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張清語
為在香港這一中西文化薈萃之地豐沃中華文化生長的土壤,讓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被世界看到,去年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弘揚辦)並舉辦中華文化節。今年4月,弘揚辦正式運行。首屆中華文化節亦於今年6月至9月期間舉辦。如何讓傳統走入現代?如何讓中華文化在香港茂盛生長?對此,弘揚辦總監伍志和、中華文化節節目負責人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文化節目組總經理倪淑儀接受了本刊專訪。
弘揚辦:體認中華文化於生活之中
“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以“華”字為標誌,以富中國特色的“斗拱”構築而成,形如一亭亭玉立之花,赤紅立柱為梗,湛綠斗拱為瓣,兼具穩定與美感,象徵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多元一體的獨特生命力。“通過一系列活動,我們希望能夠增強市民對中國文化的歸屬感,提升市民的國民身分認同及文化自信。”弘揚辦總監伍志和如此介紹弘揚辦建立的初心。弘揚辦的活動集展覽、講座、社區活動、演藝、線上活動於一身。伍志和亦表示︰“希望能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之中體驗和認識中華文化的深厚內涵。”
中國通史系列展:
香港與中原文明
一脈相承、同氣同根
目前,弘揚辦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協作推出的“中國通史系列”第一個大型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正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是中國通史系列首個展覽,明年將會舉辦有關秦漢時期的文物展。”伍志和如此介紹,香港歷史博物館其後每年會順序以重要歷史時期為主題籌辦歷史文物展覽,並於2029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八十年的展覽作為系列的小結。該次展覽的展品來自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十多間文博單位,在綴玉覆面、“婦好”圈足觥、“王子午”鼎等眾多精美展品之中,伍志和也提到了一件於河南新鄭發現、來自商代前期的玉璋。他表示:“在香港的南丫島,也出土過一件與此相類的牙璋,香港與河南中原地區有著如此近似的考古發現。由此可見,香港與中原文明確是一脈相承、同氣同根。”
教學相長:用文物說故事
伍志和認為,在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過程中,學校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平台,針對教師的培訓與普及也不可忽視。“通過與教育局的合作,我們會對老師進行一系列培訓,不僅是關於中華文化本身的普及,更會藉著深度參觀博物館及展覽等,加深老師們對中華文化的了解,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中華文化。”弘揚辦亦計劃在6月底組織一個河南文物教師考察團,讓教師們能夠更加深入了解中華文化起源和相關的文化遺產,更可與當地的博物館和考古專家交流,以豐富教師教授夏商周三代歷史的內容。
除了培訓教師以外,對於學生的文化教育也是弘揚辦的工作重點。比起單純的言傳身教,伍志和更希望能夠“以文物說故事”,通過接觸文物的實體,歷史與文化能夠更加深刻、直觀地滲入學生們的生活之中。伍志和表示,他們正在計劃利用博物館的資源,製作有關文物的資料和教材,並將其帶入校園,讓學生們能夠生動地感受、體驗中華歷史與文化。伍志和提到,曾經利用廣九鐵路的鐵路時刻表及舊車票、香港華貿公司定貨合約、渣甸洋行鴉片貨單、南北行條例等文物資料給學生們研習,通過文物蘊含的豐富歷史訊息及相關的活動,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切地體會到香港與嶺南地區的密切聯繫。
公園遊蹤:
於“港味”之中探尋中華文化
除了展覽與校園教育以外,將中華文化融入香港的地標公園也是弘揚辦的一個特色活動。伍志和提到,弘揚辦將在九龍寨城公園舉辦導賞及活動,讓市民認識這一曾經是清代重要軍事據點的九龍寨城,如何變為後來聞名中外的“三不管”城市景觀,最後成為今天的九龍寨城公園,弘揚辦正通過此香港地標公園呈現中華歷史文化與香港發展的相會相融。弘揚辦亦將開發香港其他與中華文化有關的地標公園遊覽考察活動,讓公眾在生活中發現中華文化的有趣點。
通過“塗鴉”這一有趣、新奇的表現形式吸引青少年們參與中華文化的再構建與現代詮釋,亦是弘揚辦正在探尋的道路。伍志和提到,於今年4月、5月、6月相繼舉辦的“穿越夏商周”塗鴉表演及“甲骨文噴噴畫畫”工作坊,將5,000年前的甲骨文通過現代、藝術的方式呈現。
中華文化節:讓傳統融入這個時代
“期望藉中華文化節這一全新平台,在香港推動傳統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在中華文化節節目負責人倪淑儀看來,作為獨特的中西文化薈萃之地,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絕佳舞台。“希望能將內地優秀的演藝作品引進來,促進交流,亦將注入當代元素的全新作品向外推廣。”如果說弘揚辦的標誌似一棟有立柱、斗拱的中式建築,中華文化節的標誌則是一扇文化之窗,窗外就是象徵中華文化蘊藏能量的藝術瑰寶,絢麗如玉。首屆中華文化節分為綻現、亮相、盛裝、靈動四部分,含戲曲、舞蹈、音樂、電影、跨媒體、展覽和講座以及戶外免費節目等多種藝術形式,亦特設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電影學生專場、學校巡演及展覽。倪淑儀表示,希望從推廣、傳承、發展、交流這四個方面,特別針對年輕人,做到弘揚中華文化。
戲迷的盛宴:
“文武雙全”的非遺戲曲展演
倪淑儀提到,康文署有一個已舉辦11屆的長青品牌“中國戲曲節”,今年以“文武雙全”為主題,首屆中華文化節在其精選劇目之上,强化並加入觀眾拓展部分和非遺傳承項目的精彩表演。“舉辦中華文化節期間,我們邀請到近30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及國家一級演員,為大家帶來八種不同的非遺戲曲演出。”倪淑儀介紹到,除了粵劇、京劇、越劇等熱門戲曲種類之外,今年的中華文化節還引入了北路梆子戲、廣東潮劇、山東柳子戲、北方崑劇、浙江婺劇,將豐富多彩的、部分更是難得一見的中國戲曲藝術匯聚香港。“有些表演者的粉絲會跟著來到香港‘追星’,這些演出門票一開售就賣出了五、六成。”
中華文化節的大師班、藝人談、戲曲講座等環節也為香港戲曲愛好者與學習者創造了與全國各地藝術家對話的機會。倪淑儀表示,戲曲青年演員的訓練與成長十分不易,各個都要“唱、做、唸、打樣樣精,打得、睇得又唱得”,為此,他們特地邀請了如浙江婺劇名家楊霞雲等年輕的國家級演員們與大家一同交流,讓香港市民可以了解到戲曲演員們的訓練方式,“也希望他們能給我們多一點寶貴意見,鼓勵我們的年輕一代”。
傳承與發展:傳統藝術盛裝翻新
倪淑儀如此理解時間、生活與文化的相關性。“在時間長河之中,一些非常重要的元素被保留下來。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珍貴的傳統文化也會因我們的生活改變而變化,有全新的演繹。”此次中華文化節的傳統、現代演出亦十分注重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節舉辦期間將展演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不同藝術項目。在一眾節目之中,倪淑儀特別提及由本地粵劇名伶羅家英編、導、演的新編粵劇《大鼻子情聖》。“這齣廣東粵劇將法國名劇《大鼻子情聖》的框架代入明朝的‘土木堡之變’這一歷史事件中,再加入輕鬆幽默的情節,如此設計便可以在粵劇中彰顯中西文化共融元素。”中華文化節的開幕節目:舞劇《五星出東方》更是以繡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漢代織錦護臂為靈感來源,結合舞蹈、音樂、舞台元素講述千年以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民族情誼。
中華文化節的“焦點城市”環節亦旨在促進城市間的文化交流,加深香港市民對內地城市的了解。首屆中華文化節以上海為焦點城市,上海京劇院、上海民族樂團分別帶來連台本戲《七俠五義》、《海上生民樂》等戲曲與民樂演奏。上海博物館與香港藝術館亦密切合作,推出“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尋香記——中國芳香文化藝術展”,展示館藏陶瓷、竹刻、繪畫、青銅器等不同品類的珍品,探尋從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香文化發展歷史。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22/zvM8JfNESlZsd1WRcvQqpRRsRtG4h6o23Bc.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 本刊記者 張清語
為在香港這一中西文化薈萃之地豐沃中華文化生長的土壤,讓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被世界看到,去年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弘揚辦)並舉辦中華文化節。今年4月,弘揚辦正式運行。首屆中華文化節亦於今年6月至9月期間舉辦。如何讓傳統走入現代?如何讓中華文化在香港茂盛生長?對此,弘揚辦總監伍志和、中華文化節節目負責人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文化節目組總經理倪淑儀接受了本刊專訪。
弘揚辦:體認中華文化於生活之中
“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以“華”字為標誌,以富中國特色的“斗拱”構築而成,形如一亭亭玉立之花,赤紅立柱為梗,湛綠斗拱為瓣,兼具穩定與美感,象徵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多元一體的獨特生命力。“通過一系列活動,我們希望能夠增強市民對中國文化的歸屬感,提升市民的國民身分認同及文化自信。”弘揚辦總監伍志和如此介紹弘揚辦建立的初心。弘揚辦的活動集展覽、講座、社區活動、演藝、線上活動於一身。伍志和亦表示︰“希望能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之中體驗和認識中華文化的深厚內涵。”
中國通史系列展:
香港與中原文明
一脈相承、同氣同根
目前,弘揚辦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協作推出的“中國通史系列”第一個大型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正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是中國通史系列首個展覽,明年將會舉辦有關秦漢時期的文物展。”伍志和如此介紹,香港歷史博物館其後每年會順序以重要歷史時期為主題籌辦歷史文物展覽,並於2029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八十年的展覽作為系列的小結。該次展覽的展品來自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十多間文博單位,在綴玉覆面、“婦好”圈足觥、“王子午”鼎等眾多精美展品之中,伍志和也提到了一件於河南新鄭發現、來自商代前期的玉璋。他表示:“在香港的南丫島,也出土過一件與此相類的牙璋,香港與河南中原地區有著如此近似的考古發現。由此可見,香港與中原文明確是一脈相承、同氣同根。”
教學相長:用文物說故事
伍志和認為,在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過程中,學校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平台,針對教師的培訓與普及也不可忽視。“通過與教育局的合作,我們會對老師進行一系列培訓,不僅是關於中華文化本身的普及,更會藉著深度參觀博物館及展覽等,加深老師們對中華文化的了解,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中華文化。”弘揚辦亦計劃在6月底組織一個河南文物教師考察團,讓教師們能夠更加深入了解中華文化起源和相關的文化遺產,更可與當地的博物館和考古專家交流,以豐富教師教授夏商周三代歷史的內容。
除了培訓教師以外,對於學生的文化教育也是弘揚辦的工作重點。比起單純的言傳身教,伍志和更希望能夠“以文物說故事”,通過接觸文物的實體,歷史與文化能夠更加深刻、直觀地滲入學生們的生活之中。伍志和表示,他們正在計劃利用博物館的資源,製作有關文物的資料和教材,並將其帶入校園,讓學生們能夠生動地感受、體驗中華歷史與文化。伍志和提到,曾經利用廣九鐵路的鐵路時刻表及舊車票、香港華貿公司定貨合約、渣甸洋行鴉片貨單、南北行條例等文物資料給學生們研習,通過文物蘊含的豐富歷史訊息及相關的活動,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切地體會到香港與嶺南地區的密切聯繫。
公園遊蹤:
於“港味”之中探尋中華文化
除了展覽與校園教育以外,將中華文化融入香港的地標公園也是弘揚辦的一個特色活動。伍志和提到,弘揚辦將在九龍寨城公園舉辦導賞及活動,讓市民認識這一曾經是清代重要軍事據點的九龍寨城,如何變為後來聞名中外的“三不管”城市景觀,最後成為今天的九龍寨城公園,弘揚辦正通過此香港地標公園呈現中華歷史文化與香港發展的相會相融。弘揚辦亦將開發香港其他與中華文化有關的地標公園遊覽考察活動,讓公眾在生活中發現中華文化的有趣點。
通過“塗鴉”這一有趣、新奇的表現形式吸引青少年們參與中華文化的再構建與現代詮釋,亦是弘揚辦正在探尋的道路。伍志和提到,於今年4月、5月、6月相繼舉辦的“穿越夏商周”塗鴉表演及“甲骨文噴噴畫畫”工作坊,將5,000年前的甲骨文通過現代、藝術的方式呈現。
中華文化節:讓傳統融入這個時代
“期望藉中華文化節這一全新平台,在香港推動傳統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在中華文化節節目負責人倪淑儀看來,作為獨特的中西文化薈萃之地,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絕佳舞台。“希望能將內地優秀的演藝作品引進來,促進交流,亦將注入當代元素的全新作品向外推廣。”如果說弘揚辦的標誌似一棟有立柱、斗拱的中式建築,中華文化節的標誌則是一扇文化之窗,窗外就是象徵中華文化蘊藏能量的藝術瑰寶,絢麗如玉。首屆中華文化節分為綻現、亮相、盛裝、靈動四部分,含戲曲、舞蹈、音樂、電影、跨媒體、展覽和講座以及戶外免費節目等多種藝術形式,亦特設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電影學生專場、學校巡演及展覽。倪淑儀表示,希望從推廣、傳承、發展、交流這四個方面,特別針對年輕人,做到弘揚中華文化。
戲迷的盛宴:
“文武雙全”的非遺戲曲展演
倪淑儀提到,康文署有一個已舉辦11屆的長青品牌“中國戲曲節”,今年以“文武雙全”為主題,首屆中華文化節在其精選劇目之上,强化並加入觀眾拓展部分和非遺傳承項目的精彩表演。“舉辦中華文化節期間,我們邀請到近30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及國家一級演員,為大家帶來八種不同的非遺戲曲演出。”倪淑儀介紹到,除了粵劇、京劇、越劇等熱門戲曲種類之外,今年的中華文化節還引入了北路梆子戲、廣東潮劇、山東柳子戲、北方崑劇、浙江婺劇,將豐富多彩的、部分更是難得一見的中國戲曲藝術匯聚香港。“有些表演者的粉絲會跟著來到香港‘追星’,這些演出門票一開售就賣出了五、六成。”
中華文化節的大師班、藝人談、戲曲講座等環節也為香港戲曲愛好者與學習者創造了與全國各地藝術家對話的機會。倪淑儀表示,戲曲青年演員的訓練與成長十分不易,各個都要“唱、做、唸、打樣樣精,打得、睇得又唱得”,為此,他們特地邀請了如浙江婺劇名家楊霞雲等年輕的國家級演員們與大家一同交流,讓香港市民可以了解到戲曲演員們的訓練方式,“也希望他們能給我們多一點寶貴意見,鼓勵我們的年輕一代”。
傳承與發展:傳統藝術盛裝翻新
倪淑儀如此理解時間、生活與文化的相關性。“在時間長河之中,一些非常重要的元素被保留下來。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珍貴的傳統文化也會因我們的生活改變而變化,有全新的演繹。”此次中華文化節的傳統、現代演出亦十分注重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節舉辦期間將展演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不同藝術項目。在一眾節目之中,倪淑儀特別提及由本地粵劇名伶羅家英編、導、演的新編粵劇《大鼻子情聖》。“這齣廣東粵劇將法國名劇《大鼻子情聖》的框架代入明朝的‘土木堡之變’這一歷史事件中,再加入輕鬆幽默的情節,如此設計便可以在粵劇中彰顯中西文化共融元素。”中華文化節的開幕節目:舞劇《五星出東方》更是以繡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漢代織錦護臂為靈感來源,結合舞蹈、音樂、舞台元素講述千年以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民族情誼。
中華文化節的“焦點城市”環節亦旨在促進城市間的文化交流,加深香港市民對內地城市的了解。首屆中華文化節以上海為焦點城市,上海京劇院、上海民族樂團分別帶來連台本戲《七俠五義》、《海上生民樂》等戲曲與民樂演奏。上海博物館與香港藝術館亦密切合作,推出“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尋香記——中國芳香文化藝術展”,展示館藏陶瓷、竹刻、繪畫、青銅器等不同品類的珍品,探尋從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香文化發展歷史。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22/zvM8JfNESlZsd1WRcvQqpRRsRtG4h6o23B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