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馬超
春寒料峭,津港連心。記憶中的上一次對話張伯禮院士,時隔5年。這中間人類世界因疫生變,從工作到生活,甚至顛覆了固有模式。在2022年3月份,香港第五波疫情極其嚴峻之時,張院士遠在京津,記掛香港百姓,當時提出「隔離管控、重癥救治、大膽用中醫藥」等具體建議,不僅提升了香港利用中醫藥抗疫的信心,對後來疫情得以控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滄海桑田,仍然歲月靜好;時移世易,終歸恬淡虛無。榮獲總書記頒發的人民英雄稱號,理應身披霞衣,光彩奪目。可是這位自稱老張的張院士、張教授、張英雄,親民貼地,不忘懸壺,仍然保持每周至少3次在臨床一線出診,兼任多個國家級和地方院校級的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事必躬親帶博士生、碩士生,馬不停蹄,奮鬥在弘揚與發展國醫的路上。
我們約在天津最有特色之一的「狗不理包子」相見,古色古香的閣樓,仿佛穿越回到1858年的清朝,那是掌櫃高貴友創辦這家包子鋪的年代。餐廳視頻中播放著習總書記接待普京總統時,普京動手試做狗不理包子和煎餅的畫面。此情此景,張院士談中醫藥走向國際,娓娓道來。
世界需要中醫藥
出發之前,和編輯商量選題。疫情之後,國人港人的親身經歷覺醒,甚至是身邊許多的國際友人,更加酷愛中醫藥。熱愛之,篤行之。在大疫之後,流感仍盛之下,立足香港這個連接東西的橋頭堡,站在造福世界民眾的維度,本期《紫荊養生》,計劃以「中醫藥國際化」為封面專題。希望香港能夠為中醫藥走向國際,插上飛翔的翅膀,引發世界認識並接受中醫的熱潮,我帶著這個專題任務,從香港一路北上天津,專訪張伯禮院士。
提到「中醫藥國際化」,張院士第一時間更正我,應該是中醫藥走向國際,而不是中醫藥國際化。區別是什麽呢?張院士解釋道,國際化,指的是國際已經有標準,我們向其靠攏,比如人工智能、汽車,這些國外先發展起來的,要走國際化路子,我們稱之為「國際化」。但,作為中醫藥宗主國,我們應當定標準,更要站在宗主國的角度推廣中醫藥,所以叫中醫藥走向國際,你看中央文件也好、業內術語也罷,從來不提中醫藥國際化,而提中醫藥走向國際。
這個指正對於吾輩非常重要,關係到是以何標準引領中醫藥的發展。張院士說道,中醫藥走向國際,我主人隨,我們引領世界,這是前提。中醫藥有其本身的辨病、辨證、論治體系,四診八綱,偏離這些中醫基礎理論軌道的中醫藥發展,就好像無根之萍,根基不牢固,療效也會不彰顯。
在確立宗主國地位的前提下,其他學術及臨床,我們不保守,可以多與國際交流。但是,世界也有一小股對中醫「去中國化」的傾向。如在針灸方面,不講經絡,只講穴位,不講手法,紮上針後通電就好,這只是針灸最簡單的一種,不識經絡,不談手法(提插撚轉、迎隨補瀉)的針灸忘典數祖,缺乏靈魂,針灸的奇妙在經穴配伍,在於針法。中醫藥目前已經面臨國外產業化和「去中國化」的嚴峻挑戰。
這時候,電視中恰好播放著普京總統包狗不理包子的畫面,本應該翩然齊整的包子褶子,在普京總統手裡秒變露餡兒大鍋貼。張院士打了個比方,普京總統包的包子也可以叫包子,但和我們文化中的包子完全不一回事。針灸也是如此,離開了辨證循經、井滎俞經合、取穴配穴、手法,便也失去療效之最大。
張院士認為針灸是走向國際的先鋒,已有196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針灸的應用。他曾在2023年全國兩會曾經提出要開展針灸國際合作計劃臨床研究,建立符合一般科研規律和針灸臨床特點的研究範式和評價方法。還要系統開展穴位對機體調控規律研究,系統闡明針灸治病的科學機制和針灸理論的科學內涵。
針灸,已經成為中醫走向國際的主力軍。針灸的手法標準也需要我主人隨。我們掌握話語體系與評價標準,更要讓世界聽得懂學得會,向世界講好中國的針灸故事。俗話說,針灸拔罐,病好一半。
針灸在196個國家和地區被使用,40多國家已經立法。目前,針灸在國外的診所有將近30萬個,從業人員超過百萬,國際上有針灸熱,所以中醫走向國際,針灸是生力軍,並被世界越來越認可。
據說美國特種兵,每個人挎包裡邊都有一小盒針灸,受傷後針灸刺激用來代替鎮痛藥止痛。美國的一些州,現在正準備在公立醫院設立針灸科,主要用於鎮痛、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腰腿疼、焦慮失眠等。
2023年8月份,張院士到加拿大多倫多中醫學院,做中醫專業認證。切身體驗到那裡的中醫診所很火,病人很多,學員很多。針灸無論是標準,還是臨床實踐與推廣都很順利,如火如荼估計在不遠的將來能在相應國家正式納入醫保,全世界針灸發展,未來可期。
救命治病,尊重差異化
早期工業化時代,製造業講究標準化。但是,你看,工業5.0,采用更加靈活的生產方式,充分引入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新興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個性化、定制化、綠色化,說到底,工業讓生活更美好,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的差異化需求。
人體更是存在個體差異,國醫在中華文化幾千年歷史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病例,總結出「因人、因地、因時」治療的三因理論,中醫的「十問診」更是體現了要多元化了解病人的特有病情病因。張院士和我們分享了他的一個病例,讓筆者有這些感觸。
這個病例,發生在上海抗疫階段,病人高燒不退,在重癥監護室,已經用上各種搶救手段,血氧飽和度停留在80%多,上不到90%,五六天沒有大便。張院士通過舌象(焦苔黑苔)和脈象(沉滑有力),辨病辨證後,建議先用安宮牛黃丸、紫雪散等,退燒。退燒後,血氧飽和度仍然差強人意。肺與大腸相表裡,張院士建議將大黃用到50克、芒硝30。通腹以瀉肺,一劑藥,便通熱退,血氧飽和度水平提升到90%以上。大家當時可能覺得藥物劑量太大,但這是救命的量,中病即止,而藥典規定是治病的量。
所以,針對救命、治病甚至是養生,中醫也有分層次的標準化,筆者認為可以稱之為三因分層標準化。分層標準化,甚至在垂直細分領域,衍生出各個層面的細化標準,是對人體個體差異化的最基本尊重。這是中醫發展的挑戰,更是機遇之所在。
西方保健產品都在采用工業5.0的模式在進行個體差異化的細化生產,甚至可以根據一家人的身體狀況進行營養補充品的私家定制模式。我們幾千年中醫藥發展歷史,崇尚個體差異,崇尚有機,完全有條件做好細分領域的標準化,在辨病辨證和體質學說的基礎上,做好分層標準化。
張院士說,標準化要有,但底層邏輯是要強化中醫思維。張院士抗疫歸來,有一位97歲的老者病人,請他去會診,西醫的各種檢查和治療手段已經用盡了,查不出主要病因,治療效果也不理想,就是低熱、乏力、倦怠,沒有食欲,消瘦、大便溏瀉。當時張院士希望停掉所有西藥,並開了三副藥,老人的量不能太大,一副藥喝三天,到第六天,病人已經熱退汗止,恢復食欲了,到第九天老人想出院回家。通過這個病例,量雖然有標準,但服藥周期充分尊重個體年齡、身體狀況的差異,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思維。
當然,一些為了利益反中醫其道而行之的人,是無論如何都難以讓其從善如流。還有一些專業人士,不太懂又不太認可中醫的療效,就直接認為中醫不科學,不想聆聽、不去思索、不加判斷、不看證據的「四不」人士,所謂的認為中醫不科學,這是一種存在虛無觀點。
守正創新,而後現代化
上文提到「肺與大腸相表裡」,是中醫基礎中「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臟腑表裡的重要一對。很多人聽不懂,肺與大腸怎麽聯系到一起的?也有人質疑這個說法缺乏現代生物學基礎。
張院士闡述,用現代科學可以解釋,第一,通過大便將腸道裡的毒素、病毒碎片隨大便排出來,相當於排毒;第二,通過恢復腸道運轉,腸系膜上血液循環得以改善,進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環;第三,腸道不同的腸段繁殖不同類的細菌,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占據主導地位,腸道一旦不蠕動了,這些細菌就會移位,互相亂竄,腸道菌群紊亂。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腸屏障保護作用減退或消失。第四,促進腸的血液循環,改變腸道的屏障保護功能,腸道參與腦腸軸、腦-腸-微生物軸的調節,被認為是第二大腦。所以,腸道通過腦腸軸影響全身,狀況得以改善。這可能就是肺與大腸相表裡的現代生物學基礎。
站在古人的肩膀上,眺望前行,這是守正;中醫基礎理論,有辦法用現代醫學去解釋並助力發展,此為創新。現代科技手段更要為我所用,歷朝歷代古人尚且傳承並不斷創新,今人當自強,一切能為治好病服務的,都要為我所用。
比如當下流行的AI人工智能,在生產、生活等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張院士認為新科技一定在某種程度上能助力中醫現代化的發展,但是,在辨證之「四診合參」方面,暫時人工智能還不能完全代替人。
酷愛古詩詞的張院士用一個他在清華大學詩詞大賽上的體驗來打比方,三道題,三位詩人加一個機器人作為參賽人,第一道題是背誦,雙方不相上下;第二道題是給出三個關聯詞,對出相應的古詩詞,機器人快過人類;第三道題是通過給出的一個下雨相思的場景寫詩詞,寫出來的4首詞,讓評委評判哪首詩是人寫的,哪首詩是機器人寫的。
機器人的詩詞,美輪美奐、情景交融、描述細膩,可稱上乘佳作,但總感覺缺乏那麽一丟丟神意蘊綿的感覺。這感覺,恰巧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情愫。這可能用現代量子學可以解釋得通,但機器人還難以比肩的地方。中醫,恰巧有這樣一些要素的存在,現代化,也不能背離人的某種特有心神感知能力在辨病方面起到的特殊作用。機器人目前尚未企及。不過,假以時日,若機器人學會了所有的四診合參,望聞問切,達到「望而知之謂之神」的境界,他可能比人類醫生開的方子更合理。
結語
張院士今年76歲,經過抗疫重任的洗禮,開篇提到的身兼數項國家級重任,2個多小時的訪談,侃侃而談,思維敏捷,精神矍鑠,他自我調侃,從來不吃藥,主打一個天津人的俗話「少心沒肺」。中醫講恬淡虛無,說白了就是情緒放松,遇事不糾結,好事不要太高興,壞事也不要長久悲傷。凡事留白,中庸之道;心情平靜從容,養生之本。
另外,他用天津話戲謔自己是「胡吃悶睡」。胡吃,就是什麽都吃,但是都不吃多了;悶睡,沾枕頭就睡著,一睡8個小時,不起夜不做夢,睡眠質量好,從來不依賴鎮靜藥。他說,中醫理論已經融入到自己的骨髓裡了,醫者意也,隨心所意皆中醫。將一項事業熱愛到骨髓,才能將其做到極致。中醫發展,乃至走向國際,更是需要一批批如此情懷之人的共同努力。中醫代有才人出,一代代從傷寒到溫病,再到融入現代科學。中醫藥傳承創新,一直沒有停止過,吾輩當自強,積跬步,至千里。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16/U132c4RHbAwVED4zLjQbsEnxn60ZId7OmT9.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