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應香港綠色未來基金總會及香港極地研究中心邀請抵港,展開一連五日的訪問,向香港市民展示國家在極地科研方面的實力及成果。
何建宗作為“雪龍2”號訪港執委會主席,也是國際知名紅潮和水質研究專家。1993年,他首次踏足南極,展開極地方面的研究,之後又多次到訪南北極進行環境和生態調查。他研究有害藻華,曾發現北極海的貝殼類生物體内蘊含藻類分泌的毒素,但當時因條件所限無法採集到足夠深的海水,因此未能找到毒藻細胞。直到1999年,他跟隨“雪龍”號到北極科考,通過吊機和採樣設備拿到不同深度的海水樣本,才在顯微鏡下首次見到有毒的亞歷山大藻細胞。“當時心情很複雜,一方面見到科研上的突破,另一方面這個人們習慣性認為世界上最潔淨的地方,卻被發現受到污染。”
第一次在極地觀察到紅潮的爆發是2002年,當時何建宗身處中國北極黃河站附近,見到海面變紅。為何紅潮會在高緯度的北極海區出現?何建宗解釋說,當海水中有大量營養物質,加上適當的溫度和鹽度時,爆發紅潮的機會就大大提高。大致而言,引致紅潮的藻類經由輪船的壓艙水傳播到極地,氣候變暖使得封存極地動物糞便的冰川消融,流入海水,帶來大量營養物質,再加上水溫上升和太陽光照的條件,創造了有利於微藻大量繁殖生長的環境。隨着旅遊業的發展,極地的生態環境面臨更大挑戰。何建宗認為,對極地污染最大的是旅遊業,尤其是承載數千人的大郵輪。“很多人去那裡尋幽探秘,已經有很多的酒店,一年接待近六萬旅客。”他指,“將來污染在所難免,當務之急是要有國際公約限制旅遊業發展。”
訪問南北極多達二十三次,其中一次親身經歷令何建宗永生難忘。1999年,他獨自外出採集樣本後,沿着來時的足跡走回營地,途中發現會移動的浮冰漂遠了,於是像小時候在體育課上跳遠一樣,後退幾步然後向前衝,再縱身跳過水面,怎料對岸冰層不夠硬實,令他跌入冰海。從身體下沉到接觸水面,不到一秒,他腦海裡閃過無數想法,“最慘的是,出發前看過儀器,下面是一萬二千尺深”。他突然意識到“一定要自己救自己”,想起中學讀物理時學過冰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從而能夠浮在水面上,他攬住大塊浮冰,然後努力向堅硬的冰層靠近,試了三次終於回到冰面上。回到營地後,其他科研人員發現他全身濕透,立刻呼叫“雪龍”號上的直升機將他送回船上,何建宗最終才得以脫險。
這次經歷影響他日後投入百萬元的退休金去成立“香港極地研究中心”和創設北極“紫荊站”考察基地。順帶一提,根據1925年簽訂的《斯瓦爾巴條約》,中國公民有自由進出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並依法在該區域內開展科研活動的權利。回憶在南北極的感受,他說對於人生意義產生更多的思考,“一去到南北極,不是變成藝術家,就是變成哲學家”。
來源:橙新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27/LWephjgtkrV37CSiujTC02ZA6PLf8ShgsT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