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端洪
《荀子·天論》曰:“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天也。”關於“由治及興”,不要停留在政治情緒上,更不能作有口無心之念頌。在政治層面,要看到行動;在學術層面,要講出有邏輯的和有意義的話。
四、亂的動能、治的動能、興的動能之間的不同
推動社會不斷變化的動力,都源於人永不停歇的能量。尋找動能,最終都要回到人身上。在社會過程中,人的能量被融匯、疏導,創造秩序和平衡,或者被導入抗爭和衝突,打破現有秩序,尋找新的秩序形式。在政治過程中,群體的合作與衝突中,人的能量最為強大,能量的表達或應用最充分。
要區分亂的動能、治的動能和興的動能。
亂,也是社會能量的一種表達形式。這種動能衝擊現有的結構和系統,破壞既有秩序,企圖達成新的共識和決斷。由亂到治,就是要用建設性的能量去對抗和壓制破壞性的能量。
2019年暴亂,能量的源流何在?外部敵對勢力是一個方面;反對派是由來已久的對抗力量;作為運動主角的那些青少年臨時匯聚起巨大的力量。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零星的無組織形態的能量匯入,參與、配合、支持了運動。
由亂到治,最重要的動能來自中央。由治及興,國家支持固然重要,但必須以自力更生為主。
國安法和新的選舉法把外部敵對勢力排擠出去了,遏制了反對派。但外部敵對勢力,不會消解,反而會增強,只是行為方式發生了改變,這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阻力。一部分反對力量轉移到了國外,也繼續阻礙香港由治及興。行為構成犯罪的青少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對社會能量是一種減損。經過一輪治亂,一些人和資本會外流,一部分社會能量會流失。
由此可見,由治及興,需要調用的能量,相比暴亂之前,在總量上會大大增加;換言之,管治成本必然增加。另一方面,原有社會能量會流失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穩定人心是第一要務,尋找新的動能尤為重要。
五、去哪裡尋找新的動能?
政治和法律秩序是興的必要條件,但不是興的充分條件。其他方面,比如經濟、社會團結、市民信心、國際信譽等等都可能因亂而受損,故而也都可能需要恢復到原有的水準。如果原有水準本來就很高,那麼復蘇也就是興。但是,復蘇往往不是簡單的恢復原狀,不是一仍照舊就可以達到的,需要發掘新的動能。
去哪裡尋找新的動能?邏輯上不外乎向內和向外。向內,無非民間和政權當局。對民間,要給企業家信心,給專業界安全感,給普羅大眾公平感和獲得感。對政權當局,要給司法以穩定和信任,給立法會換血,給政府增加賦權,增加責任。向外,一是融入國家發展,尋找共同利益;二是參與“一帶一路”,開發新市場;三是引進人才和資金;四是與英美修和,重振國際聲譽。
歸納起來,共十條:第一,用新人;第二,引進人才和資金;第三,融入國家發展,特別是融入大灣區發展;第四,內部開發新的區域和新項目;第五,參與“一帶一路”,開闢新市場;第六,發展高科技,進行經濟轉型;第七,改革政府,提高政府管治能力;第八,對政府增加賦權,推行有為政府;第九,開展社會改革,促進社會公平;第十,與英美修和,重振國際聲譽。
上述十個方面,存在幾個難題。一是地緣政治新格局,二是固化的階層利益格局,三是新一波技術革命下的產業布局,四是經濟與政治的矛盾。
(作者係北京大學港澳研究院院長、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來源:香港01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19/MiiY74d8I6NXqAjzIWioIKorc6p2T8FList.jpg