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瀾昌
香港經過了2019年的動亂,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由治及興。在安全問題上不但有香港的《國安法》和香港的“23條立法”,在政治層面上已經進入了比較穩定的狀態,但香港現在的經濟發展還處於徘徊狀態。
有很多人也很着急,一方面看到香港好像沒有什麼新的經濟動力,原來的優勢好像也在淡薄,原來香港是一個購物天堂,但現在很多香港人反而到深圳去消費了,一到假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香港人到深圳去消費,過去都是深圳人到香港來買東西,但香港現在的優勢沒有了,為什麼?一個方面是香港的競爭力削弱,香港的樓價很高;另外一個方面,香港原來有的免稅天堂在內地很多地方也有,海南島已經是免稅的天堂,深圳有一個山姆店買的東西都是外國貨,本來這樣的店應該開在香港的,但沒想到開在了深圳,反而是香港人到深圳的山姆去大量購物,那麼現在也看到了,香港優勢在減弱,從整個香港的經濟大勢去分析可以提出一個問題,香港發展的問題在哪裏?香港要繼續往前發展的主力,香港的敵人,香港的對手在哪裏?
長期以來,由於政治的關係,由於“一國兩制”的關係,都把香港作為獨立的經濟體來理解,實際上目前區域經濟,全球化經濟的趨勢,不是說誰主觀意志可以阻擋的,香港做獨立的經濟體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如果要看香港前途的話,還需要跟深圳連起來看,然後把香港放在整個大灣區裏面來看,還有再進一步把香港放在整個廣東省來看,再進一步香港跟整個大陸來看,究竟可以發揮什麼作用。從頭來講,深圳跟香港一個是經濟特區,一個是行政特區,完全可以加強深化合作,成為深港地區的深度合作區,這樣香港的出路豁然開朗,很多新質生產力,人力資源,資本,基金,資訊,土地還有經濟發展的動能,能源和其他的一些生產力要素都需要一個一個進行深入分析,從而發現優勢在哪裡。
這個優勢一定需要把深港地區連起來看,深圳經濟特區政府和香港行政特區政府需要有經常性的互動,共同策劃未來怎樣發展。歷史上香港跟深圳就是原來的新安縣,由於歷史原因,把新安縣差不多一半,香港、九龍、新界割讓給英國178年左右,現在回歸已經27年了,實際上就是把原來的新安縣重新又連起來,所以對於統計數字,從土地開發,從高科技的交流,從人才之間的交往,不要讓現有的過境關卡來影響我們的思維,這是一定要弄清楚的。因為做區域經濟不存在政治上的定義,比如看人口流動,看人口結構變動,就是看兩地的土地的價值,還有看將來怎麼去布局香港退休人口怎麼到深圳,比如深圳的一些有用的高科技人才怎麼到香港,在北部,新界的北部開發區有更好的互相共榮,這些都需要深入探討。
香港特區政府模模糊糊可能也看到這個趨勢,但沒有這麼清晰地提出。深港地區一體化這就是香港行政特區最重要的出路,金融、房地產、旅遊、貿易這些方面來講,以後可以一個一個具體來談,深港地區融合起來之後怎麼解決,就是未來深港的合作是香港能夠提高自己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合作層面的主導者,一個方面是深圳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應該是香港的行政單位。
現在在香港經常有一些議論,說香港發展慢是因為有過去境外勢力和內部勢力的破壞,把責任就推到了這些。但現在的階段,並不能再把這作為藉口,應該在自身掌握發展的決策者裡去找原因,到底在深港的融合裡,能不能把最大的潛力發揮出來。譬如現在香港的汽車可以申請比較方便到內地去,但在香港裏邊還有很多關卡,每個月只有2,000個名額申請,到網上申請很慢,申請一個充電樁三年都批不下來,最近香港政府提出在新界北部做一條23公里長的公路,但要15年才能完成,這個速度真是太慢了,所以未來在這個問題上,香港政府應該自我鞭策,自我努力。
現在其實香港政府有一點做得比較好的,就是垃圾徵費的問題,本來4月份就要做了,現在說要再進行調查研究,認真規劃好了再做,這就可以知道有沒有帶來副作用,要做的話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做得好,那麼還有很大很關鍵的問題,香港現在發展到底什麼樣是一個很關鍵性的問題。
土地是影響香港最重要的問題,有地香港政府就有錢,香港政府就有發展空間,但現在香港的填海計劃也落後了,未來也受到很多制約,未來怎麼去做,這些都需要香港當局認認真真去研究,要把問題往自己身上去想,這樣香港才能夠趕得上形勢。另外,香港現在也想發展高科技,但怎麼可能跟深圳比,既沒有人才,並且創業成本也很高,土地房屋租金價格也很貴,根本沒有辦法跟深圳比,而且永遠也趕超不過深圳,不可能有華為,也不可能有比亞迪,在這方面什麼都沒有,香港的財團只會蓋房子,其他都不會做。
所以在這樣的局面下,香港要真是認認真真,要設一些人專門去研究。內地每一級都有“發展改革委員會”去指導整個地方的建設,做頂層的設計,香港偏偏在這個方面,由於過去歷史原因,沒有這樣的機構,所以現在要做起來就比較欠缺了,香港應該也要有類似的發展改革委員會,讓香港整個的頂層設計能夠更符合實際。
規劃很關鍵,規劃是長遠的,所以深圳地區跟香港地區一定需要融合在一起來考慮,然後對於土地,高科技,都有完全不一樣的理解。香港從基礎研究、理論研究來講,還是比較領先,都有這方面的論文,都能夠有某些突破,但在落地商業化成果出來,即應用研究方面比較落後,沒辦法跟得上,如果把香港做一個獨立的實體來理解,走不通,沒有出路,但如果跟深圳連起來就很不一樣了,關鍵就是這樣子而已,加起來有超過2,000多萬的人口,加起來有更多更多的土地,何況現在深圳已經考慮在惠州取得更多的土地了,3小時生活圈完全不是夢。
(作者系紫荊研究院研究員、鳳凰衛視高級政治顧問,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今日頭條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14/LwjYieHsEWfeLG3y6rIXDNV6mxyYNcizjtJ.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劉瀾昌
香港經過了2019年的動亂,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由治及興。在安全問題上不但有香港的《國安法》和香港的“23條立法”,在政治層面上已經進入了比較穩定的狀態,但香港現在的經濟發展還處於徘徊狀態。
有很多人也很着急,一方面看到香港好像沒有什麼新的經濟動力,原來的優勢好像也在淡薄,原來香港是一個購物天堂,但現在很多香港人反而到深圳去消費了,一到假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香港人到深圳去消費,過去都是深圳人到香港來買東西,但香港現在的優勢沒有了,為什麼?一個方面是香港的競爭力削弱,香港的樓價很高;另外一個方面,香港原來有的免稅天堂在內地很多地方也有,海南島已經是免稅的天堂,深圳有一個山姆店買的東西都是外國貨,本來這樣的店應該開在香港的,但沒想到開在了深圳,反而是香港人到深圳的山姆去大量購物,那麼現在也看到了,香港優勢在減弱,從整個香港的經濟大勢去分析可以提出一個問題,香港發展的問題在哪裏?香港要繼續往前發展的主力,香港的敵人,香港的對手在哪裏?
長期以來,由於政治的關係,由於“一國兩制”的關係,都把香港作為獨立的經濟體來理解,實際上目前區域經濟,全球化經濟的趨勢,不是說誰主觀意志可以阻擋的,香港做獨立的經濟體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如果要看香港前途的話,還需要跟深圳連起來看,然後把香港放在整個大灣區裏面來看,還有再進一步把香港放在整個廣東省來看,再進一步香港跟整個大陸來看,究竟可以發揮什麼作用。從頭來講,深圳跟香港一個是經濟特區,一個是行政特區,完全可以加強深化合作,成為深港地區的深度合作區,這樣香港的出路豁然開朗,很多新質生產力,人力資源,資本,基金,資訊,土地還有經濟發展的動能,能源和其他的一些生產力要素都需要一個一個進行深入分析,從而發現優勢在哪裡。
這個優勢一定需要把深港地區連起來看,深圳經濟特區政府和香港行政特區政府需要有經常性的互動,共同策劃未來怎樣發展。歷史上香港跟深圳就是原來的新安縣,由於歷史原因,把新安縣差不多一半,香港、九龍、新界割讓給英國178年左右,現在回歸已經27年了,實際上就是把原來的新安縣重新又連起來,所以對於統計數字,從土地開發,從高科技的交流,從人才之間的交往,不要讓現有的過境關卡來影響我們的思維,這是一定要弄清楚的。因為做區域經濟不存在政治上的定義,比如看人口流動,看人口結構變動,就是看兩地的土地的價值,還有看將來怎麼去布局香港退休人口怎麼到深圳,比如深圳的一些有用的高科技人才怎麼到香港,在北部,新界的北部開發區有更好的互相共榮,這些都需要深入探討。
香港特區政府模模糊糊可能也看到這個趨勢,但沒有這麼清晰地提出。深港地區一體化這就是香港行政特區最重要的出路,金融、房地產、旅遊、貿易這些方面來講,以後可以一個一個具體來談,深港地區融合起來之後怎麼解決,就是未來深港的合作是香港能夠提高自己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合作層面的主導者,一個方面是深圳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應該是香港的行政單位。
現在在香港經常有一些議論,說香港發展慢是因為有過去境外勢力和內部勢力的破壞,把責任就推到了這些。但現在的階段,並不能再把這作為藉口,應該在自身掌握發展的決策者裡去找原因,到底在深港的融合裡,能不能把最大的潛力發揮出來。譬如現在香港的汽車可以申請比較方便到內地去,但在香港裏邊還有很多關卡,每個月只有2,000個名額申請,到網上申請很慢,申請一個充電樁三年都批不下來,最近香港政府提出在新界北部做一條23公里長的公路,但要15年才能完成,這個速度真是太慢了,所以未來在這個問題上,香港政府應該自我鞭策,自我努力。
現在其實香港政府有一點做得比較好的,就是垃圾徵費的問題,本來4月份就要做了,現在說要再進行調查研究,認真規劃好了再做,這就可以知道有沒有帶來副作用,要做的話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做得好,那麼還有很大很關鍵的問題,香港現在發展到底什麼樣是一個很關鍵性的問題。
土地是影響香港最重要的問題,有地香港政府就有錢,香港政府就有發展空間,但現在香港的填海計劃也落後了,未來也受到很多制約,未來怎麼去做,這些都需要香港當局認認真真去研究,要把問題往自己身上去想,這樣香港才能夠趕得上形勢。另外,香港現在也想發展高科技,但怎麼可能跟深圳比,既沒有人才,並且創業成本也很高,土地房屋租金價格也很貴,根本沒有辦法跟深圳比,而且永遠也趕超不過深圳,不可能有華為,也不可能有比亞迪,在這方面什麼都沒有,香港的財團只會蓋房子,其他都不會做。
所以在這樣的局面下,香港要真是認認真真,要設一些人專門去研究。內地每一級都有“發展改革委員會”去指導整個地方的建設,做頂層的設計,香港偏偏在這個方面,由於過去歷史原因,沒有這樣的機構,所以現在要做起來就比較欠缺了,香港應該也要有類似的發展改革委員會,讓香港整個的頂層設計能夠更符合實際。
規劃很關鍵,規劃是長遠的,所以深圳地區跟香港地區一定需要融合在一起來考慮,然後對於土地,高科技,都有完全不一樣的理解。香港從基礎研究、理論研究來講,還是比較領先,都有這方面的論文,都能夠有某些突破,但在落地商業化成果出來,即應用研究方面比較落後,沒辦法跟得上,如果把香港做一個獨立的實體來理解,走不通,沒有出路,但如果跟深圳連起來就很不一樣了,關鍵就是這樣子而已,加起來有超過2,000多萬的人口,加起來有更多更多的土地,何況現在深圳已經考慮在惠州取得更多的土地了,3小時生活圈完全不是夢。
(作者系紫荊研究院研究員、鳳凰衛視高級政治顧問,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今日頭條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14/LwjYieHsEWfeLG3y6rIXDNV6mxyYNcizjt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