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鳴
不久前,香港科技大學舉辦“獨角獸日”;連日來,校園內外,“獨角獸”成為熱詞,引發了人們關注和討論。
“獨角獸”(Unicorn)企業是指成立不足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非上市公司;從大的類別來看,屬於初創企業範疇。一個地方“獨角獸”企業越多,代表著這個地方的企業生態越好,經濟發展越有潛力。
香港的第一家“獨角獸”企業是商湯科技;如今,香港“獨角獸”企業達到11間 ,而創科香港基金會前年公布的“香港獨角獸榜單”中,共有18間有“香港基因”的“獨角獸”成功上榜;從行業看,以高端製造、機械人、人工智能領域為主。
那麼,“獨角獸”企業會青睞香港嗎?香港如何培育“獨角獸”企業?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觀察。
“獨角獸”青睞什麼地方?
世界各大權威機構發布的“獨角獸”企業數字有一定差異,但大體上可以看出,擁有“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中國;美國的“獨角獸”企業約佔全球的一半,中國的“獨角獸”企業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一。擁有“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城市依次是:舊金山(三藩市)、紐約、北京、上海、倫敦、深圳、廣州、杭州。
觀察這些“獨角獸”企業的生存之地,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大都是臨海城市,交通發達。三蕃市、紐約、上海、倫敦、深圳、廣州、杭州都臨海,北京雖然不臨海,但距離天津港也不遠,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飛機航線密集。“獨角獸”企業的發展,需要各種創新要素,優越的交通條件、一流的人居環境、較高的國際知名度,擁有這些優勢才能吸引人才聚集;國際交往便捷、融資便利,擁有這些優勢才能給企業更強支撐。
二是具備一流的營商環境,市場開放程度高。原始創新能力是“獨角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個城市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程度高,人才密集,監管寬松,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扶持較大,這樣的環境最適合“獨角獸”成長。
三是世界一流的大學多,科研氛圍濃厚。“獨角獸”的原始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技術突破,或商業模式創新。一個城市如果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學,這些大學的科研成果可為“獨角獸”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撐。同時,這些大學能夠培養出更具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人才,可為“獨角獸”企業提供人才支撐。
香港的優勢和劣勢何在?
用“獨角獸”的視角看香港,香港的優勢是明顯的。
其一,香港是國際化大都市。香港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具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在國家支持下,香港正在打造“八大中心”,國際化程度還在繼續提升。特別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產品非常豐富,可以為“獨角獸”企業融資提供最好的支持。
其二,香港營商環境一流。香港是國際公認的“自由港”,貨幣自由兌換,貨物自由進出;香港是普通法地區,做出的法律仲裁得到全球140多個國家的認可;香港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可以為“獨角獸”企業提供高水平服務。
其三,香港高水平大學較多。香港擁有全球5間百強大學,每年取得的科研成功很多;香港的許多大學和世界各地的大學具有緊密的合作關係,可以共享創新資源、共用創新平台。“獨角獸”企業可以借助大學的平台,推進自己的技術創新。
用“獨角獸”視角看香港,香港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有人對香港的“獨角獸”企業研究發現兩類情況:第一類是企業起源於香港,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遷移到其他地方;第二類是本地多家公司進行整合,組建而成的新公司。
商湯科技就屬於第一類企業。2011年,由香港中文大學的湯曉鷗教授和所在實驗室的幾十個博士、教師開創基業,在香港科技園完成孵化,2014年正式在北京註冊成立,如今,商湯科技已進入全球估值最高的AI企業之列。
Cirina屬於第二類企業。Cirina由香港中文大學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教授和幾位同事聯合創立,成立於2014年,總部設在香港,致力於開發新型血漿核酸檢測技術。GRAIL是一家生命科學公司,以在早期可治癒階段診斷和篩查癌症為使命。2017年,Cirina與Grail合併,此後Grail在相關領域陸續取得突破。
由此可見,香港優勢明顯,但也有劣勢。香港地域狹小、建廠成本太高;香港沒有工業產業集群,產業配套跟不上;香港現代服務業人才多,但產業工人少。“獨角獸”企業必須在更大範圍內整合資源,才能發展得更好。
放眼大灣區培育“獨角獸”
香港培育“獨角獸”企業,不能僅限於香港,而應放眼粵港澳大灣區,與大灣區城市攜手培育。既要重視“香港的獨角獸”,還要注重“具有香港基因的獨角獸”。
在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和深圳的“獨角獸”企業都比香港多,這說明兩地都具有一流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營商環境、密集的智力資源,適合“獨角獸”生存。
香港的科研資源較多,但“獨角獸”企業要把科研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時,就會發現香港土地緊缺發展空間小。廣東的高端製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完善,能夠最有效地推動轉化、成就產品。大灣區城市應一起謀劃培育“獨角獸”企業的策略。謀劃的重心應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著眼資源互補,打造整合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是全球不可多得的適合“獨角獸”生存的理想之地,包括科研能力、人才供給、融資條件、土地供應、產業配套、國際交往、人居環境、水運陸運海運條件,等等,都非常優越。關鍵是要把這些優勢整合,一個“獨角獸”企業無論把總部設在“9+2”城市中的哪一個城市,都要能夠便捷地享用這些優勢。
其二,著眼互聯互通,提供便利條件。大灣區內部的“硬聯通”正在穩步推進,現在的重點是“軟聯通”。香港對於“獨角獸”企業的心態應該是:不求在香港,但求在灣區;香港能支持,香港可獲益。這就需要拆除粵港澳三地的“籬笆”,在制度創新上有大突破,促進創新要素自由流動。
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今年發布的《共享創新——加速邁向全球頂級科創灣區》專題報告預計,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企業將超過100家,基本實現趕超紐約灣區,看齊舊金山灣區。
這個預測有一定道理,但要看到,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都在一個國家,規則規制對接、基礎設施建設都非常便利。而粵港澳大灣區屬“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把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整體看,無論是“軟聯通”、還是“硬聯通”,還有許多“關節”需要打通。
營造適合“獨角獸”企業生存的生態,是香港、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使命和追求,只要高度重視,總能破解難題;只要不懈努力,總會有所收益。粵港澳大灣區最終會成為“獨角獸”的樂園!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本文原刊於《香港經濟日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6/9nfFeVUiPxjkw0IQYHMEeByI7QuqhMomHIc.jpe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屠海鳴
不久前,香港科技大學舉辦“獨角獸日”;連日來,校園內外,“獨角獸”成為熱詞,引發了人們關注和討論。
“獨角獸”(Unicorn)企業是指成立不足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非上市公司;從大的類別來看,屬於初創企業範疇。一個地方“獨角獸”企業越多,代表著這個地方的企業生態越好,經濟發展越有潛力。
香港的第一家“獨角獸”企業是商湯科技;如今,香港“獨角獸”企業達到11間 ,而創科香港基金會前年公布的“香港獨角獸榜單”中,共有18間有“香港基因”的“獨角獸”成功上榜;從行業看,以高端製造、機械人、人工智能領域為主。
那麼,“獨角獸”企業會青睞香港嗎?香港如何培育“獨角獸”企業?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觀察。
“獨角獸”青睞什麼地方?
世界各大權威機構發布的“獨角獸”企業數字有一定差異,但大體上可以看出,擁有“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中國;美國的“獨角獸”企業約佔全球的一半,中國的“獨角獸”企業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一。擁有“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城市依次是:舊金山(三藩市)、紐約、北京、上海、倫敦、深圳、廣州、杭州。
觀察這些“獨角獸”企業的生存之地,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大都是臨海城市,交通發達。三蕃市、紐約、上海、倫敦、深圳、廣州、杭州都臨海,北京雖然不臨海,但距離天津港也不遠,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飛機航線密集。“獨角獸”企業的發展,需要各種創新要素,優越的交通條件、一流的人居環境、較高的國際知名度,擁有這些優勢才能吸引人才聚集;國際交往便捷、融資便利,擁有這些優勢才能給企業更強支撐。
二是具備一流的營商環境,市場開放程度高。原始創新能力是“獨角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個城市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程度高,人才密集,監管寬松,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扶持較大,這樣的環境最適合“獨角獸”成長。
三是世界一流的大學多,科研氛圍濃厚。“獨角獸”的原始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技術突破,或商業模式創新。一個城市如果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學,這些大學的科研成果可為“獨角獸”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撐。同時,這些大學能夠培養出更具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人才,可為“獨角獸”企業提供人才支撐。
香港的優勢和劣勢何在?
用“獨角獸”的視角看香港,香港的優勢是明顯的。
其一,香港是國際化大都市。香港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具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在國家支持下,香港正在打造“八大中心”,國際化程度還在繼續提升。特別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產品非常豐富,可以為“獨角獸”企業融資提供最好的支持。
其二,香港營商環境一流。香港是國際公認的“自由港”,貨幣自由兌換,貨物自由進出;香港是普通法地區,做出的法律仲裁得到全球140多個國家的認可;香港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可以為“獨角獸”企業提供高水平服務。
其三,香港高水平大學較多。香港擁有全球5間百強大學,每年取得的科研成功很多;香港的許多大學和世界各地的大學具有緊密的合作關係,可以共享創新資源、共用創新平台。“獨角獸”企業可以借助大學的平台,推進自己的技術創新。
用“獨角獸”視角看香港,香港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有人對香港的“獨角獸”企業研究發現兩類情況:第一類是企業起源於香港,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遷移到其他地方;第二類是本地多家公司進行整合,組建而成的新公司。
商湯科技就屬於第一類企業。2011年,由香港中文大學的湯曉鷗教授和所在實驗室的幾十個博士、教師開創基業,在香港科技園完成孵化,2014年正式在北京註冊成立,如今,商湯科技已進入全球估值最高的AI企業之列。
Cirina屬於第二類企業。Cirina由香港中文大學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教授和幾位同事聯合創立,成立於2014年,總部設在香港,致力於開發新型血漿核酸檢測技術。GRAIL是一家生命科學公司,以在早期可治癒階段診斷和篩查癌症為使命。2017年,Cirina與Grail合併,此後Grail在相關領域陸續取得突破。
由此可見,香港優勢明顯,但也有劣勢。香港地域狹小、建廠成本太高;香港沒有工業產業集群,產業配套跟不上;香港現代服務業人才多,但產業工人少。“獨角獸”企業必須在更大範圍內整合資源,才能發展得更好。
放眼大灣區培育“獨角獸”
香港培育“獨角獸”企業,不能僅限於香港,而應放眼粵港澳大灣區,與大灣區城市攜手培育。既要重視“香港的獨角獸”,還要注重“具有香港基因的獨角獸”。
在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和深圳的“獨角獸”企業都比香港多,這說明兩地都具有一流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營商環境、密集的智力資源,適合“獨角獸”生存。
香港的科研資源較多,但“獨角獸”企業要把科研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時,就會發現香港土地緊缺發展空間小。廣東的高端製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完善,能夠最有效地推動轉化、成就產品。大灣區城市應一起謀劃培育“獨角獸”企業的策略。謀劃的重心應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著眼資源互補,打造整合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是全球不可多得的適合“獨角獸”生存的理想之地,包括科研能力、人才供給、融資條件、土地供應、產業配套、國際交往、人居環境、水運陸運海運條件,等等,都非常優越。關鍵是要把這些優勢整合,一個“獨角獸”企業無論把總部設在“9+2”城市中的哪一個城市,都要能夠便捷地享用這些優勢。
其二,著眼互聯互通,提供便利條件。大灣區內部的“硬聯通”正在穩步推進,現在的重點是“軟聯通”。香港對於“獨角獸”企業的心態應該是:不求在香港,但求在灣區;香港能支持,香港可獲益。這就需要拆除粵港澳三地的“籬笆”,在制度創新上有大突破,促進創新要素自由流動。
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今年發布的《共享創新——加速邁向全球頂級科創灣區》專題報告預計,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企業將超過100家,基本實現趕超紐約灣區,看齊舊金山灣區。
這個預測有一定道理,但要看到,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都在一個國家,規則規制對接、基礎設施建設都非常便利。而粵港澳大灣區屬“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把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整體看,無論是“軟聯通”、還是“硬聯通”,還有許多“關節”需要打通。
營造適合“獨角獸”企業生存的生態,是香港、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使命和追求,只要高度重視,總能破解難題;只要不懈努力,總會有所收益。粵港澳大灣區最終會成為“獨角獸”的樂園!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本文原刊於《香港經濟日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6/9nfFeVUiPxjkw0IQYHMEeByI7QuqhMomHIc.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