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AIGC創意海報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佛誕,這天,港人可以享受一天的公眾假期,不少善信亦會到寺廟參與誦經、浴佛等活動。
佛誕又稱“浴佛節”,相傳佛祖出生時,天上有九龍吐水,為他洗浴聖身。如今每逢佛誕,善信會以香花淨水灌沐佛身,以表祝賀與供奉,寓意以佛祖智慧,洗滌污濁,淨化心靈。
佛誕習俗
在回歸前,香港只有西方宗教假期,如聖誕節、復活節等,卻沒有中國傳統宗教的假期,當時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佛誕在哪天。經過佛教界人士的努力爭取,回歸後終獲立法會三讀通過,於1999年開始將農曆四月初八的佛誕列為公眾假期。香港佛教聯合會和其他佛教團體每年佛誕前後都會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浴佛、講座和表演,還有皈依為佛教徒的大典等。

佛誕的主要儀式是浴佛,將水澆淋佛像身上,被澆的佛像都是體形細小的太子像,赤裸上身,呈“指天篤地”的姿勢。據佛經所載,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於二千六百多年前出生時,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向四方各走七步,每步腳下都湧現一朵蓮花,悉達多太子後來成為佛陀(意為覺者),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太子出生時獲龍王噴水沐浴,“浴佛節”之名便由此而來。
佛教認為浴佛行動除了緬懷佛陀誕生外,還可藉此洗滌人們內心塵垢,即貪、瞋、痴,淨化心靈,靜思己過,從而達到去除煩惱的目的。
香港佛誕也有一些民間習俗,萬佛寺的義工當日在萬佛殿前分發由善信捐出的白米,他們將白米放進紅封包內,並加入花生(長生果),到來參拜的人均可索取,謂之“平安米”。
紫荊AIGC創意製圖香港佛誕活動
香港的佛堂寺廟和佛教團體會舉辦一系列禮佛慶典活動。大嶼山寶蓮禪寺的活動規模最為盛大,屆時會進行公眾浴佛儀式。佛誕嘉年華亦會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現場有過百個攤位遊戲、慈善義賣和亞洲美食檔攤,更有文化藝術團體表演,同賀佛誕。佛誕節吉祥大會於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活動包括浴佛大典、誦經法會、傳吉祥燈法會、萬人皈依、佛學講座及懺摩法會。
·大嶼山寶蓮禪寺公眾浴佛節
日期:2024年5月9日至15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5:00
地點:寶蓮禪寺大雄寶殿
免費入場
紫荊AIGC創意製圖·佛誕嘉年華
日期:2024年5月15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5:00
地點:維多利亞公園4至6號足球場
免費入場
(圖:香港佛光道場官網)·佛誕節吉祥大會
日期:2024年5月15日至17日
地點:九龍紅磡香港體育館及各分區
免費入場,須預先登記門票
(圖:香港佛教聯合會官網)除了上面幾項活動,也有不少人會在佛誕期間到長洲觀賞太平清醮搶包山和飄色巡遊的活動。過去,太平清醮都是靠問卜來決定舉行日期。2001年,太平清醮舉行日期適逢佛誕假期,吸引大批市民參加。建醮值理會有見及此,決定向北帝問卜。問卜後,決定將太平清醮固定於每年佛誕假期舉行,香港人亦因此在佛誕假期多個休閒好去處。
·長洲太平清醮
日期:農曆四月初五至初九(2024年5月15日至16日)
地點:長洲島

世界各地的佛誕
隨著佛教流傳到各地,由於換算曆法方式的不同,使得各地的佛誕節日期都不盡相同,且出現各式的名稱:在台灣地區,浴佛節又稱為“佛陀誕辰紀念日”,日期訂為農曆4月8日。浴佛節在日本又稱“灌佛節”,政府公定為公曆4月8日。而在南傳佛教盛行的地區,如: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將佛陀誕生、得道、涅槃的日子稱為“衛塞節”。
(資料來源於各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