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慧娟
羅家英最為津津樂道的角色有二,《大話西遊》中的唐僧和《國產凌凌漆》中的達聞西。神曲《ONLY YOU》伴著師父喋喋不休的三寸不爛之舌,風靡大江南北。達聞西則頂著地中海式禿頭,穿著破舊工字背心短褲和人字拖,提著菜籃子登場。羅家英的這一出場是粵劇“走圓台”的方式,這源於他深厚的粵劇積澱。其實,羅家英最大的成就不在影視,而是在戲曲,在粵劇的傳承與創新之上。
粵劇名伶羅家英出身粵劇世家,伯父羅家樹為“打鑼王”,父親羅家權號稱“生紂王”,堂兄羅家寶則以“蝦腔”聞名。8歲時羅家英已跟隨父親與十二叔羅家會學習粵劇基本功,後來羅家英師從吳少廉、粉菊花、呂國銓、李萬春等,身上融合著南北功夫。從學戲至今,羅家英的粵劇生涯已經整整70載。在這70年的粵劇藝術追尋之路上,他戲癲成謎、癡夢堅守,為粵劇的傳承與創新傾情奉獻,我們亦可以從中窺見香港粵劇藝術的前世今生與當代傳承。
粵劇持續發展必須改良
繼承與創新是中國戲曲發展的永恆話題,香港粵劇概莫能外。針對粵劇改革,羅家英亦言,“守舊如舊,只講傳承不言創新行不通;求新求變,一味創新丟了傳統,變了味道,也行不通。粵劇要持續發展,最好的辦法是改良”。
羅家英從藝70年,演劇無數,其中最多的還是粵劇傳統老戲。所謂傳統老戲,大部分都是流傳下來的戲曲經典,歷經光陰淘洗打磨愈發彰顯出作品本身的魅力。但隨著時代發展,傳統老戲的缺點也漸漸暴露出來。故事內容重複荒謬,情節拖遝無趣,唱腔、人物設計過於守舊,有些甚至完全脫離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和審美趣味,所以不得不進行改編。對此,銳意創新的羅家英經常將新觀念、新元素加入傳統老戲中。如《帝女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粵劇經典,任劍輝、白雪仙的版本更是經典中的經典,羅家英卻對這一版本作出多處大膽改編,經過市場檢驗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然而,香港粵劇界有人認為有點“離經叛道”。對此,羅家英回答很乾脆:“如果任劍輝再唱《帝女花》,她自己都會改,而且隨著時代的變化會一直改,不停步。”戲曲改編是時代使然,粵劇改編也會隨著時代的進步永不停歇。
不僅如此,羅家英的創新還體現在新戲的編排上。創新粵劇《開心穿粵》就是他的新作,這部戲將折子戲、牌子曲及音樂演奏等串連成“穿梭時空”的故事。劇情講述年輕音樂家自小在國外接受教育,對中華傳統文化缺乏認識,偶然機會下,回港入住古老祖屋,在大宅閣樓發現曾祖父遺留下的與粵劇相關的寶物,藉此回到過去,在穿越過程中與觀眾一起欣賞戲曲多姿多彩的世界,亦認識到箇中價值。在香港戲曲中心茶館劇場表演時,他們還特別升級了音響系統,更加入嶄新科技,由人工智能程式操作的機械人“羅家英”與茶館新星劇團一起演出,無論在題材、意義和表演方式上都大膽進行了開拓創新,使傳統藝術為大家帶來了新體驗。這就是羅家英對待粵劇傳承與創新的態度和實踐。
別拿標新立異當創新
在幾代粵劇人的共同努力下,《玉簪記》《再世紅梅記》《決戰天策府》《南海十三郎》等傳統老戲經過改編後都取得比較好的市場效果,成為傳統粵劇新編的典型。但是,當今香港粵劇界,羅家英認為有兩種傾向值得警惕:
一是過分讚頌西方戲劇而貶低中國戲曲。把國外的故事中國化,或學習借鑒西方的戲劇表演技巧,這本無可厚非,但總覺得西方戲劇比中國戲曲高級,厚此薄彼,盲目崇洋,這就大錯特錯了。西九戲曲中心落成時,對其英文名中的“戲曲”究竟使用漢語拼音“Xiqu”還是沿用西式的“Chinese Opera”(中國歌劇)來表達,香港粵劇界就有不同聲音。過去將中國戲曲譯為“Chinese Opera”,是照顧到外國人對中國戲曲還不夠了解,便於對外傳播。如今中國戲曲已大踏步走向世界,“功夫”“點心”等漢語詞匯都以直接音譯的形式被西方世界廣泛接受,用“Xiqu”又有何不可呢?“我們的戲曲,是全世界都在研究和學習的一種綜合表演藝術,不要妄自菲薄好嗎?”言語間,羅家英彰顯出發自內心的、清醒而強烈的文化自信。
“不僅如此,”羅家英接著說道,“近期一些改編作品,把不可能濃縮在方寸舞台之上的時空強行融在一起,把粵劇唱腔改成歌劇唱法,更有甚者舞台上只有對白,連演唱都省略了。這就完全沒有粵劇的味了”。
其實,西方話劇只講不唱,精於表達現實,表現衝突,是寫實性的;而中國戲曲擅於唱、念、做、打,是用程式化來塑造形象、表達內心、營造意境,是寫意式的。中西戲劇各有所長,無論高下。
二是現在有部分人拿標新立異當創新,給“派糖”(以政府公帑資助業界藝團)機構造成錯覺。在批核粵劇項目時這些機構常常會問:“有沒有新劇本、新布景、新服裝、新科技、新玩意兒?”須知戲曲是以演員表演為中心的舞台藝術,服裝、布景、科技等都是為演員服務的。
“我覺得有時演員在一方舞台困守數十年,表演的形式、舞台的樣式確實要有些改變,”羅家英強調,“但改變的內容和方式都要講究,改變不是把好的改去了以觸發巨變!”“傳統跟創新的元素怎麼融合,這很講究。傳承是主,科技是輔,不可喧賓奪主。”他說,“觀眾進了劇場,要看的還是整部劇作的水準和演員唱念做打的真功夫”。可是現在有些人的“創新”正在使粵劇變得不倫不類。
粵劇從無厘頭風格到藝術化的轉變
廣東粵劇很難走出廣東到北方與京(劇)昆(曲)梆(子戲)一決高下。京昆梆的導演常常覺得粵劇無論在唱念做打、劇本故事等方面都相對較弱。可是,為什麼粵劇在香港反而可以生存下來呢?那是因為在香港,“做戲是好玩的!”羅家英進而表示,他們當年編了很多無厘頭風格的戲,都是用作茶餘飯後的消遣,比較符合香港本地人的娛樂需求。這些戲不追求藝術性,只追求商業利益,但內容十分滑稽、貼近生活,被市民廣泛接受。後來,經過白雪仙等前輩藝術家的逐步改進,香港粵劇才漸漸脫離商業味道乾淨起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更加藝術化。
其實,商業與藝術完全可以相伴共生,並不矛盾。縱觀香港的粵劇市場,與羅家英同時代的老倌們,本就是看著各種商業化的演出長大的,他們很能理解商業化運作模式,懂得把握觀眾心理。那如何做到商業性與藝術性的兼容呢?這或許就要考慮吸收新的元素,同時保證作品的純正有趣。粵劇接受京劇的元素是比較早的,京劇的影響早早就浸潤在粵劇的傳統經典之中。在羅家英身上也不僅僅是傳統的廣東粵劇,“我十幾歲就跟隨粉菊花唱京劇,所以我的身上是‘南北結合’,廣東話就叫‘南撞北’,雖然唱的是粵劇,但有京梆在身上。”
粵劇與電影的聯姻進一步強化了粵劇的商業風格。上世紀70年代以前,僅香港出品的粵劇電影就達近千部,佔當時香港有聲影片總數的23%。眾多粵劇名伶劇影雙棲,使粵劇的時尚氣質得到充分展示。羅家英說道,他們(粵劇表演藝術家)的表情是電影的表情,而不是粵劇的表情,粵劇的表情比較程式化,電影的表情則生動靈活、巧妙貼地,很多前輩如鄧碧雲、芳豔芬等就是這樣。羅家英也從前輩身上學到了電影的表演方式,並將之用在增強戲劇的觀賞性和互動性上。台上的表演者要與台下的觀眾有效溝通,還要控制節奏。“如果戲不‘抓人’,稍一鬆散,整部戲就完了”,他接著說道,“從前的老倌演戲,真的可以把玩觀眾,我讓你笑你就笑,讓你哭你就哭。從唱腔到表情到節奏到輕重,都能夠吸引觀眾坐下來,坐得住”。
放眼現在香港的粵劇市場,觀眾走進劇場還是以捧場居多,真正懂戲的不多,而這一捧,偶像就很難進步,尤其很多觀眾本就是盲目追星,浮於表面,陷入“淺+錢”的漩渦。早前,羅家英在外間經常說一句話,“我唱戲唱了40年,一間房子都買不到,我跟周星馳拍了兩部戲,就買了兩間房子”。做戲收益本就不多,粵劇市場開拓自然更難。還有一些做戲的,在市場上討不到好處,就反過來在藝術上劍走偏鋒,其目的還在於追逐商業利益。現在有些人在外國學了一點皮毛,回國後就自稱大師,在政府巧立名目,就可以拿到錢做戲。劇場裡搞得變幻多端、“高深莫測”,讓人不明所以,就被看作是高明的。部分粵劇從業者利用這種方式從政府拿錢,帶壞了風氣。
“大老倌”獨一份的新故事
2022年底,西九戲曲中心茶館劇場演畢10場由羅家英根據黑澤明電影《羅生門》改編而成的粵劇獨角戲《修羅殿》,從劇本創作層面為香港粵劇發展編織新的故事、注入新的思想、探尋新的可能,這在香港粵劇史上恐怕還是“獨一份”。76歲的羅家英劇中挑戰一人分飾六角,用他自己的話說,“改編這部劇並不容易,像是一種自我極限挑戰”,談到箇中因由,他解釋道,對於鍾情故事情節與發展的粵劇戲迷而言,《羅生門》的故事過於單薄。但是想要將這部戲改編成粵劇,就需要創新,以適用於粵劇表演的劇情分割手法(內容銜接),打破傳統的粵劇舞台與燈光,不斷轉換時空,進而引導觀眾用觀賞影視劇的情緒去了解其中妙趣。
“我相對保守,不會走的太遠。表演上依然是粵劇的樣子,都是按照傳統的程式在做,但故事內容的引進和改編可以大踏步往前走。”羅家英如是說。“今年6月份,我還有個戲,叫《大鼻子情聖》,是醞釀十年的跨界創新之作,把法國故事搬到香港粵劇的舞台上,作為首屆香港中華文化節的開鑼戲曲節目。”“粵劇藝術是我一生的堅守!”在粵劇傳承創新之路上,“大老倌”羅家英初心不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4/p0j2NUUj2DnX6KJgnBOagE21D9f804dbaAb.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本刊記者 王慧娟
羅家英最為津津樂道的角色有二,《大話西遊》中的唐僧和《國產凌凌漆》中的達聞西。神曲《ONLY YOU》伴著師父喋喋不休的三寸不爛之舌,風靡大江南北。達聞西則頂著地中海式禿頭,穿著破舊工字背心短褲和人字拖,提著菜籃子登場。羅家英的這一出場是粵劇“走圓台”的方式,這源於他深厚的粵劇積澱。其實,羅家英最大的成就不在影視,而是在戲曲,在粵劇的傳承與創新之上。
粵劇名伶羅家英出身粵劇世家,伯父羅家樹為“打鑼王”,父親羅家權號稱“生紂王”,堂兄羅家寶則以“蝦腔”聞名。8歲時羅家英已跟隨父親與十二叔羅家會學習粵劇基本功,後來羅家英師從吳少廉、粉菊花、呂國銓、李萬春等,身上融合著南北功夫。從學戲至今,羅家英的粵劇生涯已經整整70載。在這70年的粵劇藝術追尋之路上,他戲癲成謎、癡夢堅守,為粵劇的傳承與創新傾情奉獻,我們亦可以從中窺見香港粵劇藝術的前世今生與當代傳承。
粵劇持續發展必須改良
繼承與創新是中國戲曲發展的永恆話題,香港粵劇概莫能外。針對粵劇改革,羅家英亦言,“守舊如舊,只講傳承不言創新行不通;求新求變,一味創新丟了傳統,變了味道,也行不通。粵劇要持續發展,最好的辦法是改良”。
羅家英從藝70年,演劇無數,其中最多的還是粵劇傳統老戲。所謂傳統老戲,大部分都是流傳下來的戲曲經典,歷經光陰淘洗打磨愈發彰顯出作品本身的魅力。但隨著時代發展,傳統老戲的缺點也漸漸暴露出來。故事內容重複荒謬,情節拖遝無趣,唱腔、人物設計過於守舊,有些甚至完全脫離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和審美趣味,所以不得不進行改編。對此,銳意創新的羅家英經常將新觀念、新元素加入傳統老戲中。如《帝女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粵劇經典,任劍輝、白雪仙的版本更是經典中的經典,羅家英卻對這一版本作出多處大膽改編,經過市場檢驗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然而,香港粵劇界有人認為有點“離經叛道”。對此,羅家英回答很乾脆:“如果任劍輝再唱《帝女花》,她自己都會改,而且隨著時代的變化會一直改,不停步。”戲曲改編是時代使然,粵劇改編也會隨著時代的進步永不停歇。
不僅如此,羅家英的創新還體現在新戲的編排上。創新粵劇《開心穿粵》就是他的新作,這部戲將折子戲、牌子曲及音樂演奏等串連成“穿梭時空”的故事。劇情講述年輕音樂家自小在國外接受教育,對中華傳統文化缺乏認識,偶然機會下,回港入住古老祖屋,在大宅閣樓發現曾祖父遺留下的與粵劇相關的寶物,藉此回到過去,在穿越過程中與觀眾一起欣賞戲曲多姿多彩的世界,亦認識到箇中價值。在香港戲曲中心茶館劇場表演時,他們還特別升級了音響系統,更加入嶄新科技,由人工智能程式操作的機械人“羅家英”與茶館新星劇團一起演出,無論在題材、意義和表演方式上都大膽進行了開拓創新,使傳統藝術為大家帶來了新體驗。這就是羅家英對待粵劇傳承與創新的態度和實踐。
別拿標新立異當創新
在幾代粵劇人的共同努力下,《玉簪記》《再世紅梅記》《決戰天策府》《南海十三郎》等傳統老戲經過改編後都取得比較好的市場效果,成為傳統粵劇新編的典型。但是,當今香港粵劇界,羅家英認為有兩種傾向值得警惕:
一是過分讚頌西方戲劇而貶低中國戲曲。把國外的故事中國化,或學習借鑒西方的戲劇表演技巧,這本無可厚非,但總覺得西方戲劇比中國戲曲高級,厚此薄彼,盲目崇洋,這就大錯特錯了。西九戲曲中心落成時,對其英文名中的“戲曲”究竟使用漢語拼音“Xiqu”還是沿用西式的“Chinese Opera”(中國歌劇)來表達,香港粵劇界就有不同聲音。過去將中國戲曲譯為“Chinese Opera”,是照顧到外國人對中國戲曲還不夠了解,便於對外傳播。如今中國戲曲已大踏步走向世界,“功夫”“點心”等漢語詞匯都以直接音譯的形式被西方世界廣泛接受,用“Xiqu”又有何不可呢?“我們的戲曲,是全世界都在研究和學習的一種綜合表演藝術,不要妄自菲薄好嗎?”言語間,羅家英彰顯出發自內心的、清醒而強烈的文化自信。
“不僅如此,”羅家英接著說道,“近期一些改編作品,把不可能濃縮在方寸舞台之上的時空強行融在一起,把粵劇唱腔改成歌劇唱法,更有甚者舞台上只有對白,連演唱都省略了。這就完全沒有粵劇的味了”。
其實,西方話劇只講不唱,精於表達現實,表現衝突,是寫實性的;而中國戲曲擅於唱、念、做、打,是用程式化來塑造形象、表達內心、營造意境,是寫意式的。中西戲劇各有所長,無論高下。
二是現在有部分人拿標新立異當創新,給“派糖”(以政府公帑資助業界藝團)機構造成錯覺。在批核粵劇項目時這些機構常常會問:“有沒有新劇本、新布景、新服裝、新科技、新玩意兒?”須知戲曲是以演員表演為中心的舞台藝術,服裝、布景、科技等都是為演員服務的。
“我覺得有時演員在一方舞台困守數十年,表演的形式、舞台的樣式確實要有些改變,”羅家英強調,“但改變的內容和方式都要講究,改變不是把好的改去了以觸發巨變!”“傳統跟創新的元素怎麼融合,這很講究。傳承是主,科技是輔,不可喧賓奪主。”他說,“觀眾進了劇場,要看的還是整部劇作的水準和演員唱念做打的真功夫”。可是現在有些人的“創新”正在使粵劇變得不倫不類。
粵劇從無厘頭風格到藝術化的轉變
廣東粵劇很難走出廣東到北方與京(劇)昆(曲)梆(子戲)一決高下。京昆梆的導演常常覺得粵劇無論在唱念做打、劇本故事等方面都相對較弱。可是,為什麼粵劇在香港反而可以生存下來呢?那是因為在香港,“做戲是好玩的!”羅家英進而表示,他們當年編了很多無厘頭風格的戲,都是用作茶餘飯後的消遣,比較符合香港本地人的娛樂需求。這些戲不追求藝術性,只追求商業利益,但內容十分滑稽、貼近生活,被市民廣泛接受。後來,經過白雪仙等前輩藝術家的逐步改進,香港粵劇才漸漸脫離商業味道乾淨起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更加藝術化。
其實,商業與藝術完全可以相伴共生,並不矛盾。縱觀香港的粵劇市場,與羅家英同時代的老倌們,本就是看著各種商業化的演出長大的,他們很能理解商業化運作模式,懂得把握觀眾心理。那如何做到商業性與藝術性的兼容呢?這或許就要考慮吸收新的元素,同時保證作品的純正有趣。粵劇接受京劇的元素是比較早的,京劇的影響早早就浸潤在粵劇的傳統經典之中。在羅家英身上也不僅僅是傳統的廣東粵劇,“我十幾歲就跟隨粉菊花唱京劇,所以我的身上是‘南北結合’,廣東話就叫‘南撞北’,雖然唱的是粵劇,但有京梆在身上。”
粵劇與電影的聯姻進一步強化了粵劇的商業風格。上世紀70年代以前,僅香港出品的粵劇電影就達近千部,佔當時香港有聲影片總數的23%。眾多粵劇名伶劇影雙棲,使粵劇的時尚氣質得到充分展示。羅家英說道,他們(粵劇表演藝術家)的表情是電影的表情,而不是粵劇的表情,粵劇的表情比較程式化,電影的表情則生動靈活、巧妙貼地,很多前輩如鄧碧雲、芳豔芬等就是這樣。羅家英也從前輩身上學到了電影的表演方式,並將之用在增強戲劇的觀賞性和互動性上。台上的表演者要與台下的觀眾有效溝通,還要控制節奏。“如果戲不‘抓人’,稍一鬆散,整部戲就完了”,他接著說道,“從前的老倌演戲,真的可以把玩觀眾,我讓你笑你就笑,讓你哭你就哭。從唱腔到表情到節奏到輕重,都能夠吸引觀眾坐下來,坐得住”。
放眼現在香港的粵劇市場,觀眾走進劇場還是以捧場居多,真正懂戲的不多,而這一捧,偶像就很難進步,尤其很多觀眾本就是盲目追星,浮於表面,陷入“淺+錢”的漩渦。早前,羅家英在外間經常說一句話,“我唱戲唱了40年,一間房子都買不到,我跟周星馳拍了兩部戲,就買了兩間房子”。做戲收益本就不多,粵劇市場開拓自然更難。還有一些做戲的,在市場上討不到好處,就反過來在藝術上劍走偏鋒,其目的還在於追逐商業利益。現在有些人在外國學了一點皮毛,回國後就自稱大師,在政府巧立名目,就可以拿到錢做戲。劇場裡搞得變幻多端、“高深莫測”,讓人不明所以,就被看作是高明的。部分粵劇從業者利用這種方式從政府拿錢,帶壞了風氣。
“大老倌”獨一份的新故事
2022年底,西九戲曲中心茶館劇場演畢10場由羅家英根據黑澤明電影《羅生門》改編而成的粵劇獨角戲《修羅殿》,從劇本創作層面為香港粵劇發展編織新的故事、注入新的思想、探尋新的可能,這在香港粵劇史上恐怕還是“獨一份”。76歲的羅家英劇中挑戰一人分飾六角,用他自己的話說,“改編這部劇並不容易,像是一種自我極限挑戰”,談到箇中因由,他解釋道,對於鍾情故事情節與發展的粵劇戲迷而言,《羅生門》的故事過於單薄。但是想要將這部戲改編成粵劇,就需要創新,以適用於粵劇表演的劇情分割手法(內容銜接),打破傳統的粵劇舞台與燈光,不斷轉換時空,進而引導觀眾用觀賞影視劇的情緒去了解其中妙趣。
“我相對保守,不會走的太遠。表演上依然是粵劇的樣子,都是按照傳統的程式在做,但故事內容的引進和改編可以大踏步往前走。”羅家英如是說。“今年6月份,我還有個戲,叫《大鼻子情聖》,是醞釀十年的跨界創新之作,把法國故事搬到香港粵劇的舞台上,作為首屆香港中華文化節的開鑼戲曲節目。”“粵劇藝術是我一生的堅守!”在粵劇傳承創新之路上,“大老倌”羅家英初心不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4/p0j2NUUj2DnX6KJgnBOagE21D9f804dbaA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