史背景,開發文化旅遊產品;利用香港的地理位置優勢,開發海洋旅遊和海島旅遊產品;繼續爭取各種具世界標誌性的文化展覽和體育賽事等,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前來參與和體驗。
近期香港飲食業的服務素質備受詬病,這也是需要優化提升的關鍵環節。業界應透過加強旅遊從業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同時,建立完善的旅遊投訴處理機制,保障遊客的合法權益。此外,還可以通過開展旅遊服務質量評比等活動,激勵旅遊企業和從業人員提升服務質量。
最後,加強旅遊宣傳與推廣也是爭取更多旅客的必要策略。雖然香港已經在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渠道宣傳與推廣,但針對不同市場還是可以進一步深化細分市場,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通過與具影響力的網紅共同制作精美的旅遊宣傳片、發布旅遊攻略和遊記等方式,吸引更多潛在遊客了解香港的旅遊資源和特色。同時,可以與旅遊網站、旅行社等合作,推出優惠活動和促銷政策,刺激遊客的旅遊消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旅遊業的發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受到多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如全球經濟形勢、政治環境、自然災害等。因此,香港在落實“無處不旅遊”的理念時,也需要密切關注這些因素的變化,及時調整旅遊發展策略,以確保旅遊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11/xaDHL2UBzkZivJCdQQRGV04lylSaBJHxI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