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志斌
5月7日,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舉行“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這是本屆政府首個以人才為主題的國際級論壇和展覽會。5月8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更是吸引了不少香港市民和港漂們駐足。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高峰會主禮致開幕辭時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競爭力的源動力……人才渴求個人增值,努力在各自領域盡展所長,力求超越自我。這不但是專才與相關行業成功的要素,更是整體經濟成功的關鍵。全球各地在疫後努力恢復經濟增長,加上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緊張,吸納人才已成為環球現象和持續挑戰。”是次人才大會透露出兩個強烈的信號:在確立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發展的法治屏障之後,香港進入了一個求變、創“興”的發展階段,這不僅是體現在現任政府在管治層面上的“認識論”的改觀,更是反應在整個香港社會在改革層面上的“實踐論”的轉向。
首先,當社會穩定成為“常態”,繁榮發展也必然成為“新常態”。例如,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道,五一黃金周雖是天公不作美,暴雨連連,但內地旅客對香港的熱情不減。據悉,五一假期期間“有近76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無論傳統旅遊景點抑或多處深度遊景點,都見到有內地遊客打卡。有商場指黃金周成功帶動人流及生意,生意額上升12%。”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亦有估計,“黃金周訪客可為香港帶來逾20億元收益,部分旅遊熱點商戶生意增加兩三成。”此外,根據政府的官方數據,2024年本港首季度的經濟增長仍保持2.7%的增長率,近期股市更加十連升,在兩周的短期內恒指高升達2354點。以上種種皆說明了,安全的根基越是牢固,發展的潛能就為無窮。正如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在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第七屆理事會就職典禮”致辭時表示,“香港在由治及興持續發展的新時代必須重視的兩個問題,一是維護國家安全,二是推動由治及興。發展和安全是‘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沒有高水平安全就沒有高質量發展。推進香港由治及興,絕不能忘了‘固治以保興’。”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思變、應變、求變,既是對世界格局的積極應對,也是對香港由治及興、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無限期待。但是“求變”不能僅僅停留在“認識論”的階段,將“變化”思維運用到政府管治、創新發展的多個層面,才能實現真正地從“變”到“新”、從“新”到“興”、從“興”到“立”的飛躍式進程。夏寶龍主任曾在4月15日的講話中指出,“大家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勢,不能用昨天的舊思維解決今天的新問題,需要團結一致向前看,多用新思維、新辦法、新路徑解決面臨的問題,敢於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於幹前人沒有幹過的事情,不斷突破自我、大膽創新,努力實現香港發展的迭代更新、轉型升級。”目前的香港經濟結構依舊在吃“老本”,即高度依賴國家改革開放以及出口導向政策帶動的的航運中轉優勢,但面對著風雲變幻的世界局勢以及瞬息萬變的科技創新時代,傳統優勢並非是一勞永逸的手段和靠山。特別是,不像新加坡致力於發展實體工業和半導體技術,香港依舊在房地產和金融保險等“虛業”中“轉圈圈”,使得香港經濟發展得極為被動。
為此,政府頻頻出手,為香港的發展“做新嫁衣”,尤其是抓住高新技術企業的落地和轉化。例如,4月18日,港深創科園公司行政總裁馬惟善與約60家企業代表在啟動儀式上簽署備忘錄,正式成為港深創科園的合作夥伴,標誌著園區即將踏入營運階段的重要里程碑。與此同時,中央政府也為香港的發展助力,一攬子的惠港利港政策相繼出手。例如,中國證監會在4月公布的5項政策包括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的合資格產品範圍、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納入“滬深港通”、支持人民幣股票櫃枱納入港股通、優化基金互認安排,以及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既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央支持香港強化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舉措。此外,一系列針對高端人才、旅行出行的香港簽證要求的放鬆,也是中央在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投信任票”,更是社會各界迎接新挑戰、活躍香港就業創業以及消費市場的新刺激點。
越是要社會發展,就越要人心穩定、國家安全。近段時間,英美等少數西方國家和政策接二連三地發表所謂的“正義聲明”,詆毀攻擊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唱衰香港發展,造謠抹黑香港人權自由狀況和發展營商環境,甚至屢屢示威,以“制裁”的大棒來打擊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他們在自己國土,把國安“武裝到牙齒”,卻不允許香港來維護自身的安全底線和權利,其險惡用心令人咂舌。而恰恰是因為香港的發展始終都在歐美虎視眈眈的“凝視”之中,香港就越要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就越要以“國安”為鐵盾,以“自主創新”為利刃,開拓以自身為主導的新賽道。正如新華社播發的港澳平題為《美英等少數國家對香港攻擊抹黑顛倒黑白別有用心》的文章所提及到的,“但無論什麼唱衰破壞都干擾不了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的鏗鏘步伐。香港國安法制定實施三年多來,香港市民和國際資本對香港的信心指數持續上升,國際機構對香港發展營商環境評價積極正面……在高水準安全的護航下,新時代列車‘香港號’的車輪一定會滾滾向前、不可阻擋! ”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盛”。維穩為首,發展為重,求變為路,求新為道。香港的發展必然需要經過對過去的自我的“革故”之克服,走出“舒適區”,擁抱新方向,搶佔新風口,在“鼎新”的變化中尋找良政善治的長久之技。與此同時,也需要時時刻刻沉著應對反華勢力的各種干擾,築牢加強安全的“防火牆”。只有安全社會,才有繁榮前提,而只有發展和繁榮,才能進一步地安定人心、穩定社會,將香江故事打造成新時代的“創興”故事。
(作者係中國僑聯委員、資深評論員,本文原刊於《大公報》,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13/kOTMNDW6rpQLcyD6LwNP4fJMB1zOYNmOXRq.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吳志斌
5月7日,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舉行“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這是本屆政府首個以人才為主題的國際級論壇和展覽會。5月8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更是吸引了不少香港市民和港漂們駐足。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高峰會主禮致開幕辭時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競爭力的源動力……人才渴求個人增值,努力在各自領域盡展所長,力求超越自我。這不但是專才與相關行業成功的要素,更是整體經濟成功的關鍵。全球各地在疫後努力恢復經濟增長,加上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緊張,吸納人才已成為環球現象和持續挑戰。”是次人才大會透露出兩個強烈的信號:在確立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發展的法治屏障之後,香港進入了一個求變、創“興”的發展階段,這不僅是體現在現任政府在管治層面上的“認識論”的改觀,更是反應在整個香港社會在改革層面上的“實踐論”的轉向。
首先,當社會穩定成為“常態”,繁榮發展也必然成為“新常態”。例如,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道,五一黃金周雖是天公不作美,暴雨連連,但內地旅客對香港的熱情不減。據悉,五一假期期間“有近76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無論傳統旅遊景點抑或多處深度遊景點,都見到有內地遊客打卡。有商場指黃金周成功帶動人流及生意,生意額上升12%。”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亦有估計,“黃金周訪客可為香港帶來逾20億元收益,部分旅遊熱點商戶生意增加兩三成。”此外,根據政府的官方數據,2024年本港首季度的經濟增長仍保持2.7%的增長率,近期股市更加十連升,在兩周的短期內恒指高升達2354點。以上種種皆說明了,安全的根基越是牢固,發展的潛能就為無窮。正如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在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第七屆理事會就職典禮”致辭時表示,“香港在由治及興持續發展的新時代必須重視的兩個問題,一是維護國家安全,二是推動由治及興。發展和安全是‘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沒有高水平安全就沒有高質量發展。推進香港由治及興,絕不能忘了‘固治以保興’。”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思變、應變、求變,既是對世界格局的積極應對,也是對香港由治及興、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無限期待。但是“求變”不能僅僅停留在“認識論”的階段,將“變化”思維運用到政府管治、創新發展的多個層面,才能實現真正地從“變”到“新”、從“新”到“興”、從“興”到“立”的飛躍式進程。夏寶龍主任曾在4月15日的講話中指出,“大家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勢,不能用昨天的舊思維解決今天的新問題,需要團結一致向前看,多用新思維、新辦法、新路徑解決面臨的問題,敢於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於幹前人沒有幹過的事情,不斷突破自我、大膽創新,努力實現香港發展的迭代更新、轉型升級。”目前的香港經濟結構依舊在吃“老本”,即高度依賴國家改革開放以及出口導向政策帶動的的航運中轉優勢,但面對著風雲變幻的世界局勢以及瞬息萬變的科技創新時代,傳統優勢並非是一勞永逸的手段和靠山。特別是,不像新加坡致力於發展實體工業和半導體技術,香港依舊在房地產和金融保險等“虛業”中“轉圈圈”,使得香港經濟發展得極為被動。
為此,政府頻頻出手,為香港的發展“做新嫁衣”,尤其是抓住高新技術企業的落地和轉化。例如,4月18日,港深創科園公司行政總裁馬惟善與約60家企業代表在啟動儀式上簽署備忘錄,正式成為港深創科園的合作夥伴,標誌著園區即將踏入營運階段的重要里程碑。與此同時,中央政府也為香港的發展助力,一攬子的惠港利港政策相繼出手。例如,中國證監會在4月公布的5項政策包括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的合資格產品範圍、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納入“滬深港通”、支持人民幣股票櫃枱納入港股通、優化基金互認安排,以及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既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央支持香港強化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舉措。此外,一系列針對高端人才、旅行出行的香港簽證要求的放鬆,也是中央在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投信任票”,更是社會各界迎接新挑戰、活躍香港就業創業以及消費市場的新刺激點。
越是要社會發展,就越要人心穩定、國家安全。近段時間,英美等少數西方國家和政策接二連三地發表所謂的“正義聲明”,詆毀攻擊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唱衰香港發展,造謠抹黑香港人權自由狀況和發展營商環境,甚至屢屢示威,以“制裁”的大棒來打擊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他們在自己國土,把國安“武裝到牙齒”,卻不允許香港來維護自身的安全底線和權利,其險惡用心令人咂舌。而恰恰是因為香港的發展始終都在歐美虎視眈眈的“凝視”之中,香港就越要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就越要以“國安”為鐵盾,以“自主創新”為利刃,開拓以自身為主導的新賽道。正如新華社播發的港澳平題為《美英等少數國家對香港攻擊抹黑顛倒黑白別有用心》的文章所提及到的,“但無論什麼唱衰破壞都干擾不了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的鏗鏘步伐。香港國安法制定實施三年多來,香港市民和國際資本對香港的信心指數持續上升,國際機構對香港發展營商環境評價積極正面……在高水準安全的護航下,新時代列車‘香港號’的車輪一定會滾滾向前、不可阻擋! ”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盛”。維穩為首,發展為重,求變為路,求新為道。香港的發展必然需要經過對過去的自我的“革故”之克服,走出“舒適區”,擁抱新方向,搶佔新風口,在“鼎新”的變化中尋找良政善治的長久之技。與此同時,也需要時時刻刻沉著應對反華勢力的各種干擾,築牢加強安全的“防火牆”。只有安全社會,才有繁榮前提,而只有發展和繁榮,才能進一步地安定人心、穩定社會,將香江故事打造成新時代的“創興”故事。
(作者係中國僑聯委員、資深評論員,本文原刊於《大公報》,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13/kOTMNDW6rpQLcyD6LwNP4fJMB1zOYNmOXRq.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