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山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3月23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60周年國際金融論壇上表示,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越來多(包括購買石油、央行儲備等),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強調:“香港要把握機遇,做好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在國家發展中發揮重要功能。”
2004年,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同意在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正式委任中銀香港為境外人民幣清算行,允許香港的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人民幣存款、匯款、匯兌及信用卡服務。這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第一個平台。筆者2003年在中銀香港工作時曾參與制訂中銀香港出任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的計劃書。
人民幣國際化的里程碑
2009年4月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決定,在上海和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城市開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開始。在過去15年,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快速,在國際範圍內充當交易媒介,計量單位、各國央行儲備貨幣己在不同的程度上出現,並成為中國對外金融開放和國際金融地位逐步提升的重要標誌之一。
在過去十多年,人民幣國際化大致經歷了快速發展期和平穩調整期兩個階段:
一是快速發展時期(2009年7月至2015年上半年),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跨境貿易和直接投資的人民幣結算額持續擴大,2014年,人民幣貿易結算額達到6.55萬億元。
2.人民幣計值的國家金融資產快速增加,至2014年底,在離岸人埸上發行的計值債券累計達到5305億元。
3.人民幣已經開始作為一些國家的官方儲備資產,至2015年,人民幣作為外國官方儲備資產的儲備資產的規模達到6667億元。
從2009年到2014年,人民幣的國際化指數由2009的0.02% 上升至2014年的2.33%。
二是平穩調整期(2015年下半年至2020年)
由於內地經濟轉型、經濟增長放緩,加上國際政治經濟局勢轉趨緊張,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進入調整期。
人民幣匯率與中國對外貿易
中國的巨大貿易盈餘及上升中的競爭力會驅使人民幣升值,這將鼓勵消費及減少過剩能量。儘管中國可能不願意人民幣在經濟呆滯時升值,一個較符合實際的人民幣匯價水平會使中國經濟結構更為健康,及加強世界經濟的平穩增長。
在2023年,中國的貿易盈餘為8000億美元,為GDP的4.5%,高於日本在“廣場協議”(Plaza Agreement)締結那一年的3.2%。正如日本在1985的經濟一様,高儲蓄率及競爭力的提高是造成中國出現巨幅貿盈的主要原因。
中國的發展模型:使人民幣的匯價長期處於較低水平。在過去三十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實質匯價維持不變。中國力圖打破各種貿易屏障,自立自強,經過五年的努力,經濟實力已不可同日而語。中國已開始有自己的先進產業(新能源)及產品(電動車),人民幣的匯率須反映中國高水平的競爭力及決定價格的能力。一個較合理的人民幣匯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中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磨擦。
人民幣國際化的挑戰
2015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挑戰逐漸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放緩甚至徘徊的現象。2018年8月,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伊春會議上。人行前行長周小川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人民幣國際化並不是直線前進,而是有時候走得快一點”。
此外,內地的金融市場規模已經很大,但開放程度還是較低,目前正循序開放。
新里程及香港的關鍵角色
在經過一段調整期後,人民幣國際化正在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地位不斷提高。2023年3月,人民幣首次超過美元,成為內地跨境交易中最常用的貨幣。9月,人民幣首次超過日元,成為國際支付第四大貨幣。海外人民幣清算行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2024年3月,人民幣國際支付價值份額由2月的4%升至4.69%,創紀綠新高,排名全球第四。
“一帶一路”倡議乃中國實施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舉措,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難得的機遇。目前主要經濟體體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實際利率接近經濟增速的限制性水平,預計人民幣滙率走勢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保障人民幣資產價值,繼續有效支持人民幣資產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香港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處理超過75%離岸人民幣支付結算。香港也是將離岸人民幣業務拓展至東盟地區的窗口。香港正申請成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成員,可使其離岸人民幣中心獲得更多拓展空間。
進一步國際化的幾點建議
一是加快國債巿場的建設,延長期檔,並不斷提升其國際化水平。
二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擴大中國和其他國家金融帳戶的雙邊開放。
三是總結現有的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發展經驗,理順未來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的思路。
中國強調經濟要高質量發展,而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的重要助力。在這方面,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最重要樞紐和“一帶一路”建設集資的關鍵節點大有可為。
(作者係香港銀行學會考試審核委員會委員、香港董事學會培訓委員會委員、香港職業及評審局專家,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17/Iox8flV4DsrOXrOOUHSwWu2t4gEYK71eMNK.jpe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陸山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3月23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60周年國際金融論壇上表示,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越來多(包括購買石油、央行儲備等),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強調:“香港要把握機遇,做好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在國家發展中發揮重要功能。”
2004年,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同意在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正式委任中銀香港為境外人民幣清算行,允許香港的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人民幣存款、匯款、匯兌及信用卡服務。這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第一個平台。筆者2003年在中銀香港工作時曾參與制訂中銀香港出任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的計劃書。
人民幣國際化的里程碑
2009年4月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決定,在上海和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城市開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開始。在過去15年,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快速,在國際範圍內充當交易媒介,計量單位、各國央行儲備貨幣己在不同的程度上出現,並成為中國對外金融開放和國際金融地位逐步提升的重要標誌之一。
在過去十多年,人民幣國際化大致經歷了快速發展期和平穩調整期兩個階段:
一是快速發展時期(2009年7月至2015年上半年),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跨境貿易和直接投資的人民幣結算額持續擴大,2014年,人民幣貿易結算額達到6.55萬億元。
2.人民幣計值的國家金融資產快速增加,至2014年底,在離岸人埸上發行的計值債券累計達到5305億元。
3.人民幣已經開始作為一些國家的官方儲備資產,至2015年,人民幣作為外國官方儲備資產的儲備資產的規模達到6667億元。
從2009年到2014年,人民幣的國際化指數由2009的0.02% 上升至2014年的2.33%。
二是平穩調整期(2015年下半年至2020年)
由於內地經濟轉型、經濟增長放緩,加上國際政治經濟局勢轉趨緊張,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進入調整期。
人民幣匯率與中國對外貿易
中國的巨大貿易盈餘及上升中的競爭力會驅使人民幣升值,這將鼓勵消費及減少過剩能量。儘管中國可能不願意人民幣在經濟呆滯時升值,一個較符合實際的人民幣匯價水平會使中國經濟結構更為健康,及加強世界經濟的平穩增長。
在2023年,中國的貿易盈餘為8000億美元,為GDP的4.5%,高於日本在“廣場協議”(Plaza Agreement)締結那一年的3.2%。正如日本在1985的經濟一様,高儲蓄率及競爭力的提高是造成中國出現巨幅貿盈的主要原因。
中國的發展模型:使人民幣的匯價長期處於較低水平。在過去三十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實質匯價維持不變。中國力圖打破各種貿易屏障,自立自強,經過五年的努力,經濟實力已不可同日而語。中國已開始有自己的先進產業(新能源)及產品(電動車),人民幣的匯率須反映中國高水平的競爭力及決定價格的能力。一個較合理的人民幣匯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中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磨擦。
人民幣國際化的挑戰
2015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挑戰逐漸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放緩甚至徘徊的現象。2018年8月,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伊春會議上。人行前行長周小川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人民幣國際化並不是直線前進,而是有時候走得快一點”。
此外,內地的金融市場規模已經很大,但開放程度還是較低,目前正循序開放。
新里程及香港的關鍵角色
在經過一段調整期後,人民幣國際化正在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地位不斷提高。2023年3月,人民幣首次超過美元,成為內地跨境交易中最常用的貨幣。9月,人民幣首次超過日元,成為國際支付第四大貨幣。海外人民幣清算行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2024年3月,人民幣國際支付價值份額由2月的4%升至4.69%,創紀綠新高,排名全球第四。
“一帶一路”倡議乃中國實施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舉措,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難得的機遇。目前主要經濟體體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實際利率接近經濟增速的限制性水平,預計人民幣滙率走勢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保障人民幣資產價值,繼續有效支持人民幣資產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香港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處理超過75%離岸人民幣支付結算。香港也是將離岸人民幣業務拓展至東盟地區的窗口。香港正申請成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成員,可使其離岸人民幣中心獲得更多拓展空間。
進一步國際化的幾點建議
一是加快國債巿場的建設,延長期檔,並不斷提升其國際化水平。
二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擴大中國和其他國家金融帳戶的雙邊開放。
三是總結現有的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發展經驗,理順未來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的思路。
中國強調經濟要高質量發展,而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的重要助力。在這方面,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最重要樞紐和“一帶一路”建設集資的關鍵節點大有可為。
(作者係香港銀行學會考試審核委員會委員、香港董事學會培訓委員會委員、香港職業及評審局專家,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17/Iox8flV4DsrOXrOOUHSwWu2t4gEYK71eMNK.jp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