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 石岩
世界局勢動盪之際,中國外交引領和平合作。5月5日至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歐洲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取得豐碩成果,引發熱烈反響,受到世界矚目,為促進地緣政治穩定、推動經濟合作,注入新的動力和信心,再次彰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念和氣派。習近平主席今年首訪目的地選擇歐洲,將去年以來的中歐高層互動推向新高潮,中歐關係也在歷經考驗後獲得新的發展機遇,中歐兩大力量重新凝聚共識,重塑合作模式,發展多極化趨勢下更成熟的雙邊關係。
中歐關係歷經波折
中歐關係在過去幾年受到一些挑戰,甚至一度跌入低谷。這些挑戰有來自中歐之間的變化,也有來自中歐之外的影響因素。
從中歐之間來看,競爭面上升是歐方對華態度變化的根本原因。中國經過多年高速發展,與歐洲實力對比更趨平衡,帶來歐洲心態上的失衡。中國越來越在中高端製造業甚至是新能源產業,對歐洲形成出口競爭優勢。從2013年中歐光伏產品貿易摩擦,到十年後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中歐之間製造業的競爭已從產品競爭升級為產業鏈競爭。歐盟委員會不斷充實貿易防禦工具箱,包括反傾銷、反補貼、投資審查以及“強迫勞動法案”、“外國補貼條例”、“國際採購工具法案”、“反脅迫工具法案”等,並一度與美國、日本等在WTO聯手就所謂“市場扭曲”問題向中國施壓。儘管中歐兩大經濟體仍有很強互補性,但競爭面上升影響了歐洲心態。
對中歐互信造成傷害的是經貿議題被政治化。“公平競爭”問題被扭曲為“武器化的相互依存”認知、“制度性對手”定位和“去風險”政策。歐盟內出現價值觀凌駕於經濟利益之上的傾向,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成為與議題掛鉤的犧牲品。
從中歐外部來看,逆全球化趨勢削弱了歐盟的貿易政策自由化,但更重要的是大國關係和地緣政治因素對中歐關係造成衝擊。一方面,美國推行對華全面競爭政策,在高技術領域實施“脫鉤斷鏈”,遊說歐洲聯手對華出口管制,禁止使用華為5G設備,施壓荷蘭限制對華出售光刻機等。中美關係惡化造成歐洲對華政策的搖擺和分化。另一方面,美國領導的北約不斷擠壓俄羅斯生存空間,導致俄烏衝突爆發,歐洲安全架構面臨崩塌風險。中歐在危機根源、對俄關係、經濟制裁等問題上存在分歧。
高層互訪引領中歐關係持續回暖
自2023年以來,中歐高層訪問逐漸恢復,中歐關係也呈現回暖趨勢。法國總統馬克龍、比利時首相德克羅、荷蘭首相呂特、德國總理朔爾茨先後訪華,受到中方熱情接待,並與中國達成重要共識,取得豐碩合作成果。
中國和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都認為,儘管中歐之間仍面臨產業競爭的問題,但雙邊經貿合作的利益才是雙邊關係發展的主導因素,也是中歐關係韌性的根基所在;儘管中歐在價值觀、地緣政治危機等方面仍有分歧,但更重要的是,中歐是支持世界多極化、反對兩極化和單極霸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雙方擁有維護多邊主義的共識,需共同為推進全球治理發揮領導作用,將大國注意力重新聚焦於全球議程,而非相互競爭和對抗。
法德兩個歐洲傳統大國的對華態度對推動歐洲回歸對華務實外交起重要作用。法國方面,儘管中法雙邊經貿規模較中德小,但法國追求政治上的大國地位,且一直以來在西方陣營中具有較強的自主性,馬克龍總統主張歐洲戰略自主,呼籲建設“主權歐洲”。因此,法國在華政策上受美影響相對較小,表現出更多的自主性和戰略考量。2023年4月,馬克龍總統訪華受到中方高規格接待,為中法關係開啟新篇章,也體現了中法兩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對獨立自主外交傳統的堅持和傳承。
德國方面,相比默克爾時期,朔爾茨領導的“交通燈”三黨執政聯盟受到更多的意識形態因素和地緣政治因素干擾,一度偏離務實理性的對華政策方向。但在當前俄烏衝突持續以及自身能源轉型困境和經濟增長壓力下,朔爾茨總理決心將對華外交主導權從綠黨外長手中重新收回到總理府,德國對華政策遂向務實理性回調。朔爾茨總理於4月14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整整三天的訪問,是其自2021年12月上任以來外訪行程時間最長的一次,可見其對加強中德經貿合作的重視和迫切。
中歐大國之間的積極互動,為中歐關係回暖和習近平主席訪歐奠定了良好基礎。
中國領導人訪歐成果豐碩
習近平主席此次訪歐,正值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之際,受到外界高度關注,其政治意義非同凡響。習近平主席在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時高瞻遠矚地指出,要“打造新時期互信穩定、守正創新、擔當作為的中法關係。”習近平主席強調,中法關係60年珍貴歷程,將使我們更好思考如何開啟下一個60年。雙方要堅持獨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戰”或陣營對抗;要堅持相互理解,共同促進多彩世界的和諧共處;要堅持高瞻遠矚,共同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反對“脫鉤斷鏈”。
面對各方面挑戰,中法兩國毅然在分歧與摩擦中重新凝聚共識,在多重挑戰下重塑合作模式,推動中歐回歸務實外交,以更成熟理性的心態面對挑戰,尋求機遇。在這個意義上講,中歐關係已在新的戰略認知下進入新的階段。
除了中歐關係的回暖趨勢,習主席此行還有三個重要背景:一是地緣政治衝突多發,地區和平穩定面臨挑戰;二是舊金山共識下中美關係暫時趨穩,但美國仍在推行對華戰略競爭和“脫鉤斷鏈”,大選臨近更增加不確定性,世界仍面臨陣營化、兩極化風險;三是逆全球化趨勢與保護主義仍是經貿合作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阻力。在這三大挑戰中,中國和歐洲既是主要攸關方,也是能夠發揮作用扭轉這些消極趨勢的重要力量。因此,習近平主席此次對歐洲的訪問不僅是推動中歐關係持續回暖,在地緣政治、經貿合作和全球治理層面,意義更加重大。
在地緣政治問題上,中法最高領導人面對面,圍繞烏克蘭危機和巴以衝突問題進行戰略溝通,尋求共識與方案。兩國就中東局勢發布聯合聲明,共同倡議在巴黎奧運會期間全球停火止戰,再次重申反對使用核武器,體現了大國對地區安全與世界和平的責任擔當。中歐關係的改善,也進一步降低了各方對所謂“新冷戰”的預期。
在經貿合作層面,會談成果豐富:中法雙方簽署了綠色發展、航空、農業食品、商務和人文領域近20項合作文件;中塞聚焦共建“一帶一路”、綠色轉型和數字經濟,簽署了相關合作文件;中匈在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農業、投融資、能源和人文交流等諸多領域共簽署了18份合作文件。綠色轉型、數字經濟和人文交流是中歐合作的內在需求和驅動,也為全球經貿合作提供了信心。此外,關於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習近平主席正本清源:“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進產能,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巨大貢獻。不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
在全球治理議程上,中法兩國進一步凝聚共識、夯實合作基礎,雙方的合作從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拓展至人工智能領域。具體包括,發布人工智能聯合聲明與全球治理、生物多樣性與海洋合作聯合聲明。中法在2023年4月7日發布的《中法聯合聲明》共識基礎上,就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治理達成十點共識,初步奠定了中法、中歐關於人工智能治理的初步框架,將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監管在全球治理議程上向前推進了重大的一步。
中國和歐洲大國在重大問題上能擱置分歧,達成更多共識,謀求更多合作,將引領中歐關係走向更成熟階段,也將使中歐兩大力量成為多極化世界中更加成熟的行為體,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都有重要意義。中歐高層對雙邊外交的引領,也為全球對大國關係穩定、多邊主義回歸、國際經濟合作以及重啟經濟全球化的期待注入信心。
習近平主席在法國愛麗舍宮闡述中國的歐洲觀,以兩個“重要”定義: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將歐洲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夥伴。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只是停留於理念,在領導人的引領和高層互訪的實踐下,真正為中國對外合作、大國關係和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
擴大訪歐成果外溢效應
為鞏固習近平主席訪歐成果,擴大其積極的外溢效應,未來還應加強以下幾方面。
首先,要促歐在對華政策上提高自主性的同時增強一致性,從整體上扭轉歐洲對華認知和政策。我們應抓住中歐關係回暖的有利趨勢,在促歐增強對華關係自主性的同時,鼓勵歐盟及其成員國在採取務實理性的對華政策上更多地體現一致性,以實現泛歐的對華關係改善。
其次,實現中歐在經貿合作的實質性提升。根據法國及歐盟其他成員國輿論反饋,歐方對包括解決中歐貿易摩擦、改善貿易平衡等經貿問題有更高的期待。在當前地緣政治困境和經濟增長壓力下,歐盟更迫切的是需要尋求經濟增長並拓展海外市場,而非糾結於某項貿易爭端。因此,中歐之間應聚焦於拓展合作,創新雙邊合作增長模式,而不應將過多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貿易爭端解決範疇內的摩擦問題。此外,中歐都對美國大選後或將再次對貿易夥伴揮舞關稅大棒有所擔憂。因此,中歐應未雨綢繆,盡快升級雙邊經貿合作,增強抵禦美國基於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進攻性貿易政策。
最後,進一步降低各方對新冷戰的預期,提升投資者信心。西方投資者和處於美“印太戰略”中心的亞太國家都較為關注中歐關係改善能否對沖美對華競爭戰略、降低新冷戰的風險。我們應重視各方期待,使美難以從整個中國與西方關係層面做局新冷戰。
(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6月號,作者係清華大學國際問題專家。文中圖片均來自新華社)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29/jHAayKGElse9jVoEc73T2llJ5nBETqJYNBE.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北京 石岩
世界局勢動盪之際,中國外交引領和平合作。5月5日至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歐洲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取得豐碩成果,引發熱烈反響,受到世界矚目,為促進地緣政治穩定、推動經濟合作,注入新的動力和信心,再次彰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念和氣派。習近平主席今年首訪目的地選擇歐洲,將去年以來的中歐高層互動推向新高潮,中歐關係也在歷經考驗後獲得新的發展機遇,中歐兩大力量重新凝聚共識,重塑合作模式,發展多極化趨勢下更成熟的雙邊關係。
中歐關係歷經波折
中歐關係在過去幾年受到一些挑戰,甚至一度跌入低谷。這些挑戰有來自中歐之間的變化,也有來自中歐之外的影響因素。
從中歐之間來看,競爭面上升是歐方對華態度變化的根本原因。中國經過多年高速發展,與歐洲實力對比更趨平衡,帶來歐洲心態上的失衡。中國越來越在中高端製造業甚至是新能源產業,對歐洲形成出口競爭優勢。從2013年中歐光伏產品貿易摩擦,到十年後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中歐之間製造業的競爭已從產品競爭升級為產業鏈競爭。歐盟委員會不斷充實貿易防禦工具箱,包括反傾銷、反補貼、投資審查以及“強迫勞動法案”、“外國補貼條例”、“國際採購工具法案”、“反脅迫工具法案”等,並一度與美國、日本等在WTO聯手就所謂“市場扭曲”問題向中國施壓。儘管中歐兩大經濟體仍有很強互補性,但競爭面上升影響了歐洲心態。
對中歐互信造成傷害的是經貿議題被政治化。“公平競爭”問題被扭曲為“武器化的相互依存”認知、“制度性對手”定位和“去風險”政策。歐盟內出現價值觀凌駕於經濟利益之上的傾向,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成為與議題掛鉤的犧牲品。
從中歐外部來看,逆全球化趨勢削弱了歐盟的貿易政策自由化,但更重要的是大國關係和地緣政治因素對中歐關係造成衝擊。一方面,美國推行對華全面競爭政策,在高技術領域實施“脫鉤斷鏈”,遊說歐洲聯手對華出口管制,禁止使用華為5G設備,施壓荷蘭限制對華出售光刻機等。中美關係惡化造成歐洲對華政策的搖擺和分化。另一方面,美國領導的北約不斷擠壓俄羅斯生存空間,導致俄烏衝突爆發,歐洲安全架構面臨崩塌風險。中歐在危機根源、對俄關係、經濟制裁等問題上存在分歧。
高層互訪引領中歐關係持續回暖
自2023年以來,中歐高層訪問逐漸恢復,中歐關係也呈現回暖趨勢。法國總統馬克龍、比利時首相德克羅、荷蘭首相呂特、德國總理朔爾茨先後訪華,受到中方熱情接待,並與中國達成重要共識,取得豐碩合作成果。
中國和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都認為,儘管中歐之間仍面臨產業競爭的問題,但雙邊經貿合作的利益才是雙邊關係發展的主導因素,也是中歐關係韌性的根基所在;儘管中歐在價值觀、地緣政治危機等方面仍有分歧,但更重要的是,中歐是支持世界多極化、反對兩極化和單極霸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雙方擁有維護多邊主義的共識,需共同為推進全球治理發揮領導作用,將大國注意力重新聚焦於全球議程,而非相互競爭和對抗。
法德兩個歐洲傳統大國的對華態度對推動歐洲回歸對華務實外交起重要作用。法國方面,儘管中法雙邊經貿規模較中德小,但法國追求政治上的大國地位,且一直以來在西方陣營中具有較強的自主性,馬克龍總統主張歐洲戰略自主,呼籲建設“主權歐洲”。因此,法國在華政策上受美影響相對較小,表現出更多的自主性和戰略考量。2023年4月,馬克龍總統訪華受到中方高規格接待,為中法關係開啟新篇章,也體現了中法兩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對獨立自主外交傳統的堅持和傳承。
德國方面,相比默克爾時期,朔爾茨領導的“交通燈”三黨執政聯盟受到更多的意識形態因素和地緣政治因素干擾,一度偏離務實理性的對華政策方向。但在當前俄烏衝突持續以及自身能源轉型困境和經濟增長壓力下,朔爾茨總理決心將對華外交主導權從綠黨外長手中重新收回到總理府,德國對華政策遂向務實理性回調。朔爾茨總理於4月14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整整三天的訪問,是其自2021年12月上任以來外訪行程時間最長的一次,可見其對加強中德經貿合作的重視和迫切。
中歐大國之間的積極互動,為中歐關係回暖和習近平主席訪歐奠定了良好基礎。
中國領導人訪歐成果豐碩
習近平主席此次訪歐,正值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之際,受到外界高度關注,其政治意義非同凡響。習近平主席在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時高瞻遠矚地指出,要“打造新時期互信穩定、守正創新、擔當作為的中法關係。”習近平主席強調,中法關係60年珍貴歷程,將使我們更好思考如何開啟下一個60年。雙方要堅持獨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戰”或陣營對抗;要堅持相互理解,共同促進多彩世界的和諧共處;要堅持高瞻遠矚,共同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反對“脫鉤斷鏈”。
面對各方面挑戰,中法兩國毅然在分歧與摩擦中重新凝聚共識,在多重挑戰下重塑合作模式,推動中歐回歸務實外交,以更成熟理性的心態面對挑戰,尋求機遇。在這個意義上講,中歐關係已在新的戰略認知下進入新的階段。
除了中歐關係的回暖趨勢,習主席此行還有三個重要背景:一是地緣政治衝突多發,地區和平穩定面臨挑戰;二是舊金山共識下中美關係暫時趨穩,但美國仍在推行對華戰略競爭和“脫鉤斷鏈”,大選臨近更增加不確定性,世界仍面臨陣營化、兩極化風險;三是逆全球化趨勢與保護主義仍是經貿合作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阻力。在這三大挑戰中,中國和歐洲既是主要攸關方,也是能夠發揮作用扭轉這些消極趨勢的重要力量。因此,習近平主席此次對歐洲的訪問不僅是推動中歐關係持續回暖,在地緣政治、經貿合作和全球治理層面,意義更加重大。
在地緣政治問題上,中法最高領導人面對面,圍繞烏克蘭危機和巴以衝突問題進行戰略溝通,尋求共識與方案。兩國就中東局勢發布聯合聲明,共同倡議在巴黎奧運會期間全球停火止戰,再次重申反對使用核武器,體現了大國對地區安全與世界和平的責任擔當。中歐關係的改善,也進一步降低了各方對所謂“新冷戰”的預期。
在經貿合作層面,會談成果豐富:中法雙方簽署了綠色發展、航空、農業食品、商務和人文領域近20項合作文件;中塞聚焦共建“一帶一路”、綠色轉型和數字經濟,簽署了相關合作文件;中匈在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農業、投融資、能源和人文交流等諸多領域共簽署了18份合作文件。綠色轉型、數字經濟和人文交流是中歐合作的內在需求和驅動,也為全球經貿合作提供了信心。此外,關於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習近平主席正本清源:“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進產能,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巨大貢獻。不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
在全球治理議程上,中法兩國進一步凝聚共識、夯實合作基礎,雙方的合作從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拓展至人工智能領域。具體包括,發布人工智能聯合聲明與全球治理、生物多樣性與海洋合作聯合聲明。中法在2023年4月7日發布的《中法聯合聲明》共識基礎上,就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治理達成十點共識,初步奠定了中法、中歐關於人工智能治理的初步框架,將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監管在全球治理議程上向前推進了重大的一步。
中國和歐洲大國在重大問題上能擱置分歧,達成更多共識,謀求更多合作,將引領中歐關係走向更成熟階段,也將使中歐兩大力量成為多極化世界中更加成熟的行為體,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都有重要意義。中歐高層對雙邊外交的引領,也為全球對大國關係穩定、多邊主義回歸、國際經濟合作以及重啟經濟全球化的期待注入信心。
習近平主席在法國愛麗舍宮闡述中國的歐洲觀,以兩個“重要”定義: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將歐洲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夥伴。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只是停留於理念,在領導人的引領和高層互訪的實踐下,真正為中國對外合作、大國關係和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
擴大訪歐成果外溢效應
為鞏固習近平主席訪歐成果,擴大其積極的外溢效應,未來還應加強以下幾方面。
首先,要促歐在對華政策上提高自主性的同時增強一致性,從整體上扭轉歐洲對華認知和政策。我們應抓住中歐關係回暖的有利趨勢,在促歐增強對華關係自主性的同時,鼓勵歐盟及其成員國在採取務實理性的對華政策上更多地體現一致性,以實現泛歐的對華關係改善。
其次,實現中歐在經貿合作的實質性提升。根據法國及歐盟其他成員國輿論反饋,歐方對包括解決中歐貿易摩擦、改善貿易平衡等經貿問題有更高的期待。在當前地緣政治困境和經濟增長壓力下,歐盟更迫切的是需要尋求經濟增長並拓展海外市場,而非糾結於某項貿易爭端。因此,中歐之間應聚焦於拓展合作,創新雙邊合作增長模式,而不應將過多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貿易爭端解決範疇內的摩擦問題。此外,中歐都對美國大選後或將再次對貿易夥伴揮舞關稅大棒有所擔憂。因此,中歐應未雨綢繆,盡快升級雙邊經貿合作,增強抵禦美國基於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進攻性貿易政策。
最後,進一步降低各方對新冷戰的預期,提升投資者信心。西方投資者和處於美“印太戰略”中心的亞太國家都較為關注中歐關係改善能否對沖美對華競爭戰略、降低新冷戰的風險。我們應重視各方期待,使美難以從整個中國與西方關係層面做局新冷戰。
(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6月號,作者係清華大學國際問題專家。文中圖片均來自新華社)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29/jHAayKGElse9jVoEc73T2llJ5nBETqJYNB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