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黃金周”前夕,香港西九龍高鐵站候車大廳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攝影展:“潮人光影 家國情懷——首屆世界潮人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展•香港”。這次由國際潮團總會和香港潮屬社團總會聯合主辦的全球潮籍人士攝影展,展期從2024年4月30日至6月15日,橫跨五一黃金周和端午小長假,規模盛大,影響深遠。
此次展覽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深圳市口岸辦公室等機構的大力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亞洲旅遊交流中心主任張棟,中國僑聯副主席、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國際潮團總會永遠榮譽主席劉藝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席陳振彬,紫荊雜誌社副社長袁建,中聯辦九龍工作部處長劉湛雄、宣文部文藝處副處長艾希繁,深圳市口岸辦公室陸路口岸處處長薛華明,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國際潮團總會執行副主席林少毅,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汕頭僑商會會長、首屆世界潮人攝影大賽組委會執行主任林少華,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永遠名譽主席許學之、常務副主席莊學海,副主席李志強、陳誠傑、胡炎松(首屆世界潮人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展開幕典禮主持人)等主要領導和嘉賓,國際潮團總會常設秘書處執行秘書長林楓林、副秘書長林梅,法國潮州會館,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會董、青年委員會、婦女委員會,秘書處成員,以及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中通社、香港商報、紫荊新媒體、廣東電視台、深圳之家等媒體記者出席開幕典禮。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致辭時,盛贊潮汕文化根基深厚、源遠流長。他說,中原的厚重文化源頭釀造出獨特的潮汕文化,以英歌舞、工夫茶、潮汕美食、潮汕方言、潮汕祠堂、潮汕木雕、潮劇、潮樂、潮繡等為代表的潮汕文化,歷史悠久、影響深遠。有潮州市榮獲“世界工夫茶文化之鄉”和由聯合國評定的“世界美食之都”榮譽稱號;有“圈粉”無數的潮汕英歌舞,被譽為“中華戰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瑰寶;有被習主席高度贊譽過的“潮劇”,更是夢牽天下潮人的不改“鄉音”。劉震介紹,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一直致力於發展香港成為植根於中國傳統,並融匯多元文化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國際文化大都會。剛剛過去的“藝術三月”,為香港帶來了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既推動文化藝術發展,也帶動旅遊和相關行業的發展,達到了品牌效應;六月即將推出全新的中華文化節,在呈現香港多元和獨特的文化藝術景觀的同時,亦致力彰顯國家文化的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魅力。劉震表示,推動文化藝術交流,不僅豐富了市民生活,還帶動了旅遊產業,為香港經濟發展增添動力。今年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還有一系列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香港流行文化推廣給更多市民和旅客,加強本地人士對香港文化的認同感,同時向來港旅客及海外人士大力弘揚中華文化,講好香港故事,助力中華民族文化復興。
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國際潮團總會執行副主席林少毅在開幕典禮上介紹道,潮汕地區,是中國廣東省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個地級市的統稱。據出土文物考證,潮汕地區已有一萬年以上的人類生活史以及五六千年的文明史。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潮籍人士約5000萬人,其中旅居海外逾2000萬人,約佔海外華僑華人1/3。潮人自古向海而生、善文善商,千百年來自信自強、團結勇敢,憑藉著敢拼才會贏的精神,創造了無數奇跡,是一個努力拚搏、奮鬥不息的族群。為激勵海內外潮人繼續秉承先賢優良傳統,光大潮人精神,創造更大成績,國際潮團總會發起舉辦了“首屆世界潮人攝影大賽暨獲獎作品巡展”活動,得到了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潮團的熱烈響應和支持,歷時2年從全球潮籍攝影愛好者中徵集了近2萬幅作品。經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攝影報社、廣東省攝影家協會等專業機構嚴格評審,評選出100余幅上乘佳作,另有8幅榮獲“陳復禮紀念杯特別典藏獎”。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席陳振彬致辭時表示,今次攝影展選擇香港作為巡回展覽首站,意義重大,香港有著“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更是全球潮人回國回鄉最喜歡選擇的中轉站。國際潮團總會作為世界潮人大團結、大發展的標誌,共有一百六十多個會員單位;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作為香港一百多萬潮籍鄉親的代表團體,共有四十六個屬會和超過十六萬會員,自成立以來,以“團結潮人、扎根香港、凝聚力量、攜手並進”的理念,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潮籍鄉親建立起緊密的關係,連結起廣泛的鄉情鄉誼。陳振彬說,我們通過舉辦“香港潮州節”、“盂蘭文化節”、“潮拼天下頒獎禮”這些極富潮人特色的大型活動,凝聚全球潮人愛祖國、愛家鄉的強大力量,在香港乃至海內外產生了正面積極的影響。國際潮團總會和香港潮屬社團總會發起主辦這次大型活動,正是為了通過這些潮人攝影作品反映海內外潮人豐富多彩的生活,更好推動潮人好家風和奉獻家國的高尚情懷,積極推動潮人為國家和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汕頭僑商會會長、首屆世界潮人攝影大賽組委會執行主任林少華表示,入選作品全面展現了潮汕地區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象和發展概況,生動講述了海外潮人的移民史、創業史和奮鬥史,是海內外五千多萬潮人“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的共同心聲,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與“魂”。他祝願觀眾和全球潮籍鄉親可以從這些優秀作品中感受美好,汲取力量,秉承先賢優良傳統,在各自居住國和居住地,傳承潮人精神,引領時代潮流,努力創新,再展宏圖,弘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做好“僑”的文章。
“潮人光影 家國情懷──首屆世界潮人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展•香港”活動的隆重開幕。必將通過攝影這種藝術形式,表達全球潮人愛國、愛鄉、愛家人的深厚情懷,並為團結全球五千萬潮人,尤其是海外二千多萬潮人,推動中國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
徵稿啓事
為進一步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展現海內外潮人的精神風采,傳遞鄉情,連結鄉誼,講好僑鄉故事,弘揚中華文化,國際潮團總會擬在第22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期間,舉辦“潮人光影•家國情懷——第二屆世界潮人攝影大展”, 現向廣大潮汕攝影人徵集作品,歡迎投稿。
舉辦機構:
1.主辦單位:國際潮團總會、汕頭市僑務局、廣東省攝影家協會;
2.承辦單位:汕頭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汕頭市僑商投資企業協會、汕頭市攝影家協會;
3.贊助單位:汕頭市合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截稿時間:2024年8月31日。
徵稿題材:
1.藝術類:大潮汕及海內外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歷史遺跡、建設成就,社會生活、民俗風情等。
2.紀錄類:以海內外潮人為主體,講述海內外潮人的創業故事;家庭圖像、報刊、書信、實物等歷史文獻資料。
獎項設置:
1.“大展入選”作品100 件,其中:“天合名門杯” 金獎作品1件,獎金人民幣20000元;銀獎作品2件,獎金人民幣10000元/件;銅獎作品4件,獎金人民幣5000元/件;金銀銅獎作品各獲獎杯1座;入選作品93件,每件獎金人民幣 1000 元,以及榮譽證書各1份;
2.“天合名門杯”金銀銅獎作品從“大展入選”作品中評出,獲獎作者不重復;
3.“天合名門杯”短視頻入選獎20條,獎金人民幣2000元/條,以及榮譽證書各1份;
4.入選、獲獎作品計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入會積分,可按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之規定累積入會申請積分;其中,入選作品每件計2分,“天合名門杯”銅獎作品每件計6分、銀獎作品每件計7分、金獎作品每件計8分;所有入選、獲獎作品獎金均按稅前計發,由獲獎者自行完稅。
投稿細則:
1.海內外潮籍(含潮屬、潮眷、潮企)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均可投稿;
2. 圖片來稿,一律為JPG格式,每張3M至10M;黑白或彩色不限,成像器材不限,單幅或組照均可;單幅1幅計為1件,組照4至8幅計為1件;允許兩張照片並置作為單幅或組照中的1幅投稿;圖片上不得有任何顯示作者個人、機構等資訊的標記;
3. 短視頻來稿,紀錄類視頻短片(僅限動態影像),時長不得超過 5 分鐘(含片頭片尾字幕),作品解析度不低於1080P,畫幅比例不限;投送該類作品,投稿者應確保擁有音樂等素材的合法使用權,不得侵權;此類作品如為集體創作完成,須注明主創人員(不超過4人)分工,並注明第一創作者;
4. 投稿方式一,網站:在廣東省攝影家協會“賽事收稿”系統(https://contest.gdphoto.cn)上註冊投稿;註冊時須填寫真實、完整的個人資訊,登錄後按網站指引投稿;網站投稿為一人一帳戶;
5. 投稿方式二,郵箱:要求實名制投稿,來稿須注明所投類型、作品題目、作者實名、作者籍貫及現居住地、聯繫電話等資訊,圖文打包傳至郵箱SJCRSY@126.com;短視頻適用此投稿方式;
6.圖片投稿,同一投稿人可投多種類別,但同一件作品不得重復投送不同類別,且只能選擇一種投稿方式;每位投稿人各類別投稿總數不得超過20件;曾入選“第一屆世界潮人攝影大展”的作品謝絕參加;
7.投稿者須保證對該作品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作品涉及的第三人的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法律責任由投稿者自負;
8.組委會有權將入選獲獎作品用於宣傳推廣、巡回展覽、結集出版、新聞報導、專題研討(交流)等,不另付稿酬;組委會有權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獎項及入選數量;組委會有權調整入選組照數量、排序,修改標題、作品詮釋中的不恰當用詞;
9.海外作者可聯繫屬地潮團,由屬地潮團登記報送;也可直接與組委會聯繫報送;獲獎作者可按通知到場領取創作津貼、榮譽證書及獎杯,也可委託屬地潮團代領代頒;
10.凡投稿者均視為同意本次活動的所有規則,本細則解釋權歸屬組委會。
聯絡咨詢:
1.內地:林女士 13802330606(汕頭攝協秘書處);
2.海外:林澤鵬 852-91437033(國際潮團總會秘書處)。
第二屆世界潮人攝影大展組委會
https://minio.bau.com.hk/zjsp/Czk1cZdxZaSF8IM5L5M95NS2MuDaY6Lj.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